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2013卷)

群书治要360(2013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魏征,《群书治要360》编辑组 编
图书标签:
  • 经史子集
  • 治史理国
  • 群书
  • 史学
  • 政治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献
  • 国学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446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157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盛世大唐的治国宝典,从政者必读之选择!身心安乐、家庭幸福、事业永续的智慧源泉!
  ·现在得利益,将来得利益,这个书叫人永远得利益,这是中国老祖宗智慧的结晶。用什么来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书。
  ·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360》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
  ·这部宝典既能帮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奠定大唐三百年盛世的基础,也必能为当今各阶层领导者,提供珍贵借鉴。不仅如此,对于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社会大众,此书亦如同智慧源泉般,能使身心安乐、家庭幸福、事业永续。
  ·保留原始小注、原始校勘,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
  ·难点字词注解、注音,白话译文参考,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内容简介

  《群书治要360(2013卷)》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余万言。书成之后,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
  《群书治要360(2013卷)》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亦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积累的文化结晶。这部宝典既能帮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能为当今各阶层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对于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社会大众,《群书治要360(2013卷)》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精彩书评

  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同志于2001年2月25日为《群书治要》题词“古镜今鉴”。《群书治要360》就是从《治要》中精选360小段,一天学一段,从这部书里节录出来精彩、适合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加以注解、难字注音,再翻成白话文,为大家学习大开方便之门,非常值得赞叹!
  ——中共中央党校资深教授、《大家都学弟子规》作者 任登第

目录

《群书治要》简介
《群书治要360》系列序
《群书治要360二〇一三卷》说明
壹、君道
一、修身
二、敦亲
三、反身
四、尊贤
五、纳谏
六、杜谗邪
七、审断
贰、臣术
一、立节
二、尽忠
三、劝谏
四、举贤
叁、贵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义
四、诚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谦虚
八、谨慎
九、交友
十、学问
十一、有恒
十二、处世
肆、为政
一、务本
二、知人
三、任使
四、至公
五、纲纪
六、教化
七、礼乐
八、爱民
九、民生
十、法古
十一、赏罚
十二、法律
十三、征伐
伍、敬慎
一、微渐
二、风俗
三、治乱
四、鉴戒
五、应事
六、慎始终
七、养生
陆、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才德
四、朋党
五、辨物
六、因果







《政事洞见》:洞悉古今治国方略的智慧之书 《政事洞见》并非一部凭空臆想的理论著作,而是集结了历代帝王将相、治国精英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反思,旨在为当世的决策者和有志于治国理政的贤士提供一份系统性的、可资借鉴的实践指南。本书的内容,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浩瀚实践,从早期部落联盟的秩序建立,到秦汉大一统的制度创设,再到唐宋的盛世气象,乃至明清的经验教训,无不被精心梳理、提炼,并以精炼的语言呈现出来。 本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洞见”二字。它不满足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究事件背后的政治逻辑、社会动力与人性根源。作者(编撰者)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力求揭示那些颠扑不破的治国原则,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的政治智慧。每一篇章,每一次权谋的运用,每一次改革的得失,都经过审慎的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洞察事物本质,预见未来走向,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中做出明智的抉择。 《政事洞见》的结构设计,力求严谨而全面。全书围绕“政事”二字展开,内容涵盖了治国的方方面面。 一、 立国之基: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 开篇首先探讨的是“立国之基”,即一个国家得以长久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根本要素。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塑造、民心向背的权衡以及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 道义与民心: 《政事洞见》深刻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本书引用大量史实,论证了统治者如何通过仁政、德政赢得百姓的拥护,如何避免因苛政、暴政而招致民怨沸腾。它强调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老智慧,教导统治者时刻关注民生疾苦,将百姓的利益置于首位。这种“道义”并非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与国家长治久安紧密相连的政治考量。 制度的根基: 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离不开健全的制度。本书深入剖析了从朝代建立之初,如何确立适合当时社会需求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项制度。它考察了不同时期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制度的优势与弊端,以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风险。从中央集权的架构,到地方管理的层级,再到法律的制定与执行,无不细致入微。 战略远见: 治国如弈棋,需要深远的战略眼光。《政事洞见》强调了统治者必须具备预见性,能够洞察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长远的国家发展规划。这包括对内政的梳理、对外关系的谋划、经济的繁荣之道,以及国防的坚固与否。它告诫统治者,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应着眼于国家的未来。 二、 驭官之道:打造高效廉洁的执政团队 “政事”离不开“官”,《政事洞见》对如何选拔、任用、监督和激励官员,有着极其深刻的论述。 知人善任: “宰相必待君”,而君主能否用对人,则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政事洞见》详细阐述了识别德才兼备之才的方法,区分忠奸贤愚的标准。它分析了不同性格、不同才能的官员适合担任的职位,以及如何避免因亲疏、恩怨而任人唯亲。书中提及了许多古代贤臣的典范,也记录了一些因用人不当而导致国事衰败的教训。 权力的制衡与监督: 绝对的权力容易导致绝对的腐败。《政事洞见》深刻理解这一政治规律,论述了如何通过设立谏官、御史等机构,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它探讨了不同权力之间的制衡机制,防止任何一个部门或个人权力过大,形成威胁。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对官员的激励机制,如封赏、晋升等,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忠诚度。 官员的道德操守: 官员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到政令的执行和社会的公平。《政事洞见》强调了对官员的道德教育和约束,要求他们廉洁奉公,克己奉公。书中列举了大量古代官员的廉洁事迹,也严厉批判了贪污腐败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它认为,一个高效廉洁的执政团队,是国家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三、 经世之道:繁荣富强的经济策略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经济的繁荣。《政事洞见》对经济的管理和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农桑为本: 农业是古代经济的基石。《政事洞见》反复强调了重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论述了如何通过兴修水利、推广优良品种、减免赋税等措施,鼓励农民生产,保障粮食供应。它认为,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谈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工商之利: 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政事洞见》也认识到工商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书中探讨了如何发展商业,规范市场秩序,鼓励手工业的进步。它分析了不同时期商业政策的得失,以及如何平衡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财政的管理: 财政是国家运转的血脉。《政事洞见》详细论述了国家税收的来源、征收的原则,以及财政支出的合理规划。它强调了开源节流,反对铺张浪费,力求国家财政的健康可持续。书中对历代王朝财政的分析,为现代国家财政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四、 抚民之道: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政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民”。《政事洞见》将如何安抚民众、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 安民与教民: 《政事洞见》认为,统治者不仅要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它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如何通过礼乐教化,提升民风,减少犯罪,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同时,书中也论述了如何应对社会矛盾,化解民怨,避免社会动荡。 法治与仁治: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底线,而仁爱则是提升社会道德的境界。《政事洞见》在强调法治的同时,也注重仁治的作用。它认为,法律的严苛不应凌驾于人道之上,而仁爱也不能取代制度的约束。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应对危机: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动乱,都是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政事洞见》详细记载了历代统治者如何应对各种危机,如何组织救灾、平息叛乱,以及从中吸取教训,完善应对机制。它教导读者,面对危机,必须沉着冷静,果断决策,方能化险为夷。 五、 治边之道: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全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政事洞见》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边疆的治理: 边疆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政事洞见》论述了如何采取军事、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管理边疆地区,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它强调了“怀柔”与“威慑”并用,既要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又要通过互利的政策,争取边疆民众的认同。 统一的象征: 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的根本利益。《政事洞见》通过对分裂与统一的深刻反思,强调了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它论述了如何通过文化认同、经济融合、法律统一等方式,巩固国家的统一。 《政事洞见》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凝练、富有哲理。作者(编撰者)善于运用大量生动的历史典故,来印证其观点,使得枯燥的政治理论变得鲜活起来。其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沉稳、深邃的政治智慧,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在向读者娓娓道来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教训。 本书适合的对象广泛,不仅是为身居高位、肩负国家重任的决策者提供参考,也为有志于为国献身的士大夫、为官之道感兴趣的读书人,甚至是关注国家命运的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家治理逻辑的窗口。阅读《政事洞见》,仿佛开启了一扇穿越时空的智慧之门,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治国理政的精髓,汲取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从而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变革中,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方向,做出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选择。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群书治要360(2013卷)》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这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重量,更是历史沉淀的厚重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跟无数位古代的智者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它不像我们现在看的很多书籍那样,有清晰的章节划分和明确的论点,而是更加包罗万象,仿佛将一个时代的智慧精华浓缩其中。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慢慢品味,去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实践经验。尤其是一些关于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约束权力、如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论述,至今读来仍发人深省。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古人也曾思考过,并且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观察和理解历史,去汲取智慧,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评分

这本《群书治要360(2013卷)》真的是让我眼前一亮,打开的第一页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群雄逐鹿、思想碰撞的年代。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简单的文字堆砌,不如说是一场智慧的盛宴。它不仅仅收录了历代先贤关于治国理政的精辟论述,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涵盖了从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到道德教化、军事策略等方方面面。我尤其欣赏它那种返璞归真的叙事方式,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它让我得以窥见古人是如何在复杂的局势下运筹帷幄,如何平衡各方势力,如何将理想的政治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它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鲜活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智慧和经验。作为一名对历史和哲学颇感兴趣的读者,我深感这本书的价值难以估量,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精髓,让我对“治要”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

对于《群书治要360(2013卷)》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的信息量之庞大,结构之精巧,着实令人惊叹。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那样,只关注某个单一的方面,而是将中国古代关于“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我常常会被书中某个章节所吸引,然后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治”,还包括了对人心、对社会、对秩序的深刻洞察。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考古发掘,每一次都能挖掘出新的宝藏。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知识的丰富性,更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去思考,去追溯,去理解那些支撑起一个伟大文明的底层逻辑。它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治”的真正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群书治要360(2013卷)》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娓娓道来他的人生阅历和治世之道。它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没有太多花哨的修饰,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直抵人心。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述方式,从宏观的治国理念,到具体的政策措施,再到个人的道德修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每一次阅读,我都能发现新的亮点,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和呈现这些古代智慧时所付出的心血。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材料,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让我学会了从更长远、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理解人性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它也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那些最朴素的道理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评分

初次接触《群书治要360(2013卷)》,我的期待值并没有特别高,想着可能就是一本比较普通的古籍选集。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它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的编排方式极具匠心,将散落在浩瀚史海中的治国智慧,以一种系统且条理分明的方式呈现出来。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挖掘出的每一件珍宝都闪耀着古人智慧的光芒。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某句话,思考它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适用,又该如何理解和运用。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感到非常新奇和有启发。书中的一些观点,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如何选拔任用贤才、如何安抚民心等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对“治国”这件事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比书店便宜很多!!!

评分

好的超出想象

评分

息,那就是文化。长安传承百年,正是以长安精神为载体,

评分

书治要

评分

的教训。而长安汽车在近期

评分

好书,值得一看,学习到了很多。

评分

慢慢读 还可以

评分

360

评分

很不错,下回还会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