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

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负图 编
图书标签:
  • 物联网
  • 测控技术
  • 集成电路
  • 传感器
  • 嵌入式系统
  • 电路设计
  • 信号处理
  • 测试测量
  • 电子工程
  • 自动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81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35334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1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介绍了遥测遥控核心应用集成电路,包括发射、接收、收发集成电路,模拟控制器和信号处理器控制集成电路,各种信号采集电路、开关集成电路、信号参数变换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等。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集成电路的特点、功能块图、引脚图、技术参数、应用电路等。
  《物联网测控集成电路》适合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尤其是遥测遥控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进行科研和毕业设计时参考。

目录

第1章 遥测遥控发射器集成电路
1.1 ADF发射器集成电路
ADF7010高性能ISM频带ASK/FSK/GFSK发射器
ADF7012多通道ISM频带FSK/GFSK/OOK/GOOK/ASK发射器
ADF7901高性能ISM频带OOK/FSK发射器
ADF7011高性能ISM频带ASK/FSK/GFSK发射器
1.2 MC发射器集成电路
MC33493DPLL调谐UHF发射器
Tango3发射器应用电路
1.3 MICRF发射器集成电路
MICRF102QwikRadioTMUHFASK(幅度控制)发射器
1.4 MAX发射器集成电路
MAX7057300~450MHz频率可编程ASK/FSK发射器
MAX7060280~450MHz可编程ASK/FSK发射器
MAX1479300~450MHz,低功耗晶体+10dBmASK/FSK发射器
MAX1472300~450MHz,低功耗,以晶体为基础的ASK发射器
第2章 遥测遥控收发器集成电路
2.1 ADF收发器集成电路
ANALOGDEVICES接收发射电路
ADF7242低功耗IEEE802154/专用GSK/FSK零一中频24GHz收发器IC
ADF70201高性能FSK/ASK收发器
ADF7025高性能ISM频带收发器
ADF7021高性能窄带收发器
ADF7020高性能,ISM频带FSK/ASK收发器
ADF4602,单片多频带3G本地基站收发器
2.2 MC收发器集成电路
MC33696PLL调谐UHF收发器用于数据转换
接收发射应用电路设计
MC33491/MC33493发射器应用结构电路
2.3 MICRF收发器集成电路
MICRF505868MHz和915MHzISM频带收发器
MICRF506410MHz和450MHz频带收发器
2.4 MAX收发器集成电路
MAX7032低价晶体为基础可编程ASK/FSK有分数�睳PLL收发器
MAX2900MAX2904,200mW单片收发器IC用于868MHz/915MHzISM频带
MAX28302.4~2.5GHz802.11g/bRF收发器,PA和Rx/Tx天线多种开关
MAX28423.3~3.9GHz多输入输出无线宽带RF收发器
MAX2511低价IF有限幅器和RSSI收发器
MAX2828/MAX2829单/双频带802.1 1a/b/g宽带收发器IC
2.5 LM收发器集成电路
LMX3162单片无线电收发器
LMX4268无线收发器
2.6 其他收发器集成电路
TJA104/A高速控制区域网(CAN)收发器
TJA1054A容错CAN收发器
第3章 遥测遥控接收器集成电路
3.1 ADF接收器集成电路
ADF7902ISM频带FSK接收器IC
3.2 MC接收器集成电路
Romeo2接收器应用电路
MC33591PLL调谐UHF接收器
MC33594PLL调谐UHF接收器用于数据转换应用
3.3 MICRF接收器集成电路
MICRF009QwikRadio低功耗UHF接收器
MICRF008QwikRadioTM扫描型式接收器
MICRF001QwikRadio接收器/数据解调器
MICRF001无线设计参考
MICRF002/022QwikRadio低功耗UHF接收器
MICRF011,QwikRadio接收器/数据解调器
MICRF011设计参考
3.4 MAX接收器集成电路
MAX1471315MHz/434MHz,低功耗,3V/5VASK/FSK超外差接收器
MAX7036有内部中频滤波器的300~450MHzASK接收器
MAX7034315MHz/434MHzASK超外差接收器
MAX7042308MHz/315MHz/418MHz/43392MHz低功耗FSK超外差接收器
3.5 其他接收器集成电路
UAA3201TUHF/VHF遥控控制接收器
TDA10021HTDVBC通道接收器
SA647低压数字中频接收器
3.6 LMX蓝牙集成电路
美国国家半导体的蓝牙解决方案
LMX9830蓝牙串行端口模块
LMX9838--包括天线的蓝牙串行端口模块
LMX9838蓝牙串行接口模块
LMX9830蓝牙串行接口模块
LMX5453微型模块集成蓝牙20基带控制器和无线电
LMX9820A蓝牙串行接口模块
……
第4章 遥测遥控控制电路
第5章 遥测遥控信号采集电路
第6章 遥测遥控开关电路
第7章 遥测遥控信号变换控制电路
第8章 遥测遥控驱动控制电路
……

前言/序言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与实践》 图书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信系统扮演着连接世界、传递思想、驱动创新的核心角色。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互联网,到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建设,无处不在的通信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然而,在这些便捷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对通信原理的深刻探索和对技术实现的精湛工艺。《现代通信系统原理与实践》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全面、深入地剖析现代通信系统核心理论,并指导实践应用的专著。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的技术,而是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通信系统整体的、体系化的认知框架。我们将从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关键的通信技术细节,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展现这些理论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那些对通信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希望系统性地了解现代通信系统运作原理的工程师、研究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以及对新兴技术发展有深入需求的行业从业者。 第一部分:通信系统的基石——理论基础 我们首先将从通信系统的最基本要素——信号出发。本书将详细阐述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信号的数学表示(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与能量谱密度,以及信号的采样定理。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掌握后续所有通信技术的先决条件。我们将用严谨的数学推导来展现信号的本质,并辅以直观的图示和实例,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物理直觉。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信道的特性。信道是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介,其自身的特性对信号的完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书将分析各种信道的模型,包括高斯白噪声信道、衰落信道、多径信道等。我们会详细讲解噪声的产生机制、其对信号的影响,以及如何量化信道性能的各种指标,如信噪比(SNR)、误码率(BER)等。理解信道的非理想性,是设计鲁棒通信系统的关键。 信息论作为通信系统的理论基石,在本部分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将重点介绍香农的信息熵概念,它量化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会深入讲解信源编码的原理,包括无损编码(如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和有损编码(如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其目的是去除信息中的冗余,提高传输效率。然后,我们将聚焦于信道编码,这是对抗信道噪声、实现可靠通信的核心手段。本书将详细介绍线性分组码(如海明码、卷积码)和现代更强大的编码技术(如Turbo码、LDPC码)的基本原理、编码和译码方法,并分析它们的纠错能力。 第二部分:现代通信的关键技术 在夯实了理论基础之后,本书将步入现代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领域。 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信号的传输需要将其映射到模拟载波上。我们将详细讲解各种数字调制技术,包括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以及它们的高级形式,如正交幅度调制(QAM)。我们会分析不同调制方式的频谱效率、抗噪声性能以及复杂度,并介绍相应的解调原理。 多路复用技术:为了在有限的信道资源上传输更多信息,多路复用技术必不可少。本书将深入介绍三种经典的多路复用方式: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和码分复用(CDM)。我们将阐述它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同步技术:通信系统中的同步至关重要,它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在时间上对齐,以正确地提取信息。我们将讲解载波同步、定时同步以及帧同步等关键同步技术,并探讨相关的同步算法和电路实现。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本书将详细分析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历程、关键技术和体系架构。我们将聚焦于它们在多址技术(如TDMA, CDMA, OFDMA)、多天线技术(MIMO)、网络架构和关键性能指标上的创新与突破。 无线通信的挑战与对策:无线信道的复杂性给通信带来了诸多挑战,如衰落、干扰和移动性。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挑战,并介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自适应均衡、干扰抑制技术、链路自适应以及功率控制等,以提升无线通信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纤通信系统:作为高速、大容量通信的重要载体,光纤通信系统在本部分也将得到详细介绍。我们将阐述光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原理,包括光源、光纤的特性、光调制与解调技术、光放大技术以及光网络架构。 第三部分:通信系统设计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带领读者将前两部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中。 通信链路的仿真与分析:我们将介绍使用专业的通信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 NS-3等)进行通信链路的建模和性能仿真。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仿真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 信号处理在通信中的应用:数字信号处理(DSP)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无处不在。我们将讲解数字滤波、自适应滤波、频谱分析等关键DSP技术,以及它们在信道均衡、噪声抑制、干扰消除等方面的应用。 通信系统的测试与优化:一个成功的通信系统不仅需要理论设计,还需要严谨的测试和持续的优化。本书将介绍通信系统的各种测试方法和仪器,包括误码率测试、功率谱密度测试、眼图测试等,并讨论如何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以满足性能要求。 通信系统中的安全问题:随着通信的普及,通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将简要介绍通信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加密、解密、认证和密钥管理等,并分析它们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结论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与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现代通信系统知识体系。通过严谨的理论阐述、丰富的实例分析和贴近实践的案例,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通信的本质,掌握关键技术,并具备分析和设计现代通信系统的能力。我们相信,本书将成为通信领域学习者和从业者宝贵的参考资源,助力他们在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领域不断进步,为构建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最近在做一个智能家居项目,需要用到各种传感器和微控制器,之前摸索了好久,走了不少弯路。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夜中的一道曙光。它详尽地介绍了各种传感器的原理、选型和接口电路设计,从最基础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到更复杂的视觉、声音传感器,应有尽有。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深入讲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特别是针对物联网应用的一些优化技巧。我一直对FPGA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很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利用FPGA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还提供了不少实用的代码示例,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宝藏。以前觉得物联网开发门槛很高,现在看了这本书,感觉豁然开朗,很多之前模糊的概念都变得清晰了。这本书的逻辑非常严谨,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理解。而且,作者在讲解时,还穿插了不少业界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让人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本书绝对是物联网初学者和进阶者的必备读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物联网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作为一个对新兴技术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想了解物联网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过于深入的技术细节,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物联网的魅力。书中通过大量的生动案例,介绍了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让我对物联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比如,书中关于智能家居的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智能设备的联动,如何通过手机App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甚至安全系统,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在智慧城市方面,书中描绘了物联网如何帮助城市管理者监测交通流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运行效率,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美好、更智能的未来。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它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了解物联网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趣的展望。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一开始让我有些犹豫,因为我主要关注的是软件开发,对硬件的了解相对较少。但我的团队正在向物联网转型,我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硬件层面才能更好地进行软件设计和优化。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真的颠覆了我对硬件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芯片和电路图,而是非常深入地剖析了物联网系统中各个模块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在讲解通信协议时,它没有停留在API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让我明白了不同协议在功耗、带宽和稳定性上的差异,这对我在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时非常有帮助。书中关于功耗优化的章节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硬件设计和软件策略来降低设备的能耗,这对于延长物联网设备的电池寿命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在物联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虽然我仍然是软件开发者,但这本书让我对整个物联网系统有了更宏观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与硬件工程师协作,共同打造更完善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评分

我是一名物联网领域的初学者,之前学习了很多零散的资料,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学习上的空白。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系统地梳理了物联网的各个方面。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到嵌入式系统的架构,再到通信技术和云平台,这本书几乎涵盖了物联网领域的核心知识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边缘计算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边缘计算的优势以及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具体实践。之前我一直认为所有数据都要上传到云端进行处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在边缘进行本地计算可以大大提高响应速度和数据安全性。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分析,比如智能农业、智慧医疗等,这些案例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作者的讲解非常生动有趣,避免了枯燥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清晰,章节划分合理,图文并茂,非常适合自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自己的小项目中了!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身是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多年的工程师,对工业物联网的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在物联网的通用技术基础上,特别侧重于工业应用场景,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将传统的工业设备接入物联网,以及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和生产优化。书中关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在工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分析,以及如何构建高可靠性的工业物联网通信网络,这些内容都非常有价值。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深入探讨,它不仅讲解了基本的采集技术,还涉及了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在工业物联网中的应用,例如如何通过分析传感器数据来预测设备故障,从而减少停机时间。此外,书中还关注了工业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并提供了一些防护措施的建议。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内容扎实,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工程师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