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运用比较史学与世界文学的观念与方法,将东方各国文学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学区域将以评述和研究,寻求东方各国文学的区域性和联系性,在比较中突显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对作家作品做了深刻新颖的解读,并建立了严整独特的东方文学史理沦体系。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将专著的学术品位与教材的教学适用性结合在一起,被多所大学列为比较文学、外国文学专业方向的教材、教参或必读书。《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于1994初版后多次重印和再版,2007年修订版收入《五向远著作集》第一卷,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增订版。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于山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作家、翻译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400万字,2007年版)及各种单行本著作21种(含合著5种),发表论文170余篇;译有《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全四卷)、“审美日本系列”(全四卷)等日本古今名家名作,共计260余万字。
内页插图
目录
中国的东方文学理应成为强势学科(代序)
绪论东方、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
第一编 信仰的文学时代
第一章 东方古代神话
第一节 原生态神话
第二节 次生态神话
第二章 东方古代史诗
第一节 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第二节 印度两大史诗
第二编 贵族化的文学时代
第三章 东方古典诗歌
第一节 印度古典诗歌
第二节 阿拉伯古典诗歌
第三节 波斯古典诗歌
第四节 日本古典诗歌
第四章 东方古典戏剧与古典散文
第一节 印度文化圈的古典戏剧文学
第二节 汉文化圈的戏剧文学
第三节 东方古典散文
第四节 日本散文文学与《源氏物语》
第三编 世俗化的文学时代
第四编 近代化的文学时代
第五编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
精彩书摘
日本市井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市井戏剧和市井小说。
日本市井戏剧有两大剧种:一是歌舞伎,一是净瑠璃。歌舞伎形成于17世纪初。江户幕府创立时,出云这个地方有个名叫阿国的女巫创作了一种“念佛舞”。阿国的“念佛舞”是歌舞伎的最初形式。它以歌舞为主,中间夹以滑稽表演,打破了前一时期民间戏剧中的能乐与狂言的界限,融悲剧、喜剧于一体。这种戏剧迅速在全国城镇推开,各地出现了不少歌舞伎剧团。他们吸收能乐、狂言等民间戏剧的因素,使歌舞伎臻于定型。这时的歌舞伎以女扮男、男扮女为趣,观众主要看男女姿色。而不太重视演技本身。剧团中虽有男有女,但演出时以女角为主,故称“女歌舞伎”。在“女歌舞伎”盛行的同时,大约是1624年前后,在京都由青少年组成了“若众歌舞伎”,即“美少年歌舞伎”。演员全为男性,男扮女装专演妓女和嫖客的各种故事。1652年,官方以伤风败俗为由,下令取缔“若众歌舞伎”。后经剧团班头请求,经官方同意,演员都像当时下层平民一样剃去前发,将后面的头发梳成一发髻,叫“野郎头”。剃这样的发型,目的是使他们不再做下流的表演。从此,歌舞伎逐渐成为严肃的戏剧了。进入17世纪80年代后,歌舞伎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出现了文学剧本。“人形净瑠璃”是与歌舞伎同时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日本木偶戏,简称净瑠璃。净琉璃原是指用三弦伴唱的一种曲子,称为净瑠璃曲。17世纪初,盲艺人目贯三郎等人最初把净瑠璃曲与木偶戏(“人形芝剧”)结合起来,创立了所谓“人形净瑠璃”这样一个新剧种,受到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
……
东方文学史通论(增订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