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

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卫丰 编
图书标签:
  • 楼宇安防
  • 安防技术
  • 实训教程
  • 智能楼宇
  • 视频监控
  • 门禁系统
  • 防盗报警
  • 技术实训
  • 安防工程
  • 物联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470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17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教材——智能楼宇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以某智能小区为例,全面介绍了楼宇安防项目的实施过程。《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按照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规划将楼宇安防系统分为防盗报警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与门禁控制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这四大部分,通过14个任务向读者阐述了各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功能,详细介绍完成各个任务所需的知识和实训步骤,并给每个任务配置了实训项目单。
  《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适合作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建筑电气、空调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楼宇安防技术从业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项目一 楼宇安防技术项目概述 1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 1
二、安全防范系统的概念 2
三、安全防范系统的组成 3
四、安全防范系统的要求 6
五、工程项目简介 8
六、训练任务 9

项目二 防盗报警系统 11
【项目知识】 11
一、防盗报警系统的组成 11
二、防盗报警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 13
三、防盗报警系统的常用术语 14
任务一 防盗报警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 15
一、任务描述 15
二、知识准备 16
三、设备条件 25
四、实施流程 25
五、实施步骤 26
实训(验)项目单 29
任务二 单/双防区带/不带终端电阻的硬件连接及编程 31
一、任务描述 31
二、知识准备 31
三、实施流程 46
四、设备条件 47
五、实施步骤 48
实训(验)项目单 51
实训(验)项目单 53
任务三 Winload编程软件的操作 55
一、任务描述 55
二、知识准备 55
三、实施流程 58
四、实训条件 58
五、实训步骤 58
实训(验)项目单 61
任务四 Nespire网络报警软件的操作 63
一、任务描述 63
二、知识准备 63
三、实训条件 69
四、实施流程 69
五、实训步骤 70
实训(验)项目单 73
任务五  防盗报警系统设计 75
一、任务描述 75
二、知识准备 75
三、设备条件 81
四、实施流程 81
五、实施步骤 82
实训(验)项目单 85

项目三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7
【项目知识】 87
一、闭路电视系统的特点 87
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88
三、闭路电视系统的常用设备介绍 89
四、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功能 91
五、闭路电视的传输系统 92
任务一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95
一、任务描述 95
二、知识准备 95
三、实训设备条件 100
四、实施流程 100
五、实施步骤 100
实训(验)项目单 103
任务二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画面处理器的连接与调试 105
一、任务描述 105
二、知识准备 105
三、实训设备条件 110
四、实施流程 110
五、实施步骤 111
实训(验)项目单 113
任务三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矩阵切换器的基本操作 115
一、任务描述 115
二、知识准备 115
三、设备条件 122
四、实施流程 122
五、实施步骤 123
实训(验)项目单 127
任务四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硬盘录像机的基本操作 131
一、任务描述 131
二、知识准备 131
三、设备条件 138
四、实施流程 139
五、实施步骤 139
实训(验)项目单 143
任务五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45
一、任务描述 145
二、知识准备 145
三、设备条件 148
四、实施流程 148
五、实施步骤 148
实训(验)项目单 151

项目四 可视对讲与门禁控制系统 153
【项目知识】 153
一、可视对讲系统 153
二、可视对讲系统的常用设备 154
三、门禁控制系统 156
任务一 可视对讲系统的连接与调试 159
一、任务描述 159
二、知识准备 159
三、设备条件 161
四、实施流程 161
五、实施步骤 161
实训(验)项目单 165
任务二 室内分机与安防探测器的连接与设置 167
一、任务描述 167
二、知识准备 167
三、设备条件 169
四、实施流程 169
五、实施步骤 169
实训(验)项目单 171
任务三 管理中心软件的使用及门禁IC卡的登记与使用 173
一、任务描述 173
二、知识准备 173
三、设备条件 176
四、实施流程 176
五、实施步骤 177
实训(验)项目单 179

项目五 停车场管理系统 181
【项目知识】 181
一、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功能 181
二、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的组成 182
三、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的主要设备 182
任务一 一进一出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组装与调试 184
一、任务描述 184
二、知识准备 184
三、设备条件 189
四、实施流程 189
五、实施步骤 189
实训(验)项目单 191
任务二 一卡通管理中心软件操作与数据管理 193
一、任务描述 193
二、知识准备 193
三、设备条件 202
四、实施流程 202
五、实施步骤 202
实训(验)项目单 205
任务三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故障判断及处理 207
一、任务描述 207
二、知识准备 207
三、设备条件 210
四、实施流程 210
五、实施步骤 210
实训(验)项目单 213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215
附录B 系统管线图的图形符号 227

前言/序言


《智盾时代:现代建筑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与实践》 在这座城市日益拔高的天际线之下,每一个钢筋水泥构筑的生命体,都承载着无数人的日常与梦想。从鳞次栉比的住宅小区到繁忙的商业综合体,从重要的公共交通枢纽到信息汇聚的数据中心,建筑不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物理空间,更是承载社会功能、保障民生安全的重要载体。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建筑所面临的安全挑战也日益严峻。火灾、盗窃、入侵、人为破坏,乃至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可能对建筑及其内部人员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一套坚固、智能、高效的建筑安全防护体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智盾时代:现代建筑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与实践》正是聚焦于此,深入剖析当前建筑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统梳理并阐述了构建一套现代化、智能化建筑安全防护体系的理论基础、技术要素、实施策略与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并非零散的技术堆砌,而是力求从全局观出发,将建筑安全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探讨如何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技术集成与管理协同,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再到智能响应的转变。 第一篇:安全基石——理解建筑安全威胁与防护理念 本篇是构建安全体系的思想起点。我们首先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现代建筑所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包括但不限于: 物理性威胁: 盗窃、非法闯入、破坏性行为、意外事故(如坠落、撞击)、结构性安全隐患等。 环境性威胁: 火灾、爆炸、漏水、漏电、有害气体泄漏、极端天气(如台风、地震)等。 信息与网络威胁: 针对安防系统的网络攻击、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随着智能化安防的普及,此项威胁日益凸显)。 人为因素: 疏忽、违规操作、内部人员的不当行为、甚至蓄意破坏等。 在充分认识威胁的基础上,本书将系统阐述现代建筑安全防护的核心理念。这包括: 风险管理导向: 强调基于风险评估的防护策略,识别关键风险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从源头杜绝隐患,同时建立事中监控与事后应急响应机制,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 技术赋能,智慧升级: 拥抱新兴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驱动安防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升级,提升响应效率与预警能力。 以人为本,人文关怀: 在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始终将人员的安全与舒适放在首位,确保安防措施的有效性与人性化。 协同联动,集成效应: 打破单一安防系统的壁垒,实现视频监控、门禁控制、入侵报警、消防联动、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深度融合,发挥整体效能。 第二篇:技术脉络——构建智能化安防系统的核心技术 本篇是本书的技术核心,将详细介绍构成现代化建筑安全防护体系的关键技术模块: 视频监控系统(CCTV)的智能化升级: 高清与超高清视频技术: 提升画面细节捕捉能力。 智能视频分析(IVA): 行为识别(如徘徊、翻越)、区域入侵检测、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人群密度分析、异常事件检测等,实现从“看”到“懂”的飞跃。 低照度与红外技术: 确保全天候监控能力。 网络化与云存储: 实现远程访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 视频联动与告警: 与其他安防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智能告警与联动响应。 门禁控制与身份识别系统: 生物识别技术: 指纹、人脸、虹膜、声纹识别等,提供高安全性与便捷性。 RFID与NFC技术: 门禁卡、手机开锁等,实现灵活的权限管理。 智能锁与电子围栏: 提升物理边界的防护能力。 访客管理系统: 规范访客流程,确保来访人员可追溯。 多重身份验证: 针对高安全区域,实施多因子认证。 入侵报警与周界防护: 各类传感器技术: 红外对射、震动、玻璃破碎、门磁、烟雾、燃气等,实现多层次的入侵检测。 智能报警主机与联动: 快速识别异常,并触发声光报警、信息推送、联动视频抓拍等。 电子围栏与高压电网(适用于特定场景): 构成物理与电子相结合的周界防范。 无人机巡检与红外热成像: 拓展周界监控范围与能力。 消防安全与应急联动: 智能火灾探测系统: 烟感、温感、火焰探测、气体探测等,实现早期预警。 消防水炮与自动灭火系统: 提升火灾扑灭效率。 消防应急广播与疏散指示系统: 引导人员安全疏散。 消防预警与联动平台: 与建筑监控、门禁、通风系统联动,形成一体化应急响应。 应急照明与疏散通道管理: 确保紧急情况下的可见性与通行能力。 环境监测与综合管理: 空气质量监测: CO、CO2、PM2.5、VOCs等,保障室内空气健康。 水质与漏水监测: 防止因漏水造成的财产损失与设备损坏。 温湿度与噪音监测: 优化居住或工作环境。 智能电网监测: 预防电气火灾与能源浪费。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PSIM): 将上述各类系统进行集成、展示、分析与控制,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第三篇:实践路径——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构建 本篇将聚焦于建筑安全防护体系的落地实施,提供从项目初期规划到后期运维的实践指导: 需求分析与风险评估: 建筑类型与功能定位: 不同建筑(住宅、商业、办公、工业、公共设施)的安全需求差异。 场景分析: 重点区域(出入口、楼层、重要设备间、停车场)的安全策略。 风险识别与等级划分: 确定关键风险点及其潜在后果。 安防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所需的防护标准。 系统设计与选型: 总体设计原则: 兼容性、扩展性、可靠性、易用性。 设备选型依据: 性能参数、品牌信誉、性价比、功耗、维护成本。 网络架构设计: 有线与无线结合,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与安全。 供电与备用电源: 确保系统在断电情况下的持续运行。 施工部署与集成: 布线规范与隐蔽工程: 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与美观。 设备安装与调试: 精准调校,确保最佳性能。 系统集成与联调: 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效联动。 测试与验收: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功能与性能测试。 运营管理与维护: 人员培训与权限管理: 确保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与安全性。 日常巡检与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及时发现与处理故障。 系统升级与优化: 随着技术发展与安全需求变化,持续改进系统。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并定期组织演练。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数据。 第四篇:前沿展望——智慧安防的未来图景 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建筑安全防护体系也正迎来深刻的变革: 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深度融合: 预测性分析(如预测犯罪、预测设备故障)、场景自适应识别、自主决策与响应。 物联网(IoT)赋能的泛在感知: 更多传感器接入,实现对建筑内外环境的全面、实时感知。 5G与边缘计算的应用: 提升数据传输速率与响应速度,降低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实现本地智能处理。 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安全空间: 模拟真实建筑环境,进行安全推演、风险预警与应急演练。 无人机、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承担高危、重复性或大规模的巡检、监控与应急任务。 区块链技术在安防数据安全与溯源中的潜力: 提升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与可信度。 生物特征识别的多元化与融合: 更加多样化、高精度的生物识别技术。 网络安全与物理安全的一体化防护: 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 《智盾时代:现代建筑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与实践》不仅是一本技术教程,更是一份对未来建筑安全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旨在为建筑行业从业者、安全技术工程师、物业管理者、以及对建筑安全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通过掌握书中阐述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我们能够共同构建更加安全、可靠、宜居的现代城市空间,让科技的“智盾”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真正有价值的《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其意义远不止于为技术人员提供操作指南。它更应该成为提升整个楼宇安全管理水平的“催化剂”。我设想,这本书的编写者一定具备深刻的行业洞察力,能够预见到未来楼宇安防的发展趋势,并将其融入教程之中。例如,随着城市安全管理日益精细化,对安防系统的联动性和协同性要求越来越高。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将视频监控、门禁、报警、消防、甚至电梯监控等多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实现统一指挥、联动响应?是否会探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如何为楼宇安防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另外,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视,安防系统的安全性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关于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加密、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讲解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安防系统。

评分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我对《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的期待,是它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随身宝典”。这意味着它不仅要内容丰富、技术过硬,更要易于查阅、方便携带。我希望书中能够采用清晰的章节划分、详细的目录索引,以及关键词的突出显示,让我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轻松理解。对于那些需要查阅具体参数或配置方法的读者,一本好的教程应该提供详细的表格、图示和操作步骤,方便他们进行对照和参考。例如,在讲解不同品牌摄像机的配置方法时,是否能提供通用的配置流程,或者列举几个主流品牌的配置示例?在讲解网络安全防护时,是否能提供具体的防火墙配置规则或VPN设置指南?这些实用性的信息,对于提升一线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

我在行业内接触过不少安防相关的书籍,但真正能够做到“技术”与“项目”相结合,并且具备“实训”性质的,并不多见。《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这个名字,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能够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我设想,这本书的编写者应该是由一批在楼宇安防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他们不仅懂技术,更懂得如何将技术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并能清晰地将这些经验传授给读者。对于书中可能涵盖的“项目实训”部分,我特别关注其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它是否能够从零开始,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每一个实训环节?是否能提供标准化的实训平台或模拟环境,让读者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练习?例如,在安装和调试一套智能门禁系统时,是否会详细介绍各个组件的连接方法,软件的配置流程,以及如何排除常见的故障?在进行视频监控系统的布线和安装时,是否会讲解不同场景下的最佳布线方案,以及如何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具体的细节,往往是决定一个教程是否真正具有实训价值的关键。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实训教程,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能力的培养。《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其高度的实践导向。我设想,这本书的编写应该会紧密结合实际项目需求,从项目立项、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系统集成、现场施工、调试测试,到后期的运维管理和应急处理,都应该有详细的流程和操作指南。尤其是在“项目实训”这四个字上,我充满了期待。这意味着书中不会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案例,引导读者一步步完成安防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例如,针对一个中型住宅小区的安防升级改造项目,读者可能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小区的安全风险点,如何根据预算和需求设计一套包含视频监控、周界防范、车辆管理、住户安全报警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书中可能会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设备清单、施工工艺说明,甚至包括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如合同签订、进度把控、质量验收等。这种“做中学”的模式,对于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项目落地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施工单位以及设备供应商等多方沟通协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评分

作为一个在技术一线工作的多年从业者,我深知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这个名字,精准地击中了我们这些一线技术人员的痛点。我设想,这本书的编写风格必然是务实、接地气的。它不会是高高在上的理论阐述,而是手把手式的教学指导。从基础的设备识别、工具使用,到复杂的系统调试、参数配置,都应该娓娓道来。例如,在介绍监控摄像机的安装时,是否会细致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如何进行角度调整,如何做好防水防尘处理,以及如何进行网络连接和IP地址设置?在讲解门禁系统的安装时,是否会详细说明读卡器、电控锁、控制器之间的接线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软件层面的权限设置和卡片管理?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隐藏技巧”或“实战经验”,这些往往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但却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评分

我对《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充满期待,尤其是它可能在“项目实训”方面所能提供的深度和广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新技术的应用、老旧系统的改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成功地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企业门禁管理,如何有效地利用无人机进行高层建筑的巡检,如何设计一套满足特定安全需求的视频监控方案等等。每一个案例都应该包含项目背景、需求分析、技术选型、方案设计、实施过程、效果评估等环节,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安防项目的全貌。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处理视频信号衰减、门禁系统误报、报警系统频繁联动等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故障排查和维修。

评分

对于楼宇安防领域的工作者而言,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是惊人的。十年前的安防技术可能现在已经显得陈旧。因此,一本好的教程,除了讲解经典技术,更应该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如果能够及时融入智能化、网络化、大数据等最新理念,那将极具前瞻性。我猜测,书中或许会深入探讨物联网(IoT)在楼宇安防中的应用,例如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构建智能感知网络,实现对楼宇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人工智能(AI)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如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异常事件检测等,也应该成为重要的讲解内容。这些技术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提升安防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例如,通过AI分析,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徘徊的可疑人员,提前发出警报,防止潜在的犯罪行为。此外,大数据分析在安防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对海量安防数据的挖掘,可以发现安全隐患的规律,优化安防策略,提高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相关的实操案例,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来构建更高效、更智能的楼宇安防体系。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新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期待《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能够在章节编排和内容深度上有所创新。传统的安防教程往往按系统分类,例如视频监控、门禁、报警等,但现代楼宇安防系统早已趋向于集成化和智能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这种传统的分类方式,而是以“项目”为核心,围绕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组织内容。比如,可以设置“住宅小区安防综合项目”、“商业写字楼安全管理项目”、“智慧园区安防建设项目”等章节,在每个项目章节中,再融入所需的各项安防技术。这样,读者在学习某个具体项目时,就能同时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并且能够理解这些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此外,我还希望书中在讲解技术原理时,能够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辅以大量的实物图片、流程图、电路图等,使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对于实训环节,如果能提供可下载的配套软件、模拟器,或者在线实训平台的链接,那将是极大的便利,能够让读者随时随地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评分

作为一名在物业管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最近有幸接触到了一本名为《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的书籍,虽然我并没有机会深入研读其中的具体技术细节,但仅从其书名和封面所传达的信息,以及行业内对这类实操性教材的普遍需求来看,我能预见到它所能填补的市场空白和对从业人员的潜在价值。首先,我们都知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等楼宇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传统的安防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复杂的安全挑战。因此,一套系统性、实操性强的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帮助一线安防人员,尤其是那些缺乏系统培训的新入职员工,快速掌握楼宇安防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理解不同安防系统的原理、构成、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例如,书中可能详细介绍了视频监控系统(CCTV)的组成部分,包括摄像机的类型(球机、枪机、半球机等)、前端采集、后端存储(DVR/NVR)、网络传输以及视频分析技术。再比如,门禁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的实现,从识别技术(RFID、指纹、人脸识别)到锁具控制,再到人员管理软件的应用,都应有详尽的阐述。此外,楼宇对讲系统(Intercom System)、入侵报警系统(Intrusion Alarm System)、消防联动系统(Fire Linkage System)等,都是楼宇安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相信这本书会涵盖这些核心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训指导,让读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不仅应该关注技术本身,更应该注重培养读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楼宇安防工作充满了挑战,很少有完全相同的项目,很多时候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变通。我设想,书中可能会通过大量的“what if”场景设计,引导读者思考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做出最佳的安防决策。例如,“如果发生火灾,安防系统应该如何响应?”“如果外部网络中断,门禁系统还能否正常工作?”“如果发现系统中存在安全漏洞,应该如何进行修复?”这些情景式的题目,能够极大地锻炼读者的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强调“合规性”和“标准化”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安防系统设计和安装时,是否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何确保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评分

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

评分

好,,可以。。。好。。可以。。。

评分

评分

楼宇安防技术项目实训教程

评分

运输速度快,价格较便宜。

评分

内容少了点 不全面,但还是不错滴

评分

运输速度快,价格较便宜。

评分

内容少了点 不全面,但还是不错滴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