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经济、金融、趋势感兴趣的读者、投资者、企业家和管理者、金融和能源业从业者、时寒冰的读者、粉丝、 政府工作人员、决策人等 ★ 时寒冰集迄今重要的作品,集20年研究之大成。时寒冰是著名经济趋势研究专家,已出版的《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均为年度热销有影响力的财经图书。在这部《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分为“现实篇”和“未来篇”两本书)中,作者把20年趋势研究的成果倾囊相授,是迄今很为重要、很有分量的作品。
★ 百万字巨著,全景呈现。美国一霸独强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得任何一个国家的趋势演变都不再是孤立运行的。要看清中国未来的大趋势,就必须站在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去做分析。本书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中国自身——推动趋势发展的内在力量;美国——全球趋势的主导者;全球大国的能源角逐、地缘博弈等——大趋势的动态影响力量。这三条主线互相补充,遥相呼应,指明了未来大趋势的演进路线。看懂了本书,世界和未来在你眼中就是透明的!
★ 市面上的经济金融类图书,扮演“事后诸葛亮”的角色更多一些。而在巨变发生前就发出预警,并以清晰的思路、翔实的数据资料、严谨的分析,论证未来会发生什么,旗帜鲜明地指出在2012~2015年大转折、大纠结后,2016~2022年将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美国会再次利用危机“剪全球羊毛”;2023~2034年进入大滞胀时代。这样的书可是极为独特和不可替代的。
★ 时寒冰有着全球大棋局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经济金融学、地缘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等综合背景,他用海量的原始数据和资料,抽丝剥茧,推导出国内与国际趋势演变的必然方向,可以说是经济学界的大预言家。事实上,已出版的三本书中的预言一一得到验证。这次,他再次大胆预测未来20年将要发生的巨变,非常值得重视。
★ 未来20年财富保值增值必读。这是一部让人清醒的好书,不仅展望了2034年以前中国、美国和全球的宏观大势,而且详细分析、预测了2034年以前的房价、大宗商品、美元、人民币等的大趋势,为企业决策和个人投资提供更明确的参考。除了个人阅读外,也非常适合金融企业和机构、能源企业和部门(尤其是石油、石化行业)、企业家和政府部门、军队系统等团购。
★ 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本书并非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详细地写下了整个推导过程。如同带领读者一起分析,穿透层层迷雾,一步步找到趋势的发展方向。细读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也是沿着自己的思路,根据专业的数据、资料,自行推导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可以得到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更可以学习、掌握系统分析趋势的基本方法。
海报:
内容简介
《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分为“现实篇”和“未来篇”上下两部。“现实篇”写到2015年,偏重于写原因、规律和战略布局。“未来篇”从2016年写到2034年,是由上部的“因”和战略布局引申出未来的“果”,是对2016~2034年中国、美国和全球大趋势以及房价、外汇、大宗商品等走势的具体展望。“现实篇”和“未来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现实篇”详细剖析了中国经济2012年大转折和2013~2015年大纠结的深层原因,深入分析了中美恐怖平衡构建的根源,全面解读了美国惊心动魄的金融杀大战略对全球格局的影响,并展示了大国的战略布局。
全球化时代,大国间的博弈日趋激烈,智慧和力量的碰撞决定着趋势的演变。因此,“未来篇”加入了全球大国博弈的主线,以全球视角,展现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涵盖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宏大趋势,以及涵盖楼市、汇率、大宗商品等在内的微观趋势,让未来20年纤毫毕现。
2016~2022年,中国经济大调整,美元进入加速上涨周期,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将被引爆,令人恐惧的大危机与令人心仪的大机会同时到来。2023~2034年,美元暴跌,资源暴涨,全球进入大滞胀时代……
现在,我们正处在全球巨变的前夜。这场注定会改变许多国家和民众命运的巨变,将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它对中国乃至每一个人的命运意味着什么?面对未来的大趋势,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本书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强烈建议读者从上部“现实篇”读起,沿着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找到未来趋势的发展方向,洞悉即将到来的大风险、大机会,及早做好准备。
作者简介
时寒冰,经济趋势研究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总裁办授课教师。著有《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含韩文版和中文繁体版)、《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含韩文版和中文繁体版)。
2012年起专职潜心做趋势研究。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资助贵州、河南等地贫困孩子读书,向云南旱区农民和旱区小学捐建水窖,向河南艾滋村小学捐建多媒体图书馆等。曾荣获中国证券市场20年颇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出版人》“年度作者”大奖等。
精彩书评
★时寒冰以他金融分析师的敏锐和洞见,用大量的原始数据、图表和资料,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向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即将到来的严冬的侵彻路径和图景,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叹为观止的同时又心生骇然。所以,我宁肯接受:用悲观清醒的态度,警惕即将到来的冬天。现在,这部让每个阅读它的人都会心情沉重甚至窒息的巨著,就静静地摊开在我们面前。
——乔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 ★我感到这本书是一部世界经济现代史片段,但又不单是事件的列举与记载。本书在记叙事实的同时贯穿着作者对国家民族的感情。虽然是近些年主要国家经济状况的表述,但依然有历史长河般的沧桑与厚重。这本书又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这里有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多项翔实的经济数据,虽然篇幅巨大,但都是结合数据说话,内容客观,有理有据,严谨而又流畅。在这个角度来讲,本书就是一部长篇抒情诗歌。
——周洛华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研究员 ★很多人也许会以为,趋势研究只是预测未来,但实际上,研究趋势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研究人性。时先生结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地缘政治学、历史学、军事学、战略学、能源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深入分析了造成目前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将深层次的经济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读者。正如时先生所言,趋势的滚滚洪流无法阻挡,作为个体,我们要顺势而为,保护好自己。
——劳玉仪 中国香港财华社集团主席 目录
第16章大危机:中国的2016~2022(上)
第一节债务危机
第二节恐怖的企业债务
第三节债务连环套
第四节影子银行之祸
第五节血色影子
第17章大危机:中国的2016~2022(中)
第一节房地产的夺命索
第二节人口巨变下的蛋
第三节艰难的调整
第四节房崩
第五节地裂
第六节房价终局
第18章大危机:中国的2016~2022(下)
第一节大贬值之路
第二节外升内贬一把刀
第三节最后一根稻草
第四节外贬内贬一绳索
第19章危险的粮食:中国的2016~2022
第一节特立独行的粮价
第二节被吃掉的耕地
第三节危险的粮食
第20章美国大扩张:2016~2022(上)
第一节影响世界的美联储
第二节美联储的战争
第三节从飞机上撒钱
第四节金融大扩张
第21章美国大扩张:2016~2022(中)
第一节大扩张之股
第二节大扩张之房
第三节资金大回流
第22章美国大扩张:2016~2022(下)
第一节飞涨的美元(上)
第二节飞涨的美元(下)
第三节美元去哪儿了
第四节突然的短缺
第23章新兴经济体大危机:2016~2022
第一节危险降临
第二节大逃杀
第三节瓜分盛宴
第24章俄罗斯的生死劫:2016~2022(上)
第一节决战序幕
第二节一步狠棋
第三节金融战
第四节石油战
第五节美俄大战
第25章俄罗斯的生死劫:2016~2022(下)
第一节不是诅咒
第二节脆弱大国
第三节大隐患
第26章危机大扩散:2016~2022
第一节中国能源之门:中亚
第二节大国角逐
第三节俄罗斯之忧:东欧
第四节危机加油站:中欧
第27章中印角逐:2016~2022
第一节印度包围中国
第二节美国爱恨交加
第三节第三者缅甸
第四节辉煌不再
第五节印度生死劫
第28章中美拉美博弈:2016~2022
第一节中美石油大博弈
第二节弊端重重
第三节拉美生死劫
第29章中美非洲博弈:2016~2022
第一节中国之殇
第二节从南非看非洲
第三节中美非洲石油战
第30章中日之役:2016~2022(上)
第一节包围中国
第二节围堵之谜
第三节千疮百孔
第四节衰退真相
第31章中日之役:2016~2022(下)
第一节血债
第二节自缚
第三节豪赌
第四节雪崩
第32章欧债危机:2016~2022(上)
第一节敌友之谜
第二节拯救之患
第三节黄雀在后
第33章欧债危机:2016~2022(下)
第一节超级拯救
第二节负债累累
第三节紧缩之谜
第四节裂痕洞开
第34章世界的2023~2034
第一节大帝国时代
第二节油价飞扬
第三节大滞胀时代
第35章大动荡大变革:2023~2034(上)
第一节欧洲向右
第二节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
第三节中亚之变
第36章大动荡大变革:2023~2034(中)
第一节东亚变数
第二节东南亚和南亚
第三节拉美动荡
第四节非洲之乱
第37章大动荡大变革:2023~2034(下)
第一节动荡之地
第二节危险的对立
第三节一箭多雕
第四节库尔德之剑
结语
精彩书摘
美国资金大回流,构筑“超级金融大帝国”
资金持续、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将成为壮大美国对外扩张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美国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美元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武器、工具、媒介或者平台。由不兑换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所形成的货币霸权,构筑起一个超越国界、超越全球金融与贸易体制的庞大帝国。
这正是全球贸易失衡的重要根源之一。由于通过发行货币即可以换取他国民众辛勤劳动的成果,美国成为超级消费大国,而全球许多国家则严重依赖美国的消费来消化自己的产能。这使得美国更有动力发货币。但是,这种权力毕竟还受到独立性较强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制约,于是美国向外举债来维持自己的庞大开支,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借助美元这一利器,美国可谓无坚不摧,获取了巨大利益。
通过发行美元,美国就可以换取全球各国的商品,仿佛一个接受纳贡的大帝国,以一种傲慢的姿态享受着这种特殊的待遇。
这还仅仅是初级阶段。
美国通过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可以操纵大宗商品的价格,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美元的升值和贬值,同样能为美国换取更加丰厚的利益。
美元贬值,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出口,也有利于美国稀释自己的债务。
美元贬值的时候,往往也是美国虚拟经济比较发达的时候。虚拟经济的增长,使美国积累了大量的流动性,过剩的资金就会流向新兴经济体等,通过投资等方式,获取丰厚的收益(比如,21世纪初期,美国资本对中国各大银行的投资最终大都获得了几倍的收益)。
美元贬值也会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但美国并不担心,因为它也能成为受益者。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美国告诉欧佩克:尽可以将石油提高到其想要的价格,只要继续以美元计价,而且用这笔收入购买美国政府的债券。美国就可以再用这些国家的石油美元,而不是黄金或者其他实物去购买石油。
当然,美元不可能一直贬值下去,那样会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总是在贬值(一般8~12年)之后,形成一轮升值(一般4~6年)趋势。
当美元升值的时候,容易引起资金大规模地从新兴市场国家等流向美国,很容易引爆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回顾过去30年,美元经历了两轮大的升值周期,其间都爆发了新兴市场的经济危机,如8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以及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国债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等。
而这种危机又进一步加速资金回流美国。然后,等危机持续一定时间,美国再杀一个回马枪,用已经升值到高位的美元,对那些发生危机的国家进行廉价大收购——许多优质资源会在危机爆发之后裸露出来,价格变得非常便宜。正是在这一贬一升之间,美国成为全球的最大赢家。
相对而言,美元升值的杀伤力更大,因为它造成的资金向美国回流的力量更大、美国对外收购的能力更大。
事实上,历次大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也都是资金回流美国的高峰期——只要危机不是发生在美国,美国一般都会成为资本最大的流向地。换句话说,美国一般都会成为其他经济体危机的直接受益者。
别国的危机,成为美国的良机,这种规律一直在历史中重复上演。
可以想见的是,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的情况在2014年底美国完成削减购债以后将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当美联储实施加息时,等于直接吹响了资金回流美国的集结号,全球资金将会加速流向美国。
在美国的大战略中,它会两步同时做:一方面,提高利率,加速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另一方面,放松金融管制,促使回流美国的资金聚集到金融衍生品领域,壮大美国的对外收购能力。等战略完成,则引爆危机,让回流美国的这些资金在危机中灰飞烟灭。次贷危机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在这样的危机中,美国同样能够成为最大的赢家。
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适逢其他经济体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时,更有利于促进资金加速向美国流动。
当欧元区、日本、中国(微刺激)等经济体在想方设法通过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时,美国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华丽转身,快速收紧货币政策。
美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华丽的背影,而在这个长长的背影后面,将是一地鸡毛。
……
前言/序言
美国资金大回流,构筑“超级金融大帝国”
资金持续、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将成为壮大美国对外扩张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美国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美元始终是一个核心的武器、工具、媒介或者平台。由不兑换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所形成的货币霸权,构筑起一个超越国界、超越全球金融与贸易体制的庞大帝国。
这正是全球贸易失衡的重要根源之一。由于通过发行货币即可以换取他国民众辛勤劳动的成果,美国成为超级消费大国,而全球许多国家则严重依赖美国的消费来消化自己的产能。这使得美国更有动力发货币。但是,这种权力毕竟还受到独立性较强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制约,于是美国向外举债来维持自己的庞大开支,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借助美元这一利器,美国可谓无坚不摧,获取了巨大利益。
通过发行美元,美国就可以换取全球各国的商品,仿佛一个接受纳贡的大帝国,以一种傲慢的姿态享受着这种特殊的待遇。
这还仅仅是初级阶段。
美国通过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地位,可以操纵大宗商品的价格,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美元的升值和贬值,同样能为美国换取更加丰厚的利益。
美元贬值,有利于促进美国的出口,也有利于美国稀释自己的债务。
美元贬值的时候,往往也是美国虚拟经济比较发达的时候。虚拟经济的增长,使美国积累了大量的流动性,过剩的资金就会流向新兴经济体等,通过投资等方式,获取丰厚的收益(比如,21世纪初期,美国资本对中国各大银行的投资最终大都获得了几倍的收益)。
美元贬值也会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但美国并不担心,因为它也能成为受益者。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美国告诉欧佩克:尽可以将石油提高到其想要的价格,只要继续以美元计价,而且用这笔收入购买美国政府的债券。美国就可以再用这些国家的石油美元,而不是黄金或者其他实物去购买石油。
当然,美元不可能一直贬值下去,那样会损害到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总是在贬值(一般8~12年)之后,形成一轮升值(一般4~6年)趋势。
当美元升值的时候,容易引起资金大规模地从新兴市场国家等流向美国,很容易引爆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危机。回顾过去30年,美元经历了两轮大的升值周期,其间都爆发了新兴市场的经济危机,如8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以及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国债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等。
而这种危机又进一步加速资金回流美国。然后,等危机持续一定时间,美国再杀一个回马枪,用已经升值到高位的美元,对那些发生危机的国家进行廉价大收购——许多优质资源会在危机爆发之后裸露出来,价格变得非常便宜。正是在这一贬一升之间,美国成为全球的最大赢家。
相对而言,美元升值的杀伤力更大,因为它造成的资金向美国回流的力量更大、美国对外收购的能力更大。
事实上,历次大危机爆发的时候,往往也都是资金回流美国的高峰期——只要危机不是发生在美国,美国一般都会成为资本最大的流向地。换句话说,美国一般都会成为其他经济体危机的直接受益者。
别国的危机,成为美国的良机,这种规律一直在历史中重复上演。
可以想见的是,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的情况在2014年底美国完成削减购债以后将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当美联储实施加息时,等于直接吹响了资金回流美国的集结号,全球资金将会加速流向美国。
在美国的大战略中,它会两步同时做:一方面,提高利率,加速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另一方面,放松金融管制,促使回流美国的资金聚集到金融衍生品领域,壮大美国的对外收购能力。等战略完成,则引爆危机,让回流美国的这些资金在危机中灰飞烟灭。次贷危机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在这样的危机中,美国同样能够成为最大的赢家。
当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适逢其他经济体推出宽松货币政策时,更有利于促进资金加速向美国流动。
当欧元区、日本、中国(微刺激)等经济体在想方设法通过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时,美国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华丽转身,快速收紧货币政策。
美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华丽的背影,而在这个长长的背影后面,将是一地鸡毛。★ 在严冬到来前拉响警报
向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讲述战争的残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同理,向不曾亲历过金融危机的人预言即将到来的金融战争,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比讲述战争更困难。所以,当摊开这部长达百万字之巨的书稿时,我断定,时寒冰是在干一件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没有被狼咬过的人,很难相信那个喊“狼来了”的孩子。
我想,当时寒冰在三年前的某个黄昏,像一个潜水者面对大海,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浩瀚无边的资料堆里,沉下心去,一寸寸地掘进、钻探、采集那些隐藏在波涛深处的矿石,苦心孤诣地要把它们提炼成一颗闪耀预言之光的水晶球时,他一定已经对这部巨著可能遭遇的任何命运都做好了充分的精神准备。
现在,这部让每个阅读它的人都会心情沉重甚至窒息的巨著,就静静地摊开在我们面前。也许不同的人由于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立场观念的不同,对这部书中许多让人心惊肉跳的观点和结论,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时寒冰这部大书的分量和力度。
……
如果这一周期律确实存在的话,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化经济史上最冷的冬天就要来临了?
尽管也有人拿出了一些相反的证据,来抵消悲观预测给人们带来的疑虑,却没有一个证据,比时寒冰的发现和分析更有说服力。所以,我宁肯接受:用悲观清醒的态度,警惕即将到来的冬天。
那么,这个冬天是怎样形成的,而它又将以怎样的方式寒彻全球?时寒冰以他金融分析师的敏锐和洞见,向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个严冬的侵彻路径和图景。他用大量的原始数据、图表和资料,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把美国人的核心机密——金融大战略令人瞠目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叹为观止的同时又心生骇然。你不能不暗自叹服美国的战略设计师,在运用金融杠杆捍卫美元霸权或曰美国霸权方面娴熟的技巧和高超的手腕——把整个世界操弄于股掌之间,竟还能让你浑然不知!更让人叹服的是,这些美国“战略金融大师”,在世人的眼皮底下,把实实在在的阴谋玩成了阳谋,把明明白白的危机玩成了机遇,让你即使心知肚明也无可奈何,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往下跳,我相信未来的世界金融史在书写这一段落时,一定会把它描述为人类金融史上的奇观。
……
答案,已在时寒冰的这部百万字的煌煌巨著之中。你尽可以不同意时寒冰的分析、判断和结论,但你未必敢说你的分析、判断和结论,比时寒冰的更结实、更高明、更站得住脚。面对这样一部建立在一个呕心沥血者用千余天时间,用不计其数的图表、数据和研究资料写就的大书,仅仅用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就想轻率抹杀时寒冰的人,毫无疑问,定是浅薄之辈。谁不同意,就请他为我们的国家,也为这个世界,拿出比时寒冰的这部著作更有分量的东西来,这是我向自己,也向读者推荐这本书的理由。
乔 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
聚焦全球变局与产业重塑:洞察未来十年的科技、金融与地缘政治新格局 书名:全球变局下的产业脉动与财富密码 作者: [此处可填写一位假想的资深经济观察家或金融分析师的姓名] 导言: 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技术革命的洪流、地缘政治的深刻调整、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以及全球金融体系的再平衡,共同构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时代。理解这些宏大叙事背后的逻辑,洞察它们如何具体影响到产业结构、资本流动和个人财富的积累,是未来十年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书并非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提供一套基于严谨逻辑、跨学科分析和历史类比的“思维框架”,帮助读者穿越迷雾,识别结构性机遇,规避系统性风险。 第一部分:科技范式的迭代与“硬科技”的崛起 第一章: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临界点 本章深入剖析人工智能(AI)从理论模型走向大规模产业应用的质变过程。重点探讨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生成式AI对知识工作、内容生产乃至科学发现范式的颠覆性影响。我们不满足于描述AI的表面应用,而是深入剖析其背后的算力瓶颈、数据主权和算法伦理问题。讨论各国在半导体制造、高端芯片设计和量子计算领域的战略布局,分析“算力即国力”的新现实。 第二章:生物科技与新材料:重塑人类福祉与工业基础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的商业化进程及其对医疗保健、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被详细阐述。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些前沿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和工厂,以及监管框架的滞后性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同时,本书对新一代储能材料(固态电池、氢能载体)和可回收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深度调研,认为它们是未来十年能源转型和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第三章:太空经济的商业化与轨道竞争 探讨低轨道卫星互联网的普及对全球连接性、军事通信和地球观测能力的影响。分析私营航天公司的崛起(如SpaceX、蓝色起源的商业模式)如何降低进入太空的门槛。本书详细拆解了小行星采矿、轨道碎片清理等前沿概念的经济可行性,并将其置于全球资源竞争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 第二部分:全球金融体系的重构与资本的“新大陆” 第四章:主权债务、通胀的结构性根源与央行的困境 本章对过去十年全球超低利率环境的遗产进行清算。分析新冠疫情、能源危机和供应链重组如何共同推动了通胀的长期化、结构化。重点讨论了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断攀升的主权债务水平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制约,以及“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潜在风险。探讨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及其对传统银行体系和跨境支付的影响。 第五章:数字资产的演变:从炒作到基础设施的融合 本书清晰区分了加密货币的投机泡沫与底层区块链技术的长期价值。深入研究DeFi(去中心化金融)在资产管理、抵押借贷领域展现出的效率优势,同时也对其监管套利空间和系统稳定性提出了审慎的评估。关注焦点转向企业级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数字身份验证中的实际落地案例。 第六章:新兴市场的挑战与“去美元化”的微观叙事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意识形态讨论,而是对全球贸易结算方式、储备资产配置的务实分析。研究BRICS+国家内部贸易本币结算的增长趋势,以及全球供应链重组(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如何改变贸易流向。重点分析东南亚、印度和部分拉美国家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结构性机遇与挑战,以及它们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第三部分:地缘政治的“新常态”与产业安全 第七章:供应链的“韧性”与“去风险化”战略 本章分析了从“效率优先”到“安全优先”的战略转向如何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详细梳理了关键矿产(如稀土、锂、钴)的全球分布、开采与加工环节的集中度,以及主要经济体为保障这些战略物资安全所采取的措施。探讨了技术标准的竞争如何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第八章:全球治理的碎片化与区域经济集团的强化 探讨世界贸易组织(WTO)等传统多边机构在应对当前挑战中的局限性。分析《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欧盟的“绿色新政”等区域性或集团性规则如何实质性地重塑国际贸易的边界条件。重点分析了关键技术领域(如数据流动、AI治理)的“技术主权”竞争。 第九章:气候危机驱动的经济转型与绿色投资的结构性错配 本书将气候变化视为一个巨大的经济重组事件,而非单纯的环境问题。分析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对传统化石燃料行业带来的资产搁浅风险(Stranded Assets),以及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大资本投入。探讨碳定价机制(Carbon Pricing)和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对不同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结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总结未来十年,技术进步的速度将超过政策制定的速度,地缘政治的摩擦将成为常态。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在结构性变化中识别“非线性机遇”的能力。真正的财富密码不在于追逐单一的热点,而在于理解驱动这些热点背后的宏大力量,并使自身资源配置与这些不可逆转的长期趋势保持一致。 (全书承诺:不涉及对单一国家或特定市场短期股价的预测,专注于宏观结构性分析和长期战略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