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简介[ - ] |
| 本书是《抗战阵亡将士资料汇编》的续辑,收录抗战阵亡将士的资料十余种,共分三类:一、阵亡将士名录,包括《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烈士英名录:抗战时期》等;二、阵亡烈士传记,如《抗战军人忠烈录(第一辑)》、《四年来抗战英雄事迹》等;三、追悼阵亡将士的纪念册,如《追悼郭仲华烈士纪念特刊》。其中,《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是z重要而且规模z大的一种,它是一九四七年国民政府为纪念阵亡将士、救济抚恤全国各地军烈属而编撰的大型名录,由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抚恤处纂订,录入是年六月底以前阵亡将士的姓名、番号、阵亡地等信息,该书按县编排,每县一册。“续编”在“汇编”收录273个县的基础上,又从各馆补配,增补200余个县,涵盖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份。 |
(一) 最近重温了《民族脊梁——抗战英雄谱》,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震撼。它以极其详实和富有温度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画卷。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基层战士群体的关注所打动,不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在炮火硝烟中英勇无畏的普通士兵。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学生,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防线。书中对他们家庭背景、参军原因、作战经历乃至牺牲后的安葬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梳理,读来令人肃然起敬。其中,一位名叫李秀才的年轻连长,在一次关键的阻击战中,率领不足百人的队伍,硬是挡住了敌军数千人的进攻,直到援军赶到。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如何组织防御、如何鼓舞士气,以及他最终英勇牺牲的场景,文字朴实无华,却字字泣血,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沉重的牺牲和不屈的意志。这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对历史真相的还原,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英雄史诗。它提醒我们,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共同书写的。
评分(三) 我最近拜读了《浴血长河——抗日战争中的关键战役》。这本书以其严谨的史学态度和流畅的叙事风格,将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役进行了深度剖析。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战役复盘,而是深入探究了每一场战役的战略意图、战术运用、双方兵力部署以及对整个抗战局势的影响。作者对史料的驾驭能力非常强,能够将繁杂的军事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条,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场战役的来龙去脉。我尤其对其中关于“台儿庄大捷”的章节印象深刻,书中不仅描绘了守城将士的英勇顽强,更详细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如何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凭借灵活的战术和坚定的意志,扭转战局,取得了近代以来对日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军队在抗战初期的艰难处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那些战役的战略意义和历史价值。它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军事史佳作。
评分(四) 《百年烽烟:近代中国军人纪实》这本书,可以说是将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人形象,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呈现。它跳出了单一战役的视角,而是从更广阔的历史维度,描绘了不同时期、不同部队、不同背景的中国军人的形象。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失落的英雄”的挖掘,那些在史册上鲜为人知,却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他们也许没有赫赫战功,但他们的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坚守,都构成了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书中通过大量的史料,包括泛黄的信件、战地的日记、家人的口述等,将这些英雄的故事娓娓道来。我读到了一位年轻的飞行员,在一次执行侦察任务时,飞机被击落,但他为了不暴露我方阵地,临危不乱,将飞机勉强迫降在敌后,并用尽最后的力量,烧毁了手中的重要情报。这种精神,超越了个人生死,是民族气节的体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军人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的精神内核。
评分(五) 《岁月如歌——抗战时期的社会变迁》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以往阅读体验的新鲜感。它不再聚焦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战火纷飞年代下的普通中国社会。书中细致地描绘了在战争的巨大冲击下,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结构又是如何被重塑的。我被书中关于“后方医院”的描写深深打动,那些在战乱中艰难维持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们如何克服物资匮乏、药品短缺的困难,救死扶伤,给予受伤的将士们温暖和希望。书中还描绘了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困境,他们在敌人的统治下,如何艰难地生存,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抵制侵略,维护民族尊严。读到关于当时学校迁徙、学子求学的故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知识的火种依然在传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整个民族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社会韧性的体现。它让我们理解了,战争的创伤,也塑造了新的社会形态。
评分(二) 《烽火岁月:回望1937-1945》这本书,如同一面斑驳的铜镜,映照出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它没有刻意渲染悲壮,而是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和采访资料,将战火中的中国人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地道战”和“游击战”的部分,书中不仅展示了这些战术的高超和巧妙,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了普通民众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们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配合抗日武装,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书中描绘的那些妇女们,将家中的被褥拆开制作担架,孩子们在黑夜里为战士们传递情报,老人们则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粮食贡献出来。这些细节,朴实却极其有力,它们告诉我们,抗战的胜利,是全民抗战的胜利,是无数中国人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书中还收录了一些战后幸存者的口述回忆,他们的讲述充满沧桑,却也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侵略者的控诉,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心潮澎湃,对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