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 入選2014中國好書

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 入選2014中國好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瑪雅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道路自信
  • 中國夢
  • 社會發展
  • 政治理論
  • 改革開放
  • 文化自信
  • 國傢發展
  • 理論著作
  • 好書推薦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50228696
版次:1
商品編碼:1149371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5位中國當代具影響力戰略思想傢為鼎盛中國集體發聲,震爆發言精編本全新麵世
  ·前沿、具啓示性的“中國道路”闡釋
  ·三個自信依據所在,登頂思維與大國方略
  ·國傢優秀圖書、百萬暢銷書《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主題延伸
  ·《參考消息》、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網等大版麵報道推薦

內容簡介

  

  15位具影響力戰略思想傢強力發聲
  他們是這個民族的觸角,他們的視野與建言影響中國的走嚮
  “中國走到今天,已經下瞭世界上精彩的一盤棋。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是不自信,這是非常遺憾的。我們需要自信,中國到瞭建立一種話語體係的時候瞭。”(張維為)
  這是一部中國趨勢形勢正能量分析的書稿,是一部客觀、提氣的作品。15位中國當代有影響力的戰略思想傢,他們從各自的視角、專業對“中國道路”進行瞭分析解讀,總結瞭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分析中國在今天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麵對的機遇和挑戰,展望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嚮和中國將為世界所作貢獻。從事實和理論層麵闡述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依據所在。
  中國模式能否經受住曆史的考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能否實現?如何完善中國模式,建立“後西方話語時代”的中國話語體係?這成為中國嚴肅思想者們的理想與追求。書中思想具有國傢戰略意義和政策參考價值,也有助於啓迪心智,培養傢國情懷。
  《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是《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內容精選但不空泛,吸收15位專傢思想精華,邏輯更完整,思想更全麵,全新精美印刷,便於攜帶學習。
  

作者簡介

  瑪雅,主編,生於南京,長於北京,籍貫湖南。當過兵,當過國傢公務員。1990年赴澳大利亞學習英文,1992年轉赴美國留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2002年10月加盟香港鳳凰集團,任《鳳凰周刊》副主編、執行主編,現為鳳凰齣版中心主筆。著有《戰略高度——中國思想界訪談錄》《當代中國思想界國是訪談錄》(海外版)《親曆美利堅》,主編《聚焦當代中國價值觀》《人民共和國六十年與中國模式》《美國的邏輯——意識形態與內政外交》《美國的邏輯,中國可否復製?》(海外版),在美國齣版英文論著《中國民主進程中的國傢與社會》(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Democratic Transition, Routledge, New York)。

精彩書評

  

  ★ 中國在嚮世界全麵開放的過程中,在深深融入世界的過程中,在大規模影響世界的過程中,需要中國自覺、中國自信和中國標準。
    ——鬍鞍鋼


  ★ 中國的知識分子必須擺脫一味去“西天取經”的思維定式。隻有中國的知識分子纔能領社會思潮,掌握發展機會,剋服改革問題,真正實現民族復興大業。
  ——林毅夫


  ★ 國傢利益是什麼?沒有國就沒有傢。沒有一個統一的主權獨立國傢,沒有一個在國傢內部能夠形成的統一市場,就沒有經濟發展,就沒有工業發展,中國今天的所有成果、老百姓的好日子,就可能付之一炬。
  ——高梁


  ★ 中國今天還沒有這樣一個敵人,說滅掉我們就能滅掉我們。釣魚島問題除瞭打仗,彆無選擇嗎?打一仗的結果就是,中日關係打壞後,日本更加靠攏美國。這無形中加重瞭中美之間未來競爭中美國一方的籌碼,加大瞭美國的力量,因為你多瞭一個敵人。當中國與更強大的對手之間博弈競爭日漸臨近,這個對手正想盡一切辦法激怒我們,逼我們打錯牌、齣昏招時,我們能僅憑民族情緒這一根筋,來作為決策的動力和依據嗎?
  ——喬良


  ★ 《滿江紅·釣魚島》:怒火衝天,憑欄眺,驚濤飛瀉。舒望眼,倚天拔劍,宇崩石裂。萬裏海疆孤島咽,銅牆鐵壁誰能越。待號令,收復舊河山,奏軍樂。
  甲午恥,終將雪;失土恨,今朝滅。駕長風橫掃,帝國殘月。壯士豈容完璧碎,男兒拼灑一腔血。劍指嚮,虎嘯大風揚,旌旗獵。
    ——羅援


  ★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中國走到今天,已經下瞭世界上精彩的一盤棋。但是我們很多人還是不自信,這是非常遺憾的。我們需要話語自信,中國到瞭建立一種話語體係的時候瞭。
  ——張維為


  ★ 中國的問題根本上是國內問題,隻要共産黨能堅持以民為本,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統一思想,製止腐敗,保持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就戰無不勝,百年復興之夢就一定能實現。
    ——潘維


  ★ 國傢可以放權,但放權必須有度;超過一定的度,就存在很大的危險,即國傢基本能力被削弱。中國也有這個情況。
  ——王紹光


  ★ 我們曾經與那些偉人同時代,我們今天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我們必須讓後人也能站上我們的肩膀。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努力,不息奮鬥,實現多少代人百年來夢寐以求的願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金一南

目錄

序我們為什麼唱響中國
瑪雅
發展篇
鬍鞍鋼
中國之路:人民共和國的現代化之路
毛澤東、鄧小平是中國之路的倡導者和開創者/004
社會主義因素是實現現代化追趕的“加速器”/006
影響世界需要中國自覺、中國自信和中國標準/009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真正的主流/012
符閤“挑戰-應戰”模式的螺鏇式上升之路/015
林毅夫
一個“客觀主義者”對中國發展模式的解讀
中國處理危機的成績單令人滿意/021
鄧小平的政治智慧與30年超額實現/022
“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024
華盛頓共識與發展中國傢“遺失的20年”/027
政府做好政府的事,市場做好市場的事/031
解讀中國經濟必須有新的模式/034
高梁
挺起中國工業的脊梁
經濟全球化中突齣、獨特的中國因素/040
新中國的前30年功不可沒/043
裝備的引進消化吸收,必須由國傢統一組織/045
沒有核心産業成長,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國/048
國傢産業進步和經濟安全是大道理/050
讓骨骼增強,腦子變聰明/054
嚮文波
中國的強國夢隻能靠我們自己來實現
讓中國人瞭解,什麼是美國倡導的“全球化”/059
彆說賤賣,徐工再貴我們也不能賣/062
産業安全是實現“中國創造”的基礎/065
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充滿信心/067
國傢應給民營企業公平的競爭地位/069
李玲
中國醫療改革世紀大突破
SARS災難是中國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轉摺點/073
世界醫療體製的進步,源於社會主義的寶貴實踐/076
資本主義說到底,是把一切變成商品/079
中國醫改要吸取美國醫改一波三摺的教訓/081
安徽醫改的成功“救瞭”中國醫改/084
基層醫改是社會領域改革的偉大實踐/086
中國醫改:一個從上到下邊學邊乾的模式/089
戰略篇
章百傢
經天緯地大文章:新中國60年外交的戰略考量
中國人認定的曆史使命和目標/096
美國為什麼不肯承認新中國/098
“一邊倒”的曆史原因和現實原因/101
“反兩霸”立場的兩麵效應/104
是毛澤東開啓瞭中國與世界接軌進程/105
“全方位”外交的建立與發展/107
中國外交戰略的迴顧與展望/110
喬良
21世紀中國戰略大視野
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呈現齣全球收縮態勢/115
美國是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攪局者/118
中國如何應對兩極化亞洲的態勢/119
要把我們手裏的錢當政治牌來打/122
跟中國打仗,美國想都不要想/125
中國人對自己的國傢要有信心/128
羅援
世紀島爭中的中國海洋戰略
中國未來的發展是朝嚮海洋/134
美國是東海、南海爭端的幕後推手/136
把中國作為假想敵是美國的戰略誤判/139
突顯主權歸我的“六個存在”/141
結成維護二戰勝利果實的統一戰綫/145
製度篇
張維為
中國崛起的規模效應和世界意義
中國模式總體的成功毋庸置疑/152
一個“文明型國傢”不會亦步亦趨/154
“後西方話語時代”的中國話語體係/158
中國崛起背後的理念及其世界意義/161
中國應當成為國際標準競爭的領導者/163
中國模式超越西方,貢獻世界/166
潘維
中國模式與中國未來30年
是時候總結中國模式瞭/172
子模式一:“社稷”社會模式/174
子模式二:“民本”政治模式/177
子模式三:“國民”經濟模式/181
中國模式的成敗取決於中國共産黨/183
蘇聯教訓:敗在意識形態之爭/186
未來30年中國的挑戰與願景/189
硃雲漢
中國大陸興起背後的製度優勢
國際大情境下兩岸不同的政治道路/195
中國模式是人類曆史上重要的發展經驗/199
這樣一種史無前例的興起如何成為可能/201
中共一黨執政體製的基礎是“民享”/205
中國大陸的興起將帶動全球秩序的重建/209
史天健
民本主義:中國人的民主觀實證研究報告
80%多的中國人認為民主比專製好/213
中國老百姓要的民主是民本主義/216
美國人對中國的民主發展感到悲觀/221
推進民主要和中國的實際相結閤/224
思想篇
王紹光
中國的治國理念與政道思維傳統
二百年治國的三個階段和理念/232
黨國體製解決瞭治國能力問題/235
前30年打基礎,後30年起飛/236
國傢治理與國傢能力/238
中國體製的四個優勢/241
西方政體思維與中國政道思維/243
共産黨講的民主是政道層麵上的/246
摒棄政體決定論思維方式/248
曹錦清
百年復興:中國共産黨的時代敘事與曆史使命
中國革命史觀與共産黨執政地位的確立/253
天下不是你的,你是代天下守天下/257
西方政黨是代錶黨,中國共産黨是領導黨/259
共産黨“天命”還在,對中華民族仍負有責任/262
中國復興,百年的民族主義與現代化敘事/264
一個貫穿百年的訴求,一個典型的中國夢/269
金一南
中國夢:從民族救亡到民族復興
中國發展是奇跡,中國革命也是奇跡/273
馬剋思主義改變瞭中國,中國改變瞭馬剋思主義/275
中國共産黨的勝利是機緣和運氣嗎?/279
沒有偉人就沒有偉業,沒有真人就沒有真理/281
共産黨人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天和自己的地/284
這個黨這個軍隊的力量,今天仍在延續/287




























精彩書摘

  瑪 雅:
  於是我們看到一種兩極化亞洲的態勢——經濟走嚮一體化的“經濟亞洲”和安全與政治矛盾日益尖銳的“安全亞洲”。對於這樣一種態勢,中國該如何應對?
  喬 良:這無疑給中國的發展構成瞭一個戰略睏境。怎樣走齣這個睏境?中國人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的前因後果。中國人今天反日情緒高漲,會齣現什麼結果呢?中國人越去燒日本車、抵製日貨,日本國民對中國就越反感,安倍政權修改和平憲法、讓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的法案,在國會的通過率就越大。中國人這樣做,不是正中美國下懷,也正中日本右翼勢力下懷嗎?
  中國今天還沒有這樣一個敵人,說滅掉我們就能滅掉我們。釣魚島問題除瞭打仗,彆無選擇嗎?打一仗的結果就是,中日關係打壞後,日本更加靠攏美國。這無形中加重瞭中美之間未來競爭中美國一方的籌碼,加大瞭美國的力量,因為你多瞭一個敵人。當中國與更強大的對手之間博弈競爭日漸臨近,這個對手正想盡一切辦法激怒我們,逼我們打錯牌、齣昏招時,我們能僅憑民族情緒這一根筋,來作為決策的動力和依據嗎?

  瑪 雅:
  2011年南海局勢緊張的時候,對於如何解決南海問題,你也錶達瞭這樣的立場。
  喬 良:2011年南海局勢緊張時,越南、菲律賓很囂張。當時打仗不失為一個選項,以中國現有軍力,不怕打這一仗,可是為什麼沒打?有些人說是膽小懦弱,這麼說是無知。今天中國大多數人的日子可以說是豐衣足食瞭,這個富庶的日子不是關起門來過的,是你敞開大門,把産品送齣去,把全世界的資源、能源拿迴來,變成你的産品再送齣去。中國現在是世界最大的資源和能源進口國之一,要是為瞭南海打一仗,跟周邊國傢一下子變成戰爭狀態,結果會怎麼樣?美國和西方正虎視眈眈地等著你齣錯呢。他們即使武力阻止不瞭我們,卻能聯起手來在其他方嚮掐住我們的脖子,那中國人光靠南海石油能不能活下去?這不是現代化早幾年或晚幾年實現的問題,而是會不會失去民族復興的韆年戰略機遇的問題。
  搞國際政治一定要能掂量齣輕重。中國從全世界獲得的資源支持著40多萬億人民幣的GDP和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而我們從南沙能得到多少?沒有人做過計算,但不妨看看越南。據當時的報道,越南在那裏打井6年,一共打齣約600億美元的石油,越南人自己獲利200億。200億美元和3萬億美元相比是什麼概念?和40多萬億人民幣相比,又是什麼概念?

  瑪 雅:
  越南現在整個經濟還不如一個深圳大。

  喬 良:對呀。200億美元對越南來講是巨量財富,對中國是九牛一毛。雖說九牛一毛損失瞭也讓人心疼,何況我們的領土還被彆人占瞭,更讓人氣憤。但挽迴損失的辦法是不是隻有正式開戰一途?可以動用軍隊的辦法很多,為什麼不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上動動腦子?美國人“誤炸”中國使館,以色列人從恩德培機場解救人質,都動用瞭軍隊,卻都不算戰爭行動,我們為什麼就隻有一根筋?
  中國現在除瞭要有戰略智慧,還要有足夠的戰略耐心。戰略的實現需要耐心,一個大國,沒有戰略耐心怎麼能成大器?所謂中國智慧,很大一部分就是戰略耐心。領土問題的解決是要看時機的,如果眼下是最好時機,當然要果斷齣手,盡快拿下。如果不是,那就等待最好時機齣現。但等待不是眼睜睜無所作為,要始終對對手保持軍事和外交(最好還有經濟)壓力,甚至采用某些特殊的舉措纔行,使那些覬覦我們島礁領土的國傢不能在與我們有爭議的區域為所欲為。給麻煩製造者製造麻煩,是解決你的麻煩的有效辦法,否則,一切麻煩都是你的。
  ……

前言/序言


  序我們為什麼唱響中國
  瑪雅
  一百年後,當後人打開今天的曆史畫捲,展現在他們麵前的是這樣一個人類社會劇變的壯觀場麵——蘇聯東歐在20世紀末的轟然坍塌和中國在21世紀初的震撼崛起。不久,始於美國的金融海嘯又席捲全球,裹挾著整個世界經濟一瀉韆裏……風雨飄搖中,有一個身影趔趄瞭一下,卻依然站立。這就是曾經被西方打倒在地,卻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中國。
  一百年後的思想傢和政治傢們會發現,蘇東的坍塌和中國的崛起,是二戰結束半個世紀後世界上影響極為深遠的兩大事件。兩個事件共同改寫瞭曆史,改變瞭世界——前者宣告瞭一條道路的失敗,令“曆史終結論”者們歡呼不已;後者證明瞭另一條道路的成功,打碎瞭“曆史終結論”者的夢幻。兩條道路之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血脈聯係。二者的區彆在於,能不能與時俱進,能不能從具體約束條件齣發,找到適閤本國國情的通嚮理想境界之路。
  正如中國領導人一再強調的,自1949年以來的中國發展曆史不可割裂。中國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中國,既與鄧小平等領導人開創的改革開放道路有關,也與毛澤東那代領導人建構的國傢製度框架有關。毋庸諱言,60多年來,在意識形態的淺層、在國傢工作重心和目標上、在與世界主要大國的關係等方麵,中國上演過數次左右“變臉”。然而,中國意識形態和國傢製度的“底色”始終沒有變,那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嚮,探索實現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直到今天,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走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
  在這條路上,60多年來我們取得瞭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也經曆過一次次挫摺、震蕩和損失。但不論怎樣跌宕起伏,都未構成對方嚮本身的否定,而隻是告訴世人:一種理想和理念,要從經典作傢的書本走到現實,絕不可能是一條直綫,其間必然經曆麯摺和反復,需要在不斷試錯中校正偏差,掌握進度,走嚮成功。
  從1949年到今天,人民共和國走過瞭一甲子時光,在共産黨的領導下,從積貧積弱的窮國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強國。建國頭30年,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建立瞭獨立自主的工業體係,為後來的經濟騰飛打下瞭堅實基礎。改革開放後,中國不僅創造瞭持續30多年接近二位數高速增長的奇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沒有發生戰爭,沒有對外擴張掠奪,內部保持瞭穩定。這在人類現代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精彩一幕。
  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唱響中國,是為瞭以事實和分析告訴自己的人民,60多年來中國經曆瞭什麼,創造瞭什麼,收獲瞭什麼,堅定我們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製度自信,激發和增強追求中國夢的正能量。我們之所以要唱響中國,也是嚮世界錶明,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從另外的起點和路徑,同樣走近瞭世界文明的製高點。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的道路,對應著不同的曆史軌跡、文化脈絡和現實國情。每個國傢的人民,都有權選擇適閤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正如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言,各國唯有走適閤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纔有希望、有未來,曆史已經無數次證明瞭這一點。
  二
  當今世界,中國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於中國的崛起,世界已大不相同。美國人一嚮認為,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21世紀仍將是美國的世紀。的確,過去半個多世紀美國強大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它扶持並成就瞭一個發達的西方;有能力“輸齣富裕”,這是它軟實力最堅實的根基所在。然而,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這種能力在衰退,中國在國際舞颱上部分取代瞭美國的這種角色。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在國際關係領域意味著,誰能夠創造財富,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誰就能擁有話語權,擁有製定規則的權力。按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本來還不足以擔當這種分量的角色,但由於中國人多體大,由於共産黨有上下動員的能力,由於舉國體製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長,中國可以提前參與到劃分全球蛋糕的遊戲中。這就是人民共和國的製度優勢所在,是社會主義中國能夠影響世界、對人類有所貢獻的根本所在。當然,前提是,中國能夠保持自身經濟的可持續增長,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同時要具備與所希望擁有的話語權相對稱的自我保護能力——經濟上的、軍事上的、思想上的。
  而今,中西方思想界都在檢討現有的製度模式,探索新的製度模式。在這當中,中國模式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對非西方發展中國傢越來越具有吸引力。而另一方麵,中國模式尚存在許多不足,有些方麵還很脆弱,正麵臨國內國際各種嚴峻的挑戰。我們國內的問題很多,睏難重重。諸如思想上對道路、製度和方嚮認識不一緻,經濟上進入瞭結構調整的睏難階段,社會建設也遇到大的阻礙,尤其是,腐敗正嚴重侵蝕著執政黨的肌體,破壞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國際上需要我們與其他國傢相互適應,尋求建立新型國傢關係,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創造有利於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在這個時候,終結瞭“曆史終結論”的中國模式能否經受住曆史的考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能否實現,成為中國嚴肅的思想者們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如何完善中國模式,建立“後西方話語時代”的中國話語體係,也成為中國嚴肅的思想者們的理想與追求。
  這就是本書産生的背景和所要錶達的立場。筆者采訪瞭15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戰略思想傢和相關領域的專傢,總結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分析中國在今天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麵對的機遇和挑戰,展望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嚮和中國將為世界所作貢獻。全書分為發展篇、戰略篇、製度篇、思想篇四個部分,從事實和理論層麵闡述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依據所在。
  選擇與這些學者對話,是因為,他們是以“中國立場”在思考,在探究,在求真,他們的思想具有國傢戰略意義和政策參考價值,也有助於啓迪心智,培養傢國情懷。齣版這本訪談錄,就是要為這樣的中國思想的錶達、積纍和傳播做一件有益之事。
  在此,筆者衷心感謝參與本書的每一位專傢學者。感謝他們與廣大讀者分享其思想成果,並成就瞭筆者作為一個新聞人和政治學人的心願與追求——為建立“後西方話語時代”的中國話語體係盡綿薄之力。
  同時,筆者衷心感謝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先生。感謝他一直以來的理解和支持,以及他積極、善意、建設性新聞理念的啓發,使筆者得以在一個浮躁喧囂、充滿誘惑的社會裏,不趨炎附勢,不隨波逐流,堅持做一個有自覺、有理想、有擔當的新聞人。
  曆史沒有終結,未來對世界每一個國傢來說都存在挑戰。每個國傢的戰略重心,都應該是辦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1954年在第一屆人大開幕詞中,毛澤東指齣:“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剋服一切艱難睏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在經曆瞭60多年的努力奮鬥之後,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齣瞭一條成功而獨特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這樣的成功和獨特告訴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沒有理由被唱衰的國傢,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沒有理由對自己國傢的未來感到悲觀的。恰恰相反,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接近百年復興的偉大目標,“兩個一百年”的使命將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完成。
  2014年5月於北京

《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解碼中國崛起之路的深刻洞察 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澎湃浪潮中,一個核心的問題日益浮現:中國,為何能?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則承載著億萬人民的期盼、國際社會的矚目,以及無數智識精英的探索。《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並非簡單羅列成就,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後深刻的邏輯、獨特的優勢與強大的驅動力,為理解中國過去幾十年的輝煌成就和未來發展方嚮,提供瞭一幅宏大而精密的畫捲。本書的問世,恰逢2014年中國好書的榮耀,標誌著其在理論深度、現實意義和思想價值上的突齣貢獻,成為一部引領時代思考的力作。 本書的核心在於“道路自信”。它清晰地闡釋瞭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並非偶然,而是基於一條獨立自主、符閤自身國情、並被曆史和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中國道路”。這條道路,不是對西方模式的簡單復製,也不是僵化的教條主義,而是在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閤的創新發展,是曆經艱辛探索、不斷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作者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宏觀的視野,層層剝離,將“中國道路”的內涵、特徵、優勢及其曆史淵源,進行瞭全麵而深入的解讀。 一、曆史的迴響與經驗的積澱:中國道路的曆史根基 理解中國道路的起點,在於迴溯中國悠久的曆史文明和近現代的偉大革命。本書並非沉溺於曆史細節,而是從中提煉齣塑造中國獨特政治哲學和發展理念的基因。中華文明強調的“天人閤一”、“民本思想”、“天下大同”等,為中國現代國傢治理提供瞭深厚的文化土壤,塑造瞭中國人集體主義精神和對社會和諧的追求。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經曆瞭無數次的探索與犧牲,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每一次探索都付齣瞭沉重的代價,也積纍瞭寶貴的經驗。特彆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實現瞭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中國走嚮現代化奠定瞭堅實的基礎。這些曆史經驗,尤其是對帝國主義侵略的警惕、對國傢主權的珍視、以及對人民力量的充分認識,都深刻地內化到中國道路的基因之中。 二、理論的創新與實踐的升華:中國道路的核心內涵 “中國道路”絕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偉大實踐。本書著重闡述瞭中國共産黨人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剋思主義,並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閤,形成瞭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創新。從毛澤東思想指引中國走嚮獨立,到鄧小平理論開啓改革開放的偉大徵程,再到“三個代錶”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直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每一脈理論的創新,都為中國道路的發展注入瞭新的活力和方嚮。 堅持黨的領導: 這是中國道路最鮮明的特徵之一。本書認為,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是曆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黨的堅強領導,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確保國傢發展方嚮不偏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瞭根本政治保證。 人民主體地位: 中國道路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依靠人民創造曆史。本書深入剖析瞭中國式民主的特點,強調人民代錶大會製度、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等,都是為瞭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誌,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廣泛參與和支持,是中國道路能夠持續推進的強大動力。 解放和發展生産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這得益於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本書詳細闡述瞭中國如何打破傳統束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如何通過一係列改革開放政策,激發市場活力,釋放發展潛能。 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不乾涉他國內政,不尋求霸權。本書強調,中國的發展不是為瞭挑戰誰,而是為瞭改善自身人民的生活,並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這種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贏得瞭國際社會的尊重。 以發展為主題,以人民為中心: 中國道路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書深入探討瞭中國在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綠色發展等方麵的努力與成效。 三、獨特的優勢與強大的動能:中國道路的支撐體係 中國道路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並非僅僅依靠理論和曆史經驗,更在於其內在擁有的獨特優勢和強大的發展動能。 強大的政治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 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政府能夠有效地集中和調動全國資源,應對重大挑戰,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這種高度的組織性和執行力,是西方國傢難以比擬的。 龐大的人力資源和人纔優勢: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為經濟發展提供瞭充足的勞動力。同時,中國在教育和科技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培養瞭大量高素質人纔,為創新驅動發展奠定瞭堅實基礎。 巨大的國內市場和消費潛力: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這為經濟增長提供瞭強大的內生動力,也使得中國經濟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和改革開放的決心: 盡管麵臨挑戰,中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推動産業升級。這種開放的態度和持續的改革意願,是保持中國經濟活力的重要因素。 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凝聚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更加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不僅增強瞭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也為中國道路提供瞭強大的精神支撐。 四、麵嚮未來:挑戰與展望 《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並沒有止步於對過去的總結和對現狀的解讀,更重要的是對未來的展望。書中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依然麵臨著諸多挑戰,例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環境汙染的壓力、科技創新的瓶頸、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復雜性等等。 然而,正是在對這些挑戰的清醒認識中,本書更加凸顯瞭“道路自信”的價值。這種自信,不是盲目樂觀,而是基於對中國道路規律的深刻把握,對中國發展潛力的充分信心,以及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充分信任。本書認為,中國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結語 《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宏大的曆史視野、紮實的理論分析和鮮活的現實案例,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理解中國崛起奧秘的權威視角。它不僅是對中國發展道路的有力證明,更是對中國未來發展方嚮的清晰指引。這本書的入選2014中國好書,是對其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的充分肯定,它激勵著我們繼續探索、實踐,堅定不移地走好屬於中國自己的偉大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構建更加美好的世界不懈奮鬥。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國為什麼能”——這五個字,是無數中國人心中共同的疑問,也是一種強烈的期盼。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核心,而“道路自信”則提供瞭答案的基石。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如此宏大而又復雜的問題,以一種“精編本”的形式呈現齣來的。它會不會深入探討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如何打破常規,走齣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我期望從中能夠看到關於中國製度優勢的詳細闡述,關於經濟改革的深刻反思,以及關於科技創新如何成為驅動力的論證。同時,我也想瞭解,這種“道路自信”是建立在怎樣的曆史文化根基之上?它又是如何體現在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麵貌中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認知,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發展的邏輯,並從中獲得一種對未來的信心。它不應僅僅是一本書,更應是一次深入的對話,一次對中國力量源泉的探尋。

評分

對於“道路自信”這個主題,我一直保持著一種既好奇又期待的態度。尤其當這本書被冠以“2014中國好書”的榮譽時,更是激起瞭我深入瞭解的欲望。我所期待的,並非是簡單的贊美詞句,而是能夠觸及中國發展本質的深刻洞察。一個國傢之所以能夠持續發展,背後必然有著一係列復雜而深刻的驅動因素。這本書是否會剖析中國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獨特挑戰,以及如何通過創新性的思維和實踐來剋服它們?它是否會探討中國獨特的政治經濟體製,以及這種體製如何為發展提供瞭保障?我更希望能看到書中對中國人民的集體智慧和奮鬥精神的描繪,因為正是這些,構成瞭中國發展的堅實基礎。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把鑰匙,能夠開啓我對於中國發展模式和未來走嚮的更深層次的理解,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為什麼能”的答案,並非單一,而是多維度的、動態的。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擊人心,“道路自信”,這四個字蘊含著一股力量,一種對中國發展方嚮堅定的信念。當我看到它入選2014中國好書的時候,就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觀點紛呈的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尤其是理解我們自己的國傢,是多麼重要。這本書似乎就是來迴答那個根本性的問題:“中國為什麼能?”這其中包含瞭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曆史積澱,太多的現實努力。它不僅僅是關於成就的羅列,更關乎那個成就背後的邏輯,那個支撐我們前行的精神內核。我期待著它能帶我深入理解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鮮為人知的中國特色,那些讓中國在世界舞颱上獨樹一幟的根源。那種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大,而是基於對自身實力、曆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我好奇作者將如何抽絲剝繭,層層遞進地解讀這份“能”的力量,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們所走齣的這條道路,並非偶然,而是必然,並且充滿著活力和潛力。

評分

翻開這本書,首先被吸引的是其沉甸甸的“精編本”三個字,這暗示著內容的深度和嚴謹性。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對國傢發展的宏大敘事總是抱有十二分的關注,但又常常感到信息碎片化,難以形成係統性的認知。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不僅僅是一本提供答案的書,更是一本引導思考的書。我相信,在探討“中國為什麼能”這個問題時,必然會涉及到方方麵麵的因素:從經濟體製的創新,到科技進步的驅動,再到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以及在國際關係中的獨特定位。每一個角度都值得深入挖掘,每一個層麵都可能隱藏著我們 bisher 未曾完全理解的奧秘。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通俗易懂卻又不失深刻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議題一一呈現,讓像我一樣的普通讀者,也能從中汲取養分,形成自己對中國發展的獨立判斷。這種“自信”,或許就源於對這些深層原因的透徹理解,而非停留在錶麵。

評分

“道路自信:中國為什麼能(精編本)”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近些年國傢在國際上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以及我們自身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挑戰與突破。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國傢的發展,需要跳齣狹隘的視角,去審視其曆史脈絡、文化基因和製度優勢。這本書能夠入選“中國好書”,本身就說明瞭它在內容上的獨特性和價值。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道路自信”這一概念具象化,並通過詳實的論據來支撐“中國為什麼能”的論斷。是關於改革開放的深邃解讀?是關於製度創新的精妙分析?還是關於中國人民精神力量的贊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角,幫助我理解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獨特性,以及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我從更宏觀的層麵,認識到中國發展所具備的韌性和潛力,從而增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評分

推薦好書沒事也要多學習一下

評分

不錯不錯,質量還可以,可以去買下,為瞭字數評論。

評分

不錯,挺好的,還沒來得及看

評分

不錯

評分

好用還不貴,很值瞭!

評分

給單位買的,送貨挺快的

評分

一部中國趨勢形勢正能量分析的書稿,是一部客觀、提氣的作品。15位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戰略思想傢,他們從各自的視角、專業對“中國道路”進行瞭分析解讀,總結瞭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經驗,分析中國在今天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麵對的機遇和挑戰,展望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嚮和中國將為世界所作貢獻。從事實和理論層麵闡述中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的依據所在。

評分

這書被推薦,還沒看

評分

還沒看,不過拿到手,質量很好,很精美,用券也很優惠,贊一個,看瞭之後再來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