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勒 柯布西耶全集7

[书名] 勒 柯布西耶全集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W·博奥席耶 著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
  • 设计
  • 现代主义
  • 勒·柯布西耶
  • 建筑理论
  • 城市规划
  • 艺术
  • 西方建筑
  • 建筑史
  • 20世纪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072866
商品编码:112789444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勒 柯布西耶全集7

原价:58.00元

作者:W·博奥席耶 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1120728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勒·柯布西耶全集》共8卷,约400万字,由瑞士Birkhauser出版社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最为详尽的权威著作。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最杰出——精神之最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让热爱建筑的莘莘学子捧起这套书,共同聆听大师的演讲吧!

目录


勒·柯布西耶1957~1965年设计方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建筑的诗意与理性:现代主义的奠基与演进 图书名称:[书名] 勒·柯布西耶全集7 内容提要: 本卷《勒·柯布西耶全集7》收录了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自1958年至1965年逝世前的重要手稿、建成作品、未建方案以及大量的文字论述。这一时期的创作,标志着柯布西耶艺术生涯的最后辉煌与思想的深度沉淀,其广度与深度,至今仍是理解现代建筑发展脉络的关键。 第一部分:对“模度”的终极探索与人性化回归(1958-1962) 本部分重点展示了柯布西耶在成熟期对“模度”(Modulor)系统的持续深化应用及其在实际建筑中的体现。不同于早期的抽象理论构建,此阶段的模度不再是冰冷的数学比例,而是与人体尺度、自然韵律深度融合的人性化工具。 1. 印度昌迪加尔的遗产与后续影响: 尽管昌迪加尔(Chandigarh)的整体规划已基本定型,但本卷收录了大量后续跟进的设计报告、细节深化图纸以及他对印度气候、文化适应性的反思。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对“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细节处理的修订文件,揭示了柯布西耶如何在一个非西方文化背景下,运用其标志性的“粗野主义”语言,实现对地方精神的尊重与现代建筑哲学的完美嫁接。我们能看到他对手持工具(如卡尺)测量现场的草图,这体现了他对“现场的真实感”的执着。 2. 最后的教堂:朗香的再审视与深化: 朗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 Ronchamp)是柯布西耶色彩运用和光影雕塑的巅峰之作。本卷收录了大量关于其内部照明系统、窗体材料选择的详细技术图纸和手写笔记。这些笔记阐述了他对光线“形而上学”的理解——光线不再是单纯的照明,而是构成空间的“第四维”。同时,也收录了他对不同宗教建筑空间处理的对比研究,显示出他对“精神庇护所”营造的深刻关怀。 3. 城市规划的理性与情感的交织: 这一时期,柯布西耶对既有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自我批判与修正。本卷展示了他对几个小型居住区(如部分法国和意大利的尝试性项目)的规划草图。这些草图显示出,他开始弱化早期“光辉城市”中那种严格的、机械化的网格布局,转而寻求建筑单体与自然地形的更柔性、更具地方特色的结合方式。例如,对一个未实施的山地度假村方案的分析,突出了他对“悬挑结构”如何与崎岖地貌互动的痴迷。 第二部分:粗野主义的极致表达与材料的真实性(1962-1965) 进入生命的最后阶段,柯布西耶的创作愈发凝练和纯粹,对“清水混凝土”(Béton Brut)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其标志性的“粗野主义”风格的成熟定型。 1. 机器的诗意与手感的温度: 本部分展示了柯布西耶晚期对建筑“材料本真性”的追求。通过大量高清晰度的现场照片和特写图,我们可以观察到清水混凝土表面那些由木模板留下的清晰纹理,这些纹理如同岩石的年轮,记载了建筑的生成过程。例如,对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Fondation Le Corbusier)的后续维护记录和内部空间的流线分析,揭示了他如何在极其有限的体量内,通过光线的折射与反射,创造出宏大的空间感。 2. 艺术与建筑的融合——壁画与雕塑: 晚年的柯布西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绘画和色彩研究中。本卷收录了他为多个未建成项目设计的彩色墙面图案和立面肌理方案。这些方案显示出他晚期对几何抽象画法的深化,并将这种纯粹的几何语言直接应用于建筑的皮肤。这部分资料对于理解柯布西耶“建筑即雕塑”理念的终极形态至关重要。 3. 最后的遗嘱:未竟的蓝图与思想的遗产: 卷末部分集中了大量柯布西耶在病重期间口述或简短书写的设计草图和对未来建筑的畅想。其中包含了他对“有机建筑”一些模糊概念的后期思考,以及他对“时间性”在建筑中扮演角色的论述。这些未完成的、有时甚至显得有些“粗糙”的记录,却饱含着一位大师在生命尽头对世界、对建筑的最后告白,为研究者提供了洞察其最后思想轨迹的珍贵窗口。 结语: 《勒·柯布西耶全集7》不仅是对其晚年实践的忠实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一位现代主义大师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不断自我超越、最终回归到对人类尺度与自然本真的深刻关怀的史诗。通过这卷珍贵的资料,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理性到诗意,从几何到肌理,柯布西耶是如何用他的一生,定义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建筑语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这套《勒·柯布西耶全集7》,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像一个时间的容器,盛满了那些曾经激荡着现代建筑灵魂的思考和实践。这次拿到的是第七卷,虽然我对柯布西耶整个体系的宏大叙事早已耳熟能详,但深入到某一卷的细节,总能带来新的惊喜。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和印刷都相当出色,那些手稿、草图和模型照片,在清晰的呈现下,仿佛能触摸到大师创作时的笔触和光影。我尤其喜欢那些早期项目的设计过程,那种从零开始,不断推敲、修正的过程,尤其是在那些并非广为人知但却极具前瞻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柯布西耶对于空间、形式、材料的敏感与大胆。书中不乏一些关于住宅设计的论述,这对我这个对居住空间有着自己情结的人来说,有着特别的吸引力。他对于“生活机器”的构想,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但在那个时代,无疑是石破天惊的。我尝试着去理解他对于模度(Modulor)的运用,试图从中找到一种秩序和比例的根基,虽然完全掌握需要时间和悟性,但光是看着这些严谨的计算和图形,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智识上的愉悦。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建筑作品的集合,更是一部思想史的缩影,值得反复品味和钻研。

评分

读这本《勒·柯布西耶全集7》的过程,是一场漫长而又充满发现的旅程。它并非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而是需要你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材料运用的那一章节,柯布西耶对于混凝土的驾驭,那种原始、粗犷又充满力量的美感,至今仍让我着迷。他如何将这种工业材料,赋予生命和情感,使其成为承载人类梦想的载体,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同时,书中对色彩的运用也有着独到的见解,虽然整体上是朴素的,但在关键部位的点缀,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营造出特定的空间氛围。我经常会对比书中不同项目的表现手法,试图理解他在面对不同功能需求和场地限制时,是如何调整他的设计语言的。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挖出新的闪光点。我尤其欣赏他对一些小型项目,比如工作室、住宅单元的设计,虽然规模不大,但其中蕴含的对于空间效率和居住舒适度的思考,却丝毫不亚于那些宏伟的建筑。这些细节,才是真正考验设计师功力的地方。

评分

这套《勒·柯布西耶全集7》,对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指南。书中对光线、通风、自然景观的考量,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居住环境的理解。他笔下的建筑,总是试图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让建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之割裂。我被书中那些关于“垂直花园”和“屋顶花园”的设计深深吸引,这在当时是多么超前的构想!在城市日益钢筋水泥化的今天,这种将绿色引入建筑的理念,显得尤为珍贵。我曾尝试着去理解他关于“室内与室外的界限模糊化”的讨论,并试图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居住空间改造中。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看待建筑和生活的新视角,它鼓励我们去思考,什么样的空间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些关于细节的描绘,比如门把手的造型,窗户的开启方式,甚至是家具的摆放,他都一丝不苟。这些细节,恰恰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

拿到《勒·柯布西耶全集7》的时候,我并没有抱着立刻就能领悟一切的想法,我知道这是一部需要时间去消化的作品。我更喜欢把它当作一本“百科全书”来对待,在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和灵感。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柯布西耶作品线索,我可以通过它,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一些材料实验的记录,比如他对预制构件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工业化的手段来提升建筑的效率和可及性。这些尝试,在当时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同时,书中还收录了一些他早期的城市规划草图,虽然很多并没有最终实现,但其中蕴含的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却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常常会把书中的一些图纸和现代的城市景观进行对比,试图从中找到历史的延续性和时代的变迁。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丰富的案例库,它提供了无数的思考方向,也激发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

评分

每次翻阅这套《勒·柯布西耶全集7》,都像是在与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对话。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图纸和照片,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启迪。我常常在深夜,点上一盏孤灯,独自沉浸在那些黑白影印的图纸和泛黄的照片中。这一卷的重点,在我看来,更多地聚焦于柯布西耶在某个特定时期对于城市规划的思考,以及那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实践。他对于城市空间的布局,对于交通流线的梳理,对于人群活动的预判,都展现出惊人的远见。书中那些关于“光辉城市”的设想,虽然至今仍存在争议,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现有城市弊病的深刻洞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我特别注意到他对于垂直空间的利用,以及如何在这种高密度环境中创造绿色空间和公共活动区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启发,尤其是在当下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发展与生活品质,如何让城市更具人情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书中的模型照片,那些精细的比例和结构,无不体现着他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灵感,仿佛在建筑的海洋里,找到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