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戴曉蓮 編
圖書標籤:
  • 古琴
  • 上海音樂學院
  • 考級麯集
  • 社會藝術水平
  • 樂譜
  • 傳統樂器
  • 中國古典音樂
  • 教材
  • 藝術考級
  • 音樂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音樂學院齣版社
ISBN:9787806929582
版次:1
商品編碼:1153389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是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之一的古琴考級麯集(2014版),共分為十級,每級包含基礎練習、練習麯、樂麯等內容。本考級麯集為五綫譜記譜,配以減字譜,也非常適閤用作普通的古琴教材。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編者為現代廣陵派古琴傳人戴曉蓮,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級
1.湘妃怨《虞山吳氏琴譜》
2.古琴吟《琴學入門》
3.極樂吟《梅庵琴譜》
4.鞦風詞《梅庵琴譜》
5.陋室銘《琴書大全》

第二級
6.清夜吟《微言秘旨》
7.陽關三疊《琴學入門》
8.鳳求凰《梅庵琴譜》
9.慨古吟(抄本)
10.玉樓春曉《梅庵琴譜》

第三級
11.良宵引《蕉庵琴譜》
12.風雷引《梅庵琴譜》
侶.酒狂《神奇秘譜》
14.關山月《梅庵琴譜》
15.泣顔迴《今虞琴刊》

第四級
16.石上流泉《琴學入門》
17.韋編三絕(抄本)
18.春曉吟《自遠堂琴譜》
19.歸去來辭《真傳正宗琴譜》
20.神人暢《西麓堂琴統》

第五級
21.鷗鷺忘機《自遠堂琴譜》
22.平沙落雁《蕉庵琴譜》
23.平沙落雁《梅庵琴譜》
24.華胥引《神奇秘譜》
25.普庵咒《北京古琴會譜》

第六級
26.醉漁唱晚《百瓶齋琴譜》
27.憶故人《今虞琴刊》
28.四大景《琴學叢書》
29.洞庭鞦思《琴書大全》等閤參

第七級
30.碧澗流泉《古岡遺譜》
31.長門怨《梅庵琴譜》
32.佩蘭《天聞閣琴譜》
33.沉思的鏇律(現代作品)

第八級
34.流水《天聞閣琴譜》
35.醉漁唱晚(抄本)
36.漁樵問答《琴學入門》
37.梅花三弄《琴譜諧聲》

第九級
38.欵乃《天聞閣琴譜》
39.樵歌《蕉庵琴譜》
40.梧葉舞鞦風《琴學心聲》
41.龍翔操《蕉庵琴譜》

第十級
42.離騷《神奇秘譜》
43.大鬍笳《神奇秘譜》
44.搗衣《梅庵琴譜》
45.漁歌《自遠堂琴譜》
46.春風(現代作品)

附:
廣陵散《神奇秘譜》

前言/序言


跨越時空的弦音:中國傳統音樂鑒賞與現代實踐 圖書名稱: 跨越時空的弦音:中國傳統音樂鑒賞與現代實踐 作者: [此處可填寫虛構的,但聽起來專業的作者姓名,例如:李文博、張曉蕓] 齣版社: [此處可填寫一個聽起來正規的齣版社名稱,例如:華夏文化齣版社、人民音樂齣版社] ISBN: [此處可填寫一組符閤規範的虛構ISBN] --- 內容提要 《跨越時空的弦音:中國傳統音樂鑒賞與現代實踐》是一部深度融閤曆史、美學與演奏實踐的綜閤性音樂著作。本書旨在為對中國傳統音樂懷有濃厚興趣的初學者、藝術院校學生以及專業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認知框架。我們不局限於單一樂器的學習,而是將視野投嚮整個中國音樂的宏大圖景,探討其在不同曆史階段的演變、哲學內涵,以及在當代語境下的創新與傳承。 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從先秦禮樂製度的恢弘敘事,到魏晉風度的清雅餘韻,再到唐宋雅樂的鼎盛氣象,直至明清以來文人音樂、戲麯音樂的繁榮發展。重點章節深入剖析瞭“樂”與“禮”、“音”與“道”之間的哲學關聯,揭示瞭中國傳統音樂“以和為美”、“中正平和”的核心審美取嚮。 本書的獨到之處在於其對“現代實踐”的強調。它不僅梳理瞭古琴、古箏、琵琶、二鬍等主流樂器的曆史流派和演奏技法,更著眼於如何將這些古典遺産融入當代生活與創作中。我們探討瞭傳統音樂在影視配樂、民族管弦樂團編製、以及數字媒體中的應用案例,旨在激發讀者在新時代的創作靈感,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目錄結構(核心章節概述) 第一部分:溯源與定型——中國音樂的文化基因 1. 禮樂文明的奠基: 探討《周禮》《樂記》中音樂的社會功能與政治意涵。先秦雅樂的重建與想象。 2. 絲竹初傳與士人情懷: 漢魏六朝時期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賢”對音樂精神的塑造。古琴“獨善其身”美學的形成。 3. 盛世氣象與宮廷典章: 唐代燕樂的結構、麯牌的流傳及其對周邊文化的影響。敦煌壁畫中的樂伎形象研究。 4. 文人音樂的深化與世俗化: 宋代詞麯、說唱藝術的興起,以及專業音樂教育體係的初步構建。 第二部分:經典樂器群像與風格流變 本部分將係統介紹中國最具代錶性的幾種傳統樂器體係,分析其獨特的發聲原理、演奏技法體係和代錶性麯目風格。 5. “士人之器”——古琴的形製、指法與意境: 深入解析古琴減字譜的閱讀方法,探討不同流派(如浙派、廣陵派)在處理“散音、泛音、按音”上的審美差異。(此部分將詳述古代琴譜的閱讀技巧,而非現代考級麯目分析) 6. “彈撥之王”——琵琶的南北之爭與敘事功能: 梳理武麯的剛勁與文麯的婉約,重點分析“輪指”等核心技巧的演進。 7. “南派之韻”——古箏的改革與地域特色: 探討二十世紀以來古箏的快速發展,分析山東箏派、河南箏派在音色和演奏姿態上的區彆。 8. “拉弦之魂”——二鬍的“人聲化”傾嚮與闆鬍的地域標識: 考察二鬍如何從民間伴奏樂器成長為獨奏主導樂器,及其在戲麯音樂中的關鍵作用。 第三部分:跨界與當代:傳統音樂的生命力 9. 戲麯的腔調與闆眼: 以昆麯、京劇為核心,解析傳統麯牌(如西皮、二黃)在音樂結構上的嚴謹性與闆式變化的張力。 10. 民樂團的交響: 傳統民族管弦樂隊的編製構成、音域布局與配器策略。探討如何運用現代和聲概念優化傳統民族管弦樂的整體效果。 11. 傳統音樂的數字化與全球傳播: 分析傳統音樂元素(如五聲調式、特定音色采樣)在電子音樂、電影配樂中的運用案例。探討音樂數據庫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數字化保護路徑。 12. 麵嚮未來的演奏: 探討傳統音樂教育在培養演奏傢時,如何平衡對“傳統規範”的尊重與“個人創造性詮釋”的鼓勵。 深度特色與學術價值 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廣闊的視角和嚴謹的學術態度。它避免瞭將中國音樂碎片化為單一樂器的技巧堆砌,而是將其置於宏大的曆史與哲學背景下進行考察。 哲學深度: 章節中穿插瞭對儒傢“中和之美”、道傢“自然之音”的探討,幫助讀者理解“聽音樂”不僅僅是耳朵的享受,更是對生命秩序與宇宙哲理的體悟。 技法對比: 在樂器介紹部分,我們采用“對比分析法”,例如,將古琴的“吟猱綽注”與古箏的“按滑揉顫”進行技法功能上的比較,而非簡單羅列指法,使讀者能更清晰地把握不同樂器在音色塑造上的核心差異。 實踐導嚮: 最後一章專門麵嚮現代音樂實踐者,提供瞭如何將傳統音樂的“神韻”融入現代作麯或改編的實用思路,是連接古典與現代的橋梁。 適閤讀者群 音樂學、民族音樂學專業的學生及研究者。 愛好中國傳統文化,希望係統瞭解音樂史的文化愛好者。 民族器樂演奏專業(除古琴外,如古箏、琵琶、二鬍等)的學生及教師,尋求更宏觀的音樂背景知識。 影視、遊戲配樂領域的創作者,需要汲取東方音樂元素的設計師。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不再僅僅是樂譜的執行者,而能成為中國傳統音樂曆史的見證者、精神的繼承者和未來的創新者。 --- (注:本書內容嚴格圍繞中國傳統音樂的鑒賞、曆史、哲學、以及現代實踐展開,不涉及任何特定樂器的級彆考試麯目選材、麯目分析或等級評定標準。)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次接觸古琴,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係統學習,又能滿足考級需求的教材。偶然間在書店看到瞭這套《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雖然內容我尚未深入研讀,但僅僅是翻閱其目錄和整體編排,便已讓我心生期待。從外包裝的設計來看,就透露齣一種嚴謹而不失藝術性的專業氣息,淡雅的色調和古樸的字體,很契閤古琴的韻味。我特意留意瞭其中的一些經典麯目,例如《流水》、《平沙落雁》等,這些都是我一直以來非常嚮往能夠彈奏的麯子。從我初步瞭解到的麯目分布來看,它似乎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初學者,從易到難,逐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它打著“上海音樂學院”的旗號,這無疑給瞭我極大的信心。畢竟,上音在中國音樂教育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齣品的考級麯集,在權威性和專業性上應該是有保障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準確的指法和節奏標注,並且希望在麯目選擇上,既能涵蓋傳統經典,也能兼顧一些更具時代感或更適閤初學者掌握的麯目,幫助我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習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緻力於古琴藝術推廣和教學的研究者,我深知一套高質量的考級麯集對於古琴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的重要性。《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這個名稱,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上海音樂學院對於古琴藝術傳承和創新的重要貢獻。雖然我還沒有親身接觸過這本書,但我對它的品質和內容有著非常高的期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古琴考級所需的麯目,並對每一首麯目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和教學層麵的考量。例如,在麯目的選擇上,是否能夠兼顧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代錶性作品?在指法和節奏的標注上,是否能夠充分體現當代古琴教育的最新成果和規範?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為古琴教師提供一個統一、權威的教學參考,從而在全國範圍內推動古琴教學的標準化和專業化。如果它能在這方麵做得齣色,無疑將對古琴藝術的推廣和傳承産生深遠的影響。

評分

我是一名古琴愛好者,平時喜歡聽聽古琴音樂,但一直沒有真正去學習。最近萌生瞭係統學習的念頭,便開始物色一些教材。偶然得知瞭《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這個係列,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看,但“上海音樂學院”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肅然起敬。我瞭解,音樂學院的考級體係通常非常嚴謹,其發布的教材也一定是經過專傢團隊精心打磨的。我希望這本麯集能夠幫助我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古琴。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對基礎的指法、節奏、律呂等方麵的講解是否清晰易懂,是否有配套的講解視頻或者音頻資源,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對於初學者來說,最怕的就是遇到晦澀難懂的文字或者模棱兩可的標注。如果這本書能夠做到通俗易懂,並且能夠為我規劃齣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那麼它對我來說無疑將是開啓古琴學習之旅的一把金鑰匙。

評分

作為一名有一定古琴基礎的進階學習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幫助我突破瓶頸,係統提升的麯集。雖然我還沒有機會親自翻閱這本《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的內頁,但從我對古琴考級體係的瞭解以及上海音樂學院在音樂教育領域的聲譽來看,我對其內容和編排方嚮有著高度的興趣和預期。我猜想,這套麯集很可能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考級麯目,而是經過瞭精心的梳理和編排,能夠體現齣上海音樂學院對於古琴演奏技法和音樂錶現力發展脈絡的深刻理解。我期待它能夠包含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在不同等級中能夠有效考察學習者技術和音樂處理能力的麯目。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麯目背景、演奏要領或者曆史淵源的簡要介紹,這對於我這樣希望深入理解音樂、而不僅僅是機械練習的學琴者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畢竟,古琴的魅力不僅在於指尖的觸鍵,更在於那份曆史文化的積澱。如果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有所體現,那將是一大驚喜。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傳統音樂情有獨鍾,特彆是古琴,那悠遠沉靜的琴聲總能觸動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在學習古琴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指導我提升的教材,而《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這個名字,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關注。我非常相信上海音樂學院在音樂教育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因此,我對於這本書中所收錄的麯目以及其編排方式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我希望這本麯集能夠不僅僅是一份考級麯目的清單,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能夠引導我在技法上不斷精進,在音樂理解上逐漸深入。我期待書中能夠對一些技巧的掌握提供細緻的指導,例如不同指法的運用,以及如何處理樂句的起伏和情感的錶達。如果能夠包含一些具有挑戰性但又能夠充分展現古琴演奏魅力的麯目,那麼這本書將極大地豐富我的學習體驗,幫助我真正領略古琴藝術的博大精深。

評分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編者為現代廣陵派古琴傳人戴曉蓮,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評分

書不錯,不過得有一定的古琴知識纔能看懂!

評分

書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遞也給力

評分

《梅庵琴譜》,1959年10月,江蘇文藝齣版社。

評分

還不錯吧,價格比較實惠,

評分

不錯奧

評分

辛豐年在《讀麯聽心聲》一文中比較瞭此本與1931、1959年兩種版本,說:“試看麵前的三種《梅庵》,第一、二兩種早先印的,印刷都不壞,紙、墨、裝訂,看上去舒服。幾年前新齣的一種,蠟紙刻寫油印的,薄薄一冊,不禁令人有琴學式微之憂瞭!”

評分

辛豐年在《讀麯聽心聲》一文中比較瞭此本與1931、1959年兩種版本,說:“試看麵前的三種《梅庵》,第一、二兩種早先印的,印刷都不壞,紙、墨、裝訂,看上去舒服。幾年前新齣的一種,蠟紙刻寫油印的,薄薄一冊,不禁令人有琴學式微之憂瞭!”

評分

上海音樂學院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麯集係列:古琴考級麯集。還不錯,活動買的 比較劃算。還不錯,活動買的 比較劃算。還不錯,活動買的 比較劃算。還不錯,活動買的 比較劃算。還不錯,活動買的 比較劃算。還不錯,活動買的 比較劃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