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04

战争事典00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毅 编
图书标签:
  • 战争史
  • 军事
  • 历史
  • 战争
  • 军事科技
  • 战略战术
  • 冷兵器
  • 热兵器
  • 战争文化
  • 军事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69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05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想知道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那些不为人知的私密历史吗?想知道俄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史吗?想知道意大利人在一战中是如何打仗的吗?想了解晚清的那些人、那些事吗?想知道玄奘的结拜兄弟高昌国王及高昌国的故事吗?……《战争事典004》*不容错过。

内容简介

2013年7月22日,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和英国民众聚集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外,焦急等待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孩子出生,一位身穿英国传统服装的假冒“王室公告员”手捧“圣旨”,高声宣告了小王子降生的消息。大英帝国的王室成员向来都是世界新闻中的焦点,《维多利亚的秘密——英国王室一战秘史》一文将带您走进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那不为人知的私密历史。对拥有世界上庞大领土的俄罗斯来说,拥有一个不冻港似乎是一个奢求。庞大的北极熊不但在陆地鲸吞海吃,对海洋也有着无穷的渴望。从彼得大帝开始,北极熊便开始了漫长的海军建设。《进击海洋——沙皇俄国海上力量发展史》便描述了这段发展历程。晚清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遭遇了“千年未逢之大变局”的满清王朝已经无法避免地走向沦亡。《晚清将帅志》将这段大变局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刻画得入木三分,颇能给当今中国社会带来一些启示。一提起意大利,人们容易想起的可能是足球、面条、披萨,还有黑手党,至于战争,恐怕没多少人会想起。但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意大利都是主要的参加国之一。《被遗忘的战争——记一战中的意大利战场》一文,便为大家揭露了在第*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人又是如何打仗的。对中国人来说,西域并非陌生的地方。自从汉代张骞凿通西域之后,西域便成为了中原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强大且统一的朝代都不会放任这块土地脱离自己的掌握。《大唐西域之高昌绝唱》用雄浑的笔锋、壮美的辞章为大家解说这段史家绝唱。

作者简介

宋毅,上海作协会员、军史作家,曾获《现代兵器》杂志“2009年度优秀作者一等奖”等荣誉,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逾百万字。出版有《那时英雄:隋唐战史》、《壬辰1592:决战朝鲜》、《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等多部历史、军事著作,广受好评。
李海宁:大学教师,欧美军事历史研究者,著有《断头台上的白玫瑰——德国“白玫瑰”反纳粹运动》、《真实的谎言——萨拉热窝事件的背景、内幕和真相》等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精美的排版、详实专业的内容,连我一个对古战毫无兴趣的人都被深深迷住了,无法自拔。
  ——raingun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充满了波澜壮阔、热血豪情的世界。
  ——黑甲螃蟹,古代战争史达人,SC古战版版主,新科动漫版主
  
★18年前,我曾有幸游历土耳其都市伊斯坦布尔一周,我徜徉于金碧辉煌的皇宫,震撼于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巍峨,流连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旖旎,也在鲁梅里要塞前沉吟着君士坦丁堡陷落和古拜占庭文明终结的那段历史……今天,我在宋毅先生主编的《战争事典》首辑中读到了《征服罗马—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城战》这一浸润着历史沧桑的雄浑之文,不禁为之震颤,借助作者从容雅致的文字和编者精心的统合,我的思绪仿佛又附着在曾亲手触摸过的那段段城墙和座座城堡上,也似乎亲睹了整整560年前的那场杀伐、那次文明的更替和人类命运令人嗟叹的交替轮回。《战争事典》首辑以独到的视角与力度阐释了战争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们孜孜以求的旨趣,本辑的几篇宏文无疑昭示出,无论是爱好、还是研究战争史,其境界无涯、乐趣无边也!
  ——汪冰,《曼陀菲尔传》、《帝国骑士》作者
  
★知识源自阅读,在于积累,《战争事典》毫无疑问从阅读性与知识面上满足了历史爱好者的需求。
  ——顾晓绿,北朝(新科动漫)军普版主、原创文学版主
  
★战非战,是国家大事;争则争,看《战争事典》。
  ——张七,西西河版主,评论家
  
★这本精美的杂志讲述了一个个我知之甚少,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人物和故事,极大地丰富了对古战争史的认知。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此类杂志或图书在国内图书市场还是太少。感谢宋毅主编和各位创作者。能潜心钻研、撰写自己喜爱的那段历史,真好。
  ——小小冰人,军事图书翻译家
  
★和宋毅相识于偶然,但立即被他对古战的专业研究所吸引。宋毅有着非常职业的做事态度、执着的精神追求、非常市场化的营销意识,国内历史、战史研究领域就缺这样能整合各类资源的专家。《战争事典》是指文携手宋毅及其创作团队倾注全力打造的战争题材的系列出版物,指文愿与天下有识之士,打造更多类似的出版品牌,合作共赢。请大家多关注指文图书,多关注《战争事典》。
  ——罗应中,指文图书出版总监

目录

前言

维多利亚的秘密——英国王室一战秘史

进击海洋——沙皇俄国海上力量发展史

被遗忘的战争——记一战中的意大利战场

晚清将帅志

穆彰阿:道光最信任的首辅

肃顺:国人皆曰可杀的改革家

僧格林沁:外战外行的莽将

张国梁:郁闷的二五仔

冯子材:天地会出身的抗法英雄

左宗棠:一句粗口成就了功名大唐西域之高昌绝唱(战争文学)

创作团队简介

精彩书摘

  在宣布艰苦奋斗日子结束,“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那天晚上,乔治五世下令开启尘封已久的白金汉宫酒窖,让大家开怀畅饮。据史料记载,为庆祝打败了德国人,国王打开了先王乔治四世的一瓶佳酿白兰地,这是当年为了纪念威灵顿在滑铁卢战胜拿破仑而特别封存的。不过,据说这瓶酒因为放置时间过长,喝起来有股土腥味……
  这场空前的全球大战,交战双方差不多动员了6500万人。其中协约国4000万人,同盟国2500万人。伤亡人数是惊人的,尽管永远不可能确知,但据研究估计,直接战死或因伤致死的战斗人员在1000万至1300万人之间,不同程度负伤的约有2122万人。财富的损失也是前所未有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则达1516亿美元。
  大不列颠为协约国的事业贡献了9496370人,其中英国600万人,帝国的其它部分300多万人。共有3266723人死伤和失踪,实际牺牲的约100万人,将近200万人受伤,其中伤重致残或形貌损毁者有好几十万人。还有许多人将在精神病院度过漫长的岁月。与杀人盈野的陆地战场相比,海战虽然在武器装备方面耗资巨大,人员伤亡数量却相对较少,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的:海军伤亡27215人,其中溺毙或击毙的有22258人。
  英国国内的“战线”也受到了损伤,战斗的参与者不再仅仅是那些雇佣兵和职业军人,全英人民也被卷入战争的漩涡。德国人先是驾驶齐柏林飞艇,后来又改用哥达式轰炸机对英国本土实施轰炸。这是自1066年诺曼底人入侵并占领英格兰以来,战火首次降临英伦岛。被炸死的老百姓有1413人,伤的更多,许多房屋被炸毁、烧毁;德国潜艇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吨位达1115.3万吨,其中英国损毁的不下900万吨,从事商运的海员死亡14661人,受伤3万人,损失的船舶和货物价值计7.5亿英镑。
  这场战争同样摧毁了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它对政治的影响至今犹存。战争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想法,形成了对德国的偏见。1914年战争爆发后,英军在德国军队的疯狂进攻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使英国社会一片骚动,点燃了英国人仇恨所有德国人的怒火。当时的英国,一旦见到德国姓氏的人,人们便流露出鄙夷的表情,而后就是拳脚相加,还有的当场被扣押送往警察局。就连英国人喜欢养的德国小猎犬,也被列入了黑名单。
  仇恨情绪甚至蔓延到了英国上流社会,亲手组建了英国远征军的理查德·霍尔丹就是这潮流的最大牺牲品。有人揭发他曾在一次晚会上谈起德国是他的精神家园。实际上,这位前陆军大臣只不过是在回忆自己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岁月,顺便提及的。然而,英国媒体却把这一事情炒得沸沸扬扬,结果引发了一场全民声讨运动。霍尔丹每天收到的恐吓信多达2600封。在如此形势的逼迫下,他只好辞去公职,以慰国人。
  霍尔丹并不是惟一一位因为德国丢掉乌纱帽的人,乔治五世的侄子路易斯亲王也未能幸免。路易斯,即德国巴登堡公爵路德维希,青年时代都是在英国度过的,而且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是个事业有成的模范军官。自1912年起,他就开始担任地位仅次于海军大臣的海军参谋长职务,这也是皇家海军职业军官的最高官衔了。战争爆发后,亲王的德国出身在英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乔治五世亲自为他说情,但是迫于舆论压力,路易斯还是被免职了。直到1921年,也就是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英国人才恢复他的名誉,并重新授予他海军上将军衔。可心灵的创伤是永远都无法愈合的。
  此后,有人斥责白金汉宫里还隐藏着“德国间谍”。乔治五世对民众的排外情绪感到非常震惊。但他自己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宫内惟一来自德国的侍女艾尔萨被遣送回国。到了1916年,战争已经进行过半,老百姓的反德声浪更加高涨,国王本人也被牵连了进去。尽管乔治五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但是这个王室很长时间以来还顶着德国名字。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英国王族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祖籍可以追溯到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这些家族。英国王室成员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好让步,与德国亲戚划清界限,完全代表本国人民。
  为王室改换门庭的建议被提上议事日程,乔治五世让手下人征集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很快,各种建议就被汇总过来,堆满了他的办公桌。最终,担任国王私人秘书的阿瑟·比格在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之后,拿出了最佳方案。1917年7月17日,英国王室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将家族名称改为“温莎”这个非常英国化的称谓。与此同时,所有与德国有亲戚关系的贵族家庭也都相继改名,前文提到的路易斯亲王将家族姓氏改成了英国化的“蒙巴顿”;所有拥有英国封号的德国贵族,其头衔全都被取消,比如,汉诺威家族从此不再是坎伯兰公爵了。
  一夜之间,英国王室再次受到民众的追捧,乔治五世的王位获得了巩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大战使若干古老的君主政体彻底消失,君主们一个个灰溜溜地离开了历史舞台。1917年,有三百年历史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已无比虚弱,以致于它未经挣扎就被革命灭亡了。1918年的德国也是一片混乱,饥民同军队联合起来,放逐了德皇;同时,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萨克斯-哥达和萨克森-科堡-雷宁根等大小诸侯们也被剥夺了特权,被扫地出门。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往日的强大化为泡影,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和奥斯曼等王朝亦被肢解。

  ......

前言/序言

  前言
  2013年7月22日,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和英国民众聚集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外,焦急等待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一位身穿英国传统服装的假冒王室公告员手捧“圣旨”,高声宣告了小王子降生的消息。大英帝国的王室成员向来都是世界新闻的焦点,《维多利亚的秘密——英国王室一战秘史》一文将带您走进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那不为人知的私密历史。
  对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领土的俄罗斯来说,拥有一个不冻港似乎是一个奢求。庞大的“北极熊”不但在陆地鲸吞海吃,对海洋也有着无穷的渴望。从彼得大帝开始,北极熊便开始了漫长的海军建设,《进击海洋——沙皇俄国海上力量发展史》便描述了这段发展历程。
  一提起意大利,人们最容易想起的可能是足球、面条、披萨,还有黑手党,至于战争,恐怕没多少人会想起。但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意大利都是最主要的参加国之一。《被遗忘的战争——记一战中的意大利战场》一文,便为大家揭露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人是如何打仗的。
  晚清是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遭遇了“千年未逢之大变局”的满清王朝已经无法避免地走向沦亡。《晚清将帅志》将这段大变局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刻画得入木三分,颇能给当今中国社会带来一些启示。
  对中国人来说,西域并非陌生的地方。自从汉代张骞凿通西域之后,西域便成了中原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强大且统一的朝代都不会放任这块土地脱离自己的掌握。《大唐西域之高昌绝唱》用雄浑的笔锋、壮美的辞章为大家解说这段史家绝唱。


钢铁洪流下的黎明:一段关于勇气、牺牲与不屈的史诗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人类文明被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战争,这个古老而又残酷的词汇,在无数次地吞噬着生命、摧毁着家园的同时,也淬炼出了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辉。这本《钢铁洪流下的黎明》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它聚焦于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为了信念而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惨烈的阶段。在东线战场,严寒与战火一同侵蚀着大地,苏维埃的钢铁洪流与德意志的闪电战在此刻达到了最激烈的碰撞。然而,这本书并非以宏大的战略视角来讲述这场战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战场的最基层,投向了那些被时代裹挟、身不由己的士兵和平民。 我们的主角,是一名年轻的苏军列兵,伊万。他来自西伯利亚一个宁静的村庄,被征召入伍时,心中充满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模糊认知。他从未想象过,自己会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从未预料到,生命会如此脆弱,而友谊会如此珍贵。在残酷的战场上,伊万目睹了战友的牺牲,经历了饥饿与恐惧,也学会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与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士兵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兄弟情谊,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壕中分享着仅有的食物,在炮火轰鸣的夜晚倾诉着对家人的思念。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不止于前线的厮杀。在被占领的城市,平民的生活同样艰辛。艾琳娜,一位年轻的地下抵抗组织成员,在战火中失去了家人。她选择留在城市,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前线传递情报,营救被捕的同胞。她的生活充满了危险和孤独,每一次行动都可能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她从未放弃,因为她相信,即使是最微小的反抗,也能点燃希望的火种,照亮被黑暗笼罩的未来。 故事的另一个重要篇章,聚焦于被围困的城市。在那座被战火围困的城市里,食物和药品稀缺,饥饿和疾病如同幽灵般盘旋。人们在绝望中互相扶持,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善良。一位老妇人,倾尽所有积蓄,为饥饿的孩子们分发仅有的面包;一位年轻的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在简陋的医疗站里救治伤员。他们的行为,是在废墟上建立起的人性灯塔,证明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和仁慈依然存在。 《钢铁洪流下的黎明》并非简单地堆砌战争的惨烈,它更深入地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塑造。它描绘了士兵们在战场上蜕变的过程:从青涩的少年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兵,从恐惧的逃避者变成英勇的战士。它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性——既有残忍和麻木,也有坚韧和奉献。 书中对战争的描写,力求真实而细腻。作者并没有回避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而是用生动而有力的笔触,展现了炮火的轰鸣,坦克的碾压,以及士兵们在泥泞中跋涉的身影。然而,在这些宏大的战争场面之下,作者更注重描绘个体的情感体验。伊万在枪林弹雨中感受到的恐惧,艾琳娜在执行秘密任务时感受到的紧张,以及城中居民在饥饿中感受到的绝望,都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得以展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书中也穿插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例如,在严寒的战场上,士兵们会分享一块来之不易的巧克力,以此来温暖彼此冰冷的身躯;在被围困的城市里,人们会偷偷收集雨水,只为给病弱的孩子们解渴。这些细节,虽然微不足道,却折射出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闪光点,以及生命顽强的韧性。 除了战争的残酷,这本书也着力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光辉。当战友倒下,伊万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将他拖回掩体;当艾琳娜面临危险,她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当人们面临绝境,他们依然会互相伸出援手。这些来自普通人的勇气和牺牲,构成了战争中最动人的乐章。 《钢铁洪流下的黎明》并非一部歌颂战争的书。恰恰相反,它以一种沉重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战争的代价,以及和平的珍贵。它让我们反思,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些人在血与火中前行?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绝望中永不放弃? 本书通过伊万、艾琳娜以及城市里无数普通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多维度、立体化的战争画卷。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场具体的战争,更是关于人类在面对极端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勇气、牺牲以及对生的渴望。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总有一束黎明的光芒,等待着被点燃。 这本《钢铁洪流下的黎明》,是对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却留下了不朽精神的战士和平民的致敬。它提醒着我们,历史的教训不容遗忘,和平的价值需要珍惜。在翻阅这本书的同时,读者将不仅仅感受到战争的震撼,更能体会到人性的伟大,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它是一段关于勇气、牺牲与不屈的史诗,一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战争事典004》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的,当时就对它深深吸引。我一直觉得,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而战争史则是这面镜子中最具冲击力和最能反映人性的部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都显得十分专业,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充满了期待。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够通过阅读,不仅仅是了解一场战争的结果,更想去探究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它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以及这场战争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我曾在其他一些历史书籍中零散地了解到一些战争的片段,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战争事典004》给我的感觉,似乎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为我提供一个更完整、更全面的历史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历史视野,去认识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重大事件。

评分

最近入手了《战争事典004》,拿到手里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无论是纸质还是内容的厚度都让我充满了惊喜。我一直对军事题材的历史著作情有独钟,尤其是那种能够深入挖掘战争背后的人性、社会以及技术层面的作品。前几卷我就已经爱不释手,尤其是对其中关于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和技术革新部分的描写,觉得非常独到,给我的启发很大。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前线的战斗,却忽略了支撑这一切的复杂体系。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让你看到战争不仅仅是士兵们的血肉厮杀,更是一场综合国力、科技水平、经济实力乃至民心士气的全方位较量。我非常期待《战争事典004》能够延续这种深刻的视角,或许会更加聚焦于某些特定时期的战争,或者对某个兵种、某种武器的发展进行更细致的阐述。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战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评分

我是一位对军事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战争事典004》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一直认为,战争史不仅仅是关于战术和战略的堆砌,它更是关于人性、关于选择、关于历史洪流中无数个体命运的交织。我特别喜欢《战争事典》系列在前几卷中所展现的那种细腻而深刻的叙事风格。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一场场具体的战役,更是在试图还原那个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背景以及科技水平,从而让我们能够更真切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每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思考。我非常期待《战争事典004》能够延续这种风格,或许会着重于某个时期的战争,或者对某一类战争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我渴望从中获得更多关于战争的深度洞察和历史启迪。

评分

哇,终于等到《战争事典004》的出版了!作为一名从第一卷就开始追随的忠实读者,我对这套书的期待值简直爆表。前几卷我已经反复翻阅了好几遍,里面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惊叹不已。每一场战役的细节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我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眼目睹着战局的瞬息万变。作者在史料考证上的严谨态度,更是让我这个历史爱好者佩服得五体投地。那些被历史长河淹没的细节,以及各种鲜为人知的故事,都在他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我尤其喜欢他对军事策略和战术的分析,那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逻辑和时代背景,让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斗,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策。每次读完,我都感觉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不知道这一卷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又会揭示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沉浸在作者构建的宏大历史画卷中。

评分

拿到《战争事典004》的那一刻,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我一直认为,战争并非简单的暴力冲突,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烙印,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更是人类社会复杂性的集中体现。而《战争事典》系列,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去审视、去理解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的作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张弛有度,既有宏观的战略布局,又不乏微观的个体命运,让冰冷的历史数据瞬间有了温度。每次翻阅,都仿佛在与那些曾经的决策者、指挥官、甚至普通士兵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前几卷中,那些关于战前筹谋、战场策略的详细描述,以及对战争结局影响因素的深刻剖析,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我非常好奇,在《战争事典004》中,作者又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探讨?是否会涉及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战役,或者对某些经典战役有颠覆性的解读?

评分

还不错的一套MOOK,对于喜欢古代战争史的我,一直在延续购买,虽然某些期质量参差不齐,但总体还是值得购买。习惯性购买,呵呵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西美昂一世,这个将保加利亚第帝国推向峰的男人,曾四次围攻君士坦丁堡,强迫拜占庭帝国向其纳贡;并数次扑灭塞尔维亚@,一度将其变为帝国的一个省!让我们回顾西美昂大帝的一生,见证他如何缔造传奇!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的湘军劳苦功高,而其学生李鸿章组建的淮军亦不遑多让。看李鸿章怎样指挥淮军援助上海,激战忠王李秀成!

评分

我们不想被裹挟成时代的人质,而是梦想成为它的见证者,写下几行文字,几本书,以记录和描摹一个匆忙而未定型的大时代。

评分

《战争事典005》通过剖析英法百年战争、唐末江淮各藩镇之间的战争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使历史爱好者、军迷更好地了解真实的历史,从而了解历史的脉络。

评分

逢活动就入手,这次优惠力度蛮大的,快集全了。

评分

书写保加利亚沙皇——西美昂大帝一生传奇,看他以何等强硬手腕成为拜占庭人的梦魇,称雄巴尔干地区!

评分

@,古称西域,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清朝,自乾隆帝平定准格尔部、镇压大小和卓叛乱后,@在伊犁将军的管理下趋于平静,直到19世纪60年代腐朽的统治引起了大规模的民众暴动。这些暴动头领,割据一方,并最终引来了“中亚屠夫”阿古柏的疯狂入侵。在帝国主义的虎视眈眈下,左宗棠如何力挽狂澜,驱逐西北恶狼?

评分

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