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版图学中国历史(随书附中国版图透明胶片)

看版图学中国历史(随书附中国版图透明胶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运高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历史
  • 地图学
  • 版图学
  • 历史地理
  • 中国地图
  • 历史文化
  • 通史
  • 教育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80576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841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看版图学历史系列从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16
附件:中国版图透明胶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推荐读物。看版图读懂中国历史。了解中国历史版图面积变化的书。

内容简介

  

  《看版图学中国历史》通过一幅幅古今对照的中国疆域变迁版图,直观展现了伟大祖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纵向的整体风貌变化。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广博风趣,配有丰富的地图和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以及漫画小人“天知一半” 妙趣横生的“指点江山”和“小词典” 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和历史知识,这些都能使读者轻松地阅读历史,形象地理解历史,生动地感知历史。

  本书特制了一张透明的当今中国标准版图活页,将它重叠到书中那59幅全彩中国历史版图上进行对照,读者不但可以对中国历史版图变迁的进程一目了然,还可以通过对照中国历代疆域面积的大小,在轻松阅读中领略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概况,从而增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历史版图:

data-lazyload=//img30.360buyimg.com//vc/g15/M08/10/17/rBEhWFMyjYMIAAAAAAL7np1FHLYAAKufwEexo0AAvu2098.jpg

透明版图:

data-lazyload=//img30.360buyimg.com//vc/g14/M01/1B/11/rBEhV1MyjuMIAAAAAAHIzyoHFrgAAK3kwEA4U8AAcjn212.jpg

对照效果:

data-lazyload=//img30.360buyimg.com//vc/g13/M04/00/06/rBEhUlMyjxkIAAAAAANPL6Z39YQAAKwXAPOCwgAA09H621.jpg

作者简介

  陆运高,男,1945年生,酷爱收藏中外历史地图。中央电大中文系毕业,后在香港《成报》当记者。曾编著出版《看版图学中国历史》繁体、简体版。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

看版图学中国历史简明一览表

第一章 中国古人类历史

第二章 黄帝及尧舜禹时代

第三章 夏

第四章 商

第五章 西周

第六章 春秋和春秋五霸

第七章 战国和战国七雄

第八章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第九章 秦

第一节 秦始皇灭六国

第二节 秦始皇的四大功劳

第三节 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

第四节 秦始皇的历史罪过――焚书坑儒

第五节 秦朝的灭亡

第十章 汉

第一节 刘项争雄刘邦立汉

第二节 狡兔死走狗烹

第三节 吕后专政和“文景之治”

第四节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第五节 王莽改制和赤眉绿林起义

第六节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第七节 短命皇帝和黄巾大起义

第八节 东汉的疆域和人口

第九节 汉代的“诸子百家”

第十一章 三国鼎立

第十二章 西晋

第十三章 东晋十六国

第一节 东晋王朝(317年―420年)

第二节 “十六国”之兴衰(296年―420年)

第十四章 南北朝

第一节 “南朝”的禅位更替

第二节 “北朝”之兴衰更替

第三节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部族政权

第四节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诸子百家”

第十五章 隋

第十六章 唐

第一节 开国皇帝李渊

第二节 玄武门之变

第三节 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唐太宗

第四节 有所作为的唐高宗

第五节 中国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

第六节 武则天“二世”、 “三世”和“四世”

第七节 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第八节 晚唐时的藩镇割据,边疆战乱和农民起义

第九节 唐朝的诸子百家

第十七章 五代十国

第一节 短命的“五代”

第二节 纷乱的“十国”

第十八章 “辽宋金蒙”并立时期

第一节 辽王朝(907年―1125年)

第二节 宋(北宋)王朝(960年―1127年)

第三节 偏安的南宋王朝(1127年―1279年)

第四节 金王朝(1115年―1234年)

第五节 蒙古汗国王朝

第六节 大理、西夏等王朝

第十九章 元

第一节 大力拓展中国历史版图的忽必烈

第二节 元成宗铁穆耳

第三节 元朝中后期的皇帝和农民起义

第四节 马可?波罗

第五节 宋元时期的诸子百家

第二十章 明

第一节 开国皇帝朱元璋

第二节 叔侄争位“成者为祖”

第三节 文武双全的明成祖

第四节 仁宣之治

第五节 宦官专政和土木之变

第六节 昏君庸帝和贤臣良将

第七节 农民起义和闯王李白成

第八节 明朝的诸子百家

第二十一章 清

第一节 “后金”的开国者努尔哈赤

第二节 清朝的创立者皇太极

第三节 多尔衮和顺治皇帝

第四节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康熙皇帝

第五节 康雍乾盛世

第六节 清朝由盛而衰

第七节 清朝的诸子百家

第二十二章 中华民国

第一节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

第二节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政府

第三节 北伐战争和蒋介石政府

第四节 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第五节 全面内战和国民党政府的灭亡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山河万里:中国历史疆域变迁的视觉叙事》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聚焦于中国历史地理形态及其演变轨迹的深度研究专著。我们不提供任何关于“看版图学”或“随书附赠透明胶片”的内容,而是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宏大且核心的议题:自史前文明肇始至近现代的数千年间,中国疆域的形成、扩张、收缩与重塑过程,以及地理环境对政治、文化和民族关系产生的深刻影响。 全书采用宏观梳理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构建一部立体、详实的中国历史地理叙事体系。全书结构划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展现历史的复杂性与连续性。 --- 第一部分:文明的摇篮与早期疆域的雏形(史前至周秦) 本部分追溯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地理环境特征。重点分析黄河中下游平原在早期国家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以及长江流域的开发如何逐步奠定中国版图的“核心区”。 深入探讨先秦时期,夏、商、周三代的“天下”观念的地理边界。周朝的分封制如何将政治影响力投射到广阔的地域,并首次引入了对“蛮夷戎狄”等边缘势力的地理区分。我们详细考察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争夺战略要地(如函谷关、陇西、江淮)而进行的兼并战争,这些战争直接塑造了秦统一前的地理格局。 秦朝的统一不仅是政治的整合,更是地理空间上的突破。本章详述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对疆域管理的制度化影响,特别是对岭南和北方边疆(如阴山地带)的初步控制与开发,为后世中国疆域的奠基提供了制度蓝本。 --- 第二部分:汉唐盛世的开拓与边疆经营(汉代至唐前期) 本部分聚焦于中国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版图扩张期——汉代与唐代。 汉代:经略西域与农耕文明的边界 重点剖析汉武帝时期为抗击匈奴而进行的西域开拓。详细阐述了河西四郡的设立、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对地理认知和贸易路线的影响。书中运用大量史料,还原了汉代在辽东、朝鲜半岛和西南夷地区的军事部署与羁縻政策,分析了这种“前沿军事控制”模式的优劣。同时,探讨了长城作为一道地理屏障,其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线上所扮演的复杂角色。 唐代:恢弘版图的构建与多民族国家的地理实践 唐朝的疆域达到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本章深入分析唐朝在东北(靺鞨)、西北(西突厥故地)、西南(吐蕃关系)采取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策略。重点考察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立,它们如何将中亚的广袤区域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通过分析唐代漕运体系和交通网络,揭示了维持如此广阔疆域所需的后勤与行政挑战。 --- 第三部分:分裂时代的地理重塑与文化认同的张力(魏晋南北朝至五代十国) 本部分着眼于分裂时期,地理形态的破碎如何导致政治版图的剧烈变动,以及民族大迁徙对地理文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下的地理重构 分析“五胡乱华”带来的北方人口南迁(永嘉之乱),以及这一过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结构和人口分布的永久性改变。重点研究了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对“旧疆域”的继承与重塑,例如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地理空间上的具体体现。探讨了南方政权(如东晋、南朝)对淮河、长江一线防线的固守,以及由此形成的南北方文化地理差异的固化。 五代十国:地方割据对区域边界的固化 考察在中央权力衰弱的背景下,地方藩镇对特定区域(如河朔三镇、巴蜀、吴越)的实际控制,这些割据政权在无意中也固化了某些地方性的地理分界线,为后来的宋代边疆问题埋下了伏笔。 --- 第四部分:宋元时期的疆域变动与多政权并立(宋、辽、金、元) 本部分是理解中国版图复杂性的关键时期。 宋代:内敛的边防与“收缩的疆域” 细致分析北宋与辽、西夏、金等周边政权之间的长期对峙格局。重点剖析宋代在军事上的被动,如何转化为一种以经济和文化为核心的“内向型”地理认同。研究《澶渊之盟》等条约对地理边界的实际意义,并考察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间接控制方式。 元代:空前统一与帝国疆域的整合 本书将元朝的建立视为中国历史上一次彻底的地理整合过程。深入分析元世祖忽必烈如何通过设立行省制度,将原先的辽阔草原、高原、森林地区,以及江南富庶之地,首次置于一个统一的、相对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之下。重点讨论元朝对西藏(宣政院)、云南(行省)和东北(辽阳行省)的直接管辖,这些措施对今日中国版图的最终定型具有决定性影响。 --- 第五部分:明清的巩固、扩展与边疆体系的成熟(明代至清前期) 本部分探讨了中国传统王朝如何最终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疆域基础。 明代:海防与陆防的体系化 分析明代在初期恢复了对元朝疆域的部分控制后,如何在面对蒙古残余势力的压力下,系统化地修建和强化长城体系。重点关注对东北(奴儿干都司)和西南边陲的军事化管理。同时,本书也探讨了明代中后期的海禁政策对东南沿海地理空间的影响。 清代:定型与“大一统”的地理实践 清朝的统治被视为中国历史疆域最终定型的关键阶段。本书将详细论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边疆的经营。重点分析平定噶尔丹、对西藏实行有效管理(设立驻藏大臣)、收复台湾以及对准噶尔汗国的用兵,这些行动最终确立了清朝“东起鸭绿江、西至葱岭、南至南海诸岛、北至外兴安岭”的广阔版图。深入研究清代如何运用理藩院制度管理蒙古、西藏等地,以及设立行省制度对边疆的直接管理。 --- 第六部分:近代转型期的地理挑战与版图的重构(晚清至今) 最后一部分关注西方列强冲击下,中国传统疆域观念与实际控制权所面临的空前危机。 分析不平等条约对边疆的割让与租借(如香港、澳门、旅顺大连),以及沙俄、英国等对中国西南、西北边界的蚕食。重点讨论清末的“边疆危机”,以及知识分子群体中“救亡图存”与“现代国家主权”观念的觉醒如何推动了对国土完整性的重新认识。 本书的结论部分将总结数千年间地理环境、民族互动、行政制度和军事力量在中国版图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为理解当代中国地理政治格局提供坚实的、基于历史视角的分析框架。全书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和清晰的论述,展现中国疆域变迁的史诗性与复杂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在叙事的手法上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他似乎拥有高超的技艺,能够将复杂、庞杂的历史事件梳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干巴巴的年代流水账的感觉,相反,人物的抉择、时代的转折点,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彼时的风云变幻。尤其是对于那些关键历史节点的描述,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既尊重了史料的严谨性,又通过富有张力的笔触,激发了读者对“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入思考。这种叙事力度,使得即便是对某些朝代变迁已有所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洞察点,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拍案叫绝,体验到历史的波澜壮阔。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时,那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封面印刷就给人一种庄重又不失现代感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内文的字体选择,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与历史题材的厚重感相得益彰。那种沉淀了时光的韵味,不是那种浮夸的复古,而是内敛而有质感的历史气息。翻开书页,那种墨香与纸张纤维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进行一次缓慢而深入的阅读之旅。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别有风味,让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那种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着我们,阅读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仪式感的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精密的历史框架。编排者显然在整体逻辑上花费了巨大的心血,每一个章节的过渡都显得自然而然,仿佛历史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没有突兀的跳跃感。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历史时期之间联系性的强调,它没有孤立地看待每一个朝代,而是展现出一种绵延不绝的文化和政治基因的传递与演变。这种全景式的视野,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立体而非平面的历史观,让人明白,今日之中国,是无数历史选择累积的结果。这种宏观的掌控力,是许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处理历史的“温度”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将历史人物塑造成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努力去挖掘他们作为“人”的复杂性。那些帝王将相的雄才大略固然重要,但他们私下的犹豫、困境和人性光辉,也同样被细腻地捕捉并展现出来。这种对人性的关照,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代记录,而是充满了情感共鸣的故事集。通过这些鲜活的侧面描写,读者能够更容易地与历史产生情感连接,从而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将“大历史”与“小人物”巧妙融合的处理,无疑是这本书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之一。

评分

从知识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令人信服的。它并非停留在教科书式的表面陈述,而是深入到了许多关键的历史议题的腹地。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作者在引用史料时非常审慎,观点鲜明,但又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读者自行判断。对于一些长期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老练,既呈现了主流观点,也点出了不同学派的看法,展现出一种开阔的学术胸襟。这种严谨与开放的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价值,让它不仅仅是普及读物,更像是可以反复研读的参考书,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反思。

评分

京东自营商品有保障,送货速度快。喜欢在京东购物。

评分

孩子说好,看得津津有味!只要从此对历史有兴趣这本书便没白买

评分

小孩喜欢!!!!!!!!

评分

《看版图学中国历史》通过一幅幅古今对照的中国疆域变迁版图,直观展现了伟大祖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纵向的整体风貌变化。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广博风趣,配有丰富的地图和形象生动的图片资料,以及漫画小人“天知一半” 妙趣横生的“指点江山”和“小词典” 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和历史知识,这些都能使读者轻松地阅读历史,形象地理解历史,生动地感知历史。

评分

本书特制了一张透明的当今中国标准版图活页,将它重叠到书中那59幅全彩中国历史版图上进行对照,读者不但可以对中国历史版图变迁的进程一目了然,还可以通过对照中国历代疆域面积的大小,在轻松阅读中领略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概况,从而增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评分

好书,好书!

评分

想真的认识历史变迁,没有一张图是不行的。而中国历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对比也是非常必要的。当你的脑中形成了这样的体系,你学什么历史知识都可以纳入进去,让这个地图越来越大

评分

很好的宝贝,非常赞,好评。

评分

3包25省包邮 包大人经济型成人纸尿裤 中号M码10片老人尿不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