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艳芬,刘洪彦,冯伟 著
图书标签:
  • 通信电子电路
  • 电路实验
  • 通信工程
  • 电子技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实验指导
  • 信息工程
  • 模拟电路
  • 电子电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36150
版次:2
商品编码:11327191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6
字数:1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是关于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的实验教材,共包括4章内容,即通信电子电路基础实验、通信电子电路综合实验、通信电子电路软件仿真与分析和常用仪器介绍。从9个基础实验入手,介绍了通信电子电路单元电路的实验原理和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典型通信系统的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与实际紧密结合,再现了高频工程环境;然后引入MATLAB和PSpice电路仿真,拓宽了实验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实验内容既有基础性、设计型的,又有综合型的;既有硬件电路,又有软件仿真,内容全面,实用性强。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可以作为高校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通信电子电路或高频电路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以作为通信电子电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1版于2006年12月出版。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和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需求,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于洪珍教授主编的《通信电子电路》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教学参考书等都已经再版,《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作为该立体化教材的配套教材之一,也应进行再版。
  此次再版,是根据新研制的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对第1章和2.1节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和扩充。具体如下:
  (1) 第1章中由原来的5个基础实验扩展为9个,不仅将原有实验包括调谐功率放大器、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和调幅与检波等电路重新进行了设计,调整了频率,完善了功能,而且还扩充了6个实验,包括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石英晶体振荡器设计、变容二极管调频与相位鉴频器、晶体三极管混频器及中频放大器等。其中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为设计型实验。
  (2) 2.1节的内容由超外差调幅式收音机实验,改为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并结合实际做综合实验的情况,将原来的1.4节锁相环调频发射机实验和1.5节锁相环鉴频接收机实验调整为2.2节锁相环调频发射与鉴频接收实验,相应电路也做了修改。
  (3) 根据新研制的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重新编写了附录。
  (4) 解决了第1版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改正了个别错误。
  本书仍然立足大学本科生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全书共有4章内容,即通信电子电路基础实验、通信电子电路综合实验、通信电子电路软件仿真与分析和常用仪器介绍。
  本书由王艳芬、刘洪彦、冯伟编写。编写分工为: 王艳芬编写了第3章和2.1节、2.2节,刘洪彦编写了第1章和4.1节以及附录,冯伟编写了2.3节和4.2节、4.3节。于洪珍教授审阅了全书,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肯定存在不少问题和错误,诚挚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6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通信电子电路基础实验
1.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设计
1.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
1.3 调谐功率放大器实验
1.4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实验
1.5 石英晶体振荡器设计
1.6 调幅与检波实验
1.7 变容二极管调频与相位鉴频器实验
1.8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实验
1.9 中频放大器实验

第2章 通信电子电路综合实验
2.1 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
2.1.1 调幅发射机
2.1.2 调幅接收机
2.1.3 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的联调
2.2 锁相环调频发射与鉴频接收实验
2.2.1 锁相环调频发射机
2.2.2 锁相环鉴频接收机
2.3 36MHz中功率调频无线发射、接收机实验
2.3.1 36MHz中功率调频无线发射机的综合调测
2.3.2 36MHz无线调频接收机的综合调测

第3章 通信电子电路软件仿真与分析
3.1 通信电子电路MATLAB仿真与分析
3.1.1 MATLAB仿真软件简介
3.1.2 振幅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3.1.3 频率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3.1.4 变频器的MATLAB仿真
3.1.5 无线电调幅广播发射与接收系统的MATLAB仿真
3.2 通信电子电路PSpice仿真与分析
3.2.1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简介
3.2.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PSpice电路仿真
3.2.3 高频调谐功率放大器PSpice电路仿真
3.2.4 LC振荡器的PSpice电路仿真
3.2.5 集电极调幅电路的PSpice仿真
3.2.6 场效应管变频器的PSpice电路仿真

第4章 常用仪器介绍
4.1 DS5022M 数字存储示波器
4.2 BT3GⅡ型频率特性测试仪
4.3 高频Q表QBG��
附录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
简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5.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
  本实验仍采用点测法,即保持输入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出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幅频特性测量。2K02往上拨,接通2C05(30pF)。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6.3MHz,幅度200mV(注意高频信号源开关K208往下拨),然后用电缆接人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2K03往下拨,使高频信号送人放大器输入端。示波器CHl接2TPOl,示波器CH2接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反复调整;04、2C11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
  (2)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一峰值为200mV不变,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从示波器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输出的幅度值,并把数据记录在自制的幅频特性数据表格中。
  (3)以横轴为频率、纵轴为幅度,根据实验所测数据,画出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4)按照上述方法测出耦合电容为2C06(10pF,2K02拨向下方)时的幅频特性曲线。
  2)放大器动态范围测量
  (1)2K02拨向上方,接通2C05。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幅度60mV,2K03拨向下方,使高频信号源输出的信号送人放大器输入端,示波器CHl接2TP0l,示波器CH2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反复调整2(204、2C11,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
  (2)改变高频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使放大器输入幅度在60-1200mV之间,从示波器上读出放大器所对应输出幅度值,并把数据记录在自制的数据表格中,并且计算出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值。可以发现,当放大器的输入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放大倍数开始下降,输出波形开始畸变(失真)。
  6.实验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有关内容。
  (2)熟悉实验参考电路及实验步骤,画出所测数据的表格。
  (3)熟悉所需仪器使用方法。
  7.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耦合电容为2(205和2C06两种情况下的幅频特性曲线,计算一3dB带宽,并由此说明其优缺点。
  (2)当放大器输入幅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输出波形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3)画出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与输人电压幅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若把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定义为放大倍数下降1dB时对应的输入电压幅度,试求本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4)总结实验所获得的体会。
  ……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探索信息传输的基石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旨在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扎实实验技能和理论基础。通信电子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分析和实现直接关系到信息传输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本书,读者将系统地学习到各类通信电子电路的原理、特性以及实际应用,并能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掌握关键技术。 第一章:绪论 本章首先对通信电子电路在整个通信系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概述,强调其在信号的产生、处理、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将介绍通信系统典型的框图,并逐一分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出通信电子电路作为这些组成部分的关键实现技术。 接着,本章将详细阐述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验证,更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和仪器使用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理论公式的含义,理解电路工作时的动态变化,发现理论分析中的不足,并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电路设计。 随后,本章会提供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注意事项,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实验安全规程、数据记录的要求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对这些基本规范的详细介绍,将有助于读者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为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本章将简要介绍本书的结构和各章节的学习重点,引导读者形成清晰的学习路径,更好地利用本书进行学习和实践。 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 放大电路是通信电子电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单元电路之一,其核心功能是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到足以进行后续处理的水平。本章将从最基础的晶体管放大电路入手,深入讲解其工作原理。 我们将首先回顾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特性,这是理解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单级放大电路的各种组态,包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对于每种组态,我们将详细分析其静态工作点(Q点)的设置方法,包括偏置电路的设计,以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理论分析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包括电压增益、电流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我们将使用AC等效电路模型,一步步推导出这些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在频率响应方面,我们将分析放大电路在高频和低频段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阐述电容充放电对低频响应的影响,以及寄生电容在高频响应中的作用。我们将引入半功率点(-3dB点)的概念,并讨论如何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扩展放大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 最后,本章将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让读者亲手搭建和调试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实验内容将涵盖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电压和电流增益的测量、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以及频率响应的测试。通过这些实验,读者将深刻理解不同组态放大电路的特性差异,以及实际电路与理论分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进行精确测量。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单级放大电路往往难以满足对增益和带宽的要求。多级放大电路通过将多个放大级联接起来,可以获得更高的增益和更优的频率响应。本章将深入探讨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将首先介绍直接耦合、RC耦合和变压器耦合这几种常见的级联方式,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包括通频带、增益、相位失真以及对直流工作点的影响。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增益计算。当级联多个放大电路时,总增益等于各级增益的乘积。我们还将讨论级联电路输入和输出电阻的变化规律。 本章的重点之一是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级联的放大电路的通频带会受到各级放大电路的限制,总的通频带通常比单级电路的通频带更窄。我们将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低频和高频截止频率,并介绍如何通过优化各级电路的设计来改善整体的频率响应。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反馈的概念及其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反馈可以是负反馈或正反馈,它们会对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输入输出电阻以及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负反馈通常用于提高放大电路的稳定性、降低失真和扩展带宽,而正反馈则常用于振荡电路。 实验部分,我们将引导读者搭建不同耦合方式的多级放大电路,如RC耦合两级放大电路。实验将侧重于测量多级放大电路的总增益,分析级联对频率响应的影响,并验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改善作用。读者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验结果来评估电路的性能,并掌握如何对多级放大电路进行优化设计。 第四章:信号的产生——振荡电路 振荡电路是通信电子电路中产生周期性信号的电路,广泛应用于载波信号的生成、时钟信号的产生以及各种信号发生器中。本章将深入讲解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类型。 我们将从振荡电路产生的基本条件——阿仑条件(Barkhausen criterion)入手,即正反馈和增益条件。理解这两个条件是掌握各种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的关键。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经典的振荡电路,包括RC振荡电路(如韦恩电桥振荡器、移相振荡器)和LC振荡电路(如哈特莱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对于每种振荡电路,我们将分析其振荡原理、正反馈网络的结构以及决定振荡频率的元件。 我们还将讨论振荡电路的起振和稳幅问题。起振是指振荡电路从无到有产生信号的过程,而稳幅则是指在振荡过程中维持输出信号幅度的稳定。本章将介绍多种稳幅方法,如使用二极管、场效应管或热敏电阻等非线性元件。 在实验部分,读者将亲手搭建和调试RC振荡器和LC振荡器。实验将重点在于测量振荡频率的准确性,观察和调整输出信号的波形,并尝试不同的稳幅方法,比较它们的稳幅效果。通过实验,读者将深刻理解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并掌握如何设计和调试满足特定频率和幅度要求的振荡器。 第五章:信号的变换与处理——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在通信电子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或阻止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净化、分离和频谱分析。本章将深入讲解各种类型的滤波电路。 我们将首先介绍滤波器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按频率特性分类(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和按阶数分类。 随后,我们将详细讲解RC和RL无源滤波电路。对于这些简单的电路,我们将分析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介绍计算其截止频率的方法。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有源滤波电路,特别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滤波电路,如Sallen-Key滤波器和多重反馈滤波器。我们将分析这些电路如何通过引入放大器来提高滤波器的性能,例如实现更高的Q值、更陡峭的滚降斜率以及实现带通和带阻滤波。 本章还将探讨滤波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指标,如中心频率、带宽、插入损耗、滚降斜率以及阻带衰减。我们将介绍Butterworth、Chebyshev和Bessel等几种典型的滤波器设计逼近方法,并解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验环节,读者将搭建和测试RC、RL无源滤波器以及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有源滤波器。实验内容将涵盖不同类型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测量,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读者将学习如何根据测量结果来评估滤波器的性能,并根据设计要求来调整滤波电路的参数,以达到所需的滤波效果。 第六章: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通信电子电路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它将信息信号加载到高频载波信号上,以便于传输。解调则是接收端将信息信号从载波信号中恢复出来的过程。本章将深入讲解各种调制和解调技术。 我们将首先介绍调制的必要性,包括提高天线效率、实现多路复用以及抵抗噪声干扰。 随后,我们将详细讲解几种主要的模拟调制技术,包括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对于每种调制方式,我们将分析其调制原理、调制器电路的构成以及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在解调部分,我们将介绍相应的解调电路。对于AM信号,我们将讲解包络检波和同步检波;对于FM信号,我们将讲解斜率检波、比例检波和锁相环(PLL)解调;对于PM信号,我们将介绍相敏检波。 此外,本章还将简要介绍数字调制技术,如幅度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这些技术是将数字信息映射到模拟载波信号的参数上。 实验部分,读者将搭建和测试AM调制解调电路和FM调制解调电路。实验将侧重于观察调制信号的波形,测量调制深度(AM)或频率偏差(FM),并验证解调电路能否准确地恢复出原始信息信号。通过这些实验,读者将深刻理解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如何设计和调试简单的调制解调系统。 第七章:高频电路与阻抗匹配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往往是在高频段进行的,因此高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章将探讨高频电路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阻抗匹配。 我们将首先介绍高频电路与低频电路在设计上的差异。在高频下,寄生参数(电感、电容)的影响变得显著,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会影响导体的电阻,传输线效应也开始显现。 随后,我们将深入讲解阻抗匹配的概念。当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的输入阻抗不匹配时,会发生信号反射,导致功率传输效率低下,并可能引入失真。阻抗匹配旨在使得信号源与负载的阻抗共轭匹配(复共轭),从而实现最大功率传输。 本章将介绍多种阻抗匹配技术,包括使用匹配网络(如L型匹配、T型匹配、π型匹配)、阻抗变换器以及使用传输线进行匹配。我们将运用史密斯圆图这一强大的工具,来分析和设计高频电路的阻抗匹配。读者将学习如何在高频电路设计中使用史密斯圆图来解决匹配问题,包括查找工作点、设计匹配网络和分析电路的稳定性。 实验部分,读者将搭建和测试高频匹配电路。实验将侧重于测量不同匹配网络下的功率传输效率,并使用史密斯圆图来指导匹配电路的设计。读者将学会如何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专用仪器来测量高频电路的S参数,并据此进行阻抗匹配的设计和优化。 第八章:通信电子电路的集成应用与测试 在完成前面各章的学习后,本章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的通信电子电路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更复杂的集成系统,并掌握系统级的测试方法。 我们将以一个典型的通信收发信机为例,介绍其各个模块如何协同工作。读者将了解到,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是由信号源、调制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天线、低噪声放大器、解调器、检波器等一系列通信电子电路单元组成的。 本章将强调系统级测试的重要性。单个模块的性能优劣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因此,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联调和测试,以评估系统的整体性能,如误码率、信噪比、灵敏度、选择性以及抗干扰能力。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通信系统测试仪器,如频谱分析仪、信号源、示波器、数字万用表、误码率测试仪(BERT)等,并讲解它们在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实验部分,我们将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FM收发模块,或者搭建一个数据传输演示系统。这些实验将要求读者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调制解调电路以及阻抗匹配等知识。实验过程将更加注重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整体性能评估。读者将有机会体验从电路设计到系统实现的完整过程,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通过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扎实掌握通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具备设计、分析和调试各类通信电子电路的能力,为未来在通信工程领域的深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真的是太惊喜了,我是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平时做实验的时候总是感觉纸质的指导书太老旧,而且很多细节的解释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及时雨!首先,它在内容的更新上就做得非常出色,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让我接触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器件,这对于我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非常重要。而且,书中的实验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说明,更像是为你打开了一扇深入探索的窗口。每一步的指导都非常清晰,甚至对于一些关键的参数选择和电路原理都有详细的推导和解释,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跟着步骤做,而是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融入了一些仿真软件的应用指导,这在现在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预判实验结果,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错误,提高实验效率。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实验报告撰写的建议,这对于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通信电子电路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料,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实验能力和理论理解深度。

评分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深知实践能力对于一名通信工程师的重要性。这本《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提供的实验内容涵盖了通信电子电路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元器件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系统级电路。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误差分析”和“优化设计”的部分,这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做实验,更是在培养你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程师。书中对于一些常见实验中的“疑难杂症”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分析,这大大节省了我们排查问题的时间,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高效地解决问题。我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每一章都建立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让我能够逐步掌握更复杂的实验。而且,书中的一些实验案例都来源于实际应用,这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阅读的实验指导书,它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提升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实用性。作为一本实验指导书,它不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书中的每个实验都围绕着通信电子电路的核心概念展开,并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环节,让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数据记录与分析”的章节,它强调了科学实验中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读。这对于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精神至关重要。而且,书中的一些实验涉及到的电路和元器件都是当前通信领域中非常典型的,这使得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应用。我尝试了书中一些关于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实验,受益匪浅。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原理,也能用非常清晰的方式进行讲解。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指导,更是一本帮助我们构建科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理解通信电子电路核心技术的宝典。

评分

作为一个在通信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的工程师,我时常怀念学生时代那些打基础的日子。现在回过头来看,一本好的实验指导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它并没有过度追求花哨的设计或者引入过于前沿但又不实用的概念,而是扎扎实实地把通信电子电路的经典实验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化。书中对于一些基本但至关重要的实验,比如放大电路、滤波器、振荡器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还深入分析了其中的电路原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调试”环节的强调,这恰恰是很多初学者最容易忽略但又最关键的部分。通过书中提供的各种排查思路和方法,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实验室里与电路“斗智斗勇”的时光,也让我对调试能力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的一些插图和电路图绘制得非常规范和清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期与电路图打交道的人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更容易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接地气、实用性极强的实验指导书,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工程师,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我是一个对实验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去验证书本上的知识。拿到这本《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第2版)》后,我简直爱不释手。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比如,当我们学习到某个理论概念时,书中立刻就提供了相应的实验来帮助我们验证,而且实验的设计都非常巧妙,能够让我们以最直观的方式理解抽象的理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参数分析”的章节,它引导我们去思考不同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这不仅仅是做实验,更是在培养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的很多实验都涵盖了当前通信领域的一些核心技术,例如射频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的一些基础实验,这让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拓展实验,鼓励我们去尝试和创新,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每次做完实验,我都会尝试对照书中的讲解,看看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提升空间。这本书就像是我在学习路上的一个良师益友,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