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文英语语法 [Longman English Grammar]

朗文英语语法 [Longman English Gramma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L.G.亚历山大 著,雷航 译
图书标签:
  • 英语语法
  • 语法
  • 朗文
  • 英语学习
  • 外语学习
  • 词汇
  • 句法
  • 语言
  • 教材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33393
版次:1
商品编码:11330956
品牌:外研社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Longman English Grammar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76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朗文英语语法》是世界著名英语教学专家L.G.亚历山大先生的语法巅峰之作,英语语法书中的经典,热卖20多年,是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必备的语法指南。

内容简介

  《朗文英语语法》讲解清晰,编排科学,重点突出,匠心独运,体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是一本难得的颇具特色的英语语法书。它适合于具有中、高级英语水平的读者使用。《朗文英语语法》后附录详尽,既可供系统学习和复习用,又可供遇到问题随时查考。

《朗文英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通过详尽的讲解和大量例句解释各种语法现象,明晰透彻。对不少语法现象的处理细致精到,彰显功力。(2)既采用传统的、读者熟悉的说法,又吸收了当代英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富有创见。(3)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许多常见疑难问题作了明确而合理的解答,针对性强。(4)对容易混淆、出错的语法现象给予特别关注。书后有近50个附录,列出令学习者困惑的词汇和短语,极为实用。

作者简介

  L.G.亚历山大,世界著名的语言教学,曾任欧洲现代语言教学委员会理事。其著作为交际教学法奠定基础,其中New Concept English和Follow Me等名作已成为经典英语教材。他的《朗文英语语法》也是语法中的翘楚,至今仍热销。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句子
句子的词序(1.1-1.6)
简单句(1.7-1.16)
并列句(1.17-1.20.6)
复合句(1.21-1.63)
概说(1.21)
名词从句(1.22-1.24.2)
关系代词及关系从句(1.25-1.43)
状语从句(1.44-1.55)
分词结构(1.56-1.63)

第二章 名词
单一名词(2.1-2.3.3)
复合名词(2.4-2.11)
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2.12-2.19)
数(单数与复数)(2.20-2.38)
性(2.39-2.41)
所有格(2.42-2.52)

第三章 冠词
概说(3.1-3.4)
不定冠词:a/an(3.5-3.15)
定冠词:the(3.16-3.23)
零冠词(3.24-3.31)

第四章 代词
概说(4.1-4.2)
人称代词(4.3-4.8)
0ne(4.9-4.11)
It(4.12-4.18)
所有格形容词/所有格代词(4.19-4.23)
反身代词(4.24-4.31)
指示形容词和指示代词(4.32-4.36)
不定代词(4.37-4.42)

第五章 数量
数量概说(5.1-5.8)
特定的数量词(5.9-5.17)
个体词(5.18-5.31)

第六章 形容词
形容词的构成(6.1-6.3.3)
形容词的类型及用途(6.4-6.21.2)
形容词的比较等级(6.22-6.30.5)

第七章 副词
概说(7.1-7.3.4)
副词的比较等级(7.4-7.6)
方式副词(7.7-7.16.3)
地点副词(7.17-7.19.2)
时间副词(7.20-7.36)
频度副词(7.37-7.40.6)
程度副词(7.41-7.49)
强调成份(7.50-7.53.1)
焦点副词(7.54-7.56)
观点副词和连接副词(7.57-7.58)
副词后的倒装(7.59-7.59.3)

第八章 介词、副词小品词和短语动词
概说(8.1-8.5)
动作与位置(8.6-8.9.7)
时间(8.10-8.14)
介词和小品词的特殊用法(8.15-8.22)
动词+介词/小品词:非短语和短语(8.23-8.30.3)

第九章 动词、动词时态、祈使语气
概说(9.1-9.4)
时态的一致(9.5-9.5.3)
一般现在时(9.6-9.8.5)
现在进行时(9.9-9.12.5)
一般过去时(9.13-9.18)
过去进行时(9.19-9.21)
一般现在完成时(9.22-9.27.3)
一般过去完成时(9.28-9.31)
现在/过去完成进行时(9.32-9.34)
一般将来时(9.35-9.39)
将来进行时(9.40-9.41.3)
一般将来完成时和将来完成进行时(9.42-9.43.2)
将来时gol‘rlg to(9.44-9.46.4)
表示将来的其它方式(9.47-9.48.3)
过去将来时(9.49-9.50)
祈使语气(9.51-9.56)

第十章 动词be,have,do
助动词be,Iqave,do(10.1-10.4)
完全动词be(10.5-10.16)
“There”+“be”(10.17-10.22)
在意义上与be相近的动词(10.23-10.26.3)
F4ave(具有)与卜lave got(10.27-10.31)
Have表示“具有”以外的其它意义(10.32-10.39)
完全动词do(10.40-10.46)

第十一章 情态助动词和有关动词
概说(11.1-11.9)
能力(11.10-11.18)
允许和禁止(11.19-11.26)
肯定和可能(11.27-11.31)
推论(11.32-11.33)
提供、请求、建议(11.34-11.40.3)
愿望:wish和if only(11.41-11.43)
宁愿:would rather和wotJld soorler(11.44-11.45)
宜于、应该和必须(11.46-11.51)
不必要、不宜、禁止(11.52-11.57.2)
习惯(11.58-11.64)
Dare(11.65-11.70)
情态助动词的其它用法(11.71-11.76.5)

第十二章 被动语态和使役式
概说(12.1-12.3)
被动语态的用法(12.4-12.9.4)
使役式(12.10-12.13.3)

第十三章 疑问句,答语,否定句
一般疑问句和否定陈述句(13.1-13.4.3)
一般疑问句及其简略答语(13.5-13.7)
其它否定形式(13.8-13.13)
否定疑问句及其简略答语(13.14-13.16)
附加疑问句及其一般简略答语(13.17-13.22.3)
陈述疑问句及一般答语(13.23)
反问附加疑问句(13.24-13.27)
补充句及反应句(13.28-13.29.4)
疑问词疑问句:结构和用法(13.30-13.32)
特殊疑问词及其用途(13.33-13.40.6)
疑问词疑问句:主语疑问句(13.41-13.43)
选择疑问句(13.44-13.45.2)
带有ever等的强调疑问句(13.46-13.47)

第十四章 条件句
概说(14.1-14.3)
第1类条件句(14.4-14.9)
第2类条件句(14.10-14.15)
第3类条件句(14.16-14.19)
if及相似连词的其它用法(14.20-14.23.4)
if之后的will和we[Jld(14.24-14.24.2)

第十五章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15.1-15.4.3)
say,tell和ask(15.5-15.9)
间接陈述句:现在时的引述动词(15.10-15.11)
改变时态的间接陈述句(15.12-15.13)
内含混合时态一致的间接陈述句(15.14-15.16)
间接一般疑问句(15.17-15.18)
间接疑问词疑问句(15.19-15.20)
间接主语疑问句(15.21-15.22)
间接引语中带to的不定式的用法(15.23-15.24.2)
何时使用间接引语(15.25-15.27.3)

第十六章 不定式和“-ing”形式
不带to的不定式(16.1-16.6)
带to或不带to的不定式(16.7-16.8)
用不带to的不定式还是用“-ing”形式(16.9-16.11)
带to的不定式(16.12-16.18)
动词(+名词/代词)+带to的不定式(16.19-16.22)
动词+带t0的不定式或(that-)从句(16.23-16.25)
形容词+带to的不定式(16.26-16.32.2)
名词+带to的不定式(16.33-16.37)
“-ing”形式(16.38-16.40.11)
动词+“-ing”形式(16.41-16.45.3)
形容词和名词+“-ing”形式(16.46-16.49)
介词+“-ing”形式(16.50-16.56)
是不定式还是“-ing”形式?(16.57-16.60)
附录
1.及物/不及物动词
2.名词词尾
3.重音不同的名词和动词
4.一般不可数的名词
5.单位词
6.集合名词+of
7.this/that的用法
8.带后缀的形容词
9.the+形容词
10.以-ed/-ing结尾的形容词分词
11.容易混淆的形容词
12.容易混淆和用错的比较级/最高级
13.由“as+形容词+as”构成的现成说法
14。形式相同的形容词/副词
15.具有两种形式的副词
16.以-ly结尾的强调成份
17.观点副词
18.连接副词
19.表示否定的副词
20.常用介词
21.to+名词与at+名词
22.to+名词与in+名词
23.to+名词与at或in+名词
24.星期几、月份和季节
25.特殊的介词、小品词及对比
26.介词短语
27.形容词及与其相应的名词+介词
28.非惯用的“动词+介词”(及物)
29.动词+宾语+介词
30.惯用的“动词+介词”(及物)
31.由动词+小品词构成的名词”
32.非惯用的“动词+小品词”(及物)
33.惯用的“动词+小品词”(及物)
34.含有动词的固定说法
35.由动词+小品词构成的名词
36.惯用的“动词+小品词”(不及物)
37.惯用的“动词+小品词+介词”
38.状态动词
39.规则动词
40.不规则动词
41.形容词/名词与be连用(暂时行为)
42.含有have,give,take的常见组合
43.含有do与rrlake的常见组合
44.含有形容词的常见结合
45.引述动词
46.动词+to,that或疑问句
47.数词
48.时点表示法
49.表示国籍的词汇
Index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虚构的英语语法书籍的详细简介,完全不涉及“朗文英语语法 [Longman English Grammar]”的内容,旨在自然流畅,避免任何人工智能痕迹。 --- 《精准解析:当代英语结构与应用》 书籍简介 书名: 《精准解析:当代英语结构与应用》 作者: 艾琳·麦克尼尔 / 迈克尔·陈 联合编著 出版社: 环球文汇出版社 定价: 128.00 元 开本: 16开 页数: 850页 --- 导言:重塑对英语语法的认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一门高效的沟通工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其语法体系的精确性直接决定了信息的传达效率和专业性。《精准解析:当代英语结构与应用》并非简单罗列规则的工具书,而是一部深度剖析现代英语语感、结构逻辑与实际应用场景的学术性专著。 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对传统语法教学模式的反思——许多教材过度依赖抽象的规则和滞后的例句,使得学习者在面对真实、复杂的语境时感到无所适从。我们的目标是搭建一座连接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桥梁,帮助读者不仅“知道”英语的规则,更能“理解”规则背后的思维逻辑,从而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飞跃。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语境驱动的语法建构”(Context-Driven Grammar Construction)。我们认为,语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适应交际需求而演化出的结构体系。因此,全书的分析紧密围绕现代英语在高频社交、学术、商务等不同语域中的实际表现展开。 第一部分:基础骨架的深度重构(Structural Foundations Revisited) 本部分着眼于英语句法和词汇层面的底层逻辑,力求突破传统分类的局限。 第一章:词汇的动态角色与句法权重 本章摒弃了僵硬的“词类划分”,转而采用“功能权重分析法”。我们详细探讨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传统词类在不同语境下的“可塑性”与“粘合力”。例如,动词的“体”(Aspect)如何超越单纯的时态限制,成为影响句子动态流程的核心要素。我们引入了“语义核心锚点”的概念,解释了主语、谓语在信息流中的实际承载量,而非仅仅是句子位置的简单对应。 第二章:从短语到从句:意义的层叠与嵌入 本章重点剖析了复杂句的构建艺术。我们不满足于讲解并列句和复合句的表面结构,而是深入挖掘了非谓语动词结构(分词短语、不定式、动名词)在信息压缩和强调中的效能。书中特别分析了“悬垂修饰语”(Dangling Modifiers)和“模糊指代”(Ambiguous Reference)的深层结构原因,并提供了在正式写作中避免这些陷阱的系统性策略。对于关系从句,我们详细区分了限定性与非限定性的思维差异,并探讨了在口语快速表达中,非限定性信息如何被巧妙地“内置”到主句结构中。 第三章:语态与视角:谁在叙事? 被动语态常常被误解为“次要结构”。本章则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叙事工具”。我们分析了在科学报告、法律文书以及特定新闻报道中,被动语态如何有效地转移焦点、规避责任或强调行为的客体。同时,我们还探讨了“中性语态”的兴起,以及第一人称复数“We”在学术界中承担的复杂修辞功能。 第二部分:时态、语态与语用学的交织(Tense, Mood, and Pragmatics) 本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它将语言学中最为微妙的“时间感”和“态度表达”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考察。 第四章:时间的精确映射:超越十二时态 传统语法对时态的讲解往往停留在“过去时表示过去,将来时表示将来”。本书则深入探讨了“时态的心理维度”。例如,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在现代英语中如何从严格的语法要求演变为表达强烈愿望、假设或保留意见的语用信号。我们详细解析了完成时态(Perfect Tenses)中“从过去延伸至现在”的连续性概念,并对比了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在处理“刚刚发生”事件(如使用现在完成时对过去时)上的微妙差异。 第五章:情态动词的“可能性谱系” 情态动词(Modals)如 may, might, can, could, must 等,是英语中表达推测、义务和许可最灵活的工具。本章将情态动词视为一个连续的“可能性谱系”,而非孤立的单词。我们使用概率模型来量化不同情态词的“确定性指数”,并分析了当情态动词与完成时态结合时(如 should have done),其表达的遗憾、批评或推测的复杂性。 第六章:疑问与陈述的边界模糊地带 本章探讨了英语中用于确认或引导对话的特殊句式,如附加疑问句(Tag Questions)和反问句。我们分析了附加疑问句在英式英语中作为“寻求共识”的社交功能,以及在陈述句中使用疑问语序(如 You went there?)来表达惊讶或不确定的语用效果。 第三部分:语域与风格的适应性语法(Grammar for Specific Registers) 现代交流发生在不同的“场域”中,语法必须随之调整。《精准解析》将风格适应性作为衡量语法掌握程度的关键标准。 第七章:学术写作的严谨性与克制 学术语域要求高度的客观性、清晰度和论证的不可辩驳性。本章专注于如何利用语法结构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如何使用名词化(Nominalization)来构建抽象概念;如何运用复杂的从句结构来限定条件和界定范围;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连接词和过渡语,确保逻辑链条的无缝衔接。 第八章:商务与法律文本的精确性 商务和法律文本对歧义的容忍度为零。本章专门分析了这些领域中,语法如何服务于合同条款的稳定性和解释的唯一性。我们将探讨在法律文件中,长句的结构如何通过严格的标点和从句嵌套来确保每个限定条件都清晰地依附于其修饰对象,以及如何利用特定的词汇和句式来界定责任主体。 第九章:数字化时代的语码转换 随着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口语化语法(Informal Grammar)正在侵蚀传统规范。本章对数字通信中的缩略语、省略句、非标准时态的使用进行了语用学分析,探讨了在何种情境下,接受这些“非标准”结构是高效的沟通策略,而在何种情境下,它们将损害专业形象。 结论:迈向精通 《精准解析:当代英语结构与应用》的终极目标是使读者能够像母语为英语的资深使用者一样,在创造性表达时自然地调用最精确的语法工具。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配有精心挑选的、来自当代权威语料库的例证,而非凭空捏造的“教科书式”句子。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理解英语语法的“为什么”而非仅仅“是什么”,读者将能构建出更具力量、更富洞察力的英语表达体系。 本书适用对象: 希望从“熟练”提升到“精通”的高级英语学习者。 英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需要进行高难度学术写作、国际商务沟通的专业人士。 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的英语教师。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并不完全在于它教授了多少语法知识点本身,而在于它如何重塑了学习者对“语法”这件事的认知。我过去总觉得语法是束缚语言表达的条条框框,是考试的拦路虎。但读完这本书,我开始意识到,语法其实是语言的骨架,是让你的意思能精准、有力地传达出去的精密工具。它的讲解方式非常注重“功能性”,每一个语法现象的出现,背后都有其特定的交际目的。我尤其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常见错误辨析”栏目。这些错误并非那种低级的拼写或主谓不一致,而是那些常年困扰中高级学习者的细微差别,比如“advise”和“recommend”在请求语气上的微妙差异,或者某些从句结构在不同语境下的侧重点不同。这些内容往往是其他教材会忽略的“高阶细节”,但恰恰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你的英语听起来是“流利”还是“僵硬”。这本书的这种深度挖掘,让我对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质量有了更清晰的提升方向,它不只是教你“对不对”,更教你“好不好”。

评分

从一个长期与英语学习打交道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可检索性”和“耐读性”。很多语法书,你可能在考前会翻一下,考完就束之高阁了。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非常清晰,目录结构像一个完善的索引系统。当你遇到一个特定的表达困惑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定位到相关的章节,而且相关的知识点在书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引用的,你不会因为查阅一个点而迷失在无关的信息海洋中。此外,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充满了鼓励性,它不会让人产生畏惧感。我发现自己时不时地会回去重温一些基础章节,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这说明它的内容密度和深度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它不是一本读一次就“用完”的参考书,而是一本可以随着我英语水平的提升而展现出不同层次内涵的“常青树”教材。对于任何想系统性提升英语功底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靠且深入的学习蓝图。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尝试过好几本市面上的主流语法书,很多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在啃哲学著作,要么就是内容太过碎片化,看完A点忘了B点。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像一幅精密的路线图。它不像那种“急功近利”的速成手册,它更像是在为你打地基,确保每一个砖块都砌得稳固。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那些“灰色地带”——也就是规则不那么绝对,需要根据语境判断使用场景——时的处理方式。很多教材在这里往往一笔带过,留下学习者自己去摸索。然而,这本书却提供了非常细致的语用分析,不仅告诉你“应该怎么用”,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样用比那样用更地道”。比如,在讨论介词的搭配时,它不仅列出了常见的固定搭配,还追溯了这些搭配背后的逻辑源头,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一门语言的内在思维方式。这种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结构,使得我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产生“断裂感”,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整个英语语法体系的掌控力又上了一个台阶,这种循序渐进带来的成就感,是其他教材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初拿到手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纸张的质感中规中矩,印刷清晰度尚可,算是合格的教科书配置。然而,当我翻开第一章,被那种层层递进的讲解逻辑深深吸引住了。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初学者在面对复杂语法体系时的困惑点,他们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选择了一个非常贴近日常交流场景的切入点,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循循善诱,将抽象的语法规则具象化。书中大量的例句设计得极为巧妙,它们不仅准确地展示了所讲解的语法点,更重要的是,这些句子本身就极具实用性和可模仿性,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特别是关于时态的梳理部分,不同于其他教材那种死板的表格罗列,这里用了大量的对比和情景模拟,让我这个长期被“虚拟语气”困扰的人,茅塞顿开。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关键的知识点都有用不同颜色或字体加以区分,即便是快速翻阅时,也能迅速定位到重点,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总体来说,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扎实、清晰、注重实操性,绝对是一本可以长期陪伴学习者成长的工具书。

评分

我是一个偏爱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学习成果的人,所以对于一本语法书的配套练习质量非常看重。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但并非那种简单重复、让人昏昏欲睡的题海战术。它的练习设计是紧密围绕着前文讲解的理论展开的,而且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一开始是基础填空和选择,确保你理解了基本结构;接着是句子改写,要求你运用新的语法知识去重构表达;最精彩的是后半部分的短文填空和语篇分析,它不再孤立地考察一个语法点,而是要求你在一个真实的语境中去判断和选择最恰当的表达。这迫使我必须学会“整体思考”,而不是机械地套用规则。更难得的是,很多练习题的答案部分,除了给出正确选项,还附带了详细的解释,分析了为什么其他选项在特定语境下是错误的,这种深度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弥补了自学过程中缺乏老师指导的遗憾。可以说,这本书的练习环节,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评分

亞歷山大沒錯的,從小學習的老師5,英譯大拿

评分

书本没有外包装,寄到的时候很脏。

评分

书不错,讲的很全,非常的好

评分

20年前我自己买过一本,现在买一本给女儿用

评分

书不错,语法讲解算是最好的了吧!而且是正品保证,推荐购买

评分

新的版本,图文并茂。争取用它取得好成绩。谢谢。

评分

还行吧,期望不要太高就行………………………………………………

评分

非常经典的语法书仔细研究之后,会对英语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推荐购买

评分

还不错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