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上海作协会员、军史作家,曾获《现代兵器》杂志“2009年度优秀作者一等奖”等荣誉,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逾百万字。出版有《那时英雄:隋唐战史》、《壬辰1592:决战朝鲜》、《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等多部历史、军事著作,广受好评。
李海宁:大学教师,欧美军事历史研究者,著有《断头台上的白玫瑰——德国“白玫瑰”反纳粹运动》、《真实的谎言——萨拉热窝事件的背景、内幕和真相》等文。
前言
维多利亚的秘密——英国王室一战秘史
进击海洋——沙皇俄国海上力量发展史
被遗忘的战争——记一战中的意大利战场
晚清将帅志
穆彰阿:道光最信任的首辅
肃顺:国人皆曰可杀的改革家
僧格林沁:外战外行的莽将
张国梁:郁闷的二五仔
冯子材:天地会出身的抗法英雄
左宗棠:一句粗口成就了功名大唐西域之高昌绝唱(战争文学)
创作团队简介
在宣布艰苦奋斗日子结束,“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那天晚上,乔治五世下令开启尘封已久的白金汉宫酒窖,让大家开怀畅饮。据史料记载,为庆祝打败了德国人,国王打开了先王乔治四世的一瓶佳酿白兰地,这是当年为了纪念威灵顿在滑铁卢战胜拿破仑而特别封存的。不过,据说这瓶酒因为放置时间过长,喝起来有股土腥味……
这场空前的全球大战,交战双方差不多动员了6500万人。其中协约国4000万人,同盟国2500万人。伤亡人数是惊人的,尽管永远不可能确知,但据研究估计,直接战死或因伤致死的战斗人员在1000万至1300万人之间,不同程度负伤的约有2122万人。财富的损失也是前所未有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则达1516亿美元。
大不列颠为协约国的事业贡献了9496370人,其中英国600万人,帝国的其它部分300多万人。共有3266723人死伤和失踪,实际牺牲的约100万人,将近200万人受伤,其中伤重致残或形貌损毁者有好几十万人。还有许多人将在精神病院度过漫长的岁月。与杀人盈野的陆地战场相比,海战虽然在武器装备方面耗资巨大,人员伤亡数量却相对较少,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的:海军伤亡27215人,其中溺毙或击毙的有22258人。
英国国内的“战线”也受到了损伤,战斗的参与者不再仅仅是那些雇佣兵和职业军人,全英人民也被卷入战争的漩涡。德国人先是驾驶齐柏林飞艇,后来又改用哥达式轰炸机对英国本土实施轰炸。这是自1066年诺曼底人入侵并占领英格兰以来,战火首次降临英伦岛。被炸死的老百姓有1413人,伤的更多,许多房屋被炸毁、烧毁;德国潜艇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吨位达1115.3万吨,其中英国损毁的不下900万吨,从事商运的海员死亡14661人,受伤3万人,损失的船舶和货物价值计7.5亿英镑。
这场战争同样摧毁了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它对政治的影响至今犹存。战争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想法,形成了对德国的偏见。1914年战争爆发后,英军在德国军队的疯狂进攻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使英国社会一片骚动,点燃了英国人仇恨所有德国人的怒火。当时的英国,一旦见到德国姓氏的人,人们便流露出鄙夷的表情,而后就是拳脚相加,还有的当场被扣押送往警察局。就连英国人喜欢养的德国小猎犬,也被列入了黑名单。
仇恨情绪甚至蔓延到了英国上流社会,亲手组建了英国远征军的理查德·霍尔丹就是这潮流的最大牺牲品。有人揭发他曾在一次晚会上谈起德国是他的精神家园。实际上,这位前陆军大臣只不过是在回忆自己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岁月,顺便提及的。然而,英国媒体却把这一事情炒得沸沸扬扬,结果引发了一场全民声讨运动。霍尔丹每天收到的恐吓信多达2600封。在如此形势的逼迫下,他只好辞去公职,以慰国人。
霍尔丹并不是惟一一位因为德国丢掉乌纱帽的人,乔治五世的侄子路易斯亲王也未能幸免。路易斯,即德国巴登堡公爵路德维希,青年时代都是在英国度过的,而且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是个事业有成的模范军官。自1912年起,他就开始担任地位仅次于海军大臣的海军参谋长职务,这也是皇家海军职业军官的最高官衔了。战争爆发后,亲王的德国出身在英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乔治五世亲自为他说情,但是迫于舆论压力,路易斯还是被免职了。直到1921年,也就是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英国人才恢复他的名誉,并重新授予他海军上将军衔。可心灵的创伤是永远都无法愈合的。
此后,有人斥责白金汉宫里还隐藏着“德国间谍”。乔治五世对民众的排外情绪感到非常震惊。但他自己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宫内惟一来自德国的侍女艾尔萨被遣送回国。到了1916年,战争已经进行过半,老百姓的反德声浪更加高涨,国王本人也被牵连了进去。尽管乔治五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但是这个王室很长时间以来还顶着德国名字。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英国王族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祖籍可以追溯到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这些家族。英国王室成员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好让步,与德国亲戚划清界限,完全代表本国人民。
为王室改换门庭的建议被提上议事日程,乔治五世让手下人征集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很快,各种建议就被汇总过来,堆满了他的办公桌。最终,担任国王私人秘书的阿瑟·比格在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之后,拿出了最佳方案。1917年7月17日,英国王室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将家族名称改为“温莎”这个非常英国化的称谓。与此同时,所有与德国有亲戚关系的贵族家庭也都相继改名,前文提到的路易斯亲王将家族姓氏改成了英国化的“蒙巴顿”;所有拥有英国封号的德国贵族,其头衔全都被取消,比如,汉诺威家族从此不再是坎伯兰公爵了。
一夜之间,英国王室再次受到民众的追捧,乔治五世的王位获得了巩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大战使若干古老的君主政体彻底消失,君主们一个个灰溜溜地离开了历史舞台。1917年,有三百年历史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已无比虚弱,以致于它未经挣扎就被革命灭亡了。1918年的德国也是一片混乱,饥民同军队联合起来,放逐了德皇;同时,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萨克斯-哥达和萨克森-科堡-雷宁根等大小诸侯们也被剥夺了特权,被扫地出门。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往日的强大化为泡影,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和奥斯曼等王朝亦被肢解。
......
前言
2013年7月22日,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和英国民众聚集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外,焦急等待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一位身穿英国传统服装的假冒王室公告员手捧“圣旨”,高声宣告了小王子降生的消息。大英帝国的王室成员向来都是世界新闻的焦点,《维多利亚的秘密——英国王室一战秘史》一文将带您走进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那不为人知的私密历史。
对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领土的俄罗斯来说,拥有一个不冻港似乎是一个奢求。庞大的“北极熊”不但在陆地鲸吞海吃,对海洋也有着无穷的渴望。从彼得大帝开始,北极熊便开始了漫长的海军建设,《进击海洋——沙皇俄国海上力量发展史》便描述了这段发展历程。
一提起意大利,人们最容易想起的可能是足球、面条、披萨,还有黑手党,至于战争,恐怕没多少人会想起。但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意大利都是最主要的参加国之一。《被遗忘的战争——记一战中的意大利战场》一文,便为大家揭露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人是如何打仗的。
晚清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遭遇了“千年未逢之大变局”的满清王朝已经无法避免地走向沦亡。《晚清将帅志》将这段大变局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刻画得入木三分,颇能给当今中国社会带来一些启示。
对中国人来说,西域并非陌生的地方。自从汉代张骞凿通西域之后,西域便成了中原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强大且统一的朝代都不会放任这块土地脱离自己的掌握。《大唐西域之高昌绝唱》用雄浑的笔锋、壮美的辞章为大家解说这段史家绝唱。
《战争事典004》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的,当时就对它深深吸引。我一直觉得,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而战争史则是这面镜子中最具冲击力和最能反映人性的部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都显得十分专业,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充满了期待。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不仅仅是了解一场战争的结果,更想去探究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它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以及这场战争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我曾在其他一些历史书籍中零散地了解到一些战争的片段,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战争事典004》给我的感觉,似乎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为我提供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历史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去认识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重大事件。
评分最近入手了《战争事典004》,拿到手里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无论是纸质还是内容的厚度都让我充满了惊喜。我一直对军事题材的历史著作情有独钟,尤其是那种能够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人性、社会以及技术层面的作品。前几卷我就已经爱不释手,尤其是对其中关于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和技术革新部分的描写,觉得非常独到,给我的启发很大。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前线的战斗,却忽略了支撑这一切的复杂体系。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让你看到战争不仅仅是士兵们的血肉厮杀,更是一场综合国力、科技水平、经济实力乃至民心士气的全方位较量。我非常期待《战争事典004》能够延续这种深刻的视角,或许会更加聚焦于某些特定时期的战争,或者对某个兵种、某种武器的发展进行更细致的阐述。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战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评分我是一位对军事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战争事典004》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一直认为,战争史不仅仅是关于战术和战略的堆砌,它更是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历史洪流中无数个体命运的交织。我特别喜欢《战争事典》系列在前几卷中所展现的那种细腻而深刻的叙事风格。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一场场具体的战役,更是在试图还原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背景以及科技水平,从而让我们能够更真切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每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思考。我非常期待《战争事典004》能够延续这种风格,或许会着重于某个时期的战争,或者对某一类战争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我渴望从中获得更多关于战争的深度洞察和历史启迪。
评分哇,终于等到《战争事典004》的出版了!作为一名从第一卷就开始追随的忠实读者,我对这套书的期待值简直爆表。前几卷我已经反复翻阅了好几遍,里面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叹不已。每一场战役的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我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眼目睹着战局的瞬息万变。作者在史料考证上的严谨态度,更是让我这个历史爱好者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些被历史长河淹没的细节,以及各种鲜为人知的故事,都在他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我尤其喜欢他对军事策略和战术的分析,那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逻辑和时代背景,让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斗,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策。每次读完,我都感觉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不知道这一卷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又会揭示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沉浸在作者构建的宏大历史画卷中。
评分拿到《战争事典004》的那一刻,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我一直认为,战争并非简单的暴力冲突,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烙印,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更是人类社会复杂性的集中体现。而《战争事典》系列,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审视、去理解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的作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张弛有度,既有宏观的战略布局,又不乏微观的个体命运,让冰冷的历史数据瞬间有了温度。每次翻阅,都仿佛在与那些曾经的决策者、指挥官、甚至普通士兵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前几卷中,那些关于战前筹谋、战场策略的详细描述,以及对战争结局影响因素的深刻剖析,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我非常好奇,在《战争事典004》中,作者又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探讨?是否会涉及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战役,或者对某些经典战役有颠覆性的解读?
评分还不错的一套MOOK,对于喜欢古代战争史的我,一直在延续购买,虽然某些期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还是值得购买。习惯性购买,呵呵
评分作者简介
评分西美昂一世,这个将保加利亚第帝国推向峰的男人,曾四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强迫拜占庭帝国向其纳贡;并数次扑灭塞尔维亚@,一度将其变为帝国的一个省!让我们回顾西美昂大帝的一生,见证他如何缔造传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的湘军劳苦功高,而其学生李鸿章组建的淮军亦不遑多让。看李鸿章怎样指挥淮军援助上海,激战忠王李秀成!
评分我们不想被裹挟成时代的人质,而是梦想成为它的见证者,写下几行文字,几本书,以记录和描摹一个匆忙而未定型的大时代。
评分《战争事典005》通过剖析英法百年战争、唐末江淮各藩镇之间的战争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使历史爱好者、军迷更好地了解真实的历史,从而了解历史的脉络。
评分逢活动就入手,这次优惠力度蛮大的,快集全了。
评分书写保加利亚沙皇——西美昂大帝一生传奇,看他以何等强硬手腕成为拜占庭人的梦魇,称雄巴尔干地区!
评分@,古称西域,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清朝,自乾隆帝平定准格尔部、镇压大小和卓叛乱后,@在伊犁将军的管理下趋于平静,直到19世纪60年代腐朽的统治引起了大规模的民众暴动。这些暴动头领,割据一方,并最终引来了“中亚屠夫”阿古柏的疯狂入侵。在帝国主义的虎视眈眈下,左宗棠如何力挽狂澜,驱逐西北恶狼?
评分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