UG NX 8.5数控加工教程(附DVD光盘2张)

UG NX 8.5数控加工教程(附DVD光盘2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UG NX
  • 数控加工
  • 教程
  • 8
  • 5
  • 机械制造
  • CAD/CAM
  • 实战
  • 光盘
  • 入门
  • 工业软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16487
版次:5
商品编码:1121335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UG NX 8.5工程应用精解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附件:DVD光盘
附件数量: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UG NX 8.5数控加工教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UG NX 8.5数控加工技术和技巧,内容包括数控加工基础、UG NX 8.5数控加工入门、平面铣加工、轮廓铣削加工、多轴加工、孔加工、车削加工、线切割、后置处理以及数控加工综合范例等。
  《UG NX 8.5数控加工教程》是根据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给国内外几十家不同行业的著名公司(含国外独资和合资公司)的培训教案整理而成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书附带2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制作了68个数控编程技巧和具有针对性的实例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间7.9小时(475分钟);光盘中还包含本书所有的教案文件、范例文件以及练习素材文件(2张DVD光盘教学文件容量共计6.5GB)。另外,为方便UG NX 低版本用户和读者的学习,光盘中特提供了UG NX 6.0、UG NX 7.0、UG NX 8.0版本的素材源文件。
  在内容安排上,《UG NX 8.5数控加工教程》紧密结合实例对UG NX 数控编程加工的流程、方法与技巧进行讲解和说明,这些实例都是实际生产一线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的安排可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数控加工编程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进行学习,从而尽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本书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学习UG NX 数控加工编程的自学教程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CAD/CAM课程上课及上机练习的教材。

内页插图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丛书导读
本书导读
第1章 数控加工基础
1.1 数控加工概论
1.2 数控编程简述
1.3 数控机床
1.3.1 数控机床的组成
1.3.2 数控机床的特点
1.3.3 数控机床的分类
1.3.4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1.4 数控加工程序
1.4.1 数控加工程序结构
1.4.2 数控指令
1.5 数控工艺概述
1.5.1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1.5.2 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1.6 数控工序的安排
1.7 加工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1.7.1 数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种类及特点
1.7.2 数控加工刀具的选择
1.7.3 切削用量的确定
1.8 高度与安全高度
1.9 走刀路线的选择
1.10 对刀点与换刀点的选择
1.11 数控加工的补偿
1.11.1 刀具半径补偿
1.11.2 刀具长度补偿
1.11.3 夹具偏置补偿
1.12 轮廓控制
1.13 顺铣与逆铣
1.14 加工精度

第2章 UG NX 8.5数控加工入门
2.1 UG NX 8.5数控加工流程
2.2 进入UG NX 8.5的加工模块
2.3 创建程序
2.4 创建几何体
2.4.1 创建机床坐标系
2.4.2 创建安全平面
2.4.3 创建工件几何体
2.4.4 创建切削区域几何体
2.5 创建刀具
2.6 创建加工方法
2.7 创建工序
2.8 生成刀路轨迹并确认
2.9 生成车间文档
2.10 输出CLSF文件
2.11 后处理
2.12 工序导航器
2.12.1 程序顺序视图
2.12.2 几何视图
2.12.3 机床视图
2.12.4 加工方法视图

第3章 平面铣加工
3.1 概述
3.2 平面铣类型
3.3 底面壁
3.4 表面铣
3.5 手工面铣削
3.6 平面铣
3.7 平面轮廓铣
3.8 底面壁IPW
3.9 清角铣
3.10 精铣侧壁
3.11 精铣底面
3.12 孔铣削
3.13 铣螺纹

第4章 轮廓铣削加工
4.1 概述
4.1.1 型腔轮廓铣简介
4.1.2 轮廓铣的子类型
4.2 型腔铣
4.3 插铣
4.4 等高轮廓铣
4.4.1 一般等高轮廓铣
4.4.2 陡峭区域等高轮廓铣
4.5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削
4.6 流线驱动铣削
4.7 清根切削
4.8 3D轮廓加工
4.9 刻字

第5章 多轴加工
5.1 概述
5.2 多轴加工的子类型
5.3 可变轴轮廓铣
5.4 可变轴流线铣
5.5 多轴加工综合范例

第6章 孔加工
6.1 概述
6.1.1 孔加工简介
6.1.2 孔加工的子类型
6.2 钻孔加工
6.3 镗孔加工
6.4 铰孔加工
6.5 沉孔加工
6.6 攻螺纹
6.7 钻孔加工综合范例

第7章 车削加工
7.1 车削概述
7.1.1 车削加工简介
7.1.2 车削加工的子类型
7.2 粗车外形加工
7.3 沟槽车削加工
7.4 内孔车削加工
7.5 螺纹车削加工
7.6 示教模式
7.7 车削加工综合范例

第8章 线切割
8.1 概述
8.2 两轴线切割加工
8.3 四轴线切割加工

第9章 后置处理
9.1 概述
9.2 创建后处理器文件
9.2.1 进入UG后处理构造器工作环境
9.2.2 新建一个后处理器文件
9.2.3 机床的参数设置值
9.2.4 程序和刀轨参数的设置
9.2.5 NC数据定义
9.2.6 输出设置
9.2.7 虚拟N/C控制器
9.3 定制后处理器综合范例

第10章 综合范例
10.1 吹风机凸模加工
10.2 塑料壳凹模加工
10.3 面板凸模加工
……

前言/序言



机械制造与数控技术前沿探索 本书聚焦于现代机械制造业的核心技术——数控加工的最新发展与深度应用,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数控领域学习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学习资源。 本书内容严格围绕当前工业界对高效、精密、智能加工的需求展开,摒弃了对基础软件操作的冗余介绍,转而将重点放在了先进的加工策略、复杂曲面编程、多轴联动技术、刀具路径优化以及后处理编程的高级应用上。 第一部分:面向高端制造的CAM策略革新 本篇深入剖析了当前主流CAD/CAM系统在应对复杂零件加工时所采用的创新性策略。我们详尽探讨了如何利用拓扑优化的结果指导数控刀具路径的生成,实现材料的最小化切除与最高效率。内容涵盖了特征识别与自动编程的高级技巧,特别关注于混合式加工(Hybrid Machining)中CAM模块的配置与优化,包括如何将铣削、车削和增材制造的路径在同一工作台中进行有效集成与调度。 对于曲面与自由形态零件的加工,本书提供了超越传统粗加工和精加工的精细化方法。详细阐述了等高线加工(Contour Machining)、光顺步幅加工(Flow Line Machining)以及曲率适应性刀轴控制(Tool Axis Swivel Control)的技术细节。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调整进给率与主轴转速的动态耦合,有效抑制刀具颤振(Chatter Vibration),延长刀具寿命,并获得卓越的表面粗糙度。 第二部分:多轴联动与复杂运动控制 随着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对零件几何复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五轴及以上联动加工已成为行业标配。本书的第二部分完全致力于五轴联动加工的原理、编程与验证。我们不仅讲解了万向节锁(Gimbal Lock)的规避策略,还深入探讨了机床结构对刀具路径的影响(Machine Kinematics),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五轴机床结构(如C/A轴、B/C轴等)选择最优的工件坐标系与刀轴方向定义。 内容特别强调了碰撞检测与干涉预防的高级应用,介绍了基于实时仿真和后处理验证的预警机制。此外,还涉及倾斜平面加工(Tilt Cut)在减少刀具悬伸、提高刚度方面的实际案例分析,以及五轴钻孔和五轴螺纹加工的特殊编程技巧。 第三部分:高性能切削与刀具系统管理 高效切削的核心在于对切削力、热量和材料去除率(Material Removal Rate, MRR)的精确控制。本书着重介绍了高速加工(High-Speed Machining, HSM)和高效率加工(High-Efficiency Machining, HEM)的现代应用。 在刀具管理方面,本书侧重于可转位刀片(Indexable Inserts)的几何形状选择及其对特定材料(如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的适应性。详细分析了PCD、CBN等硬质刀具在非铁金属及淬硬钢加工中的应用准则。此外,还探讨了智能刀具系统,包括内置传感器的刀具状态监测技术,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反馈至CAM系统以实现自适应加工。 第四部分:后处理、集成与数字化车间 本书的后处理模块是其核心价值之一,它关注的是CAM系统输出的NC代码与特定数控系统之间的桥梁优化。我们详尽分析了G代码、M代码及特殊宏程序的结构化定制,特别针对西门子、法那克、海德汉等主流控制系统的内核差异进行对比说明,指导用户如何高效编写或修改后处理文件,以解决换刀逻辑、坐标系切换、刀具长度补偿等常见问题。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数字化车间的未来。探讨了工业物联网(IIoT)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包括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生产数据采集。内容还涉及增材制造(AM)与减材制造(Subtractive Manufacturing)的集成流程,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对复杂加工流程进行离线验证与优化,从而构建更具韧性和响应速度的智能制造系统。 本书结构严谨,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适合追求技术精进的专业人士作为案头参考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倒是中规中矩,纸张的厚度适中,油墨的印刷清晰,拿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感,这至少保证了在长时间阅读中眼睛的舒适度。然而,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性,却让我这个有着一定CAD基础的学习者感到别扭。它似乎是把UG NX 8.5这个庞大软件的功能模块生硬地切割成了章节,而不是按照一个完整的“设计-编程-仿真-后处理”的工作流程来组织。例如,它可能用了整整三章来讲解参数化建模的各种约束技巧,但直到接近全书后三分之一处,才开始零散地介绍一些基础的2D刀路生成,而且这些刀路教程都是围绕着一个非常简单的、类似“方块”的工件展开的。这种组织方式使得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很弱,你学完一个复杂的命令,却不知道在实际的数控加工项目中,它应该在哪个阶段、用在什么地方。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从零件输入开始,贯穿所有的加工步骤,而不是一堆孤立的软件功能点罗列。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这本书快速上手进行实际编程的读者而言,这种“功能点罗列”而非“流程驱动”的叙事结构,无疑会大大增加学习的难度和挫败感。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总体来说是偏向学术性的,用词严谨,但缺少了那种能激发学习热情的“工程师的口吻”。很多复杂的算法描述,比如切削进给量的动态调整策略,书中直接引用了教科书式的定义和公式,缺乏实际案例来佐证这些公式在真实切削环境中的表现和影响。例如,在讲解“高速高光加工”时,书中提到了“曲率变化对表面质量的影响”,但对于如何通过软件参数来平滑这种变化,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直观的、参数对比的截图说明,读起来就像是在看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论文摘要。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那样,告诉我们“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设置A参数,而应该优先调整B设置,因为……”这种带有个人经验总结的指导,这本书里实在是太少了。整体阅读体验是清晰的,但不够“鲜活”,对于需要快速建立直觉感和经验的读者来说,这本教材的“温度”不够。

评分

关于光盘内容的质量,我必须再次提及,它似乎是这本书最大的软肋。虽然光盘号称是“附赠”,但它的内容丰富程度和与教材文本的同步性,完全不符合一个现代软件教程应有的标准。教材中提到一个特定的“复合刀具路径演示.MP4”文件,我满怀期待地在光盘中寻找,结果发现光盘的文件夹结构混乱,很多视频文件的命名都是模糊不清的英文缩写,根本无法直接对号入座。更要命的是,我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的刀具选择和参数设置视频,清晰度极差,颗粒感严重,完全无法看清屏幕上细小的数值输入框和下拉菜单的选项。这让我不得不怀疑,这套教材的出版时间可能比预想的要早得多,或者在制作过程中,DVD的刻录和内容备份环节出现了严重疏漏。一套数控教程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辅助材料的清晰度和完整性,而这套教材的配套光盘,遗憾地成为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拖后腿因素,让我对整套学习资料的整体可信度都产生了动摇。

评分

当我翻阅到关于“后处理”那一章节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本面向工业应用的教程。后处理是连接CAM软件与具体机床控制系统的桥梁,其复杂性和针对性极强。这本书对后处理的介绍,停留在“什么是后处理”以及“如何调用系统默认的后处理文件”的层面。它甚至没有深入探讨如何修改或定制后处理程序(比如G代码的输出格式、子程序调用逻辑等),这对于那些使用非主流机床或者对G代码有特定要求的工程师来说,形同虚设。我原以为附带的DVD中会有针对不同机床(比如铣床和车床)的通用后处理文件示例,但光盘内容似乎只提供了非常基础的、通用的文件,并且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调试这些后处理文件的指南。在当今制造业对柔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如果一本数控教程无法提供足够深入的后处理指导,那么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部分内容显得非常单薄和敷衍,仿佛只是为了凑齐“数控加工教程”这个标题而不得不加入的章节,缺乏实际的工程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黑底白字,非常直观地标明了“UG NX 8.5数控加工教程”的身份,旁边的“附DVD光盘2张”也让人感到内容的充实。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关注的就是光盘的状况,毕竟在这个时代,配套的视频资料对于学习复杂软件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但实际上,当我深入翻阅目录时,我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偏向了基础的绘图和建模部分。 比如,关于型腔铣、曲面精加工这些我最期待的实际操作模块,书中只是浅尝辄止,提供了理论性的公式介绍,却鲜有细致入微的、带有注释的步骤截图来指导“如何一步步设置参数”。我尝试跟着书中的一个复杂曲面铣削案例进行操作,发现书上仅用寥寥几句话带过关键的“刀具路径生成”选项,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信息黑洞。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DVD里的内容似乎是针对更旧版本的UG界面,很多对话框的图标和选项与我电脑上安装的8.5版本存在细微的偏差,这导致我不得不频繁地在软件的帮助文档和书本之间来回切换,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我期待的是那种手把手、连鼠标点击的次数都写清楚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偏向理论概念解析的参考书。这本教程在基础理论的讲解上确实下了功夫,但在“加工”这个核心环节的实操深度上,显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了。

评分

不好,视频不好!步步惊心

评分

很好,不错,比淘宝上便宜,送货速度还快

评分

满意 满意 满意 好 好 好

评分

帮助很大~~~~~~~~~

评分

确实是入门级教程,非常适合新手入门,介绍对象都是基础知识

评分

好讲的详细,不错,适合初级学习!支持!

评分

不是很好,不推荐购买!!!!

评分

很好的书,慢慢看了,不断学习

评分

包装很好 物流也很快 服务态度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