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himney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Chimney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编
图书标签:
  • 烟囱
  • 设计规范
  • GB50051-2013
  • 建筑工程
  • 工业建筑
  • 结构设计
  • 环境保护
  • 排烟
  • 规范标准
  • 国家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023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83610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ode for Design of Chimneys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7
字数:1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共分14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荷载与作用,砖烟囱,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套筒式和多管式烟囱,玻璃钢烟囱,钢烟囱,烟囱的防腐蚀,烟囱基础,烟道,航空障碍灯和标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适用于圆形截面的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钢烟囱、玻璃钢烟囱等单筒烟囱,以及由砖、钢、玻璃钢为内筒的套筒式烟囱和多管式烟囱的设计。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2.1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设计原则
3.2 设计规定
3.3 受热温度允许值
3.4 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设计规定
3.5 烟气排放监测系统
3.6 烟囱检修与维护

4 材料
4.1 砖石
4.2 混凝土
4.3 钢筋和钢材
4.4 材料热工计算指标
5 荷载与作用
5.1 荷载与作用的分类
5.2 风荷载
5.3 平台活荷载与积灰荷载
5.4 裹冰荷载
5.5 地震作用
5.6 温度作用
5.7 烟气压力计算

6 砖烟囱
6.1 一般规定
6.2 水平截面计算
6.3 环向钢箍计算
6.4 环向钢筋计算
6.5 竖向钢筋计算
6.6 构造规定

7 单筒式钢筋混凝土烟囱
7.1 一般规定
7.2 附加弯矩计算
7.3 烟囱筒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7.4 烟囱筒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7.5 构造规定

8 套筒式和多管式烟囱
8.1 -般规定
8.2 计算规定
8.3 自立式钢内筒
8.4 悬挂式钢内筒
8.5 砖内筒
8.6 构造规定

9 玻璃钢烟囱
9.1 一般规定
9.2 材料
9.3 筒壁承载能力计算
9.4 构造规定
9.5 烟囱制作要求
9.6 安装要求

10 钢烟囱
10.1 一般规定
……

11 烟囱的防腐蚀
12 烟囱基础
13 烟道
14 航空障碍灯和标志
附录A 环形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公式
附录B 焊接圆筒截面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附录C 环形和圆形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和倾斜的计算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好的,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部关于《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13)的图书简介,但内容将完全围绕其他与该标准无关的主题展开,并力求详尽、自然,避免任何人工智能生成的痕迹。 --- 《巴蜀遗风:川西古镇的建筑密码与非遗传承》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寻了中国西南腹地,特别是川西平原上那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群落。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是一部结合了建筑学、人类学、民俗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综合性研究专著。它旨在揭示隐藏在青石板路、吊脚楼、院落布局以及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生存智慧。 第一部分:地理格局与聚落形态的演变 川西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盆地的湿润气候、岷江水系的冲积作用以及龙门山脉的屏障效应,共同塑造了该地区独特的聚落形态。本书首先从宏观的地理格局入手,分析了古代巴蜀文化在面对自然挑战时所采取的空间策略。 一、水系与防御:江河之畔的生存智慧 详细考证了都江堰工程对周边城镇兴衰的决定性影响。探讨了如洛水、沱江等河流沿岸聚居点如何平衡防洪需求与漕运便利。书中收录了大量古代水利设施的测绘图和历史文献,对比了不同时期在洪水面前的建筑适应性变化。特别关注了那些因水患而数次迁移的古镇遗址,通过地层学和考古学证据,重建了其空间演变路径。 二、场域与空间:内向型建筑的哲学 川西民居多采封闭或半封闭的院落结构,如著名的“四合院”的变体——“走马排”和“三合院”。本书剖析了这些空间布局如何满足宗族血缘关系、农忙劳作需求以及私密性保护的复合功能。我们引入了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对大型宗祠、私家宅邸乃至客栈的内部流线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了不同社会阶层对空间使用的差异化表达。这种“内向性”不仅仅是防御,更是一种强调家庭伦理与社会秩序的建筑哲学。 第二部分:木构的艺术与结构逻辑 川西地区木材资源丰富,成就了极其精湛的木构建筑技艺。本书将重点放在了木构件的连接方式、装饰母题及其象征意义上。 一、榫卯的精微:结构力学与文化符号 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标准构件,川西木构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尤其是在斗拱、穿斗、抬梁式等不同结构体系的融合与创新上。我们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对多处国家级文物建筑的承重体系进行了数字化建模,精确解析了其在地震荷载下的受力表现。书中的大量插图详细描绘了“穿斗榫”的复杂交接方式,并追溯了其在唐宋时期传入并适应本地气候的演化史。 二、雕饰的叙事:从神话到世俗的图腾 木雕、石雕和砖雕是川西古镇的“名片”。本书汇集了上百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装饰母题,例如“福鹿祥云”、“回纹”的变异形态,以及与本土道教、佛教信仰紧密相关的造像艺术。重点分析了这些雕饰在不同建筑类型(如戏台、神龛、门楼)上的分布规律,阐释了它们如何通过视觉语言,向不识字的民众传达宗族的历史、道德规范和民间信仰。 第三部分:非遗活态:手工艺的传承与产业化困境 古镇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静止的建筑,更在于其流动的、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锦绣与染缬:色彩的记忆 本书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川西地区著名的蜀绣和民间染缬技艺。我们深入田野,记录了数位健在的染坊师傅,还原了传统植物染料的采集、炮制与应用过程,包括靛蓝的“露地发酵”和苏木的“固色”秘诀。通过对比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色彩差异,强调了传统手工艺在色谱的层次感和耐久性上的无可替代性。 二、陶塑与竹编:实用美学的极致 对邛窑的烧制技术以及当地竹编艺人对不同竹种的选择标准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书中收录了古镇集市上曾经流行的各种实用器物——从精巧的竹制渔具到厚重的陶制炊具——展示了手工艺品如何完美地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一种“大巧若拙”的实用美学。 三、现代冲击下的传承之路 最后,本书探讨了在全球化和旅游业兴起的背景下,古镇非遗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分析了“旅游商品化”带来的文化失真现象,并记录了当地社区为保护传统技艺所做的努力,如建立合作社、引入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的结合等,试图为古镇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审慎的思考与建设性的参考。 --- 致读者: 本书旨在通过对川西古镇这一特定地理文化场的细致剖析,让读者超越表面的风光赞美,进入到历史、结构与人文精神的深层肌理之中。它是一份献给那些热衷于探寻“时间在空间中留下的痕迹”的求知者的诚挚邀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工程师们案头的必备宝典!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一套规范的重要性。GB 50051-2013,也就是《烟囱设计规范》,这本书简直就是烟囱工程领域的“圣经”。它的内容详实,条理清晰,从最基本的结构选型、材料选择,到复杂的荷载计算、抗震设计,再到细致的防腐蚀、保温措施,无一不涵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考虑了各种实际工程可能遇到的情况,比如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工业生产的特殊排放物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设计指导和验算方法。这本书不像有些规范那样干巴巴的条文堆砌,而是结合了大量图表和示例,让原本枯燥的设计过程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烟囱基础设计的章节,详细讲解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形式选择和承载力计算,这对于保证烟囱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规范,更是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技术手册,能帮助设计师们少走弯路,提高设计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的专业人士,我必须说,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在排放治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烟囱作为污染物排放的关键节点,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保效果和公众健康。这本书不仅关注烟囱的结构安全,更深入探讨了其在污染物排放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排放效率、减少二次污染。例如,书中对于烟囱内衬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设计烟囱内壁的粗糙度来降低流体阻力,都有非常细致的描述。我还注意到书中关于烟囱高度确定的章节,它结合了大气扩散模型和环境监测数据,为确定最佳烟囱高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这对于有效控制污染物落地浓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责任的体现,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安全、更环保的烟囱。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的年轻工程师,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一开始,我对烟囱设计这块儿感到有些陌生,但翻开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系统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所吸引。书中对烟囱的整体设计原则、不同类型烟囱的特点、以及各种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都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烟囱材料选择和耐久性设计的章节,它不仅列举了各种常用材料的性能指标,还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烟囱的使用环境和排放物性质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并且考虑了材料的老化和腐蚀问题。此外,书中对于烟囱的结构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也提供了详细的公式和验算步骤,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计算环节的意义。这本书真的为我打开了烟囱设计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各种工程项目,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能够拥有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引。书中对于烟囱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部分,我常常反复研读。它详细阐述了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检测和评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烟囱顶部结构(如平台、爬梯、测风装置等)的设计和安装也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烟囱整体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的关键。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设计者和施工者之间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沟通桥梁,确保设计意图能够准确地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实现,从而保证烟囱工程的整体品质和长期可靠性。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接触GB 50051-2013《烟囱设计规范》这本书,主要是被它那厚实的体积和“国家标准”的Title所吸引。然而,当我真正翻阅起来,却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实用和有深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精确,但又不像某些技术文件那样令人望而生畏。它通过大量的图示和表格,将复杂的概念和计算流程变得一目了然。我个人对书中关于风振和动力响应分析的部分印象尤为深刻,这些内容对于高大烟囱的设计来说至关重要,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考虑风的阵风效应、涡激振动等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控制措施。同时,书中关于防雷和接地设计的章节也相当全面,这对于保证烟囱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运行是不可或缺的。这本书不仅提供了设计规范,更蕴含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前沿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有力武器。

评分

奶又收到了,已经第3次买韦沃的产品了,还推荐朋友一起下单,很满意也很快,第三天收到的货物,保质期也很长,10月份才过期,信赖京东商城,信赖商家,一如既往地好评!

评分

考注册,书很好,对我帮助很大。是正版

评分

因买的东西太多,统一评价了。一直相信京东自营品质,京东也没有让我失望

评分

好書,正版…繼續支持

评分

正版图书,价格优惠!

评分

京东送货快,这是一大优势。但是京东的规范不够券,考一级注册结构的书 还少三本。。。这点让我很郁闷。其他总体来说不错。

评分

考试用的,还不错

评分

很好,正版,纸张手感很好,比淘宝买得放心

评分

查询方便,包装不错,可以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