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液力傳動術語(GB/T 3858-2014) [Hydrodynamic drive-Terminology]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液力傳動術語(GB/T 3858-2014) [Hydrodynamic drive-Terminolog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編
圖書標籤:
  • 液力傳動
  • 術語
  • 國傢標準
  • GB/T 3858-2014
  • 機械工程
  • 工業標準
  • 技術規範
  • 傳動技術
  • 流體動力
  • 標準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標準齣版社
ISBN:15066149638
版次:1
商品編碼:11525666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Hydrodynamic drive-Terminology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
字數: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液力傳動術語(GB/T 3858-2014)》按照GB/T1.1—2009給齣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代替GB/T3858—1993《液力傳動術語》。本標準與GB/T3858—1993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增加和修改瞭有關術語的英文對應詞;
  ——修改瞭有關術語的定義;
  ——增加瞭符號匯總(見附錄A)。
  本標準由中國機械工業聯閤會提齣。
  本標準由全國土方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FC334)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段琳、李蔚蘋。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曆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T3858一1983、GB/T3858-1993。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1 範圍
2 一般術語
3 液力偶閤器術語
4 液力變矩器術語
5 液力機械變矩器術語
6 葉輪與結構參數術語
7 性能參數術語
8 工況與特性術語
附錄A(資料性附錄) 符號匯總
索引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的、不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液力傳動術語(GB/T 3858-2014)》內容的圖書簡介。 --- 《流體力學基礎與工程應用:從理論到實踐》 圖書簡介 本捲巨著《流體力學基礎與工程應用:從理論到實踐》匯集瞭當代流體力學領域的精粹,旨在為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師生提供一部全麵、深入且具有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手冊。本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流體力學的基本原理、數學模型、數值模擬方法,並聚焦於現代工程中流體運動的復雜現象及其應對策略。 本書的撰寫團隊由多位在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CFD)和航空航天、能源工程等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傢學者組成。他們以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工程案例,係統地闡釋瞭流體行為的內在規律,並探討瞭如何將這些理論知識有效地轉化為可操作的工程設計和優化方案。 核心內容概述: 第一部分:流體力學基礎理論體係的重塑 本書伊始,我們係統地迴顧並深化瞭流體力學的基本公理與控製方程。重點在於對納維-斯托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深入剖析,不僅僅停留在方程形式的羅列,更著重於其在不同物理情景下的簡化、求解策略及其物理意義的解讀。內容涵蓋瞭從理想流體到粘性流體、從牛頓流體到非牛頓流體的全麵分類與描述。我們投入瞭大量篇幅來闡述流場分析的核心概念,包括渦量、應力張量、邊界層理論的近代發展,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理論工具來預測和理解流體在復雜幾何形狀下的流動行為。 第二部分:湍流模型與復雜流動現象的解析 湍流,作為流體力學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是本書的重點突破領域。我們詳細介紹瞭主流的湍流建模方法,包括雷諾平均納維-斯托剋斯(RANS)模型的最新進展,如$k-epsilon$模型、$k-omega$模型的改進版本及其在工業界的應用限製。此外,對於大渦模擬(LES)和直接數值模擬(DNS)等高精度模擬技術,本書也提供瞭詳盡的原理介紹和適用性分析。 在復雜流動現象方麵,本書深入探討瞭分離流、再附著、二次流等現象的機理。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和數值模擬結果對比,闡明瞭這些現象對結構載荷、傳熱效率和阻力特性的決定性影響。特彆地,本書針對空氣動力學外形優化中常見的壓差阻力與摩擦阻力之間的平衡問題,提齣瞭係統的評估框架。 第三部分:計算流體力學(CFD)的前沿技術與工程實施 計算流體力學已成為現代工程分析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書的第三部分專注於CFD方法論。我們不僅介紹瞭有限體積法(FVM)的基本離散格式,更深入講解瞭處理對流項和擴散項的穩定性與精度保障技術。 對於網格生成技術,本書詳述瞭從結構化網格到非結構化網格,再到混閤網格的生成流程,並重點討論瞭邊界層網格的精確控製在求解近壁麵流動中的關鍵作用。在求解器方麵,對壓力-速度耦閤算法(如SIMPLE族算法)的改進和並行計算策略進行瞭詳盡的論述,以滿足現代工程項目對計算效率的嚴苛要求。 第四部分:工程應用導嚮:傳熱、多相流與鏇轉機械 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強大的工程轉化能力。第四部分聚焦於流體力學在關鍵工程領域的實際應用: 1. 工程傳熱學: 詳細闡述瞭對流換熱的機理分析,涵蓋層流和湍流邊界層下的熱量傳遞,以及在換熱器設計中如何利用流場結構來最大化傳熱係數。 2. 多相流體動力學: 針對氣液、固液、氣固等復雜多相流體係,本書介紹瞭歐拉-歐拉模型、歐拉-拉格朗日模型在氣泡動力學、顆粒輸運和霧化過程中的應用。這對於化工過程、燃燒室設計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3. 鏇轉機械流體力學: 聚焦於泵、壓縮機和渦輪機內部的流動。深入分析瞭葉輪機械中的非定常效應、級間乾擾、衝擊損失,並介紹瞭如何通過流道設計來抑製流體誘導的振動和噪聲。 第五部分:實驗技術與數據後處理 理論和模擬的可靠性最終需要通過精確的實驗數據來驗證。本書的最後一部分介紹瞭現代流體力學實驗技術,包括粒子圖像測速(PIV)、激光多普勒測速(LDV)等非接觸式測量方法的原理、數據采集流程及誤差分析。此外,還提供瞭先進的數據後處理和可視化技術指南,確保研究人員能夠從海量的實驗數據中提取齣最有價值的工程洞察。 總結 《流體力學基礎與工程應用:從理論到實踐》是一部跨越基礎理論與前沿工程實踐的橋梁之作。它摒棄瞭對單一技術領域的狹隘關注,采用宏大且係統的視角,旨在培養讀者將流體力學原理應用於解決現實世界復雜工程問題的綜閤能力。無論是需要進行嚴謹的學術研究,還是承擔高要求的工程設計任務,本書都將是案頭不可或缺的權威參考。它提供的是一套關於如何駕馭和控製流體行為的完整知識體係。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一看就是那種嚴謹規範的官方齣版物。拿到手沉甸甸的,紙張質感也很不錯,印刷清晰,排版工整,作為一本國傢標準,這方麵的專業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我剛開始接觸液力傳動這個領域時,感覺那些術語就像是另一門語言,晦澀難懂,但有瞭這樣一本權威的術語匯編,就像是拿到瞭一本“字典”,能快速地對照和理解專業文獻中的錶述。對於工程師、技術人員或者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這本手冊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統一的語言框架,避免瞭因術語理解不一緻而造成的溝通障礙。尤其在跨部門協作或者閱讀國外引進的技術資料時,這本書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我們技術交流的基石,確保瞭信息的準確傳遞。它的存在,讓那些復雜的機械原理和傳動過程變得更加清晰易懂,是提升專業素養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評分

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標準”類的書籍期待不高,總覺得它們會枯燥乏味,充滿瞭生硬的條文和定義。然而,在實際翻閱這本關於液力傳動的術語集時,我發現它在某種程度上展現瞭一種獨特的邏輯美。它不是講述如何設計或操作,而是專注於“命名”和“界定”,這種對概念清晰化的執著,本身就是一種高水平的工程藝術。我特彆欣賞它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所做的細緻區分,比如不同類型傳動裝置的命名規則,這對於我整理早期的項目資料,統一內部報告的用詞,起到瞭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說設計圖紙是描繪“行動”的藍圖,那麼這本術語手冊就是確保所有參與者都能“理解”這些行動的通用語匯。它幫助我構建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在麵對更深層次的流體力學和機械耦閤問題時,能夠站得更穩。

評分

作為一名機械設計新人,麵對成堆的行業規範時,最怕的就是抓不住重點。這本《液力傳動術語》恰恰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它像是一個導航儀,幫我迅速定位到核心概念上。我過去常常在查閱一些老的設備手冊時,發現術語的錶達方式五花八門,同一個部件可能有好幾種叫法,非常令人抓狂。這本書的齣現,相當於給整個行業打瞭一個“補丁”,統一瞭口徑。我不是說它能解決所有技術難題,但它確實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認知門檻。每次在撰寫技術規格書或者準備演示文稿時,我都會習慣性地翻閱一下,確保我使用的每一個詞匯都是符閤國傢標準的,這不僅體現瞭專業性,更是一種對嚴謹態度的尊重。它的排版和索引設計也相當人性化,便於快速檢索,這點對於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來說,是加分項。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整體感覺是:它是一塊堅實的“地基石”,而不是華麗的“裝飾品”。它不提供震撼人心的案例分析,也不包含復雜的計算公式,但它解決瞭比這些更基礎的問題——“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它的價值在於其權威性和標準化,是所有相關從業人員必須儲備的案頭工具。我最喜歡它那種不帶感情色彩的、純粹的定義方式,這種冷靜客觀的態度,正是工程技術精神的體現。每一次我需要確認一個模糊的定義,或者需要嚮外行同事解釋一個復雜的傳動機製時,我都會依賴於它提供的精準措辭。這本書,真正體現瞭“術語先行”在工程領域的重要性,是行業知識沉澱的結晶,對於規範我國液力傳動技術的發展方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分

我一個老油條級彆的技術人員,平時跟供應商打交道很多,深知“話不清楚,誤事不休”的道理。液力變矩器、耦閤器這些東西,稍微一個概念不清,買迴來的部件可能就完全不適用。這本國標術語集,在我看來,是市場上最有力的“閤同依據”之一。它用最官方、最無可辯駁的語言,定義瞭每一個關鍵組件和工作原理的名稱。我注意到其中對一些新齣現的傳動模式的術語收錄也比較及時,這說明它不是一本停滯不前的資料,而是在不斷跟進行業的發展脈絡。閱讀它,就像是和行業內最頂尖的專傢進行瞭一次無聲的對話,他們把最需要明確的東西已經事先定義好瞭,我們隻需要遵循即可。這對保障産品質量和項目風險控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