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花與節令物

四季花與節令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賈璽增著 著
圖書標籤:
  • 花卉
  • 植物
  • 季節
  • 節令
  • 民俗
  • 傳統文化
  • 自然
  • 生活
  • 手作
  • 插畫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16302
商品編碼:11549220592
齣版時間:2016-09-01

具體描述

作  者:賈璽增 著 定  價:69 齣 版 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年09月01日 頁  數:301 裝  幀:平裝 ISBN:9787302416302 緒論 1
 縴手摘芳 5
第二章 簪花飾首 20
步搖 21 花釵 26 花鈿 33
發梳 36 巾環 41 頭花 48
第三章 以花為冠 50
第四章 儀程風尚 57
賞花局 58 迴鸞 59 節典 61
賜花 63 聞喜宴 65 筵宴 68
婚儀 71 刑獄 72 花瑞 73
身份 75
第五章 四季花序 80
四季花 80 春之花 83 夏之花 84
鞦之花 92 鼕之花 95 一年景 98
歲寒三友 101
第六章 蒔花賣花 103
花戶 104 花市 107 運花 112
花販 113 賣花聲 115
第七章 像生花開 120
羅帛花 121 花臘 127 紙花 128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應景服飾文化以農耕生活為基礎,四季景物變化為環境參照,天人閤一哲學思想為指導,通過簪戴鮮花、裝飾節物進行情景設定,描畫齣自然萬物的輪迴往復,構建齣生動和諧、時節有序、內外融閤的社會物質與人文生活景象,詮釋瞭中華民族的浪漫情懷和文化想象力,彰顯瞭中國古人器以載道的造物思想和審美理想,展現瞭中國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藝和純熟的製物技巧,體現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樂觀嚮上、主動進取的民族精神。 賈璽增 著 賈璽增,博士,中國古代紡織與服飾史學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係院教師,中國博物館協會服裝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吐蕃學會染織服飾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主持完成中國社會科學藝術基金項目“中國古代首服史研究”,清華大學柒牌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與保護基金項目“南京織金錦(真金綫)南京織金錦傳承與製作技藝研究”;參與完成國傢社會科學藝術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服裝結構研究”,參與完成國傢教育部項目“北京奧運會與上海世博會職業服裝設計規劃與研究”。齣版 “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服飾藝術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外服裝史》,閤著《粉黛羅裳》;曾在《紫城》《敦煌研究》《美術觀察》《裝飾》《服裝設計師等
《四時風物:草木人生》 這是一部關於自然饋贈與人文情懷的散文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記錄瞭四季更迭中,山野田間的草木生靈,以及它們與尋常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點滴。 書中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隻有一種迴歸本真的寜靜。從春日初綻的嫩芽,到夏日繁茂的綠葉,再到鞦日金黃的果實,以及鼕日蕭瑟中的堅韌生機,作者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將那些被現代都市生活忽略的自然細節一一捕捉。 春天的章節,描繪瞭溪邊野花悄然綻放的模樣,艾草在清明時節的蓬勃,以及人們采摘野菜、製作青團的習俗。作者筆下的薺菜,不僅僅是餐桌上的一抹鮮美,更承載著童年記憶中的田埂身影,和長輩們手中翻飛的刀工。山間的蕨菜,在細雨中舒展著嫩綠的羽翼,預示著春的活力與希望。每一個細微之處,都飽含著作者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 盛夏時節,主角切換為那些在烈日下依然傲然挺立的植物。荷塘中的睡蓮,在碧葉的襯托下,粉嫩嬌羞,又帶著一絲不屈的優雅。作者描繪瞭夏夜裏,螢火蟲點亮草叢,以及月光灑在芭蕉葉上的婆娑身影。還有那隨處可見的牽牛花,它們在晨光中悄然開放,又在午後驕陽下靜靜凋零,仿佛生命的短暫而燦爛的縮影。書中還提及瞭農傢院子裏,母親為驅趕蚊蟲而點燃的艾草,那煙霧繚繞的氣息,勾起瞭無數關於夏日午後的溫馨迴憶。 鞦天的到來,帶來瞭豐收的喜悅,也帶來瞭色彩的盛宴。稻田裏金黃的稻浪,在鞦風中翻湧,那是辛勤勞作的汗水凝結成的希望。柿子樹上掛滿瞭紅彤彤的果實,如同燃燒的火焰,點亮瞭寂寥的鞦日。作者筆下的菊花,不僅有詩詞中的高潔孤傲,更有田間地頭,那些平凡卻堅韌的生命力。她講述瞭如何晾曬、儲存鞦天的果實,如何在食物中品味自然的饋贈,以及鞦季祭祀的隆重與虔誠。 鼕日的篇章,展現瞭生命的另一種形態——積蓄與沉澱。雖然萬物凋零,但作者並未流露齣悲觀。而是聚焦於那些在嚴寒中依然挺拔的鬆柏,以及那些隱藏在泥土中,等待春日復蘇的種子。她描繪瞭鼕日裏,圍爐煮茶的溫暖,以及傢傢戶戶貼春聯、置年貨的忙碌景象。那些看似平靜的景象背後,是生命的輪迴,是自然的規律,也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期盼。 《四時風物:草木人生》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摹,更是對生活智慧的提煉。作者從草木的生長周期中,感悟人生的起伏跌宕;從四季的輪迴中,體味時間的流轉與生命的無常。她將這些感悟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例如如何根據節令選擇食材,如何利用草木的特性來養生,如何在新舊交替之際,整理思緒,迎接未來。 文字樸實無華,卻充滿瞭生命力。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作者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帶領讀者走進一個更加貼近土地、貼近自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人們不再是自然的徵服者,而是自然的參與者,與草木同呼吸,與四季共悲喜。 這本書適閤那些渴望從喧囂中抽離,尋找內心平靜的讀者。它也適閤那些對傳統文化、民俗風情感興趣的人。更適閤那些想要重新認識自然,理解生命周期的讀者。翻開這本書,你或許會想起小時候在田野裏奔跑的時光,或許會想起奶奶在竈颱邊忙碌的身影,或許會想起那些被遺忘在記憶深處的簡單快樂。 《四時風物:草木人生》,是一份寫給自然的感謝信,也是一份寫給生活的體悟錄。它提醒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去看看路邊的野花,去聽聽風的聲音,去感受那些細微卻真實的美好。因為,生命中最寶貴的,往往就隱藏在這些最樸素的草木之間,隱藏在每一個平凡的節令之中。

用戶評價

評分

《四季花與節令物》這個名字,一下子就抓住瞭我。我一直覺得,我們對於自然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節令來完成的。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風景、獨特的氣味、獨特的聲音,而這些,又常常與我們的節日習俗緊密相連。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解讀這種聯係的。比如,當春風吹來,桃花、杏花次第開放時,它是否會提到,這些花兒的齣現,在古代是如何被人們用來預測收成,或是作為祭祀神明的供品?當夏日炎炎,榴花似火,蟬鳴不絕時,它又是否會講述,端午節的艾草、菖蒲,和夏至的習俗,是如何體現齣古人驅邪避穢、祈求健康的智慧?鞦天的金菊,柿子的橙黃,是否會勾勒齣重陽登高、鞦收祭祀的場景?而嚴鼕的臘梅,鬆柏的青翠,又會如何連接起辭舊迎新、祈福納祥的年節氛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將這些自然的韻律與人文的節拍融閤在一起,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在時光流轉中,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它應該是一本能讓人在閱讀中,獲得心靈滋養和文化啓迪的書。

評分

書名《四季花與節令物》讓我充滿瞭好奇。在我心中,花與節令,就像是天生的伴侶,共同譜寫著時間的樂章。花兒以它們絢爛的生命,宣告著季節的到來,而節令,則承載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生活的期盼、對曆史的記憶。我尤其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這兩者完美融閤的。它會講述,春天萬物復蘇,各種花卉競相開放,是否也預示著一年的希望和新生,人們又在此時以何種方式迎接新的一年?夏天,烈日當空,綠意盎然,書中是否會描繪齣荷花的風姿,以及它與端午節的某種關聯,又或是其他夏日特有的花卉,和人們在此時的消暑納涼、祈福禳災的習俗?鞦天,層林盡染,果實纍纍,菊花的盛放,是否會引齣關於登高、思念的傳統?而鼕天,寒梅傲雪,鬆柏常青,又會如何與春節的團圓、守歲的習俗相結閤?我期望這本書能通過生動有趣的敘述,將這些自然景象與人文習俗的聯係娓娓道來,讓我們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

評分

《四季花與節令物》這個書名,簡直就是一幅流動的畫捲。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時節應景的畫麵:春天,桃花在風中搖曳,空氣裏彌漫著淡淡的甜香,那是孩童們奔跑嬉戲、迎接春暖花開的日子;夏天,池塘裏荷花盛開,亭亭玉立,那一抹綠意和清涼,是否也象徵著端午節的平安吉祥;鞦天,滿山遍野的紅葉,金黃的稻穗,還有那鞦菊的堅韌,這些景緻又與重陽的登高懷遠、中鞦的團圓思念有著怎樣的聯係;鼕天,白雪皚皚,梅花卻在冰雪中悄然綻放,那種孤傲與生命力,又如何與春節的喜慶、新年的期盼交織在一起?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自然的饋贈與中國傳統節令的文化內涵相結閤的。是會從植物的生長周期,去解讀節令的更替?還是會從節令的習俗,去追溯其與自然萬物的情感寄托?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讀到那些關於花與節令之間的動人故事,感受到古人對自然的觀察、對生活的智慧,以及他們如何將這份情懷融入到一年四季的輪迴之中,創造齣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四季花與節令物》,光是聽名字就讓人心生嚮往,仿佛能聞到撲鼻的芬芳,感受到季節更迭的脈搏。我一直覺得,那些紮根土地、隨四時枯榮的花草,和古人定下的那些承載著期盼與祝福的節令,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它們都是自然的饋贈,也是時光的印記。我尤其好奇,書裏會不會描繪齣初春時,迎春花探齣嫩黃的腦袋,告訴我們沉睡的土地即將蘇醒,而人們又在此時期盼著什麼?到瞭盛夏,荷花如期綻放,它的清雅脫俗是否也映照著人們對團圓、對豐收的憧憬?鞦天,菊花盛開,層林盡染,這種絢爛的凋零,又會如何與重陽的登高、思念聯係在一起?到瞭嚴鼕,寒梅傲雪,它在冰天雪地裏獨自美麗,傳遞的是一種不屈的精神,又會如何與新年的期盼交織?我很期待書中能夠細緻地勾勒齣這些畫麵,用文字和可能的插圖,將這些自然景象與人文習俗巧妙地串聯起來,讓我們在閱讀中,不僅能欣賞到自然的美麗,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智慧。這本書,或許能成為一本帶領我們重拾對自然的熱愛、對傳統節日的溫暖迴憶的窗口。

評分

拿到《四季花與節令物》這本書,我首先被它詩意的書名所吸引。腦海中立刻浮現齣各種畫麵:春天枝頭冒齣的點點新綠,伴隨著桃花灼灼,還有孩子們在田野裏放風箏的歡笑聲;夏天,綠意盎然的庭院,知瞭聲聲,荷風陣陣,傢傢戶戶忙著準備端午的粽子;鞦天,金黃的稻浪翻滾,桂花香氣四溢,人們開始為即將到來的豐收和中鞦的團圓而忙碌;鼕天,一片銀裝素裹,梅花獨自綻放,傳遞著堅韌與希望,也預示著春節的臨近。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這些看似零散的自然景物和傳統節慶活動有機地結閤起來的。是僅僅羅列花名和節日起源,還是會深入挖掘它們之間的深層聯係?比如,某種花卉的盛開是否在古代被視為某種節令的徵兆?某種節日的習俗是否與當地特有的植物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希望它能講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分享一些鮮為人知的民間傳說,讓我們在瞭解節令物的同時,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花草和節日,更是一本關於時間、關於記憶、關於生命循環的百科全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