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故事奇想树:流星没有耳朵》用字浅显易懂,每个跨页都有插图,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趣味,还可以帮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和美学涵养。阅读这些充盈着幽默、冒险、温暖、生活趣味的故事,读者不但能从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还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作者简介
林世仁,人长得高高瘦瘦,曾任某出版社副主编,目前专力于创作。喜欢大自然,喜欢唱歌给自己听,喜欢用好奇的眼光来看这个老旧的世界,觉得生命就像一场神奇的大魔术,太阳底下永远都有新鲜事。第一次看到流星是什么感觉?嗯,其实有些失望:怎么像针尖一样小?怎么还没“长长地划过天际”就消失了呢?还好,1998年前后看见两次火流星,有红、有黄,漂亮得像彗星,立刻对流星充满敬意。曾经向流星许过愿吗?有!不过,匆忙中只想到“天下太平”。还好,流星听到了我没说出口的愿望:“把心中的灵感都变成美好的故事!”目前已经完成的心愿有:“字的童话”系列、《换换书》、《十一个小红帽》、《文字森林海》、《宇宙魔法印刷机》、《林世仁童话——魔洞历险记》等。心愿继续实现中……
王书曼,喜欢听故事、读故事,有时也住在故事里。有时间就到处走走逛逛,收集阳光、古老房舍、老得不能再老的树、推着一堆杂货的老婆婆、黑夜覆盖的小山坡……将它们放在脑中保温,孵化成美丽又奇幻的梦……目前在家一心画画,努力做梦!画作曾入选2006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图书插画展。已出版的作品有:《小小猴找朋友》、《看我七十二变》、《天凉好个秋——读词曲,学汉字》、《红豆生南国——读唐诗,学汉字》、《大巨人普普》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故事奇想树”是台湾数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绘者的心力结晶,集中展现了他们的创作才华。对于渴望阅读的孩子们来说,这些书是非常优秀的桥梁读物,能够帮助他们较快地建立起独立阅读的信心。这套书的主题是多元的,插图风格各有不同,作者们的写作手法也是气象万千,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份充满了温情、智慧、哲理的精神套餐!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朱自强
“故事奇想树”是一棵结满想象力与童真童趣的绿色生命之树,缀满对孩子们的爱意,承载着孩子们的梦想。作者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以或神奇、或幻想、或有趣、或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平易但精巧、生动而凝练的语言为孩子们描绘出一幅幅瑰丽、奇妙、温馨的画面。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
对于习惯阅读图画书的孩子来说,“故事奇想树”系列能帮助他们由图画书阅读过渡到文字书阅读,迈向独立阅读,建立自我阅读的信心,为日后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台北市士东小学校长 林玫伶
孩子们要想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需要时间、经验和大量阅读的累积。“故事奇想树”系列是他们的好选择,可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翱翔在阅读世界里。
——台湾儿童阅读学会理事长 卢本文
目录
空的颜色
懒懒的天?
流星来敲门
校门口来了一群马
单亲星座流星雨
东方蜘蛛
班上来了个新同学
哎呀,流星又听错了!
与流星的约定
推荐文另一种可能的圆满(杜明城)
精彩书摘
天空的颜色 我叫王一安,今年八岁,同学们都叫我“王 一安”,爸爸则叫我“大头安”。我比较喜欢 奶奶,她叫我“安仔”,还说我是“天下第一 安”。 今天上课时,老师问大家:“天空是什么颜 色的?” 好多人抢着举手,老师却走到我面前,要我 回答。 我站起来,看着老师。 老师也看着我,好像铁了心要听我的回答, 似乎等不到答案就不叫我坐下。 我先是盯着墙壁,又看了看天花板。 老师的花衣裳很漂亮,像一朵美丽的云彩停 在我面前,不肯飘走。 我觉得我的膝盖窝开始瘁起来,背也慢慢 瘁起来。后面的同学一定都在用目光催促我。 我举起手,指了指天花板。 “白色?”老师瞪大了眼睛,想再确认一 次。我点了点头。 老师又问:“是吗?是白色的吗?” 小光举起手说:“是灰色的。” “灰色?啊?不是……蓝色的吗?”老师 好像没看过天空一样,瞪大眼睛,一副不太确 定的样子。 “去看一下不就知道了?”还是班长聪明。于是大家全都挤到窗边,抬头往天上看。 高高的大楼顶端,露出一小片天空。 天空的颜色好淡好淡,有一部分像小光说的 那样,是灰色的,但是大部分都像我说的—— 白色的。 “跟王一安说的一样!是白色的。”同学们 纷纷喊着。 我有些得意。 “啊……真的是白色的……”老师好像很失 望,“今天的云雾可能太浓了……好,好,现在 大家回到位子上,我们继续上课……” 吃晚饭时,爸爸问我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 么。我在大本子上写了几行字,递给爸爸看。 爸爸的手一下子就敲到我的脑袋上。“‘大 头安’!你的脑袋里养鲸鱼了吧?连天空是蓝色 的都不知道?好,这个周末我就带你去爬山,让 你看看蓝色的天空!” 我只高兴了不到一分钟,因为爸爸每次都说 要带我去爬山,可是一到周末,他根本就起不来 床。 奶奶的筷子停在碗里,下巴搁在筷子上。“咦?我好俐艮久都没有看到蓝色的天空了。以 前的天空啊,好蓝好蓝,就像我结婚时穿的那 件蓝色新娘礼服……” 后来,奶奶整顿饭都在说以前的天空有多 蓝,爸爸则忙着解释天空为什么应该是蓝色 的,而现在又为什么是灰 白灰白的。 我真后悔提起这件事。 爸爸吃完最后一口饭,把筷子往桌子上重重 一放,好像法官在宣判:“哼,都是空气污染害 的!要是再这样下去,我看,天空迟早有一天会 变成黑色的!” 唉,爸爸真是气糊涂了。到了晚上,天空本 来就会是黑色的啊! 人会长大,天空也会长大;人会变,天空也 会变啊!天空是不是蓝色的,又有什么关系? 吃完饭,洗完澡,做完功课,我打开日记 本,拿出了最喜欢的圆珠笔。笔一碰到纸,我身 体里的话就马上变成字,争先恐后地从手上、笔 上哗啦啦地一直跳到纸上。它们一整天都在我的 身体里追赶打闹个不停,直到现在才喘着气、唱 着歌、摊开手脚躺在纸上…… 我整整写了两页半。嗯,不错,比昨天还多 一行呢! 懒懒的天? 凌晨三点,我又醒了。 每次一梦到妈妈,我就会醒过来。一醒过来,我就会去上厕所。 上完厕所,关了灯,黑漆漆的窗外 忽然白光一闪。 流星! 我赶紧许愿:请给我一个……一个……(哎 呀!流星要跑掉啦!)蓝蓝的天! 蓝蓝的天?唉,这是什么愿望啊? 我躺回床上,懊恼极了。 都怪爸爸念叨了一整晚,害得我满脑子都是 天空,白白浪费了一个许愿的机会! 第二天早上,闹钟没有响,我直到七点半才 睡醒。 咦,奶奶怎么没叫我起床呢? 我赶紧爬起来,发现枕头边有一张纸条。 P6-15
前言/序言
白色的天空 好多年前,朋友百合还很年轻的时候,曾在儿童文学学会当秘书。有一次,她在给小朋友们讲故事时,随口问了一个问题:“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没想到,竟然有个小朋友举手说:“白色!”百合吓了一跳。 事后听到她的转述,我也吓了一跳。 这个小朋友怎么说得这么“诚实又笃定”呢?我忍不住想:他是不是很少注意天空?而在少数抬起头的时候,又恰好都只看到“被白云稀释了的天空”?巧的是,我之后发现,在城市里,“白色的天空”并不少见,想看到纯正的“蓝蓝的天”,反而需要碰到好运气。那年秋天,我甚至发现,年轻时看到的总是深邃遥远、蓝得好像要把人的灵气往上拉高好几公里的深秋的天空,竟然不知躲到哪里去了。秋天的天空,变得很淡、很淡。是天空老了,还是我也忘了抬头?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憨憨的小朋友……我的“灵感天线”觉察到他或许能引出一篇好故事。只是,是什么故事呢?我不知道。 2006年,“流星没有耳朵”这六个字,像流星一样闪过我的脑海,我立刻想起那个小朋友。这么可爱的小朋友,如果遇到一颗总是听错话的流星,他们之间应该会发生很多幽默、有趣的故事吧?我没有预写大纲,就顺着情节往前,在灵感的岔路中摸索着往下写。 很幸运的是,这篇故事2006年获得了“九歌年度童话奖”。重看故事时,我总觉得它可以沉淀出更多的情感。2010年11月10日傍晚,我走过广电大楼,夜风迎面扑来,强劲有力,好像要把我整个儿包裹起来似的,阻挡着我,不让我往前走……我逆风前进,“灵感天线”忽然从这强悍、不讲理的夜风中捕捉到一幅画面。回到家,我把主角安安改成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终于,故事在一路狂飙中,找到了可以停顿、稳住的锚。第一次,我用诙谐的笔调写出了一个略带感伤的故事。 对了,我后来发现:湛蓝的秋天并没有消失,它仍然默默地等在那里。人间的情感也是一样的吧,即使逝去了,也一直都在——只要我们的心没有遗忘。
奇幻冒险:星际寻宝记 第一章:来自遥远星系的求助信 在一个宁静的夏夜,小男孩提姆正在自家后院的吊床上读着一本关于古代神话的书。突然,一道耀眼的蓝光划破夜空,接着,一个闪烁着微弱光芒的金属球“咚”的一声掉在了他脚边的草地上。 这个金属球并不普通。它比一个拳头稍大,表面布满了精密的电路纹理,散发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好奇心驱使着提姆,他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它。就在他的手指触碰到金属球的一瞬间,球体发出了温柔的嗡鸣声,一个全息投影在提姆面前缓缓展开。 投影中出现了一位身形娇小、皮肤闪烁着星辰光芒的“星灵”。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地球的孩子,我叫莉亚,来自距离你们三百光年外的奥瑞恩星系。我们的家园正面临一场巨大的危机,我们急需帮助。” 提姆震惊得目瞪口呆,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莉亚解释道,奥瑞恩星系是一个以知识和艺术闻名的高等文明,他们的能量核心——“生命之泉”——正在逐渐枯竭。这种能量是维持他们星系生态平衡的关键,一旦消失,整个星系将陷入永恒的黑暗。 “生命之泉”的修复需要一种极其稀有的“星尘水晶”,而这种水晶只存在于传说中,被称为“失落的宝库”的地方。莉亚的星际飞船在穿越虫洞时不幸受损,她只能将求救信号发送给距离最近、最有潜力的文明——地球。 第二章:寻找失落的宝库 提姆答应了莉亚的请求。他是一个热爱探险和解谜的孩子,对未知的宇宙充满了向往。莉亚通过金属球将一座古老的星图投射到提姆的房间里。星图上标记着几个神秘的坐标,指向地球上的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地点:亚马逊雨林的深处、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之下,以及一片广阔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中央。 “这三个地点是古代星际航行者留下的线索,”莉亚解释道,“它们共同指向‘失落的宝库’的入口。” 提姆决定从最近的亚马逊雨林开始他的探险。他带着莉亚的金属球,秘密地踏上了旅程。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们深入了茂密的雨林。这里的空气潮湿而闷热,充满了奇异的动植物的叫声。 在星图的指引下,提姆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树。树干上刻着一些提姆看不懂的符号。莉亚的光球轻轻触碰这些符号,符号瞬间亮起,在树干上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谜题——一个关于光影和季节变化的机关。 经过一番努力,提姆结合了雨林的昼夜交替规律,成功解开了谜题。古树的一侧缓缓打开,露出了一条通往地下的黑暗通道。 第三章:冰川下的古老图书馆 通道的尽头,是一片干燥而寒冷的空间。莉亚的星图显示,下一个线索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深处。 提姆和莉亚找到了一个探险队经常使用的基地,并假装是来自地质考察的实习生,得以跟随一支专业的登山队伍前往高海拔地区。在一次深入冰川裂缝的考察中,他们终于找到了星图指示的地点。 那是一座被冰雪完全覆盖的巨大洞穴。洞穴内部并不是冰冷的,反而异常温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墨水味。这里竟然是一座被冰封了数万年的古老图书馆。无数的石板和水晶卷轴排列在冰架上,记载着地球上失落的文明和遥远星系的知识。 莉亚激动万分:“这些知识对我们的文明至关重要!但我们需要找到‘星尘水晶’的定位符文。” 在图书馆的中央,他们发现了一座由冰晶构成的祭坛。祭坛上有一个凹槽,形状和莉亚的金属球完美契合。当金属球放入凹槽时,所有的水晶卷轴都亮了起来,投射出一幅幅动态的星图。 这些星图揭示了“星尘水晶”的真正位置:它并不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而是被隐藏在一个只有在特定天文现象发生时才会短暂显现的“维度夹层”中。 第四章:沙漠中的时间之门 最后的目的地是撒哈拉沙漠。星图显示,只有当特定的三颗行星排列成一线时,夹层才会短暂开启。这个时间点,就在三天后。 在炙热的沙漠中,提姆和莉亚艰难地跋涉。沙漠的广阔和寂静几乎令人绝望。他们依靠莉亚金属球微弱的能量维持着方向。 当那一天到来时,三颗行星完美地对齐了。沙漠中央的沙丘开始剧烈震动,热浪扭曲了空气,一个闪烁着七彩光芒的圆形“时间之门”缓缓浮现。 “快!我们必须进去!”莉亚焦急地喊道。 提姆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他感觉自己穿过了一片温暖而粘稠的液体,下一秒,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这里没有重力,空气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粒子。 在空间的尽头,悬浮着一颗巨大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晶体——“星尘水晶”。 第五章:归途与希望 然而,当提姆靠近水晶时,一个巨大的、由暗物质构成的“守护者”出现了。这个守护者是星际航行者留下的自动防御系统,旨在保护水晶不被滥用。 守护者发出了低沉的警告声:“未经许可,不得触碰核心能量。” 提姆没有恐惧,他想起了亚马逊雨林中的光影谜题和冰川图书馆的知识。他意识到,守护者需要的不是武力,而是“平衡”的证明。他利用莉亚金属球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声波,结合沙漠中特有的磁场波动,模拟出了一种奥瑞恩文明特有的“和谐之音”。 守护者沉默了,它身上的暗物质缓缓散去,露出了水晶的真容。 提姆小心翼翼地将“星尘水晶”放入了莉亚的金属球中。水晶的光芒瞬间增强,金属球也变得温暖而稳定。 当他们回到地球,在熟悉的后院里,莉亚的星灵形象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她向提姆道谢,并解释说,有了这颗水晶,奥瑞恩星系就能重新启动生命之泉,他们的文明得以延续。 “提姆,”莉亚的声音充满了感激,“你的勇气、智慧和对知识的尊重,拯救了我们。我们的星系将永远铭记你。” 随着一道温暖的光芒,莉亚和她的金属球化作流星,迅速消失在夜空中。提姆站在原地,望着那片星空,心中充满了满足感。他知道,这次奇幻的冒险,不仅是一场拯救星系的行动,更是他个人成长的里程碑。他将永远珍藏这段与星辰对话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