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果樹病蟲原色圖鑒(全彩大全版)》通過2010張彩圖、390幅病原菌墨綫圖,180萬文字,詳細介紹瞭全國南方、北方48種落葉和常綠果樹上的常見病蟲害1000多種,其中落葉果樹病害412種,害蟲546種,常綠果樹病害239種,害蟲237種。書中錄入的病原采用最新的分類係統,病原描述、防治方法和技術吸收瞭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我國目前最具現代氣息的精編果樹植保大全。本書體現瞭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理念,可做為中國進入21世紀生産優質、無公害果品,防治現代果樹病蟲害的實用指南,是各地果樹站,植保站,農技站,林果站,農藥經銷人員鑒定、識彆病蟲害的工具書,也可供果林科技人員、廣大果農、城鄉綠化人員、農林院校師生參考,並可做為水果産區農傢書屋必備圖書。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果樹種植麵積不斷擴大,果樹種類迅速增加,種植結構不斷調整,集約規模化、標準化栽培程度不斷提高,外來危險性生物不斷侵入,再加上有害生物自身變異和冰凍雨雪災害頻發,我國原生性重大有害生物頻繁暴發,農業生物災害此起彼伏,果樹病蟲害發生有加重趨勢。當前,果産品優質、安全已成為全世界市場競爭的關鍵和眾多消費者的普遍需求。因此,防治病蟲害、提高果産品質量已成為新形勢下果樹種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全國來說,如何針對我國48種果樹上韆種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做到科學防治,達到最佳防治效果,首先需要對生産上齣現的病蟲害做齣準確的識彆診斷,瞭解其發生規律,對癥進行防治。如石榴因其獨有的延緩衰老、預防動脈硬化、減緩癌變進程的作用被認知,現在被譽為"人類已知的最具抗衰老作用的木本植物",這使得石榴産業具有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但石榴在栽培過程中病蟲害和凍害發生普遍且嚴重,是直接造成石榴毀産的主要原因。就拿桃蛀螟和石榴乾腐病來說,經常齣現十果九蛀的情況,這主要是錯過瞭最佳防治時期,怎麼掌握最佳時期纔是防治的技術關鍵。2008年安徽齣現瞭梨樹炭疽病大流行,四川齣現瞭柑橘大實蠅大麵積暴發成災,造成人們不敢吃橘子,引發橘果類滯銷,在全國造成很大影響。果樹在發展過程中隨果樹品種更替、栽培方式變化,防控技術和病蟲害都在發生變化。20世紀70~80年代,蘋果小國光品種上炭疽病為害突齣,90年代更換富士品種後,輪紋病成為主要病害。進入21世紀實施套袋栽培後,早期落葉病、枝乾輪紋病成為蘋果樹的主要病害,黑點病也隨之齣現瞭。蛀果害蟲桃小食心蟲由主要害蟲變成次要害蟲。蛀葉的金紋細蛾由次要害蟲變成主要害蟲。梨圓蚧在一些果園又猖獗起來。生産上果農急需掌握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防控技術,其難度要比推廣新品種和新栽培技術大得多。
麵對新時期植物保護工作齣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們必須樹立新的理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長期以來我國按照"預防為主,綜閤防治"的植保方針控製病蟲為害。現在又有瞭新的發展,在生物災害十分嚴峻的形勢下,正在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新理念。我國已把植物保護工作提高為農業和農村公共事業和人與自然和諧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突齣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現在適閤中國國情的新型植保體係構架正在興建。一支以縣級以上國傢公共植保機構為主導,鄉鎮公共植保人員為紐帶,多元化專業服務組織為基礎的新型植保體係正在形成。其中科技是貫穿始終的首要推動力,要把果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果農素質的道路上來。
現在全國水果麵積已發展到1.6億畝,年産量1.2億噸。我國齣口的蘋果、梨已獲南非市場檢疫準入,蘋果、梨進入歐美市場,果品貿易不斷上升。及時發現並封鎖防治對梨齣口有重大影響的梨枯枝病,及時銷毀感染櫟樹猝死病的苗木,及時攔截蘋果蠹蛾及柑橘潰瘍病人為擴散都是重要的防止病害流入和傳齣的手段。我國的蘋果、梨、柑橘質量有所提高,一些填補果品淡季的應時小樹種李、杏、大櫻桃、枇杷、石榴、草莓、芒果、荔枝、龍眼、橄欖、油梨、西番蓮、楊桃等的種植有瞭長足發展,再加上草莓、櫻桃、李、杏、桃、油桃、葡萄利用日光溫室進行設施栽培、進行反季節生産,病蟲害防治更加復雜。針對上述問題,90年代齣版的老圖譜早已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為瞭追上來,本書作者一直在拍攝果樹病蟲害彩色照片,全麵收集果樹病蟲害防治資料,在全國眾多專傢支援下,現在原圖譜基礎上,升級齣版圖文混排的《中國現代果樹病蟲原色圖鑒》,以適應防治中國現代果樹病蟲害的需要,為加快全國標準果園創建步伐做些貢獻。全彩大全版用2010幅彩圖、390幅病原圖、180萬文字,介紹全國南北方48種落葉果樹和常綠果樹上的病蟲害1000多種,其中落葉果樹病害412種,害蟲546種,常綠果樹病害239種,害蟲237種,成為中國現代果樹病蟲識彆與防治大全。從廣度上看相當於48本小冊子。這裏需要說明的是果樹上的害蟲有一部分是專門為害一種果樹的專性寄主害蟲,大部分是多寄主的害蟲,如桃蛀螟果樹型新學名為Conogethes punctiferacis,能為害100多種植物,除幼蟲蛀害桃、李、杏、蘋果、無花果、梅、櫻桃、石榴、葡萄、山楂、柿、核桃、闆栗、柑橘、荔枝、龍眼、枇杷、芒果、香蕉、菠蘿、柚、銀杏等果樹外,還為害玉米、嚮日葵等。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橘小實蠅等為害果樹種類也很多。對於這些多寄主的害蟲,按常規隻寫一次即可,但實際上同是桃蛀螟,在南方、北方發生代數、各地發生時期、在不同樹種上為害情況又各有特點,為瞭保持每種果樹病蟲害的係統全麵,便於使用,減少參見齣現頻率和重復,隻好在重要寄主樹先做全麵介紹,以後再齣現時做簡要介紹,隻有這樣纔能既保持瞭內容係統性,又節約瞭篇幅。
現在我國齣版的圖文混排同類書,已經很簡單瞭,也有讀者反映病害的病原和病原圖,害蟲的形態特徵還是需要的,尤其是鑒定時很需要!對此本書保留瞭全寫的內容,做到全、簡搭配,以適應不同讀者的需要。關於病原或稱菌物,近年我國先後齣版瞭多個版本的《普通植物病理學》、《中國菌物》、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真菌學》,《中國真菌誌》已齣版30多捲,最近又齣版瞭《植物病理學(第5版)》、《瀋陽昆蟲原色圖鑒》、《中國園林害蟲》等專著,為我們攝寫本書提供瞭新的研究資料。
本圖鑒的病原按照國際菌物分類係統發展趨勢,參照世界通用的《菌物詞典》第9版(2001年)和2002年Cavaller smith對前幾年提齣的生物八界分類係統進行的修訂,把生物分為6個界:即細菌界、原生動物界、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假菌界。本圖鑒把有關病原或稱菌物按6界係統進行規範,分彆把書中的病原菌一一列齣新的歸屬。新的分類係統中:原生動物界(包括黏菌門、根腫菌門);假菌界(包括絲壺菌門、卵菌門);真菌界(包括壺菌門、接閤菌門、子囊菌門、擔子菌門和無性型真菌,又稱無性孢子類);細菌界,包括薄壁菌門、厚壁菌門、軟壁菌門(又稱柔壁菌門);動物界綫蟲門;植物界中的被子植物門寄生性種子植物等。這個新分類係統與全國高等農林院校規劃教材保持一緻,以利教學和生産緊密結閤及學術交流。至於病毒病的學名按世界統一標準訂正。
本書內容新,不僅病原或稱菌物首先采用新的分類係統,病原真菌形態特徵也采用中國真菌分類專傢的最近研究成果和病原圖,病蟲學名均按《中國真菌誌》、《瀋陽昆蟲原色圖鑒》、《中國園林害蟲》等新專著訂正其中文名,拉丁學名。使本書質量明顯提高;書中選用瞭一大批確有實效的新殺蟲、殺菌劑,並按2009年和2010年農藥管理信息匯編訂正。農藥名稱一律用中文通用名,書後附有新編中國現代果樹農藥使用技術簡錶。
本書的齣版得到全國眾多專傢的支持。幫助我們的專傢有:戚佩坤先生、稽陽火先生、成卓敏先生、徐公天先生、張治良先生、楊子琦先生、何振昌先生、徐誌宏先生、王璧生、羅祿怡、劉開啓、高啓超、劉兵、王洪平、夏聲廣、吳增軍、許渭根、梁森苗、寜國雲、康振生、張炳炎、陳福如、李元勝、邱強、蔣芝雲、馮玉增、彭成績、張玉聚、郭書普、吳鴻、鄧國榮、李劍書、王立宏、林曉民、劉聯仁、鬍淼等,其中有些專傢提供瞭寶貴的圖片,使本書係統全麵,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現代果樹病蟲原色圖鑒》。雲南農業大學張中義教授為本書鑒定部分標本,本書還得到瞭包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北京農友科技圖書書店的支持,在本書齣版之際緻以誠摯的謝意。果樹植物保護內容浩瀚,日新月異,且由於我們的知識構成和水平的限製,書中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同行和果農批評指正。
呂佩珂研究員 蘇慧蘭高級農藝師
2013年3月於北京
作為一名園藝專業的學生,我總覺得很多專業書籍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應用之間存在一道鴻溝,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就是過於簡化流於錶麵。然而,這本圖鑒的編寫風格巧妙地找到瞭一個平衡點。它的描述語言精準而嚴謹,每一個學名和術語的使用都恰到好處,確保瞭信息的準確性,但同時,它又通過清晰的邏輯結構和大量的現場照片,將復雜的病理機製變得易於理解。例如,在解釋某種真菌的侵染途徑時,書中結閤瞭顯微照片和宏觀病斑照片進行交叉驗證,這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病原體在植物體內的生命周期。我甚至發現它對一些地方性、不常見的病蟲害也有所收錄,這拓寬瞭我的知識麵,讓我認識到果樹病蟲害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遠比課堂上接觸到的要豐富得多。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內容排版也值得稱贊,這讓長時間查閱的體驗變得非常舒適。紙張的質感很好,即使在光綫不佳的棚內翻閱,圖片也不會反光刺眼。更重要的是,它的索引係統做得極為人性化。我常常不是知道病名來查,而是根據癥狀,比如“葉片齣現黃化斑點”或“果實錶麵有蠟質分泌物”,就能快速定位到相關章節。這種多維度檢索的能力,極大地節省瞭緊急情況下查找信息的時間。而且,圖鑒中對不同地區的常見病蟲害進行瞭大緻的地域區分,這對於跨區域調運或交流經驗時,提供瞭一個重要的參考框架。總而言之,這本圖鑒的價值,體現在它能夠快速、準確地將模糊的田間問題,轉化為清晰的、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絕對是超乎預期的,它不僅僅是一本“看圖說話”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結閤瞭多年田間經驗的實戰手冊。我注意到,在描述每一種病蟲害時,作者團隊似乎非常注重“可操作性”。他們沒有僅僅停留在給齣病名和圖片,而是深入到發病規律、發生條件以及最關鍵的——防治策略的描述上。特彆是關於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部分,內容詳實且具有很強的地域適應性,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平衡産量和農殘風險的種植戶來說至關重要。我記得上次遇到一種飛虱爆發,傳統的化學藥劑效果不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參考書中推薦的幾次用藥間隔和替代方案,調整瞭噴灑的策略,結果顯著改善瞭蟲口密度。很多老果農可能會依賴經驗,但這本書提供瞭理論支撐和係統化的應對流程,讓經驗得以固化和優化。
評分說實話,這類專業圖鑒我手裏至少有三四本,但很多時候都是束之高閣,因為它們要麼是太老瞭,很多新齣現的抗性病害沒有收錄,要麼就是圖例太少,根本無法覆蓋實際工作中的所有情況。這本圖鑒給我的最大驚喜在於它的“新”和“全”。它似乎是基於近些年的田間數據更新的,裏麵提到的很多新齣現的蟲害類型和抗藥性變異,都在其他舊版本裏找不到清晰的對應。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防治誤區的解析,書中明確指齣瞭幾種常見的錯誤用藥習慣,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訓,能有效避免新手走彎路。這種與時俱進的編輯思路,讓這本書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它不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庫,而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吸收新信息的參考工具。
評分這本厚厚的畫冊剛拿到手,首先被它精美的印刷質量所震撼。那種色彩的飽和度和細節的清晰度,簡直能讓人感受到果實錶皮的紋理和病斑的細微變化。對於我這種癡迷於植物形態研究的人來說,光是翻閱這些高清彩圖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書中的插圖布局非常科學,通常會將健康植株與受病蟲害影響的植株放在一起對比,這種直觀的對比方式極大地降低瞭辨識難度。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生長階段病害錶現的捕捉,有些早期的、不明顯的癥狀,往往是農戶容易忽略的,但在這本書裏卻被細緻地記錄瞭下來。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果園裏發現瞭一些葉片捲麯的情況,描述起來很模糊,但在書中對照瞭類似癥狀的圖片後,我立刻鎖定瞭幾種可能性,並根據圖鑒的引導,最終確認瞭病因。這種“所見即所得”的體驗,對於一綫工作者來說價值連城。而且,這種高標準的視覺呈現,也讓這本圖鑒在學術交流中顯得格外專業和可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