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登德语语法 [Der kleine Duden: Deutsche Grammatik]

杜登德语语法 [Der kleine Duden: Deutsche Grammatik]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鲁道夫·霍贝格,[德] 乌尔苏拉·霍贝格 著,朱建华,尚祥华,贾慧蝶 等 译
图书标签:
  • 德语语法
  • 语法
  • 语言学习
  • 德语
  • 杜登
  • 词法
  • 句法
  • 语言参考
  • 学习工具
  • 德语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66703
版次:2
商品编码:11499048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Der kleine Duden: Deutsche Grammatik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5
字数:503000
正文语种:中文,德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没有任何基础的德语学习者,有德语基础,想加深领会、熟练运用语法者,学过德语者,德语教学者,涉及德语工作者
  

【编辑的话】

德语语法难!?完全不是这回事!难,是因为语法解释太复杂。

学习纯正德语语法的必备书,断断续续地翻查巩固遗忘的语法

1. 原版引进德国的语法书,由同济大学资深教授组翻译

2. 详细阐述各种语法现象,运用多种方法及示例化难为简

3. 零基础语法书,所有专业术语使用常用的语法概念,梳理语法现象

4. 典型易错或容易混淆的地方用符号特别标出,作比较提建议

5. 正文编排采用知识点索引方式,配合书后索引方便检索,具有独特工具书功能

6. 新增中文词条索引,近千条重要的词和语法术语快速查找


  

内容简介

  

  杜登编辑部的词典一直以来在词典编纂方面。引进的这本《杜登德语语法》在德国使用非常广泛,再版多次,是一本纯正的德语语法中文版,各个语法点配有各种德语讲法,即使读者留学德国,也不会因德语和中文讲解形式不同而产生困扰。词典内容详尽,全面解释了德语的基本词、词组知识、口语和书面语、词的种类、词法、构词法和句子构造等基础知识,内容更偏重实际应用、日常交际,而不是条条框框的语法点,摒弃死记硬背的陈旧方法。书中更指出德语中经常会出现的语法错误和知识难点,突出重点,让人一目了然。例句也简单易懂且生活实用。
  此书采用独特体例格式,以知识点形式使得语法点间的相互关系贯穿起来,并利用索引方便检索。该版本保留“德文词条索引”,新增“中文词条索引”,不仅可用于系统性的自学,同时也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作为工具书查阅。同时此书设计简洁、轻巧,避免语法书一贯的冗长、厚重,便于携带。


  《杜登德语语法》适合于以下人群使用:
  ◇没有任何基础的德语学习者作为语法参考书;
  ◇有德语基础,想加深领会、熟练运用语法者;
  ◇学过德语者,从简单开始,重新把语法拾起来
  ◇德语教学者用以备课的参考资料;
  ◇涉及德语工作者手边不可缺的翻查工具书。
  

作者简介

  鲁道夫·霍贝格,著名的德语语言学学者,达姆施塔特工程大学的教授,并曾任德国德语协会的主席,德语正字法协会成员、标准术语顾问,曾获得国外格林日耳曼学奖和德国语言文化传媒奖。


  朱建华,是同济大学教授、博士,世界日耳曼语协会成员。曾任同济大学德语系主任,现任全国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德语组负责人。

内页插图

目录

语言与交际——引言
1 什么是语言?
2 什么是交际?
2.1 概述
2.2 人类的交际
3 德语语言的发展
3.1 概述
3.2 德语的前身
3.3 deutsch这个词
3.4 德语语言史的各个时期
4 德语的分类
4.1 概述
4.2 共同语
4.3 方言
4.4 专用语
4.5 特定社会阶层用语
5 什么是词?
5.1 语言符号
5.2 词场/语义场
5.3 词族
6 什么是语法?为什么需要语法知识?

发音和书写
1 发音
1.1 音素
1.2 音节
1.3 重音
1.4 标准发音和口语发音
2 文字与正字法
2.1 文字
2.2 正字法
词和词组
1 词汇学基本概念
1.1 概述
1.2 词的形态
1.3 词的构造
1.4 构词法
1.5 词组
1.6 词的分类
2 动词
2.1 概述
2.2 动词的细分 .
2.3 动词的构词法
2.4 规则与不规则变化
2.5 动词的人称形式、动词不定式、分词
2.6 时态及其用法
2.7 陈述方式(直陈式、虚拟式、命令式)
2.8 主动态和被动态
2.9 动词组合体
2.10 动词表
3 名词
3.1 概述
3.2 按内容分类
3.3 变格的类型
3.4 单数和复数
3.5 词性
3.6 名词的构词法
3.7 名词词组
4 冠词和代词
4.1 概述
4.2 冠词
4.3 人称代词
4.4 反身代词
4.5 物主代词
4.6 指示代词
4.7 不定代词
4.8 疑问代词
4.9 关系代词
5 形容词
5.1 概述
5.2 按内容分类
5.3 数词性形容词
5.4 变格
5.5 形容词的升级
5.6 形容词的构词法
5.7 形容词词组
5.8 在句子中的运用
6 副词
6.1 概述
6.2 按内容分类
6.3 构词方式
6.4 在句子中的运用
7 介词
7.1 概述
7.2 构词方式
7.3 按内容分类
7.4 支配关系
7.5 介词词组
8 连词
8.1 概述
8.2 并列连词和从句连词在句子中的应用
8.3 按内容分类
9 小品词
9.1 概述
9.2 功能类别
9.3 与小品词相近的词

句子
1 句法的基本概念
1.1 话语和句子
1.2 句子的构成
2 谓语
3 补足语
3.1 补足语的确定和分类
3.2 主语
3.3 第四格、第三格和第二格补足语
3.4 介词补足语
3.5 同位补足语
3.6 状语补足语
4 句子结构式
5 说明语
5.1 说明语的内容及分类
5.2 地点和时间说明语
5.3 原因说明语
5.4 情况说明语
6 语序
6.1 概述
6.2 谓语的位置和句框
6.3 句子的前场
6.4 句子的中场
6.5 句子的后场
7 从句
7.1 从句的确定和分类
7.2 补足语从句
7.3 状语从句
7.4 定语从句
8 句子的连接
8.1 并列和从属
8.2 并列复合句
8.3 主从复合句
8.4 句子和语体
9 句子种类
9.1 说话意图
9.2 陈述句
9.3 疑问句
9.4 祈使句

索引






精彩书摘

  现行的正字法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结果。直到20世纪初,整个德语区还没有统一的书写规则,但有一些正字法惯例。
  1901年,在柏林召开的拼写法会议上发布了一项统一的德语正字法规定,1902年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宣布学校和行政机关必须执行此规定。但这一规定一方面存在着一些重大的疏漏——例如缺少有关分写与连写以及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定;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矛盾之处,编写者们例如康拉德·;杜登意识到,此事首先关系到正字法的统一,而且他们当时就认为,这一规定还需改进并简化。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后来不断有人提出过改革的建议并进行过多次讨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家更是加强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多个研究组织的成员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并提交了多项改革建议,专家和公众对这些建议开展了广泛的讨论。
  ……

前言/序言


语言的迷宫与秩序:深入探究现代德语的结构脉络 一部旨在全面梳理并阐释德语语法体系的权威性著作 本书并非对特定德语参考书的简单替代或模仿,而是一部立足于现代德语实际应用与历史演进的深度语法解析。它致力于揭示这门复杂而优美的日耳曼语言深层的逻辑结构,为学习者、研究者以及母语使用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富有洞察力的框架。 导言:德语的内在基因与外在表现 德语,以其严谨的逻辑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著称。其语法体系犹如一座精心设计的建筑,每个部分——从最小的词缀到复杂的句法结构——都服务于精确的意义传达。本书的开篇将首先确立一个核心观点:德语的“难点”往往源于其内在的一致性和高度的屈折变化,理解了这种内在逻辑,便能驾驭其表面的复杂性。 我们将追溯德语语法从古高地德语(Althochdeutsch)向现代德语(Neuhochdeutsch)演变的关键节点,特别是屈折系统在历史长河中的简化与固化过程。这不仅是语言学的回顾,更是理解为何今日德语采用特定结构的基础。 第一部分:词汇的形态学:变化的艺术 词汇的形态学构成了德语语法的基石。本书将以极其详尽的方式解析名词、形容词、代词和动词的变格(Deklination)和变位(Konjugation)。 一、名词的屈折:性、数、格的统治 德语名词的性(Genus)——阳性、阴性、中性——是学习的第一个挑战,但本书将提供一套基于词源和常见词尾的识别策略,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我们深入剖析格(Kasus):主格(Nominativ)、属格(Genitiv)、与格(Dativ)和宾格(Akkusativ)如何精确界定句子成分间的关系。 特别地,本书对弱变化名词(如 der Herr)和混合变化名词进行了专门的章节论述,指出这些例外在现代德语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限制。我们还将讨论格的现代功能演变,例如属格在口语中日益被介词短语取代的现象,并探讨规范用法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张力。 二、形容词的变位与比较级:修饰的精确性 形容词的变位是德语语法中最具系统性的部分之一。本书详细区分了强变化、弱变化和混合变化三种形容词词尾的规则,并强调了这些变化与限定词(冠词或指示代词)的共存关系。一个完整的图表系统将帮助读者清晰区分在不同格、性、数下,形容词尾“-e”、“-en”、“-er”、“-es”的精确落点。此外,对不规则比较级(如 gut – besser – am besten)的系统梳理,确保了描述性表达的准确性。 三、动词的系统:时间、体貌与情态 动词是句子的核心驱动力。本书对德语动词的变位进行了最详尽的拆解: 1. 时态结构:不仅涵盖现在时、过去时、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等,更重点分析“完成体”的构建机制(使用 haben 或 sein)。我们特别探讨了虚拟式(Konjunktiv I 和 Konjunktiv II)在间接引语和非事实陈述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正式书面语中的不可替代性。 2. 动词的分类:对可分动词(trennbare Verben)和不可分动词(untrennbare Verben)的构词逻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列举了大量常用例词,以帮助读者预测词缀对重音和意义的转移效应。 3. 态的运用:被动语态(Passiv)的构成不仅限于 werden 结构,还包括状态被动(Zustandspassiv),并对比了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无人称表达(如 es wird getanzt)在信息焦点上的差异。 第二部分:句法的建筑学:意义的编织 德语的句法结构以其独特的“框架结构”(Satzklammer)著称,本书将此作为分析的核心模型。 一、句子结构的基本骨架 我们详细描绘了动词的第二位原则(Verbzweitstellung)在陈述句中的绝对地位,并分析了如何通过句子开头成分的变化(时间、地点、方式等)来实现信息强调,而无需牺牲动词的第二位。 二、从属关系与复合句的艺术 德语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复合句的构建能力上。本书系统梳理了所有主要的关系代词(Relativpronomen)和从句引导词(Subjunktionen)。我们着重分析了从句对主句动词框架的影响,特别是当从句嵌入主句时,主句的谓语动词如何被推至句末。 章节将专门探讨几类关键的从句: 目的从句 (um...zu) 与 目的状语从句 (damit) 的精确区分。 让步从句 (obwohl/obgleich) 与 条件从句 (wenn/falls) 的语用差异。 间接引语 (Indirekte Rede) 中 Konjunktiv I 的使用规范与现代简化趋势。 三、复杂的修饰语和短语 本书深入探讨了非谓语动词结构,尤其是不定式短语 (Infinitivkonstruktionen),如 zu + Infinitiv 结构,以及它们在替代从句中的高效用法。介词短语的支配规则(如哪些介词要求特定格)被系统化整理,并配以大量实际应用场景,以消除学习者在介词选择上的困惑。 第三部分:词性间的互动与语用考量 语法规则并非孤立存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关注词类间的互动以及语法选择背后的语用意图。 一、副词、连词与语气的微妙调节 副词(Adverbien)在德语中承担着重要的信息压缩功能。本书区分了纯粹副词与被用作副词的介词短语,并解释了它们在句子中移动对语义重心的影响。连词(Konjunktionen)被分为并列连词(如 und, aber)和从属连词,强调了前者不影响句子结构,而后者强制性地改变动词位置。 二、语法的规范与变体 任何活跃的语言都存在规范与变体。本书承认并讨论了德语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地利和瑞士的某些细微差异(如词汇选择和某些格的偏好),确保读者接触到的知识是全面且与时俱进的。同时,对学术写作中力求简洁的趋势与日常交流中偏爱更口语化结构的分析,提供了应用层面的指导。 结语:构建个人的语法地图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而非一套僵硬的教条。通过对德语语法深层逻辑的剖析,读者将能够从“记忆规则”的阶段,过渡到“理解结构”的境界,从而在面对任何新的德语文本或口语情境时,都能自信地运用并构建出清晰、准确的表达。这是一份帮助学习者绘制属于自己德语语法地图的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倾向于视觉化学习的“视觉动物”,传统的纯文字语法书对我来说简直是灾难。所以,这本书在信息可视化方面的处理,是我决定给出高分的关键因素。它没有把语法规则塞进一堆密密麻麻的方框里,而是大量运用了色彩编码和图标系统。比如,在区分“定冠词变位”时,它用了一种类似“GPS导航”的逻辑:主格、宾格、与格、属格,然后用不同的颜色区块标示出阳性、阴性、中性以及复数在不同格中的变化模式。当你看到那个表格时,你几乎不需要阅读文字解释,就能直观地看出哪些词尾是永恒不变的(比如阴性宾格的‘die’),哪些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变色龙”(比如阳性属格的‘des’)。更精妙的是,对于动词的强变化规则,它没有强迫你死记硬背,而是将这些动词按照“元音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类,比如所有以“a”变“ä”的动词放在一组,这样你在记忆时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单词点。这种“搭积木”式的学习方法,极大地降低了我的记忆负担,让语法学习从一项苦差事变成了一场有条理的探索。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句法结构”的剖析深度,这一点是很多同类入门级或中级语法书所忽略的。我们都知道德语的从句结构非常复杂,主句的动词往往被“踢”到句末,而连接词的使用也极其严格。这本书处理这一部分时,采取了一种“解构主义”的思路。它不是直接给出规则,而是首先展示一个错误的、听起来“德味”不足的句子,然后用不同的颜色线条和箭头来“切割”这个句子,清楚地标明了关系代词、从属连词、动词的最终位置,以及它们各自所支配的成分范围。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解如何正确地嵌入多层从句(如一个关系从句中又包含一个条件状语从句),它用了一个类似“俄罗斯套娃”的结构图来展示层级关系,每一个从句都被清晰地框定在父级从句的内部。这种立体化的语法结构图,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来得直接有力。它真正做到了将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可以被“看见”和“操作”的结构模型,这对我来说,是真正掌握德语复杂句型的关键突破口。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因为市面上太多自诩为“终极指南”的东西最终都成了摆设。但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即时反馈机制,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最欣赏它的那部分内容,是关于“语境与语气”的细微区分。德语的表达非常精确,一个词的选择,比如“obwohl”和“obgleich”的替换,或者使用不同的情态动词(Modalverben)如何改变一句陈述的语气强弱,教科书往往只给出一个死板的翻译。这本书却厉害在它提供了一个“效果模拟区”。它会列出一个基础句子,然后用不同的语法结构重写它,并配上简单的语气描述,比如“(显得略微不礼貌)”或“(非常正式的商业信函用语)”。我曾尝试用它来修改我给德国同事写的一封邮件草稿,原本我认为很委婉的表达,对照书中的“更地道的表达”,才发现自己的德语听起来像个机器人。这种即时、可操作的修改建议,远比单纯的规则讲解来得有价值。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说德语”,而是“如何在德语环境中恰当地表达自己”。这对于一个希望真正融入语言环境的学习者来说,是无价之宝。

评分

我对德语语法望而生畏已久,主要原因是我之前的学习材料总是陷入两个极端:要么是过度简化,把复杂的德语像儿歌一样念,结果实战时漏洞百出;要么就是学院派的深奥论述,充满了晦涩的术语,让人读完一页就想合上书去喝一杯浓咖啡提神。然而,这本小册子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没有回避德语语法的复杂性,比如格的变化、强弱变化动词的系统性记忆,但它解释问题的方式极其巧妙,充满了实战智慧。举个例子,它在讲解复数形式的构成本文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规则,而是先给出最常见的七八种变化模式,然后用鲜明的对比图展示,哪些词根的母音会发生变化(Umlaut),哪些词尾会增加-en,哪些又是完全不规则的。更绝的是,它在每个关键知识点后面,都会紧跟着一个“陷阱警示”栏目,通常只有两三行,专门指出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比如阳性名词的复数形式,很多教材会漏掉一些不规则的特殊情况,但它却用一个红色的感叹号标出来,并附带一个非常地道的例句。这种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的结构,让我感觉到作者不仅仅是语法专家,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战场导师”,深知我们这些学习者在哪个环节会“趴窝”。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德语学习者的一股清流,拿到手里,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和恰到好处的尺寸,让人感觉它就像一个可靠的伙伴,而不是那种动辄上千页的“砖头书”。首先,我得说,它的排版布局真是下了心思。色彩的运用非常克制,主要是黑白灰搭配少数几个强调色,比如在区分动词变位和名词变格的表格中,用那种柔和的浅蓝色或者淡黄色做了区分,既不刺眼,又能迅速抓住重点。字体选择上,宋体和黑体的混用非常得体,复杂的语法规则用清晰的衬线体展现,而那些需要快速浏览的例子则采用了无衬线体,阅读起来毫不费力。我尤其欣赏它在“疑难杂症”部分的处理,那些平时教科书里一带而过的虚拟式或介词的复杂搭配,它没有堆砌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用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比如讲解“wann”和“als”在时间状语从句中的细微差别时,那个图形化解析简直是神来之笔,瞬间打通了我脑子里的“任督二脉”。此外,小册子内部的索引系统也做得十分人性化,不仅有传统的字母索引,还增加了一个“功能性”索引,你可以直接查“如何表达假设”而不是只查某个特定的动词,对于实际写作和口语练习的帮助是立竿见影的。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关注,让原本枯燥的语法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让人愿意反复翻阅,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也感谢快递师傅,跑上七楼送的包裹,服务态度好的没得说。

评分

好好好好好

评分

发货速度快,包装好

评分

还可以把,这德语书纯粹是闲的无聊买来看看的。我都不太相信我有时间和精力自学它。我摊子铺的太大了。法语拉丁语梵语希伯来语俄语的书都买了。昨天又买了一本芬兰语语法,

评分

原版德语语法书,能解释凭很多语法困惑

评分

講的很詳細

评分

通俗的语法知识教学书,稍微有点遗憾的是没有练习。但是通俗易懂,甩开国内教材一大块!挺好的一本教材,值得买一本看看!

评分

学习巩固一下

评分

译者:由同济大学资深教授组(如朱建华、尚祥华、贾慧蝶等)翻译。主编译朱建华是同济大学教授、博士,世界日耳曼语协会成员。曾任同济大学德语系主任,现任全国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德语组负责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