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小說最經典:孽海花》共三十五迴,其精華部分隻是前二十迴,從主人公金雯青在同治戊辰年(1868)高中狀元,到光緒癸巳年(1893)含恨而逝,反映瞭中國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戰敗這三十年間的曆史。小說規模宏闊,包涵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清流黨之煊赫、公羊學之興盛、維新派和革命黨的活躍,以及德國、俄國的異域事件。作者的筆觸,始終集中在當時的上流社會達官名士身上,通過他們來錶現中國知識分子從濛昧閉塞、自我陶醉到睜眼看世界、並進而探索強國富民之路的心路曆程。這正是《孽海花》最值得珍視的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迴 一霎狂潮陸沉奴樂島 卅年影事托寫自由花
第二迴 陸孝廉訪艷宴金閶 金殿撰歸裝留滬瀆
第三迴 領事館鋪張賽花會 半敦生演說西林春
第四迴 光明開夜館福晉呈身 康瞭睏名場歌郎跪月
第五迴 開樽賴有長生庫 插架難遮素女圖
第六迴 獻繩技唱黑旗戰史 聽笛聲追白傅遺蹤
第七迴 寶玉明珠彈章成艷史 紅牙檀闆畫舫識花魁
第八迴 避物議男狀元偷娶女狀元 藉誥封小老母權充大老母
第九迴 遣長途醫生試電術 憐香伴愛妾學洋文
第十迴 險語驚人新欽差膽破虛無黨 清茶話舊侯夫人名噪賽工場
第十一迴 潘尚書提倡公羊學 黎學士狂臚老韃文
第十二迴 影並帝天初登布士殿 學通中外重翻交界圖
第十三迴 誤下第遷怒座中賓 考中書互爭門下士
第十四迴 兩首新詩是謫官月老 一聲小調顯命婦風儀
第十五迴 瓦德西將軍私來大好日 斯拉夫民族死爭自由天
第十六迴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 鏡邊語影俠客窺樓
第十七迴 辭鴛侶女傑赴刑颱 遞魚書航師嘗禁臠
第十八迴 遊草地商量請客單 藉花園開設談瀛會
第十九迴 淋灕數行墨五陵未死健兒心 的爍三明珠一笑來筋名士壽
第二十迴 一紙書送卻八百裏 三寸舌壓倒第一人
第二十一迴 背履曆庫丁濛廷辱 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迴 隔牆有耳都院會名花 宦海迴頭小侯驚異夢
第二十三迴 天威不測蜚語中詞臣 隱恨難平違心驅俊僕
第二十四迴 憤輿論學士修文 救藩邦名流主戰
第二十五迴 疑夢疑真司農訪鶴 七擒七縱巡撫吹牛
第二十六迴 主婦索書房中飛赤鳳 天傢脫輻被底臥烏龍
第二十七迴 鞦狩記遺聞白妖轉劫 春帆開協議黑眚臨頭
第二十八迴 棣萼雙絕武士道捨生 霹靂一聲革命團特起
第二十九迴 龍吟虎嘯跳齣人豪 燕語鶯啼驚逢逋客
第三十迴 百水灘名伶擲帽 青陽港好鳥離籠
第三十一迴 摶雲搓雨弄神女陰符 瞞鳳棲鸞惹英雌決鬥
第三十二迴 艷幟重張懸牌燕慶裏 義旗不振棄甲雞隆山
第三十三迴 保殘疆血戰颱南府 謀革命舉義廣東城
第三十四迴 雙門底是烈女殉身處 萬木堂作素王改製談
第三十五迴 燕市揮金豪公子無心結死士 遼天躍馬老英雄仗義送孤臣      
精彩書摘
     於是大傢見瞭,就擺起颱麵來,聘珠請各人叫局。摹如叫瞭武美仙,肇廷叫瞭諸桂卿,木生叫瞭姚韻初。山芝道:“效亭先生叫誰?”效亭道:“聞得有一位杭州來的姓褚的,叫什麼愛林,就叫瞭她吧。”山芝就寫瞭。摹如道:“說起褚愛林,有些古怪。前日有人打茶圍,說她房內備著多少箏、琵、簫、笛,夾著多少碑、帖、書、畫,上有名人珍藏的印。還有一樣奇怪東西,說是一個玉印,好像是漢朝一個妃子傳下來的。看來不是舊傢落薄,便是個逃妾哩!”肇廷道:“莫非是趙飛燕的玉印嗎?那是龔定庵先生的收藏。定公集裏,還有四首詩記載此事。”木生道:“先兩天,定公的兒子龔孝琪兄弟還在上海遇見。”效亭道:“快彆提這人,他是已經投降瞭外國人瞭。”山芝道:“他為什麼好端端的要投降呢?總是外國人許瞭他重利,所以肯替他做嚮導。”效亭道:“倒也不是。他是脾氣古怪,議論更荒唐。他說這個天下,與其給本朝,寜可贈給西洋人。你想這是什麼話?”肇廷道:“這也是定公立論太奇,所謂其父報仇,其子殺人。古人的話到底不差的。”木生道:“這種人不除,終究是本朝的大害!”效亭道:“可不是麼!庚申之變,虧得有賢王留守,主張大局。那時兄弟也奔走其間,朝夕與英國威妥瑪磋磨,總算靠著列祖列宗的洪福,威酋答應瞭賠款通商,立時退兵。否則,你想京都已失守瞭,外省又有太平軍,糟得不成樣子,真正不堪設想!所以那時兄弟就算受點子辛苦,看著如今大傢享太平日子,想來還算值得。”山芝道:“如此說來,效翁倒是本朝的大功臣瞭。”效亭道:“豈敢!豈敢!”木生道:“據兄弟看來,現在的天下雖然太平,還靠不住。外國勢力日大一日,機器日多一日。輪船鐵路、電綫槍炮,我國一樣都沒有辦,哪裏能夠對付他!”正說問,諸妓陸續而來。五人開懷暢飲,但覺笙清簧暖,玉笑珠香,不消備述。眾人看著褚愛林麵目,煞是風韻,舉止亦甚大方,年紀二十餘歲。問她來曆,隻是笑而不答,但曉得她同居姊妹尚有一個姓汪的,皆從杭州來蘇。遂相約席散,至其寓所。不一會,各妓散去,鍾敲十二下,山芝、效亭、肇廷等自去訪楮愛林。摹如以將赴上海,少不得部署行李,先喚轎班,點燈伺候,彆著眾人迴傢。話且不提。
  卻說金殿撰請假省親,趁著飛似海馬的輪船到上海,住名利棧內,少不得拜會上海道、縣及各處顯官,自然有一番應酬,請酒看戲,更有一班同鄉都來探望。一日,傢丁投進帖子,說馮大人來答拜。雯青看著是“馮桂芬”三字,即忙立起身,說:“有請。”傢丁揚著帖子,走至門口,站在一旁,將門簾擎起。但見進來一個老者,約六十餘歲光景,白須垂頷,兩目奕奕有神,背脊微傴,見著雯青,卵嗬嗬作笑聲。雯青趕著搶上一步,叫聲“景亭老伯”,作下揖去。見禮畢,就坐,茶房送上茶來。兩人先說些京中風景。景亭道:“雯青,我恭喜你飛黃騰達。現在是五洲萬國交通時代,從前多少詞章考據的學問,是不盡可以用世的。昔孔子翻百二十國之寶書,我看現在讀書,最好能通外國語言文字,曉得他所以富強的緣故。一切聲、光、化、電的學問,輪船、槍炮的製造,一件件都要學會他,那纔算得個經濟!我卻曉得去年三月,京裏開瞭同文館,考取聰俊子弟,學習推步及各國語言。論起‘一物不知,儒者之恥’的道理,這是正當辦法,而廷臣交章諫阻。倭良峰為一代理學名臣,而亦上一疏。有個京官抄寄我看,我實在不以為然。聞得近來同文館學生,人人叫他洋翰林、洋舉人呢。”雯青點頭。
  景亭又道:“你現在清華高貴,算得中國第一流人物。若能周知四國,通達時務,豈不更上一層呢!我現在認得一位徐雪岑先生,是學貫天人、中西閤撰的大儒。一個令郎,字忠華,年紀與你不相上下,並不考究應試學問,天天是講著西學哩!”雯青方欲有言,傢丁復進來道:“蘇州有位姓陸的來會。”景亭問是何人,雯青道:“大約是幕如。”果然走進來一位少年,甚是英發,見二人,即忙見禮坐定。茶房端上茶來。彼此說瞭些契闊的話,無非幾時動身,幾時到埠,曉得莘如住在長發棧內。景亭道:“二位在此甚好,聞得英領事署後園有賽花會,照例每年四月舉行,西洋各國琪花瑤草擺列不少,很可看看。我後日來請同去吧。”端瞭茶,喝著兩口,起身告辭。
  ……      
前言/序言
       
				 
				
				
					《鏡海花》  一部波詭雲譎、蕩氣迴腸的清末民初風情畫捲  《鏡海花》並非一本講述“孽海花”故事的書,而是一部獨立的作品,它以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深入探究清末民初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以細膩的筆觸勾勒齣時代的變遷、人性的復雜以及社會的百態。本書不涉及“孽海花”中的人物、情節或主題,而是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洞察力,為讀者呈現一幅波詭雲譎、蕩氣迴腸的時代風情畫捲。  時代背景:亂世浮沉,風雨飄搖  故事發生在清末民初,這是一個中國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變時期。古老的帝國行將就木,新的思潮湧動,西方文明的衝擊如同狂風驟雨,摧毀著舊有的秩序。在這個動蕩不安的年代,無論是權貴還是平民,都身不由己地被捲入時代的洪流。  書中,作者用生動傳神的筆墨,描繪瞭北京、上海、天津等幾個重要城市的麵貌。北京,這座承載著韆年帝都榮光的古都,在辛亥革命的炮火聲中,舊日的輝煌逐漸黯淡,留下的隻有曆史的餘韻和無盡的彷徨。上海,這個被譽為“東方巴黎”的通商口岸,則呈現齣另一番景象:洋行林立,租界遍布,紙醉金迷中隱藏著暗流湧動。五光十色的十裏洋場,既是繁華的象徵,也是罪惡滋生的溫床。天津,這座見證瞭中國近代屈辱曆史的港口城市,則在租界與中國本土勢力之間,展現齣一種微妙而緊張的共存關係。  作者對那個時代的社會氛圍有著精準的把握。新舊觀念的碰撞,道德倫理的失序,以及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都被刻畫得淋灕盡緻。曾經森嚴的等級製度正在瓦解,新的社會力量正在崛起。知識分子在西學東漸的衝擊下,有的擁抱新知,有的則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搖擺不定。而底層人民,則在貧睏、戰亂和社會變革中,默默承受著命運的安排。  人物塑造:眾生百態,血肉豐滿  《鏡海花》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塑造瞭一係列性格鮮明、命運各異的人物。他們如同時代的縮影,摺射齣那個動蕩年代裏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人們的生存狀態和內心世界。  陸懷恩: 一位齣身書香門第的青年,他聰明穎悟,卻又帶著幾分封建士大夫的迂腐。在接受瞭新式教育後,他內心充滿瞭對國傢前途的憂慮,卻又對現實的黑暗和人性的復雜感到無力。他的愛情之路坎坷,在與齣身低微的女子林婉如的感情糾葛中,他看到瞭社會階層的鴻溝,也體會到瞭個人情感在現實麵前的脆弱。陸懷恩的形象,代錶瞭那個時代一部分知識分子的迷茫與探索。  林婉如: 一位美麗聰慧,卻命運多舛的女子。她齣身貧寒,卻有著超越齣身的品格和纔情。為瞭生計,她不得不周鏇於各種復雜的人際關係之中,經曆瞭從清純少女到曆經滄桑的蛻變。她與陸懷恩的愛情,充滿瞭理想主義的光輝,但也最終被現實的殘酷所打破。林婉如的命運,是那個時代無數底層女性悲慘命運的縮影,她們的美麗與纔華,在男權社會和動蕩局勢下,往往成為她們不幸的根源。  趙明遠: 一位齣身於官宦世傢,卻又有著進步思想的年輕人。他目睹瞭傢族的衰敗和官場的腐敗,對舊製度産生瞭深刻的懷疑。他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改良活動,試圖為國傢尋找一條齣路。然而,他的理想在現實的阻礙和人性的弱點麵前,屢屢受挫。趙明遠代錶瞭那個時代一群熱血青年,他們有著改變世界的抱負,卻又不得不麵對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李蘭英: 一位齣身於商賈傢庭的女子,精明強乾,有著敏銳的商業頭腦。在那個男性主導的社會,她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商場上闖齣瞭一片天地。她看透瞭人情世故,也懂得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李蘭英的形象,展現瞭那個時代女性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堅韌與智慧。  除瞭這些主要人物,《鏡海花》還塑造瞭許多性格各異的配角,如風姿綽約的交際花、陰險狡詐的官僚、樸實善良的農民、以及追逐革命理想的熱血青年等等。每個人物都有著自己的故事,他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瞭那個時代的壯麗史詩。  敘事風格:旁徵博引,細節緻勝  《鏡海花》的敘事手法獨具匠心。作者並非采用單一綫性敘事,而是通過多角度、多綫索的交織,將故事娓娓道來。這種敘事方式,使得故事的情節更加豐富,人物關係更加復雜,也更能展現齣時代的全貌。  作者對細節的把握極為精妙。無論是人物的服飾、飲食,還是城市的街景、建築,亦或是那個時代的流行語、風俗習慣,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將讀者帶入瞭那個年代。例如,對於北京的描寫,作者會細緻到鬍同裏的叫賣聲、四閤院裏的傢常話,以及老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對於上海的描寫,則會著重於洋行裏的商戰、租界裏的舞會、以及新興的娛樂方式。這些細節的堆砌,不僅增強瞭故事的真實感,也使得讀者對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此外,作者在敘事過程中,常常穿插曆史典故、民間傳說、詩詞歌賦,使得文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旁徵博引的寫作手法,不僅豐富瞭故事的內涵,也提升瞭作品的藝術品味。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知識的海洋,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所收獲。  主題探討:人性的光輝與陰影,時代的無常與悲歡  《鏡海花》所探討的主題是多層麵的。  人性的復雜性: 作者毫不避諱地展現瞭人性的光輝與陰影。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人們為瞭生存,可能會做齣一些違背良心的選擇,但也總有一些人,在黑暗中保持著內心的純潔和對理想的追求。書中的人物,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欲望、情感和掙紮,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信。  時代的無常: 時代的變化,如同翻臉不認人的巨浪,吞噬著個體脆弱的生命。曾經顯赫一時的權貴,可能一夜之間跌落塵埃;曾經風光無限的傢族,可能因為一場革命而分崩離析。作品深刻地揭示瞭個人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渺小與無奈。  傳統與現代的衝突: 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的傳統文化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書中,一些人物堅守著傳統的價值觀,一些人物則積極擁抱新思潮,而更多的人則在兩者之間徘徊,試圖找到一條適閤自己的齣路。這種衝突,不僅體現在思想層麵,也體現在社會製度、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麵。  愛情與命運: 愛情在《鏡海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它並非總是美好而圓滿的。在那個社會背景下,門第、貧富、階級等現實因素,常常成為愛情的巨大阻礙。主人公們的愛情故事,既有淒美動人的瞬間,也有令人扼腕嘆息的結局,它們深刻地反映瞭那個時代個體情感的脆弱與無奈。  藝術價值:  《鏡海花》以其宏大的曆史視野、精湛的人物塑造、生動的細節描繪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一部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寫照,一幅反映那個時代社會風貌的巨幅畫捲。通過閱讀《鏡海花》,讀者不僅可以瞭解到清末民初的社會狀況、曆史事件,更能夠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心靈軌跡,以及在曆史變革麵前,人性的復雜與光輝。  本書適閤所有對中國近代史、對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和情感感興趣的讀者。它將帶領您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風雲激蕩、跌宕起伏的年代,品味人生的百味,體悟時代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