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应力场(附DVD光盘1张)

地壳应力场(附DVD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阿尔诺·赞格(Zang A.) 著,田家勇,王成虎 等 译
图书标签:
  • 地壳应力
  • 应力场
  • 地球物理
  • 地质力学
  • 构造地质
  • 大陆动力学
  • 地应力测量
  • 岩石力学
  • 地壳变形
  • DVD光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ISBN:97875028432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36478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9
字数:385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DVD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地壳应力场》是关于岩石应力的书适合于地球科学和岩石工程领域的学生,可以拓宽有关地壳应力场研究的视野。《地壳应力场》包括有关应力基本概念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在不用担心练习中的矩阵变换情况下掌握柯西应力原理。对数学、物理、工程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学会套芯解除法中通过应变计来测量原地应力。《地壳应力场》还展示了如四元封隔器、凯瑟效应等地应力测量前沿技术,以及如水压致裂等地应力测量传统技术。此外,本书还对地应力测量的钻孔技术(钻孔崩落)和基于岩芯的方法(非弹性应变恢复法)进行了解释。关于应力数据方面,我们选取了科学超深钻项目(德国,KTB)、核废料储存工程(奥尔基洛托,芬兰)和地震活动断层监测(SAFOD,美国)三个工程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世界应力图项目所产生的应力汇编也在本书中给出,并通过板块构造理论进行了解释。《地壳应力场》包括相关的练习以及由17个视频讲座构成的DVD光盘。视频讲座包括实验测试、现场用的技术设备以及对岩石应力领域著名专家的采访。世界应力图数据库也包含在DVD光盘内。

作者简介

  阿尔诺·赞格,地球物理学家,现任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正式职员和波茨坦大学私人讲师,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获得自然哲学博士学位,于波茨坦大学获得自然科学教授资格。研究领域包括岩石物理学、实验断裂力学、裂纹扩展、地球科学中的地壳应力和尺度问题。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在科罗拉多博尔德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任访问学者、KTB项目应力任务组成员、关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后。
  
  奥韦·斯特凡松,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程地质学荣誉退休教授,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岩石应力及测量、岩石断裂力学、岩石力学模拟、岩石工程。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作,期间曾在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和赫尔辛基工业大学任访问教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矿物物理研究部博士后。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物体内部应力
1.2 岩石应力的重要性
1.3 对岩石应力关注的历史

第一部分 定义与术语
第2章 应力定义
2.1 应力张量
2.2 主应力
2.3 应力摩尔圆
2.4 应力的可视化
第3章 岩石破裂准则
3.1 宏观唯象理论
3.2 微观机制破裂理论
3.3 断裂力学
3.3.1 裂纹起裂
3.3.2 裂纹传播
3.3.3 裂纹相互作用与贯通
3.4 非线性断裂力学
第4章 岩石应力术语
4.1 重力
4.2 构造应力
4.3 残余应力
4.4 结构应力
4.4.1 各向异性
4.4.2 非均匀质性
第5章 地壳应力模型
5.1 静岩应力
5.2 双轴应力状态
5.3 构造应力场
5.4 有效应力
5.5 实验室应力深度剖面

第二部分 应力测量
第6章 应力测量的物理学方法
6.1 力学方法
6.2 应变计和套芯解除
6.3 衍射方法
6.4 光学方法
6.5 超声波速法
6.6 微磁方法
第7章 地壳应力测量:基于钻孔的方法
7.1 测量技术分类
7.2 水压致裂法
7.2.1 水压致裂的理论基础
7.2.2 水压致裂应力测量实践
7.3 钻孔崩落
7.3.1 钻孔崩落的相关理论
7.3.2 钻孔崩落分析的应用
第8章 地壳应力测量:基于岩芯的方法
8.1 非弹性应变恢复法
8.1.1 流变学基础
8.1.2 松弛观测仪器
8.2 凯瑟效应
8.2.1 凯瑟效应三轴应力法
8.2.2 单轴凯瑟应力法
8.2.3 岩芯损伤与凯瑟应力
8.2.4 微物理模型

第三部分 应力数据解释
第9章 区域应力数据
9.1 德国大陆深钻场地(KTB)
9.2 核废料场地(芬兰奥尔基洛托)
9.3 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深部观测网络
第10章 通用应力数据分析
10.1 应力大小的深度剖面
10.2 应力方向图和迹线平滑
10.3 应力状态与尺度相关性
10.4 最佳应力估算模型
10.4.1 数据提取与干扰
10.4.2 应力测量方法
10.4.3 综合应力分析和模拟
10.4.4 最终岩石应力模型
第11章 全球地应力
11.1 欧洲应力数据
11.2 世界应力图
11.3 板块构造解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光盘内容

前言/序言


《地壳应力场》(附DVD光盘1张)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聚焦于塑造我们星球表层形态与演化的核心机制——地壳应力场。 本书集合了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力学等多个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旨在为地球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高级研修生以及对地球深部过程有浓厚兴趣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部系统、深入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著作。 第一部分:地壳应力场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第一章:应力与应变的基本描述 本章首先回顾了连续介质力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基础。详细阐述了岩石圈尺度上应力状态的描述方法,包括柯西应力张量、主应力方向与大小的确定。引入了应力测量中的关键概念,如静水压力、偏应力,并探讨了不同坐标系下应力场的转换。 特别地,本章深入探讨了岩石圈的本构关系。从理想弹性体、粘弹性体到粘塑性体的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岩石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和应变速率下的力学响应差异。通过引入岩石的屈服准则(如莫尔-库仑准则、德鲁克-普拉格准则),为后续的应力场数值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石。 第二章:地壳应力场的驱动力 地壳应力的来源是多重且复杂的。本章系统梳理了驱动地壳应力场演变的主要动力学因素。 板块构造驱动力: 详细分析了俯冲带的“板片拉力”和“拖曳力”,洋中脊的“脊推力”,以及地幔对流作用在岩石圈上产生的剪切力。通过对全球主要板块边界的受力分析,量化了这些宏观力在区域地壳应力状态中的贡献。 地形与重力效应: 探讨了地表地形变化(如山脉隆升与侵蚀)引起的重力再分配效应,即“地形负荷应力”。通过重力位模型,解析了高程变化如何诱发区域性的垂直应力和水平剪应力,并讨论了这种效应在新生代造山带中的重要性。 热力作用: 分析了岩石圈热演化的不均匀性导致的温度梯度差异,进而引起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应力的形成机制。 岩石圈流变学: 探讨了深部地幔和下地壳的流变性质对上覆岩石圈应力传递的影响,特别是软流圈的低粘度如何限制了岩石圈的应力积累。 第二部分:地壳应力场的观测、反演与建模 第三章:地壳应力场的现场测量技术 准确的应力场数据是验证和约束理论模型的关键。本章系统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应力测量技术及其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适用性。 钻孔变形测量法: 详述了水力压裂法(Hydraulic Fracturing)、拉升测试(Overcoring)和钻孔壁成像技术(Borehole Breakout Analysis)的原理、操作规程及数据解释。重点分析了浅部地壳应力测量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来源及其校正方法。 地震学约束: 阐述了如何利用地震破裂机制解(Moment Tensor Inversion)来确定断层两侧的瞬时应力状态。讨论了震源机制解在约束区域平均应力场和分析应力场非均匀性中的作用。 现今地壳形变观测(GPS/InSAR): 详细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如何提供地表应变速率场。通过粘弹性反演技术,将观测到的地表形变速率反演为驱动这些形变的深部应力场分布。 第四章:地壳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本章重点介绍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重建和预测地壳应力场的方法。 有限元与有限差分方法: 详细介绍了将复杂的地球物理模型(如多层结构、非线性本构关系)离散化为网格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如何定义准确的边界条件、初始应力状态以及求解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 耦合模拟: 探讨了将热演化、流变学、断层滑动与应力积累过程进行耦合的数值模型。例如,如何模拟俯冲带中地震循环期的应力积累与释放过程。 数据同化与模型验证: 介绍了将现场测量数据(如GPS形变场、地震矩释放)嵌入到数值模型中,以校正和优化模型参数的“数据同化”技术,确保模拟结果的地球物理可靠性。 第三部分:地壳应力场在构造活动中的应用 第五章:活动断裂与应力再分配 地壳应力场是控制地震活动和断层蠕变的根本因素。本章着眼于应力场在活动断裂带上的局部特征。 断层上的应力集中: 分析了断层几何形态(如弯曲、分岔)如何导致应力在断层面上出现特征性的集中和阴影区。探讨了断层锁定段和滑动段的应力差异。 应力相互作用(Coulomb Stress Transfer): 这是理解地震序列的关键。本书详细阐述了库仑破裂应力(Coulomb Failure Stress)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大型主震后,周围断层上应力场的转移效应,解释了继发性地震的触发机制。 蠕变与应力弛豫: 探讨了在非脆性区域,应力如何通过慢速滑移(Creep)进行持续释放,以及这种慢速形变如何影响周围脆性断层的应力积累速率。 第六章:区域构造带的应力场特征 本书选取了全球多个典型构造带,作为地壳应力场研究的案例分析。 俯冲带(以安第斯山脉为例): 分析了俯冲板片引起的深部拉伸应力场与大洋俯冲前缘的楔形构造区复杂的应力状态。讨论了板片深部形态对上覆地壳应力场和火山岩浆活动的影响。 走滑带(以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特提斯为例): 考察了走滑断层两侧的挤压与拉张应力叠加,以及由此导致的走滑带内部块体旋转和局部构造的形成。 裂谷系统(以东非大裂谷为例): 深入分析了地幔热柱引发的岩石圈伸展和地壳减薄过程中的应力场演化,重点关注拉张应力场下的正断层与半地堑的几何形态控制。 附录:DVD光盘内容说明 随书附带的DVD光盘包含了本书研究所需的配套资源,旨在增强学习和研究的互动性与实践性: 1. 全球地壳应力场数据库: 包含多个全球和区域尺度的应力场模型数据(如主应力方向、应力差值等),格式兼容主流地球物理软件。 2. 关键数值模拟程序模块: 提供了若干基于有限元/差分方法的简化模拟代码(如Fortran/Python编写),可供读者修改和测试基础应力场计算,实现对书本理论的初步实践。 3. 高清地质图件与影像资料: 包含了案例分析中涉及的主要构造带的高分辨率地形图、重力异常图及InSAR形变图集。 本书力求在理论深度、观测精度与计算实践之间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为地壳应力场研究提供一个全面而严谨的知识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应力场研究的宝藏!作为一名相关领域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地壳应力场知识的教材,而这本书无疑达到了我的期望。它不仅涵盖了理论基础,还深入探讨了多种观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这对于我们进行实际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其中关于不同构造环境下应力场特征的分析,让我对全球地质构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引用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这使得内容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前沿性。我非常欣赏作者在梳理复杂理论时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能够帮助我一步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光盘里的资料更是锦上添花,相信里面的模型和数据集能极大地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和研究深度。

评分

我是一名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的业余爱好者,偶然间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虽然“地壳应力场”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封面的设计和书名本身就激起了我的求知欲。我一直对地球的“呼吸”和“律动”很感兴趣,而地壳应力场似乎正是解读这些现象的钥匙。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解释为什么有些地方会发生强烈的地震,而有些地方却异常平静。我也很好奇,我们人类的活动,比如大规模的开采或者水库建设,是否会对地壳的应力场产生影响,甚至诱发地质灾害。这本书的内容深度我还在探索中,但初步翻阅,我感受到了一种宏大的视角,仿佛能透过这本书,窥探到地球内部沉默而强大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在阐述地壳应力场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时,旁征博引,将地质学、岩石力学、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书中对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地壳应力场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描述,特别是关于应力场的时空演化模型,为理解地质过程的动态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数值模拟方法的介绍,这对于研究复杂地质体内的应力传递和变形至关重要。光盘提供的辅助材料,如模型参数、模拟结果展示等,对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理论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本书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必备参考,也为地质勘探、工程设计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评分

作为一名地质勘探的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我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的书籍。当看到《地壳应力场》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吸引。地壳应力场的准确测量和分析,对于油气勘探、矿产开发以及地下工程的设计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最新的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帮助我更有效地评估和预测地下应力状态,从而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开发效率。书中关于不同地质环境下的应力场特征的论述,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勘探策略。光盘中的内容,尤其是那些模拟案例和数据分析工具,对于我快速上手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评分

终于收到这本书了,快递包装得非常仔细,一点磕碰都没有。封面设计很简洁大气,虽然我不是地质专业的,但对地球科学一直充满好奇。一直以来,我对地壳内部的运作方式都感到非常神秘,尤其是那些在地表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应力变化,总觉得它们是引发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的关键。这本书的标题“地壳应力场”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它听起来像是揭示了地球深处某种隐藏的力量。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深入阅读,但我能预感到这本书会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动态演变。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应力场如何影响构造运动的解释,以及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我也会尝试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模型,希望能够借此提升我对地球科学的认知深度。

评分

挺好的东西,感觉很好,值得买

评分

真的很不错哦~~~~~~~~~~

评分

发货速度慢,还没给光盘

评分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评分

挺不错

评分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评分

挺不错

评分

挺不错

评分

不错,是正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