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轻松学电子电路检测

简单轻松学电子电路检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雪涛 编
图书标签:
  • 电子电路
  • 电路检测
  • 维修
  • 入门
  • 实操
  • 简单
  • 轻松
  • DIY
  • 电子技术
  • 故障排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52614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049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简单轻松学技能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相关阅读:

《》(基础起点低、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图文并茂,突出显示书中知识要点。)

《》

《》

《 》(基础起点低,通俗易懂,突出显示知识要点。)

《(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初学者的学习目的出发,将电子电路检测技能的行业标准和从业要求融入到图书的架构体系中。同时,本书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注重情景课堂式的口语化和可读性,并在整个编写架构上做了全新的调整,以适应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将电子电路检测这项技能划分成如下10个教学模块:第1章,轻松搞定万用表测量的基本方法;第2章,轻松搞定示波器测量的基本方法;第3章,轻松搞定信号源的使用方法;第4章,轻松搞定电子产品中常见信号的测量方法:第5章,需要些案例搞定电源电路的检测技能;第6章,需要些案例搞定操作显示电路的检测技能;第7章,需要些案例搞定遥控电路的检测技能;第8章,需要些案例搞定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技能;第9章,需要些案例搞定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技能;第10章,需要些案例搞定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技能。
  本书可作为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培训的辅导教材,以及各职业技术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教材,也适合从事电工电子行业生产、调试、维修的技术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韩雪涛,中国电子学会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天津市涛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教学工作,在电子、数码、多媒体技术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有多项多媒体系列教材和课件获奖,参与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及家电、电子、计算机行业的多媒体集成套件的研发和试题库建设,己出版了视频教学光盘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上百套,编著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方面的畅销图书达200余种,已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多家科技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第1章轻松搞定万用表测量的基本方法1
1.1万用表有什么用1
1.1.1认识一下万用表1
1.1.2万用表能干什么13
1.2万用表怎么用16
1.2.1指针式万用表怎么用16
1.2.2数字万用表怎么用20

第2章轻松搞定示波器测量的基本方法24
2.1示波器有什么用24
2.1.1认识一下示波器24
2.1.2示波器能干什么27
2.2示波器怎么用30
2.2.1模拟示波器怎么用30
2.2.2数字示波器怎么用36

第3章轻松搞定信号源的使用方法42
3.1什么是信号源42
3.1.1认识一下标准信号测试光盘42
3.1.2认识一下信号发生器44
3.2信号源对电路检测有什么帮助47
3.2.1如何使用标准信号测试光盘为测试电路提供标准信号47
3.2.2如何使用信号发生器为测试电路提供标准信号49

第4章轻松搞定电子产品中常见信号的测量方法54
4.1轻松搞定交流正弦信号的测量方法54
4.1.1什么是交流正弦信号54
4.1.2交流正弦信号怎么测55
4.2轻松搞定音频信号的测量方法58
4.2.1什么是音频信号58
4.2.2音频信号怎么测61
4.3轻松搞定视频信号的测量方法65
4.3.1什么是视频信号65
4.3.2视频信号怎么测66
4.4轻松搞定脉冲信号的测量方法68
4.4.1什么是脉冲信号68
4.4.2脉冲信号怎么测70
4.5轻松搞定数字信号的测量方法72
4.5.1什么是数字信号72
4.5.2数字信号怎么测72
4.6轻松搞定高频信号的测量方法75
4.6.1什么是高频信号75
4.6.2高频信号怎么测76

第5章需要些案例搞定电源电路的检测技能79
5.1别急,检测前要先认识一下电源电路79
5.1.1电源电路的用途在哪里79
5.1.2电源电路有什么特征79
5.2耐心,要想检测必须读懂电源电路81
5.2.1电源电路是怎样工作的82
5.2.2开始针对不同电源电路的识读训练85
5.3认真,开始电源电路的检测实例训练89
5.3.1轻松搞定电磁炉中电源电路的检测训练89
5.3.2轻松搞定电视机中电源电路的检测训练94
5.3.3轻松搞定影碟机中电源电路的检测训练103
5.3.4轻松搞定组合音响中电源电路的检测训练112

第6章需要些案例搞定操作显示电路的检测技能117
6.1别急,检测前要先认识一下操作显示电路117
6.1.1操作显示电路的用途在哪里117
6.1.2操作显示电路有什么特征119
6.2耐心,要想检测必须读懂操作显示电路122
6.2.1操作显示电路是怎样工作的122
6.2.2开始针对不同操作显示电路的识读训练125
6.3认真,开始操作显示电路的检测实例训练128
6.3.1轻松搞定电磁炉中操作显示电路的检测训练128
6.3.2轻松搞定液晶电视机中操作显示电路的检测训练134
6.3.3轻松搞定电饭煲中操作显示电路的检测训练138

第7章需要些案例搞定遥控电路的检测技能143
7.1别急,检测前要先认识一下遥控电路143
7.1.1遥控电路的用途在哪里143
7.1.2遥控电路有什么特征145
7.2耐心,要想检测必须读懂遥控电路148
7.2.1遥控电路是怎样工作的149
7.2.2开始针对不同遥控电路的识读训练151
7.3认真,开始遥控电路的检测实例训练154
7.3.1轻松搞定空调器中遥控电路的检测训练154
7.3.2轻松搞定电视机中遥控电路的检测训练159
7.3.3轻松搞定影碟机中遥控电路的检测训练163
第8章需要些案例搞定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技能166
8.1别急,检测前要先认识一下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66
8.1.1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用途在哪里166
8.1.2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有什么特征168
8.2耐心,要想检测必须读懂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70
8.2.1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是怎样工作的170
8.2.2开始针对不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识读训练175
8.3认真,开始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实例训练185
8.3.1轻松搞定液晶电视机中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训练186
8.3.2轻松搞定影碟机中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训练193
8.3.3轻松搞定汽车音响中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检测训练196

第9章需要些案例搞定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技能203
9.1别急,检测前要先认识一下系统控制电路203
9.1.1系统控制电路的用途在哪里203
9.1.2系统控制电路有什么特征204
9.2耐心,要想检测必须读懂系统控制电路207
9.2.1系统控制电路是怎样工作的208
9.2.2开始针对不同系统控制电路的识读训练211
9.3认真,开始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实例训练220
9.3.1轻松搞定电磁炉中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训练220
9.3.2轻松搞定电视机中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训练225
9.3.3轻松搞定影碟机中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训练232
9.3.4轻松搞定变频空调器中系统控制电路的检测训练240

第10章需要些案例搞定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技能250
10.1别急,检测前要先认识一下实用变换电路250
10.1.1实用变换电路的用途在哪里250
10.1.2实用变换电路有什么特征253
10.2耐心,要想检测必须读懂实用变换电路257
10.2.1实用变换电路是怎样工作的257
10.2.2开始针对不同实用变换电路的识读训练259
10.3认真,开始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实例训练264
10.3.1轻松搞定电磁炉中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训练264
10.3.2轻松搞定光控产品中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训练267
10.3.3轻松搞定液晶电视机中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训练270
10.3.4轻松搞定影碟机中实用变换电路的检测训练275

前言/序言


洞见微观世界,掌控电子脉搏:一本关于深入探索电子设备内部奥秘的读物 本书并非旨在教授您如何“简单轻松”地掌握电子电路检测,它将带您踏上一段更为深刻、更为严谨的探索之旅,揭示电子设备背后那些精妙绝伦的运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深入剖析和理解它们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您是一位渴望拨开迷雾,真正理解电子设备为何能运转,以及出现故障时如何精准定位的求知者,那么这本书将是您不可或缺的伙伴。 第一篇:从混沌到秩序——理解电子设备的核心语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设备已如空气般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再到工业自动化设备,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石。然而,大多数人仅仅是使用者,对于这些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知之甚少。本书的第一篇,将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您理解电子设备并非是神秘莫测的“黑箱”,而是由无数遵循物理定律的元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层面开始,深入探讨电流、电压、电阻这三大基本电学概念。这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类比和实际的例子,让您直观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我们可能会将电路比作一个供水系统,电压就是水压,电流就是水流的速率,而电阻则是管道的粗细。理解了这些基本要素,您将能更清晰地感知信号在电路中的流动轨迹。 接着,我们将进入直流电(DC)和交流电(AC)的世界。您将了解到它们各自的产生原理、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优势。从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到市电驱动的大家电,理解DC与AC的差异是分析电路工作状态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将AC转换为DC,以及DC如何被稳定输出,这为理解电源管理单元打下基础。 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介绍半导体器件。这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也是电子设备“智能化”的关键。您将详细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它在整流、滤波等方面的应用。之后,我们将深入晶体管的世界,包括BJT(双极型晶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它们是电子电路中的“开关”和“放大器”,是构成逻辑门、微处理器等复杂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我们将解析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不同工作区域(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以及如何通过偏置电路来控制它们的行为。这部分内容将是理解现代电子设备性能的关键。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集成电路(IC)。从简单的运算放大器到复杂的微控制器(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IC将海量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小小的芯片上,极大地 miniaturized 了电子设备。本书将介绍不同类型IC的基本功能和内部架构,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您将了解到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IC中的体现。 除了基本的元器件,我们还将探讨信号的产生、传输与处理。您将理解不同类型的信号,如模拟信号(连续变化)和数字信号(离散变化),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转换过程。我们将介绍振荡器如何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滤波器如何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放大器如何增强信号的强度。这些都是理解通信、音频、视频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第二篇:洞悉运行轨迹——剖析电路的工作状态 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们便能进入更加实践的领域:如何理解和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本篇将聚焦于如何“阅读”电路图,并结合实际的测量手段,来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故障可能出在哪里。 首先,我们将学习如何“阅读”电路图。这不仅仅是辨认符号,更是理解符号背后的逻辑和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我们将介绍原理图(Schematic Diagram)和PCB布局图(Printed Circuit Board Layout Diagram)的区别与联系。原理图展现的是逻辑连接,而PCB图则展示了元器件的物理位置和导线走向。您将学会通过原理图,一步步追踪信号的路径,理解每一条导线的意义,以及元器件的职责。 接下来,我们将引入测量工具。本书将详细介绍万用表(Multimeter)的各种功能,包括电压表、电流表、电阻表的使用。我们将演示如何用万用表在电路的不同点进行测量,以及如何根据测量结果来判断元器件的好坏和电路的工作状态。例如,测量某个节点的电压是否在预期范围内,电流是否过大或过小,电阻是否开路或短路。 除了万用表,我们还将介绍示波器(Oscilloscope)。示波器是观察电子信号波形的神器,它能将肉眼不可见的电信号可视化。您将学习如何连接示波器,如何设置时基、垂直灵敏度等参数,以及如何解读不同类型的波形,如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通过示波器,您可以观察信号的幅值、频率、相位、上升/下降时间,以及是否存在噪声或失真。这对于理解高速数字信号、射频信号以及复杂的模拟信号至关重要。 我们还将探讨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它主要用于分析数字电路中的多个信号,特别适用于调试微处理器和数字通信接口。您将了解到如何捕捉和解码数字信号的时序,找出逻辑错误。 本篇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理解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参数。每个元器件都有其额定的工作电压、电流、功率、频率范围等。本书将提供一些常见元器件的典型工作参数参考,并解释为何这些参数如此重要。当测量值偏离这些参数时,往往意味着元器件损坏或电路设计存在问题。 我们还将深入研究电源电路。稳定的电源是所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石。您将学习如何检测电源的输出电压是否稳定,是否存在纹波,以及电源模块的各个环节(如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稳压器)的工作状态。 信号路径分析将是本篇的重点。我们将演示如何沿着信号的流动方向,一步步地检查各个环节,从信号源到信号的处理单元,再到输出。通过这种系统性的分析,可以有效地缩小故障范围,定位问题所在。 第三篇:拨开迷雾,寻踪觅迹——系统性故障诊断 当电子设备出现异常时,如何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本书的第三篇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方法论,帮助您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故障情况。 我们将首先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在进行任何测量之前,仔细观察设备的外观,是否有烧焦的痕迹、鼓包的电容、松动的连接器等,往往能提供重要的线索。同时,了解设备故障现象的发生过程,是间歇性还是持续性,是突然发生还是逐渐恶化,这些信息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然后,我们将介绍“排除法”。这是一种逻辑严谨的诊断思路,通过逐一排除可能的原因,最终锁定故障点。我们将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如无法开机、功能不全、噪音干扰、工作不稳定等)制定相应的排除方案。 “模块化诊断”是另一个核心概念。现代电子设备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如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等。通过将设备分解成这些独立的模块,并逐个检测其功能和接口,可以大大简化诊断过程。本书将提供一些常见电子设备(如电视机、电脑主板、电源适配器)的模块化分析思路。 我们将深入研究“元器件级诊断”。当怀疑某个元器件损坏时,如何才能准确地判断?本书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IC等)提供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判断电容是否漏电或失效,如何检测二极管的正向和反向压降,如何判断IC是否损坏。 “动态测试”将是诊断的关键。许多故障只在设备工作时才会出现,或者在特定工作模式下表现出来。本书将介绍如何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测量和分析,例如,在设备运行时监测电源电压的稳定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观察信号的质量。 我们还将探讨“信息获取与利用”。在诊断过程中,参考电路图(如适用)、维修手册(Service Manual)以及网上资源(如论坛、技术博客)可以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本书将指导您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来加速诊断过程。 最后,本书将提供一些实际的故障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常见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进行深入剖析,您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从而举一反三,应对更广泛的故障。这些案例将涵盖各种复杂程度的故障,帮助您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万能钥匙”,而是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和深入的原理讲解,培养您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将帮助您从一个被动的电子设备使用者,转变为一个能够洞察其内部奥秘,掌控其运行脉搏的“电子医生”。每一次成功的诊断,都将是您对电子世界理解的又一次飞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大部头,书名是《三维图形渲染技术与优化》。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从最基础的几何表示、光照模型,到复杂的着色技术、纹理映射,再到后处理和性能优化,几乎涵盖了计算机图形学的所有核心环节。作者首先详细讲解了各种三维模型的表示方法,例如多边形网格、NURBS曲面等,以及如何进行模型的变换(平移、旋转、缩放)和投影。接着,他深入阐述了各种光照模型,如Phong模型、Blinn-Phong模型,以及更高级的全局光照技术,如光线追踪(Ray Tracing)和辐射度方法(Radiosity)。在着色技术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顶点着色、片元着色,以及各种着色器语言(如GLSL)的使用。纹理映射的部分也讲得非常细致,包括二维纹理、三维纹理、纹理过滤和纹理混合等。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关于渲染管线和性能优化的章节,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剔除、LOD(细节层次)等技术来提高渲染效率,以及GPU架构和并行计算在图形学中的应用。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技术广度都非常惊人,对于想要从事游戏开发、动画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工作的图形学工程师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宝典。

评分

这是一本关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巨著,书名是《深度学习模型解析与实战》。我一直对机器学习很感兴趣,但总觉得理论知识过于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救星。它从最基础的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如感知机、多层感知机。然后,它详细讲解了各种经典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以及Transformer模型。在讲解每个模型时,作者都不仅给出了模型的核心数学原理,还深入剖析了模型的结构设计思路和各个组件的作用。例如,在CNN的部分,它详细解释了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的功能,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网络结构(如AlexNet、VGG、ResNet)来提升模型的性能。在RNN部分,则深入剖析了它在处理序列数据时的优势和面临的梯度消失/爆炸问题,并引入了LSTM和GRU来解决这些挑战。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系列基于Python和TensorFlow/PyTorch的实战代码,让我能够亲手实现和调试这些模型,加深理解。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深度学习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是想要深入掌握机器学习技术的读者的必备选择。

评分

刚拿到这本《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精美的排版吸引了。翻开之后,发现内容果然名不虚传。它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从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到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讲得非常透彻。书中涵盖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部分,在模拟通信方面,详细讲解了调幅、调频、调相、脉冲调幅等调制解调技术,并分析了它们在噪声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而在数字通信部分,则深入探讨了基带传输、带通传输、信道编码、纠错码、多址技术(如FDMA、TDMA、CDMA)以及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例如OFDM、MIMO等等。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理论联系实际,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公式推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通信原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信道编码的部分,对卷积码和 BCH 码的阐述非常到位,并给出了实际的编码和解码算法流程。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现代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如信息论基础、香农定理的意义、以及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或者对无线通信、网络通信等领域感兴趣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

我最近刚读完一本名为《量子计算:理论基础与初步应用》的书,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神秘的量子世界。作者首先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比如叠加态、量子纠缠、量子隧穿效应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听起来十分玄乎的物理现象。随后,他逐步引出了量子比特(qubit)的概念,并对比了经典比特和量子比特的区别,以及量子比特在计算能力上的巨大潜力。书中详细介绍了量子门电路的设计,包括Hadamard门、CNOT门等基本量子门,以及如何用它们构建更复杂的量子逻辑门。接着,作者深入讲解了几个经典的量子算法,例如Shor算法用于大数分解,Grover算法用于数据库搜索,并分析了它们相对于经典算法在时间复杂度上的指数级优势。书中还对量子计算机的硬件实现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超导量子计算、离子阱量子计算等主流技术路线的原理和发展现状。虽然量子计算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这本书让我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也对量子计算所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对于任何对前沿科技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未来计算范式的人来说,都极具启发性。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嵌入式开发的厚重书籍,书名是《精通STM32微控制器架构与编程实践》。这本书内容非常扎实,从STM32的底层架构,包括它的CPU内核、存储器映射、总线系统,到各种外设的详细讲解,如GPIO、USART、SPI、I2C、ADC、DAC,甚至还深入到了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移植方法。作者在书中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的实际代码示例,很多都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工程模板。例如,书中关于中断系统管理的章节,详细阐述了中断优先级、嵌套中断、中断向量表的配置,并通过一个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中断实现高效的按键检测和数据采集。另外,在RTOS的部分,作者对FreeRTOS的任务管理、信号量、消息队列、事件标志组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供了一个基于STM32的完整RTOS应用项目,涵盖了任务调度、资源共享和通信机制。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理解STM32工作原理,并且希望能够独立开发复杂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中部分高级章节的篇幅较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实践,但总体来说,它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