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78年至80年代末,关怀重心为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迄今,所关注并拓展的论域有:“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与”印度启示“等。其自我期许是为21世纪的儒家哲学做出贡献。
内容简介
在各个时期,杜维明的思想和著述重点有所不同。1966-1978年,他诠释儒家传统,确立了对儒家精神价值作长期探索的为学方向;1978年至80年代末,关怀熏心为阐发儒家传统的内在体验和显扬儒学的现代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迄今,所关注并拓展的论域有:“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与“印度启示”等。其自我期许是为21世纪的儒家哲学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1967-1971)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1971-1981);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2010年荣休后继续担任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在哈佛期间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0年分别当选国际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内页插图
目录
英文初版序
英文二版前言
中文版代序
第一章 文本
第二章 君子
第三章 信赖社群
第四章 道德形而上学
第五章 论儒学的宗教性
译后记
出版后记
精彩书摘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向内的转化描述成:能够离开我们人的日常生存的“道”。如墨家的鬼神之道和道家的自然之道,都不是《中庸》中的儒家之道;作为儒家人格之楷模的君子,必须对人性作为“道”之彰显的内在过程有一种敏锐的意识。因此,完全可以设想,君子对内在自我的戒慎和恐惧,是他意识到道与自己人性的不可分离性的自然结果。
因此,接着的一句“莫见乎稳,莫显乎微”,也可以看做是对同一个观念的不同表述:尽管内在自我作为视听的对象是“隐”而“微”的,但它对于君子的真诚的反思心灵来说,却又是最显然可见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庸》申言“君子慎其独也”。
强调所谓“个我的知识”,视之为对内在自我的体证,成为《中庸》第1章第2部分的主要内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的关系,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儒家哲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①,后面我们将较为详细地讨论这问题。这里只需要说明一点,即按照《中庸》的思维方式,君子的自我修养(“修身”)绝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因为对人性中原本的宁静状态的体验,不仅只是一种对于这些基本感情出现之前的平静状态所进行的心理学意义上的体验,而且还是一种对终极实在做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体验。或者用《中庸》中的话来说,是一种对世界“大本”的体验。同样,一个人的种种基本感情能按照人类社群准则而取得和谐,也不仅在心理学意义上,而且在伦理宗教意义上都是为人之道的一种体现。其实,天人合一乃《中庸》的基本主题,它构成《中庸》所有哲学论述的基础。这一点可以从第一章结尾的一句话看出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即使在对第一章的这一初步探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庸》的表达方式,与我们通常视为修辞技巧的东西大相径庭。在这里找不到任何说服对方的技巧,所有陈述,都不是作为精心制作的论证结构的各种成分而提出来的。相反,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是明晰的,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语义运动,也不构成一种线式的进展。然而,如果《中庸》第一章从论辩修辞学的角度讲显然失败的话,则它的表达方式,由于以高度简洁的语言表述了具有多层面的意义,倒容易使人联想到诗学的精神。实际上,作为一种思想导向来看,我们至少可以说,这种诗一般的表达方式,由于强调人的内在共鸣,要比企图通过游说技巧影响读者的论辩术,对《中庸》来说更为适宜。因此,我们必须牢记在心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通过与整个文本做综合性的交流,以取得一种整体性的感受。
……
前言/序言
杜维明作品系列·中庸:论儒学的宗教性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作者祖藉广东南海,1940 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 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获得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76 年加入美国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并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自1996年开始出任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长至今。1990年借调夏威夷东西中心担任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1995年应印度哲学委员会之邀,在南亚五大学府发表“国家讲座”。2010年12月20日,被北京大学聘为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评分
☆☆☆☆☆
评分
☆☆☆☆☆
都还好啦,快递神速,第二天就到了
评分
☆☆☆☆☆
经典好书,值得购买收藏 ,运输快捷,强烈推荐。
评分
☆☆☆☆☆
强调所谓“个我的知识”,视之为对内在自我的体证,成为《中庸》第1章第2部分的主要内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的关系,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儒家哲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①,后面我们将较为详细地讨论这问题。这里只需要说明一点,即按照《中庸》的思维方式,君子的自我修养(“修身”)绝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因为对人性中原本的宁静状态的体验,不仅只是一种对于这些基本感情出现之前的平静状态所进行的心理学意义上的体验,而且还是一种对终极实在做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体验。或者用《中庸》中的话来说,是一种对世界“大本”的体验。同样,一个人的种种基本感情能按照人类社群准则而取得和谐,也不仅在心理学意义上,而且在伦理宗教意义上都是为人之道的一种体现。其实,天人合一乃《中庸》的基本主题,它构成《中庸》所有哲学论述的基础。这一点可以从第一章结尾的一句话看出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评分
☆☆☆☆☆
评分
☆☆☆☆☆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