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

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荣兴 编
图书标签:
  • 加工中心
  • 数控加工
  • CNC
  • 培训教程
  • 机械加工
  • 模具加工
  • 操作手册
  • 维修
  • 编程
  • 实训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76535
版次:2
商品编码:11563101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新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等要求,同时参考加工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选用了机械加工行业使用广泛的FANUC(法那科)、SIEMENS(西门子)系统和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系统作为典型数控系统进行剖析。通过典型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将各部分教学内容有机联系、渗透,互相贯通,在课程结构上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为标准,强化实践操作和编程技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满足加工中心操作工(包括数控铣工)从中级到高级技师所要求的编程和操作要求。本书对三种数控系统所涉及的编程指令几乎进行了全覆盖的介绍并举例说明,力求比机床厂家所提供的用户手册更详细、实用。
本书适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控、模具、机电类专业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考工培训使用,也可作为加工中心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目录

前言

1
课题一数控铣削机床的组成1
课题二数控铣削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4
课题三数控铣削机床的坐标系统9
课题四铣削加工、铣削时切削参数的选择10
课题五DNC串口连接与程序传输格式15

18
课题一工件的装夹和找正18
课题二刀具的安装28
课题三常用量具的使用35

43
课题一FANUC Series 0i�睲ODEL D系统的功能指令和程序结构43
课题二坐标系的设定与坐标值47
课题三使用插补功能指令编程53
课题四铣削加工路线的确定与刀具补偿的使用60
课题五用子程序进行轮廓加工编程71
课题六应用缩放、旋转与镜像功能编程78
课题七使用简化功能指令编程与螺纹铣削加工编程89
课题八使用宏程序编程109
课题九零件的综合加工编程133

147
课题一FANUC Series 0i�睲ODEL D系统的操作面板147
课题二开机、返回参考点及关机操作155
课题三加工中心的手动操作156
课题四加工程序的输入和管理159
课题五对刀、工件坐标系及刀具补偿设置165
课题六MDI及自动运行操作173178
课题一SINUMERIK 802D系统编程功能178
课题二使用基本功能指令编程183
课题三使用刀具补偿功能指令编程196
课题四使用简化功能指令编程200
课题五使用固定循环指令编程208
课题六使用R参数指令和程序跳转编程242
课题七零件的综合加工编程246

265
课题一SINUMERIK 802D系统的操作面板265
课题二 开机、返回参考点及关机操作271
〖1〗Ⅵ课题三手动与MDA操作272
课题四加工程序的管理与通信275
课题五工件坐标系、刀具补偿的确定与设置280
课题六运行控制与加工284

290
课题一华中HNC—210B系统的程序290
课题二使用基本功能指令编程295
课题三使用刀具补偿功能指令编程307
课题四使用简化功能指令编程311
课题五使用固定循环指令编程321
课题六使用宏程序编程330
课题七零件的综合加工编程334

348
课题一华中HNC—210B MD系统加工中心的操作面板348
课题二上电、返回机床参考点与关机操作357
课题三加工中心的手动操作358
课题四对刀与建立工件坐标系及刀具补偿设置操作361
课题五程序输入与文件管理操作363
课题六运行控制与加工368

374
课题一双面型腔件的铣削加工374
课题二复合件的铣削加工404
课题三叶轮轴的四轴铣削加工422

437

参考文献452

前言/序言


《数字时代的精密制造:先进加工中心操作与工艺解析》 本书是一本面向精密制造领域从业者和爱好者的专业读物,深入探讨了现代加工中心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核心作用,并详细解析了其操作、维护及工艺优化的关键技术。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加工中心知识体系,助您在瞬息万变的工业环境中,掌握精益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部分:加工中心基础理论与结构解析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顾加工中心的起源与发展,理解其在自动化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我们将从机械结构入手,详细剖析主轴系统、刀库系统、换刀装置、工作台、进给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原理与功能。通过对各个组成部分的深入理解,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加工中心的整体运作逻辑。 主轴系统: 深入讲解主轴的类型、轴承配置、冷却方式以及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影响。我们将探讨不同转速范围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加工材料和刀具选择合适的主轴参数。 刀库系统与换刀装置: 详细介绍自动刀库的分类(如圆盘式、链式、转塔式等)及其工作原理,以及ATC(自动换刀器)的动作流程。读者将了解如何高效管理刀具,减少换刀时间,提升生产连续性。 工作台与进给系统: 剖析工作台的精度要求、导轨类型(如滚动导轨、滑动导轨)及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详细介绍伺服电机驱动的进给系统,包括滚珠丝杠、直线电机等,以及它们如何实现精确的轴向运动。 控制系统: 简要介绍数控(CNC)系统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现代加工中心所使用的数控系统架构,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机床控制中的作用。我们将讲解G代码和M代码的基本语法,以及它们如何驱动机床完成复杂加工任务。 第二部分: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实践 本部分将聚焦于加工中心的实际操作与编程,为读者提供从入门到精通的实践指导。我们将系统性地讲解机床的开机、调试、参数设置,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读者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日常生产。 机床的启动与准备: 详细介绍开机前的检查事项,包括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等。讲解工作前的参数设定,如刀具补偿、工件坐标系建立等。 手动操作与对刀: 引导读者掌握机床的手动操作指令,如点动、寸动、Jog模式等。重点讲解各种对刀方式,包括手动对刀、自动对刀以及刀具长度测量的精确方法。 数控编程基础: 深入浅出地讲解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在生成加工程序中的作用。介绍常用的G代码(如G00、G01、G02、G03、G90、G91等)和M代码(如M03、M04、M05、M08、M09等)的含义与应用。我们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编写简单到复杂的加工程序,包括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刀具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等。 宏程序应用: 引入宏程序(Macro Programming)的概念,展示其在简化复杂程序编写、实现参数化编程和自动化排产方面的强大优势。通过案例分析,引导读者掌握宏程序的编写与应用技巧。 仿真与调试: 强调加工程序在机床上的仿真与实际加工前的调试的重要性。介绍如何利用机床自带的仿真功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程序校验和疑难问题排查。 第三部分:加工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 精通加工中心的操作与编程只是第一步,更进一步是掌握先进的加工工艺,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各种加工工艺的原理、适用范围及优化方法。 切削原理与刀具选择: 讲解切削过程中的力、热、振动等因素。详细介绍各种刀具材料(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等)的特性,以及 Milling(铣削)、Turning(车削)、Drilling(钻削)、Boring(镗削)等典型加工方法的工艺要点。我们将分析不同刀具几何角度、切削速度、进给量、切深等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寿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先进加工技术: 介绍高速切削(HSC)、高效加工(HEM)、五轴联动加工等先进加工技术。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加工速度、减少加工变形、实现复杂曲面加工方面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应用场景。 表面加工与精度控制: 探讨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的因素。介绍精加工、超精加工、抛光等工艺,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加工参数和刀具选择来获得高精度表面。 冷却与润滑技术: 详细介绍切削液的作用,包括冷却、润滑、排屑和防锈。分析不同切削液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同时,探讨高效的润滑方式,如油雾润滑、喷雾润滑等,对延长机床寿命和提高加工质量的重要性。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介绍在线检测与离线检测方法,包括使用量具、量仪、三坐标测量机(CMM)等。强调在加工过程中及时进行质量监控和数据反馈,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四部分:加工中心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任何精密设备都需要精心的维护才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本部分将为读者提供系统性的加工中心维护保养指南,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日常维护与保养: 详细列举加工中心日常检查、清洁、加油、紧固等维护项目。讲解定期保养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包括润滑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冷却系统的清洁、气源系统的检查等。 常见故障分析: 针对加工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主轴异常、进给不准、换刀失败、报警信息等,进行深入分析。从机械、电气、程序等多个角度,提供系统的故障诊断思路和排查步骤。 故障排除方法: 提供针对常见故障的详细排除方法和维修建议。引导读者学习如何阅读机床的故障代码,以及如何联系维修人员或自行进行简单的维修。 安全操作与环保: 再次强调加工中心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紧急停止按钮的使用、防护装置的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等。同时,关注切削液、切屑的处理与回收,以及环境保护要求。 总结 《数字时代的精密制造:先进加工中心操作与工艺解析》是一本集理论、实践、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教程。本书内容详实,案例丰富,旨在帮助广大机械制造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全面提升加工中心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技能,掌握先进的加工工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更高品质、更具竞争力的制造产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技师,都能从本书中获益良多,迈向精密制造的新高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制造业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工程师,我对加工中心的专业知识有着很高的要求。《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它在深入探讨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的同时,还结合了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例如,书中对智能制造和工业4.0在加工中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这让我看到了加工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经典,对每一个加工步骤的分析都非常到位,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更精湛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我愿意反复研读的参考资料。

评分

我是一家小型模具加工厂的老板,厂里引进了一台加工中心,但由于技术人员有限,设备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为我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这本书的操作指南部分非常实用,它详细介绍了从开机前的准备工作到关机后的维护保养的每一个步骤。我跟着书里的步骤,自己动手操作了几次,发现比之前请师傅指导更方便,而且可以随时查阅。特别是在刀具寿命管理和切削参数优化方面,书里提供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帮助我有效降低了刀具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我节省了不少成本。

评分

《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页的文字清晰易读,大量的插图和表格也让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书中的术语解释非常到位,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要点回顾”和“练习题”环节,这些设计能够帮助我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效果。我还会时不时翻阅一下书中的术语表,感觉就像拥有了一个随身的加工中心知识库。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质量非常高,无论是内容深度、广度还是形式,都堪称一本优秀的加工中心培训教材,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加工中心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我一直觉得加工中心的编程是一项非常枯燥且需要极高逻辑思维的工作。但《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的编程章节,却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不仅仅是列出了一堆代码,而是详细讲解了每条指令的含义、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实现特定加工功能的。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从简单的直线插补到复杂的圆弧插补,再到宏程序编程,循序渐进,让我一步步掌握了编程的精髓。尤其是关于宏程序的部分,让我看到了通过编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巨大潜力,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之前我对加工中心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模糊的概念,觉得它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精密设备。但读完《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精妙之处。书里从最基础的加工中心组成部分讲起,详细介绍了主轴、刀库、工作台、数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功能和原理。尤其是在讲解数控系统时,作者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我从一个“小白”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G代码和M代码的基本操作者。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刀具选择和夹具设计的章节,过去我总觉得这个问题很随机,但现在我明白了,刀具的材质、几何形状,以及夹具的结构都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这些都是需要系统学习的知识。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傅,平时主要靠经验和感觉来操作机床。接触加工中心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总觉得很多操作细节都掌握得不够深入,有时候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也常常束手无策。这本《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的出现,简直就是我的“及时雨”!书中关于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对我来说太有用了。我记得上次遇到一个问题,主轴震动厉害,当时我们几个师傅讨论了半天都没找到根源,最后只能叫厂家来维修。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可能是因为刀具动平衡没做好,或者是主轴轴承有磨损。书里还提供了很多实操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能看到书本理论是如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这大大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加工中心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自动钻孔攻丝”的层面,觉得它就是一种高级的数控机床。但是,《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展现了加工中心在现代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可以进行传统的铣削、钻削、镗削等加工,还能实现复杂的曲面加工、五轴联动加工等高难度操作。书中关于五轴加工的章节,简直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机械加工的无限可能。作者用大量图例和动画模拟(尽管书本是静态的,但文字描述非常形象),将复杂的五轴运动原理剖析得淋漓尽致,让我深深折服于现代科技的魅力。

评分

在学习《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本书涵盖了加工中心几乎所有的核心知识点,从硬件到软件,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将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让我更容易理解和吸收。例如,在解释刀柄和刀具的配合时,作者将它们比作“手和工具”的关系,非常形象。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加工技巧和经验,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对我个人的技术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数控技术员,我常常感到知识的不足,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零件的加工时,总是有些力不从心。我曾经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但零散的知识点很难形成系统。《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合理,它从基础理论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加工中心的结构、原理、编程、操作以及维护保养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关于三维CAD/CAM一体化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以前我以为编程都是凭空写代码,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如何利用软件将三维模型转化为加工路径,这大大提高了编程的效率和准确性,也让我看到了未来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

评分

我是一位对机械加工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一直想深入了解加工中心这类先进制造装备。《加工中心培训教程(第2版)》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课堂上耐心指导我一样。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加工中心性能参数解读的部分,比如最大转速、最大进给量、加工精度等,这些参数对于选择合适的加工中心以及制定加工方案至关重要。书里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加工中心,如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等,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让我对加工中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