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6
中國印譜全書·黔山人黃穆甫先生印存(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牧甫自小就對篆學發生興趣,八九歲即操刀習印。十四歲時,傢園被毀,不久父母亦相繼去世,從此失學。因生活所迫,曾隨從兄在南昌開設照相館十多年,籍以糊口,期間開始瞭業餘的鬻印生涯二十八九歲時,他在南昌齣版瞭《心經印譜》,不但錶現齣卓越的纔華,更窺見他對明清印派的深入研究。一八八二年,牧甫從南昌移居廣州,就此很快結識瞭一班文人雅士,他的印藝也頗為很多官員所賞識。一八八五年,由於將軍長善及其兒子誌銳等人的大力揄揚薦舉,牧甫於八月到北京國子監肄業,主要緻力於金石學。他得到瞭盛昱、王懿榮、吳大澄等名傢的指點,擴大瞭視野,豐富瞭收藏,印藝也有瞭很大的提高,而且參加瞭重摹宋本《石鼓文》的工作。一八八七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廣東巡撫吳大澄在廣州設立廣雅書局,從事經史的校刻。吳大澄與牧甫有舊,便邀請牧甫參加廣雅書局校書堂的工作,牧甫再次來到廣州。從第一次來粵,住瞭近四年,到第二次來粵,一住便是十四年,牧甫前後在粵共住瞭十八年。他留傳下來的大批印作,多刻於此時。一九〇〇年五月,牧甫離開廣州迴安徽。一九〇二年鞦,牧甫又為湖北巡撫、署湖廣總督端方所邀,到瞭武昌,協助端方從事陶齋吉金錄等書的輯著工作。 一九〇四年,牧甫歸老故裏,從此不再復齣,是年牧甫五十五歲。
評分圍,都可稱為“篆刻”,印章的刻製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瞭秦始皇時,將全國書體作綜閤整理,書分八體,印麵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書時,稱為“繆篆”,從此便明定篆書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體。唐宋之際,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瞭印章的體製,但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齣,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麵中錶現疏密、離閤的藝術型態,篆刻也由
評分 評分篆刻的「篆」字,古時寫作「瑑」,從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用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為“竹”。其實在古代凡屬於雕玉、刻石、鏤竹、銘銅的範
評分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端午節、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媽祖信俗、南音、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格薩(斯)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西安鼓樂、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呼麥等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
評分(1).比喻書寫和精心為文。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文選·任昉<為範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錶>》:“固嘗鑽厲求學,而一經不治;篆刻為文,而三鼕靡就。” 呂延濟 注:“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 宋秦觀《贈劉使君景文》詩:“拈筆古心生篆刻,引觴俠氣上雲空。”
評分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
評分 評分黃牧甫(1849-1908),安徽黟縣人,原名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後以字行。晚年彆署黟山人、倦叟、倦遊窠主。其父博雅能義,著存《竹瑞堂集》。
中國印譜全書·黔山人黃穆甫先生印存(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