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羨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於無形。《季羨林談人生(典藏本)》是季羨林先生於2006年親自授權、審定的經典暢銷書,集中精選瞭季羨林先生談人生智慧的文章。時值季羨林先生誕辰103周年,當代中國齣版社在原來《季羨林談人生》的基礎之上,循著季羨林先生的思想軌跡,精編精選瞭季先生關於人生智慧的文章,精心設計齣版瞭《季羨林談人生(典藏本)》。季羨林先生愈行愈遠,而他的人生智慧對讀者的影響卻愈久彌深。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6日,山東清平人。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專修德文。1935年入德國哥根廷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瞭梵文、巴利文、佛教混閤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1946年被鬍適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係。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季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傢、語言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翻譯傢和散文傢。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範圍之廣,國內外罕見。
第一章·不完滿纔是人生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人生
再談人生
三論人生
人生漫談
人生之美
漫談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人生小品
禪趣人生
不完滿纔是人生
人間第一愛
第二章·做人與處世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傢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和感情矛盾與和諧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談禮貌
滿招損,謙受益
謙虛與虛僞
容忍
知足知不足
有為有不為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度
毀譽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難得糊塗
做人與處世
牽就與適應
三思而行
目中無人
忘
漫談消費
論朋友
第三章·我們麵對的現實
所謂“當時”者,指人生過去的某一個階段。處在這個階段中時,覺得日子也不過如此,是很尋常的。過瞭十幾二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迴頭一看,當時實在有不尋常者在。……我們麵對的現實,多種多樣,很難一一列舉。現在我隻談兩個:第一,生活的現實;第二,學術研究的現實。
希望在你們身上
一寸光陰不可輕
成功
當時隻道是尋常
開捲有益
走運與倒黴
緣分與命運
隔膜
壞人
傻瓜
用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問題
勤奮、天纔(纔能)與機遇
我們麵對的現實
論恐懼
論壓力
第四章·我寫我
我這一生,同彆人差不多,陽關大道,獨木小橋,都走過跨過。坎坎坷坷,彎彎麯麯,一路走瞭過來。我不能不承認,我運氣不錯,所得到的成功,所獲得的虛名,都有點名不副實。在另一方麵,我的倒黴也有非常人所可得者。在那駭人聽聞的所謂什麼“大革命”中,因為敢於仗義執言,幾乎把老命賠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難忘的。
我寫我
我的心是一麵鏡子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
我害怕“天纔”
衣著的款式
第五章·長壽之道
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可謂長壽矣。因此經常有人嚮我詢問長壽之道,養生之術。我敬謹答曰:“養生無術是有術。”……如果非要我講齣一個秘訣不行的話,那麼我的秘訣就是:韆萬不要讓腦筋懶惰,腦筋要永遠不停地思考問題。
養生無術是有術
談老
老年(一)
老年(二)
老年(三)
談老年(一)
談老年(二)
談老年(三)
老年十忌
老年四“得”
老馬識途
長生不老
長壽之道
  不完滿纔是人生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
  關於這一點,古今的民間諺語,文人詩句,說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比如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閤,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嶽(根據吳小如先生考證)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都是我們時常引用的,膾炙人口的。類似的例子還能夠舉齣成百上韆來。
  這種說法適用於一切人,舊社會的皇帝老爺子也包括在裏麵。他們君臨天下,“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滅族,小事一端,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然而,實際上,王位繼承,宮廷鬥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雖然捏造瞭“龍禦上賓”這種神話,但他們自己也並不相信。他們想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他們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齣”。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藥,期望藉此以不死。結果,事與願違,仍然是“龍禦上賓”嗚呼哀哉瞭。
  在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力極大,驕縱恣肆,貪贓枉法,無所不至。在這一類人中,好東西大概極少,否則包公和海瑞等絕不會流芳韆古,久垂宇宙瞭。可這些人到瞭皇帝跟前,隻是一個奴纔,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闆上夾帶一點鶴頂紅,一旦皇恩浩蕩,欽賜極刑,連忙用舌尖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槃,落得一個全屍。可見這一批人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談不到什麼完滿的人生。
  至於我輩平頭老百姓,日子就更難過瞭。建國前後,不能說沒有區彆,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瞭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瞭包,踩瞭人一下,或者被人踩瞭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瞭,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齣全武行。到瞭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僞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多是完滿的呢?
  再說到我們這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在曆史上一生中就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隻一個“考”字,就能讓你談“考”色變。“考”者,考試也。在舊社會科舉時代,“韆軍萬馬過獨木橋”,要上進,隻有科舉一途,你隻需讀一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灕盡緻地瞭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範進為代錶的那一批舉人進士,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現在我們運氣好,得生於新社會中。然而那一個“考”字,宛如如來佛的手掌,你彆想逃脫得瞭。幼兒園升小學,考;小學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學,考;大學畢業想當碩士,考;碩士想當博士,考。考,考,考,變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運仍然難免,現代知識分子落到這一張密而不漏的天網中,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我們的人生還談什麼完滿呢?
  災難並不限於知識分子:“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纔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瞭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1998年8月20日
  ……
  人生
  在一個“人生漫談”的專欄中,首先談一談人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認為,對於我來說,這個題目也並不難寫。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經滾瞭八十多個春鞦瞭。一天天麵對人生,時時刻刻麵對人生,讓我這樣一個世故老人來談人生,還有什麼睏難呢?豈不是易如反掌嗎?
  但是,稍微進一步一琢磨,立即齣瞭疑問:什麼叫人生呢?我並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蕓蕓眾生中也沒有哪一個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學傢談人生者眾矣。什麼人生意義,又是什麼人生的價值,花樣繁多,撲朔迷離,令人眼花繚亂;然而他們說瞭些什麼呢?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是越談越糊塗。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學傢的哲學,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們的哲學同吾輩凡人不搭界,讓這些哲學,連同它們的“傢”,坐在神聖的殿堂裏去獨現輝煌吧!像我這樣一個凡人,吃飽瞭飯沒事兒的時候,有時也會想到人生問題。我覺得,我們“人”的“生”,都絕對是被動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先製定一個誕生計劃,然後再下生,一步步讓計劃實現。隻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釋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眾生。先考慮要降生的國傢,再考慮要降生的父母。考慮周詳之後,纔從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輩凡人。
  吾輩凡人的誕生,無一例外,都是被動的,一點主動也沒有。我們糊裏糊塗地降生,糊裏糊塗地成長,有時也會糊裏糊塗地夭摺,當然也會糊裏糊塗地壽登耄耋,像我這樣。
  生的對立麵是死。對於死,我們也基本上是被動的。我們隻有那麼一點主動權,那就是自殺。但是,這點主動權卻是不能隨便使用的。除非萬不得已,是決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麵講瞭那麼些被動,那麼些糊裏糊塗,是不是我個人真正欣賞這一套,贊揚這一套呢?否,否,我決不欣賞和贊揚。我隻是說瞭一點實話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覺得,我們在被動中,在糊裏糊塗中,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我勸人們不妨在吃飽瞭燕窩魚翅之後,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後,或者在卡拉OK、高爾夫之後,問一問自己:你為什麼活著?活著難道就是為瞭恣睢的享受嗎?難道就是為瞭忍飢受寒嗎?問瞭這些簡單的問題之後,會使你頭腦清醒一點,會減少一些糊塗。謂予不信,請嘗試之。
  1996年11月9日
 
這本書的閱讀節奏感把握得極好,讀完之後,我感覺像經曆瞭一場精心策劃的精神漫步。它不像某些傳記那樣,為瞭追求史實的完整性而顯得冗長乏味,也不像某些勵誌書籍那樣,為瞭鼓舞人心而顯得空洞口號式。恰到好處的章節長度,使得每一次閱讀都能有一個清晰的起承轉閤,非常適閤在通勤、午休或者睡前這樣零散的時間段進行。每一次閤上書本,心中都會留下一個清晰的畫麵或一個深刻的感悟點,這些“留白”的空間,正是留給讀者自我消化的部分。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節奏,避免瞭閱讀疲勞,反而讓人對下一次的翻閱充滿期待,仿佛每次打開,都能接續上一次未竟的沉思,使得閱讀體驗層層遞進,連綿不絕。
評分初讀此書,便被其行文的流暢和邏輯的嚴密所深深吸引。作者在闡述觀點時,總能做到深入淺齣,將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哲思或人生體悟,用極其生活化、貼近人心的語言娓娓道來。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復雜的概念拆解成一個個可以被普通人理解和消化的碎片,然後又巧妙地將它們重新組閤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係。我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不自覺地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一段話,因為它帶來的啓發不是那種一閃而過的小聰明,而是能觸及內心深處,引發持續不斷的思考。這種行文風格,讓閱讀變成瞭一種主動的探索和對話,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尤其是在論述某一人生階段的睏惑時,作者的語氣總是帶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洞察力,既不矯揉造作,又不失溫度,讓人感到無比的信賴和親近。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對我來說,更多地體現在它所構建起來的知識圖景的宏大與精微並存上。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對個人經曆的簡單迴顧,而是將個體的生命體驗,巧妙地嵌入到更廣闊的文化、曆史乃至學術的背景之中。每一次談及某項學術成就,都能感受到背後深厚的學識積澱,那是幾十年如一日在案頭默默耕耘的成果,絕非一時靈感所能企及。更令人敬佩的是,即便內容涉及專業領域,作者也總能以一種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對待不同的思想流派,他的文字中沒有那種固步自封的傲慢,反而充滿瞭對未知的好奇和對不同文化的尊重。這種廣博的視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的認知框架,讓我們在審視自身問題時,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再局限於狹隘的自我中心視角。
評分這本書真正觸動我的是它所展現齣的那種“內觀”的力量。在喧囂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似乎越來越擅長嚮外尋求答案和價值,而這本書卻像一麵鏡子,溫柔卻堅定地引導我們迴望自身。作者分享的那些關於麵對挫摺、保持謙遜以及探尋內心平靜的體悟,不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基於真實人生起伏的淬煉所得。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慢”的哲學,它並非提倡逃避,而是倡導一種有質量的專注,強調在快速流逝的時間中,如何為自己的靈魂留存一片寜靜的土壤。讀完這本書,我沒有獲得一套即時生效的“成功公式”,但卻獲得瞭一種更強大的內在韌性,一種在麵對不確定性時,依然能夠保持從容和定力的底氣。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滋養,是比知識本身更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從拿在手裏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對細節的用心。封麵采用的某種啞光紙張,觸感溫潤,搭配著燙金的書名和作者名字,在光綫下泛著低調而典雅的光芒。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米白色的紙張有效緩解瞭閱讀帶來的視覺疲勞,字體的排版疏密得當,行距恰到好處,使得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酸澀。我尤其欣賞的是其中一些珍貴的曆史照片和手稿的影印件,它們的清晰度和還原度都非常高,仿佛能透過紙張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裝幀的堅固程度也讓人放心,無論是平放在書桌上,還是經常翻閱攜帶,書脊都沒有絲毫鬆動的跡象,這對於一本我打算珍藏多年的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品質保證。整體而言,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一次翻開都是一種視覺和觸覺上的享受,從物理層麵就為閱讀體驗奠定瞭極高的起點。
評分很好看後收益很大
評分衝著季老先生的大名買的,還沒看呢
評分一直信賴京東,一直信賴三聯,快遞小哥服務一流!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書不錯,迴頭慢慢看。
評分體驗不一樣的彆人的人生。
評分字跡清晰,內容不錯,送貨很快。
評分書的質量不錯,快遞到傢,很方便
評分書的內容和我之前買的彆的齣版社彆的集有重復,但有滿減活動,很劃算,就一起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