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

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建元 编
图书标签:
  • MBR
  • 膜生物反应器
  • 污水处理
  • 工艺设计
  • 工程应用
  • 膜技术
  • 水处理技术
  • 环境工程
  • 新型工艺
  • 处理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284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17029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可供国内有关科研设计机构、水务集团公司和环保设备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操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MBR新工艺设计》知识量巨大,技术要点清晰,结构紧凑而精炼,总结了国内外的应用成果及成功案例。基本反应了国内外与MBR工艺技术相关的应用成果的最新水平,有很好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因此,书中的MBR工艺设计思想和方法对业界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MBR新工艺设计》力图推进我国MBR污水处理工艺科学设计管理的专业工具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可读性,它的出版将将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有力地支持和推动我国MBR的普及发展及规范制定的前期准备。

内容简介

  《MBR新工艺设计》系统介绍了膜污染的影响因素与清洗方法、大型市政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详细列举了MBR在中小城镇污水、厕所废水、建筑中水、医院废水、制药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炼焦化学工业、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农化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印染工业、食品饮料工业、电镀工业废水中的设计工艺及工程实例;还介绍了膜技术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MBR系统设备采购强制性要求、国家相关水质标准及分析方法。
  《MBR新工艺设计》是一本推进我国MBR污水处理工艺科学设计管理的专业工具书,可供国内有关科研设计机构、水务集团公司和环保设备企业的技术人员

作者简介

  黄建元,师从日本水处理过滤理论泰斗、国际著名大权威学者藤田贤二先生(日本水处理研究中心会长,国立东京大学及埼玉大学教授)于1994年,2000年分别获得东京大学研究生院都市工学专攻/工学硕士,埼玉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环境科学专攻/工学博士。
  1994年~2012年的18年来,一直在日本上市水处理工程公司(前泽工业株式会社中央研究所)及世界500强膜化学材料公司(三菱丽阳集团膜事业部),从事膜法水处理装置集成及应用研发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对MBR工艺的规范性发展及膜技术的推广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膜法水处理装置集成及膜污染防止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积累和大量的创新专用技术,申请国内外第一发明专利20余个,第一著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约10篇,其余均为EI收录。其成果已经应用于江苏无锡新区新城污水处理厂2万吨/日MBR改造工程,实际运行结果高于同类国外产品。
  2012年10月回国述职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水专项课题”及“创新团队建设”等重要科研项目;申报国家专利五个,内容涉及中空及平板复合膜堆,MBR与担体结合预处理,及废膜丝再利用等现有MBR技术提升新课题。其成果已经获得浙江省(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年~2013年度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作为海归,荣获2013年“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称号。
  另外,本书参编人员有30多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以及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沁园集团膜科技公司等多家从事水处理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单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简介
1.1.1 膜生物反应器发展的历史沿程
1.1.2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形式变革
1.1.3 目前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利好点
1.2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1.2.1 膜生物反应器好氧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2 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3 膜生物反应器在有机废水处理中脱氮方面的应用
1.2.4 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内的应用现状
1.2.5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膜生物反应器原理
2.1 膜生物反应器概论
2.1.1 膜生物反应器构成与分类
2.1.2 膜的结构
2.1.3 膜的性能指标
2.1.4 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利弊
2.1.5 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
2.2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研究
2.2.1 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处理的原理
2.2.2 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2.2.3 MBR操作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2.2.4 国内外膜生物反应器应用的研究
2.3 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代谢研究
2.3.1 微生物产物的来源、性质及影响因素
2.3.2 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代谢特性
2.4 MBR工艺设计原理
2.4.1 基质降解
2.4.2 污泥产率
2.4.3 SRT和F/M比
2.4.4 硝化动力学
2.5 MBR除磷脱氮原理
2.5.1 生物脱氮机理
2.5.2 生物除磷机理
2.5.3 污水脱氮除磷工艺
2.5.4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的研究进展
2.5.5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新工艺的实用化
参考文献

第3章 MBR设计工艺及主要附属设备
3.1 设计宗旨及要领
3.1.1 膜生物反应器设计和传统工艺的区别
3.1.2 污水水量的计算
3.1.3 污水流量的确定
3.1.4 有机负荷
3.1.5 水力停留时间
3.1.6 MBR系统构型的确定
3.1.7 MBR预处理——膜格栅
3.1.8 一体式MBR——膜曝气
3.2 膜设施的设计条件
3.2.1 处理能力
3.2.2 水量和水质
3.2.3 膜的数量?系列数?池数
3.2.4 曝气量
3.2.5 计划水位及膜设施的高度
3.3 调节池
3.3.1 调节池容量及污水停留时间
3.3.2 形状及槽数
3.3.3 调节池搅拌机
3.4 反应池
3.4.1 设计原理
3.4.2 反应池的参数
3.4.3 无氧池搅拌机
3.4.4 膜分离装置
3.4.5 膜过滤泵
3.5 剩余污泥泵
3.6 加药系统
3.6.1 絮凝剂添加设备
3.6.2 加药除磷
3.6.3 膜药洗系统
3.7 消毒设备
3.7.1 紫外线消毒设备
3.7.2 液氯消毒设备
3.7.3 臭氧消毒设备
3.7.4 二氧化氯消毒设备
3.7.5 次氯酸钠消毒设备
3.8 除臭设备
3.8.1 污水处理厂气态污染物的特征及来源
3.8.2 各种除臭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3.8.3 污水处理厂除臭方法的比选
3.9 电器及电控装置设备
3.10 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第4章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与清洗方法
4.1 膜污染的定义与起源
4.1.1 微生物
4.1.2 有机污染物
4.1.3 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4.1.4 无机污染物
4.2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
4.2.1 膜的固有性质
4.2.2 混合液性质
4.2.3 膜组件的运行条件与操作方式
4.3 膜污染的控制方法
4.3.1 膜组件的优化与曝气管路设计
4.3.2 控制活性污泥浓度
4.3.3 改善污泥混合液特性
4.3.4 优化膜分离操作条件
4.3.5 膜清洗
4.4 膜清洗原理及实例
4.4.1 膜物理清洗
4.4.2 膜化学清洗
4.4.3 不同厂家膜系统的清洗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某市郊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
5.1 概述
5.1.1 工程简介
5.1.2 编制原则
5.1.3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5.1.4 再生水水源
5.1.5 再生水厂进、出水水质
5.1.6 再生水厂处理工艺方案
5.1.7 工艺管线设计
5.2 再生水厂处理工艺设计
5.2.1 工艺流程设计
5.2.2 工艺高程设计
5.2.3 进水提升泵房
5.2.4 细格栅间
5.2.5 膜生物反应器
5.2.6 鼓风机房
5.2.7 加氯、加药间
5.2.8 回用清水池
5.2.9 送水泵房
5.2.1 0污泥处理
5.3 建筑、结构设计
5.3.1 概况及设计内容
5.3.2 设计依据
5.3.3 建筑设计
5.3.4 结构设计
5.4 电气设计
5.4.1 供配电
5.4.2 电力传动及照明
5.5 自控设计
5.5.1 自控设计原则
5.5.2 再生水厂工艺流程控制
5.5.3 自动化控制系统
5.5.4 通信网络
5.5.5 防雷、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5.5.6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表
5.6 采暖与通风设计
5.6.1 概述
5.6.2 设计依据
5.6.3 采暖
5.6.4 通风
5.6.5 空调
参考文献

第6章 某市政MBR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6.1 工程概况
6.2 系统进水及预期的出水水量和水质
6.3 工艺总体描述
6.3.1 工艺选择原则
6.3.2 进水水质分析
6.3.3 工艺选择
6.3.4 工艺流程
6.3.5 平面布置
6.3.6 设计说明
6.4 膜池
6.4.1 膜系统设计
6.4.2 化学清洗
6.5 电气自控系统说明
6.5.1 工作范围
6.5.2 供配电系统
6.5.3 控制与信号
6.5.4 中心控制室
6.5.5 现场PLC控制分站
6.5.6 机旁就地控制
6.5.7 数据采集
6.5.8 处理功能
6.5.9 控制功能
6.5.1 0显示功能
6.6 膜系统的维护保养
6.6.1 运行状态
6.6.2 停机
6.6.3 待机
6.6.4 产水
6.6.5 反洗
6.6.6 维护性清洗
6.6.7 恢复性清洗控制
6.6.8 膜完整性监控
6.7 运行效果分析
6.7.1 参数调整
6.7.2 实际进出水水质
6.7.3 MBR运行要点归纳
6.8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MBR在中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7.1 中小城镇污水水质特点及排放标准
7.1.1 中小城镇污水水质特点
7.1.2 中小城镇污水排放标准
7.2 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
7.3 中小城镇污水MBR法实例及经济技术指标
7.3.1 生活小区污水MBR法实例
7.3.2 城镇污水MBR法实例
7.4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MBR在厕所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8.1 厕所污水水质特点
8.2 厕所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8.3 厕所污水MBR处理技术
8.4 厕所污水MBR法实例及经济技术指标
8.4.1 厕所污水MBR法工艺流程
8.4.2 厕所污水MBR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
8.4.3 MBR法厕所污水处理系统的调试及运行
8.4.4 系统脱氮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8.5 经济技术指标分析
8.5.1 技术分析
8.5.2 经济分析
8.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建筑中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9.1 建筑中水概述
9.1.1 基本概念
9.1.2 设计原则
9.2 中水原水
9.2.1 中水原水选择
9.2.2 中水原水量
9.2.3 中水原水水质
9.3 中水用途及水质标准
9.3.1 中水用途
9.3.2 中水水质标准
9.4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简介
9.4.1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
9.4.2 建筑中水的常用处理技术
9.4.3 MBR在建筑中水处理中的应用
9.5 MBR工艺在建筑中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实例
9.5.1 工程实例一:某酒店中水处理工程
9.5.2 工程实例二:某居住小区中水处理工程
9.5.3 工程实例三:某博览园中水处理工程
9.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0章 MBR在医院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0.1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的特点
10.2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10.3 医院污水MBR法调试及运行
10.4 医院污水MBR法实例及经济技术指标
10.4.1 案例一:天津市某医院MBR系统
10.4.2 案例二:天津某大学医院MBR系统
10.4.3 案例三:厦门某医院400吨废水处理
10.5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1章 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1.1 制药工业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1.1.1 生物制药的工艺及废水来源
11.1.2 化学合成制药的工艺及废水来源
11.2 制药废水水质特点
11.2.1 生物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
11.2.2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
11.2.3 其他几类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
11.3 制药工业用水定额及废水排放标准
11.3.1 发酵类制药废水的排放标准
11.3.2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的排放标准
11.4 制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11.4.1 制药废水的常用处理技术
11.4.2 MBR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1.5 MBR工艺在制药废水行业工程应用实例
11.5.1 工程实例:某头孢抗生素中间体合成制药厂废水处理工程
11.5.2 工程调试与运行情况
11.5.3 膜组件运行情况
11.5.4 废水处理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11.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2章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2.1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种类与来源
12.1.1 石油炼制废水
12.1.2 石油化工废水
12.1.3 化纤工业废水
12.1.4 化肥工业废水
12.2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用水特点及排放特征
12.2.1 石油化工工业用水特点
12.2.2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水质特点
12.2.3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特征
12.3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12.3.1 物化预处理技术
12.3.2 二级生化处理技术
12.3.3 废水回用深度处理技术
12.4 MBR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2.4.1 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2.4.2 MBR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12.4.3 MBR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2.4.4 MBR应用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存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12.5 MBR工艺在石油化工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实例
12.5.1 工程实例:某石油化工企业炼油废水处理工程
12.5.2 MBR工艺运行处理效果
12.5.3 MBR膜组件运行情况
12.5.4 污水处理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12.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3章 炼焦化学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3.1 炼焦化学工业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3.2 焦化废水水质及其特点
13.3 炼焦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3.3.1 标准简介
13.3.2 水污染物排放要求
13.4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13.4.1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概述
13.4.2 焦化废水处理单元技术
13.4.3 MBR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5 MBR工艺在焦化废水行业的工程应用实例
13.5.1 工程实例一:某钢铁企业焦化厂废水处理工程
13.5.2 工程实例二:某钢铁企业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工程
13.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 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与工程设计
14.1 垃圾处理场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4.1.1 垃圾填埋场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4.1.2 垃圾焚烧厂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4.2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点
14.2.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点
14.2.2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水质特点
14.3 垃圾处理场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4.3.1 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4.3.2 垃圾焚烧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4.4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简介
14.4.1 垃圾渗滤液的常用处理技术
14.4.2 MBR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14.5 MBR工艺在垃圾渗滤液行业工程应用实例
14.5.1 工程实例一: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14.5.2 工程实例二: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程
14.5.3 工程实例三: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程
14.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5章 农化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5.1 农化行业及废水情况概述
15.2 农化工业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5.2.1 草甘膦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5.2.2 其他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5.3 农药生产废水水质特点
15.3.1 草甘膦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
15.3.2 其他典型产品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
15.4 农化工业用水定额及废水排放标准
15.4.1 农化工业用水定额
15.4.2 农化行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15.5 农化行业废水处理典型工艺介绍
15.5.1 农化废水的常用处理工艺
15.5.2 MBR 在农化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6 MBR工艺在农化工业废水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15.6.1 工程实例一:某农化企业含磷废水处理工程
15.6.2 工程实例二:某农化企业农药生产废水处理工程
15.7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6章 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6.1 造纸工业废水情况概述
16.2 造纸工业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6.2.1 制浆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6.2.2 其他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16.3 造纸工业废水水质特点
16.3.1 制浆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
16.3.2 其他工艺废水的水质特点
16.4 造纸工业用水定额及废水排放标准
16.4.1 造纸工业用水定额
16.4.2 造纸行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16.5 造纸废水处理典型工艺介绍
16.5.1 造纸废水的常用处理工艺
16.5.2 MBR 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6 MBR工艺在造纸行业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16.6.1 工程实例一:某造纸企业制浆废水处理工程
16.6.2 工程实例二:某造纸企业造纸生产废水处理工程
16.7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7章 纺织印染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7.1 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17.1.1 棉纺织染整
17.1.2 毛纺织染整
17.1.3 麻脱胶、麻纺织染整废水
17.1.4 丝绸、针织染整废水
17.1.5 化学纤维染整废水
17.2 纺织工业用水量定额及排放标准
17.2.1 纺织工业用水量定额
17.2.2 纺织工业排放标准
17.3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17.3.1 印染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法
17.3.2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17.3.3 印染废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7.4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MBR工艺
17.4.1 MBR 简介
17.4.2 MBR膜组件
17.4.3 MBR工艺
17.4.4 MBR工艺设计计算
17.4.5 膜清洗系统
17.5 应用案例:5000m3/d染整废水处理工程
17.5.1 项目概况
17.5.2 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17.5.3 系统工艺设计
17.5.4 主要构筑物的说明
17.5.5 主要工艺设备及构筑物清单
17.5.6 工程调试与运行情况
17.5.7 经济效益分析
17.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8章 食品饮料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8.1 食品加工废水分类
18.2 食品工业废水来源
18.3 食品加工废水特点
18.3.1 食品废水特征
18.3.2 食品废水的主要危害
18.4 食品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18.5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18.5.1 物理法
18.5.2 化学法
18.5.3 生物法
18.6 MBR在食品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8.7 MBR在食品废水行业中的工程应用实例
18.7.1 啤酒生产工艺
18.7.2 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来源
18.7.3 污水水量
18.7.4 污水进出水水质
18.7.5 污水处理流程
18.7.6 主要工艺参数
18.7.7 工程运行情况
18.7.8 废水处理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18.8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19章 电镀工业废水处理与工程设计
19.1 电镀废水的来源
19.2 电镀废水的特点
19.3 电镀废水的分类
19.4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19.4.1 适用范围
19.4.2 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19.5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19.5.1 化学法
19.5.2 离子交换法
19.5.3 吸附法
19.5.4 电解法
19.5.5 蒸发浓缩法
19.5.6 膜分离法
19.5.7 生物处理技术
19.6 电镀废水膜处理工程案例
19.6.1 工程概况
19.6.2 工艺流程
19.6.3 MBR系统设计参数
19.6.4 反渗透设计参数
19.6.5 各工段装置配备情况
19.6.6 工程调试
19.6.7 系统运行状况
19.6.8 系统运行评价
19.7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20章 MBR在公共卫生敏感领域的应用前景
20.1 引言
20.2 水系统中的生物性污染物
20.3 常规处理工艺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
20.4 MBR对细菌的去除
20.5 MBR对病毒的去除
20.6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21章 MBR系统设备采购强制性要求
21.1 某水处理厂强制性要求的制定
21.1.1 概况
21.1.2 水质
21.1.3 用地
21.2 MBR系统技术要求
21.2.1 MBR系统成套设备
21.2.2 控制系统
21.2.3 在线检测设备
21.3 MBR辅助设备要求
21.3.1 转鼓式网格格栅除污机
21.3.2 潜水离心泵
21.3.3 混合液回流泵
21.3.4 潜水搅拌机
21.3.5 微孔曝气器系统
21.3.6 阀门
21.4 电气设备要求
21.4.1 参照标准
21.4.2 主要符号及单位
21.4.3 电气系统参数标称值
21.4.4 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21.4.5 设备防腐、防水防尘保护
21.4.6 供电电源
21.4.7 电气设备
21.4.8 电缆
21.4.9 电气设备的安装

附录
附录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附录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第一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附录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
附录4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 中排放标准
附录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基本
控制项目最高排放浓度 (日均值)
附录6 水质常用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附录7 《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10—2011)
附录8 《膜分离技术术语》(GB/T 20103—2006)
附录9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膜生物反应器》(HJ 2527—2012)435

前言/序言


图书简介:突破性的技术前沿与工程实践 书名: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的最新发展、前沿工艺革新及其在现代水处理工程中的集成应用。内容聚焦于如何通过结构优化、材料创新和过程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更高通量、更低能耗和更稳定运行的MBR系统设计与实施。 第一部分:MBR技术基础与当前挑战的再审视 本部分首先对MBR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包括膜分离机制、生物反应动力学和关键操作参数的控制。然而,重点很快转向当前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膜污染(Fouling)的机理分析、能耗优化(特别是曝气能耗)以及高悬浮物负荷下的系统稳定性维护。我们详细剖析了传统配置的局限性,并引入了面向未来工程需求的性能指标体系,强调从“可用”到“高效、可持续”的转变。 第二部分:新型膜材料与结构创新 本章是全书的理论与实践核心之一。我们详细介绍了新型膜材料的开发方向,特别是那些具有更高抗污染性、更优异的亲/疏水性调控能力的高性能聚合物膜。这包括对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聚砜(PSf)以及新型无机陶瓷膜的微观结构、孔径分布及其对分离性能影响的深入研究。 在结构设计方面,本书着重介绍了非传统膜组件的创新,如: 1. 三维(3D)构建的膜骨架: 探讨如何利用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设计具有复杂几何结构和内部流道优化的膜组件,以改善跨膜压差(TMP)分布和减少局部浓差极化。 2. 集成化/模块化设计: 详细阐述了将生物反应区、膜分离区和污泥处理区进行高度集成化的紧凑型模块化设计方案,旨在减少占地面积并简化管路连接。 3. 新型浸没式膜组件的优化: 针对现有浸没式膜组件的曝气扰流效率低下问题,引入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新型曝气器布局和搅拌策略,以最小化曝气能耗的同时最大化膜表面清洁效率。 第三部分:高级过程控制与智能化运维 现代MBR不再仅仅是物理和生化过程的简单组合,而是高度依赖于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的复杂系统。本部分系统介绍了实现“新工艺设计”的关键技术环节: 1. 在线传感与数据集成: 详述了用于实时监测膜表面污染程度(如电导率、浊度、溶解氧梯度、膜电导率等)的高精度传感器技术。重点讨论了如何将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有效融合,构建MBR系统的“数字孪生”基础。 2. 自适应清洗策略(Automated Chemical Cleaning): 突破传统的定时清洗模式,提出了基于污染趋势预测的自适应化学清洗方案。这包括优化清洗剂(如次氯酸钠、柠檬酸、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接触时间和循环频率,以延长化学清洗周期并保护膜的长期完整性。 3. 污泥龄与产水负荷的动态耦合: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控制算法,能够根据进水水质(BOD/COD、氨氮浓度)和出水水质要求,动态调整污泥龄(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确保在不同运行负荷下系统都能维持高效脱氮除碳,并有效控制膜生物凝胶层(MBR Gel Layer)的生成速率。 第四部分:能源效率与零排放目标下的工艺集成 本书将MBR新工艺设计置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1. 曝气能耗的革命性降低: 深入分析了传统鼓风曝气的巨大能耗,并详细介绍了替代方案,如基于生物膜的低氧/厌氧耦合技术(如A/O-MBR、MBBR-MBR的优化耦合),以及利用生物反应器内部的生物产甲烷或内源呼吸来部分补偿曝气需求的前瞻性研究。 2. 高回收率与零液体排放(ZLD)集成: 探讨了MBR系统如何作为预处理单元,与后续的反渗透(RO)、正渗透(FO)甚至蒸发结晶技术进行高效集成,以实现工业废水甚至市政污水的深度回用与零液体排放目标。本书提供了详细的集成系统设计参数和兼容性分析。 3. 污泥减量化与资源化: 讨论了如何在MBR系统中通过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如培养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来实现污泥产量的实质性减少,并探讨了膜分离后的浓缩污泥如何高效转化为沼气或土壤改良剂的策略。 结语: 《MBR新工艺设计》不仅是一本理论参考书,更是一本面向实践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的操作指南。它系统性地梳理了当前MBR技术瓶颈的突破口,提供了从膜材料筛选到全流程智能控制的集成化设计思路,旨在指导读者构建更具经济性、更可持续、更适应未来环境挑战的新一代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本书的先进性体现在对新兴材料科学、先进过程控制理论与水处理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上,为行业向更高效率和更低碳排放迈进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这本书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张张精密的工程图纸,一行行严谨的计算公式,以及一系列经过反复验证的实验数据。这个书名所传达的信息非常明确——它是一本关于如何“设计”MBR新工艺的书。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在MBR领域有着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量身定制MBR工艺流程的指导。比如,对于工业废水,它的进水水质变化幅度可能很大,那么如何设计一套能够稳定运行、有效去除各种污染物的MBR系统?对于城市污水,又有哪些最新的工艺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占地面积?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所有希望深入理解和应用MBR技术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评分

《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这个书名,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专业、前沿且聚焦。我是一个在环保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MBR技术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但“新工艺设计”这四个字,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这意味着这本书很可能不仅仅是在介绍MBR的基本原理,而是直指其核心的工艺创新和工程设计层面。我期待它能解答我工作中的一些困惑,例如,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如何通过优化工艺设计来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在考虑MBR系统的长期运行成本时,哪些设计上的细节能够有效地降低能耗和维护费用?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模拟软件的应用,帮助读者在设计阶段就能预判系统的性能?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出一些颠覆性的设计理念,比如将MBR与其他先进处理技术(如高级氧化、吸附等)进行集成,形成更高效的复合处理工艺。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我在面对MBR技术挑战时,可以寻求解决方案的宝库。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光听着就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我这种对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的人。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它,但光是这个标题就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我猜测,这本书一定深入探讨了MBR技术在工艺设计层面的前沿突破,或许在膜组件的优化、流体力学模拟、污染物去除机制的深入理解,乃至系统整体能耗的降低等方面,都有着颠覆性的创新。现代社会对污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处理方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MBR技术因其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等优点,被寄予厚望。因此,一本聚焦于“新工艺设计”的书,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为解决当前MBR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瓶颈,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我非常期待它能带来一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更有效地防止膜污染,如何提高膜通量,以及如何设计出更经济、更高效的MBR系统。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潜力,这正是吸引我这样技术爱好者的关键所在。

评分

《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这个书名,让我有种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我一直对MBR技术在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而“新工艺设计”这个关键词,则直接点出了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如何在现有MB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工艺设计来实现性能的飞跃。比如,它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够显著提升膜分离效率、延长膜使用寿命的创新设计?或者,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否有新的设计理念能够帮助MBR系统实现更低的能耗?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涉及的模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等前沿概念感到好奇。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更加绿色、经济、高效的MBR系统的方法论,那对于推动MBR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对成本和效率要求极高的场景中,将会起到关键作用。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相信它里面蕴含着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信息。

评分

说实话,拿到《MBR新工艺设计 [The New Process Design For MBR]》这本书,我内心涌现的是一种对未知探索的兴奋感,如同打开一扇通往新大陆的大门。这个书名本身就暗示着它并非对现有MBR技术的简单罗列,而是着重于“新”与“设计”。我猜想,作者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那些尚未被广泛应用,但极具潜力的MBR新工艺。比如,它会不会介绍一些新型的膜材料,或者是创新的膜组件排列方式,来提高过滤效率并降低能耗?又或者,它会深入剖析MBR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规律,并基于这些规律提出优化设计的方法?我个人尤其关注在复杂废水处理场景下MBR技术的适应性,这本书是否能提供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想象一下,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能够大幅提升MBR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设计思路,那对于推广MBR技术,甚至推动整个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进步,都将是巨大的贡献。光是这个书名,就已经让我跃跃欲试,想立刻深入其中,去了解那些“新”究竟体现在何处,以及这些“新工艺”是如何被巧妙地“设计”出来的。

评分

1

评分

性价比高,印刷精美,很实用

评分

评分

值得,非常值得!内容非常好,具有参考价值!

评分

不咋地太贵了,没想象的好

评分

评分

不咋地太贵了,没想象的好

评分

还不错,挺好的!!!!!!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送的也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