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骞倾情作序,波兰绘图大师利皮斯基和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专家顾伟欣联袂绘制数幅超大拉页线图!数十万字、千张舰船照片及彩绘线图,厘清百年美国驱逐舰发展历史、设计过程、舰名沿革、武器配置等,资料详实,考证深入!从美西战争到海军假日,见证美利坚的海洋之梦。
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海上强国,美国的驱逐舰从二战时期便开始*领世界的潮流。其设计思想在战后对整个欧洲甚至日本等远东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驱逐舰数量众多,本书是少有的“逐舰”列举介绍美国驱逐舰的专著。本书力争将美国从“班布里奇”级到近期的“朱姆沃尔特”级的每一艘曾经服役过的驱逐舰进行列举,并着重介绍其中一些知名的战役、装备、人物等。本书当为如今国内读者系统了解美国驱逐舰的一手资料。
江泓,男,1984年生,博物馆学及考古学硕士,现就业于博物馆。自幼对于军事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战史、战略思想等。自2012年开始编写军事类书籍,现已出版多部作品。
钱坤,男,1983年出生于古城南京。儿时在家翻读《解放军画报》而对军事展开浓厚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擅长二战后至今的各国军事技术装备和军事学术理论发展,对军事装备的理解并不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将其放在整个体系中加以探讨,颇有独到的见解。
张恩东,男,1986年生,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自幼喜好军事历史题材作品,尤其是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1997年在中国驻德大使馆受到当时在德国访问的傅全有总参谋长的赞赏。大学时着迷于风帆战舰的油画,于2006年开始研究西洋帆船史。目前在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关于风帆战舰的文章。
第一章 功勋卓著 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驱逐舰 1941-1945
“本森”级
“格里维斯”级
“弗莱彻”级
圣乔治角海战
二战美国驱逐舰防空武器
“萨姆纳”级
改建为快速布雷舰的原萨姆纳级驱逐舰
“基林”级
二战美国海军护航驱逐舰
第二章 堕入低谷 战后初期的美国驱逐舰 1945-1958
战后美国分配到的轴心国驱逐舰
“诺福克”级驱逐领舰
“米切尔”级驱逐领舰
“福莱斯特·谢尔曼”级
美国海军驱逐舰命名规则
“弗莱彻”级(Fletcher class)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束缚在各国头上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已经不再具有约束力。面对对手正在建造的大型驱逐舰,美国海军感到当时最新型的“格里维斯”级驱逐舰在远洋作战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1939年,美国海军部长得到了新型驱逐舰的设计方案,“弗莱彻”级驱逐舰开始在纸面上呈现出来。1940年1月,“弗莱彻”级驱逐舰以1941型驱逐舰的名义定型并开始详细工程设计,与此同时,一项庞大的驱逐舰建造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
1940年6月28日,美国国会批准了首批七艘“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建造订单,接着又在7月1日追加了另外17艘。同年9月9日,军方再次向美国的造船企业抛出一个超级大蛋糕,一次性订购了96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到1940年末,“弗莱彻”级的建造数量达到了空前的119艘,而所需的建造资金全部由1941财年的预算拨付。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海军立即决定再增建56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建造费用由1942财年的预算提供,这样“弗莱彻”级的总建造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75艘!
1941年6月2日,“弗莱彻”级的首舰“弗莱彻”号(DD-445)驱逐舰在联邦造船厂开工建造,该级其他174艘分别在联邦造船厂(DD-446至DD-448、DD-465至DD-466、DD-498至DD-502、DD-658至DD-661、DD-667至DD-680)、巴斯钢铁厂(DD-449至DD-451、DD-467至DD-469、DD-507至DD-517、DD-629至DD-644、DD-650至DD-653、DD-
688至DD-691)、伯利恒钢铁厂(DD-470至DD-471、DD-518至DD-547、DD-681至DD-687、DD-792至DD-798)、波士顿海军造船厂(DD-472至DD-476、DD-581至DD-586、DD-662至DD-664)、查尔斯顿海军造船厂(DD-477至DD-479、DD-578至DD-591、DD-649、DD-665、DD-DD-DD-)、普吉湾海军造船厂(DD-480至DD-481、DD-592至
DD-597、DDDD)、海湾造船厂(DD-550至DD-553、DD-654至DD-656)、西雅图塔科马造船厂(DD-554至DD-568、DD-799至DD-804)和统一钢铁厂(DD-569至DD-580)建造。所有的“弗莱彻”级驱逐舰都在1941至1945年间下水并服役,几乎所有的“弗莱彻”级驱逐舰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弗莱彻”级驱逐舰规模宏大的建造计划极大刺激了美国造船业的扩张和由民用造船向军用造船的转型。由于“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建造数量太庞大,原有的海军造船厂无法完成,需要更多的造船厂参与其中,一些民间船厂借此东风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完成了船厂设备的升级改造,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的伯利恒船厂最初只是一座修船厂,在承接海军订货后改建成造船厂,最终建造了十艘“弗莱彻”级驱逐舰,而一些老牌造船企业也借机建立新的分厂以提高产能,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在“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建造中,共有十一家造船厂参与其中,包括八家民间造船厂和三家海军造船厂,其中巴斯钢铁公司建造数量最多,达到31艘!“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建造速度很快:1942年底时已经有22艘建成;1945年初,最后两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建成,它们是由普吉特湾海军船厂建造的“希尔兹”号(DD-596)和“韦利”号(DD-597),其中的“韦利”号在1945年3月14日建成,成为最后一艘入役的“弗莱彻”级驱逐舰。
……
这本《美国驱逐舰全史:1941-1958》简直是军迷的福音!我一直对二战时期的海军舰船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穿梭、执行各种危险任务的驱逐舰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厚度和精美的插图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翻开第一页,我仿佛就置身于那个波涛汹涌的年代,耳边回响着舰炮的轰鸣和鱼雷划破水面的尖啸。作者对不同时期美国驱逐舰的设计理念、建造背景、性能特点以及在实战中的表现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关于“弗莱彻”级驱逐舰的章节,它详尽地介绍了这款战功卓著的舰级如何在战争的压力下被迅速设计、大规模生产,并成为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书中对每一次重要战役中驱逐舰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都有细致的描绘,从珍珠港的狼狈不堪到冲绳岛的浴血奋战,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读完关于“拉菲”号驱逐舰的介绍,我更是对其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精神肃然起敬。这本书不仅仅是冰冷的史料堆砌,更充满了战火中的细节、舰员的英勇事迹以及那个时代海军发展的脉络,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亲历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海上较量。
评分这本《美国驱逐舰全史:1941-1958》就像是一本打开美国海军二战及战后初期发展脉络的百科全书,对于我这样一位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盛宴。我一直对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充满好奇,而驱逐舰,作为海军作战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演变和战功往往是理解整个战争走向的关键。这本书的作者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学术功底,他从最初的1941年,也就是珍珠港事件前的关键时期开始,一直梳理到1958年,覆盖了美国驱逐舰发展的黄金时代。书中对不同时期驱逐舰的设计理念、技术革新、建造数量以及各自的战场命运都有着详尽的记录。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仅停留在罗列舰级和数据,而是通过大量的战例分析,生动地展现了驱逐舰在各个关键战役中的作用,例如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潜作战、反击日军舰载机袭击,以及在朝鲜战争中的火力支援等。那些关于“巴丹”号、“麦克科尼斯”号等传奇驱逐舰的故事,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分散的历史片段有机地串联起来,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美国驱逐舰是如何从战争中崛起,并在冷战初期继续发挥其关键作用的。
评分这本书《美国驱逐舰全史:1941-1958》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震撼的学习体验。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一直对海军舰艇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驱逐舰,尤其是二战时期那些数量庞大、性能优异的驱逐舰,更是我关注的焦点。作者以极高的专业度和严谨的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关于美国驱逐舰的完整史诗。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舰艇状况,到二战中的大规模生产和辉煌战绩,再到战后冷战初期的技术发展和转型,这本书几乎涵盖了这段时期美国驱逐舰的所有重要信息。我尤其惊叹于书中对不同舰级驱逐舰的深度剖析,从“萨默斯”级到“基林”级,每一个型号的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建造背景以及在实际作战中的表现,都得到了详尽的阐述。书中的插图和照片更是锦上添花,让那些历史中的钢铁巨兽栩栩如生。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记录驱逐舰在海战中承受的损失和展现的英勇,来缅怀那些为和平献身的舰员。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全史”,值得所有热爱军事历史的读者细细品读。
评分我最近沉浸在这本《美国驱逐舰全史:1941-1958》之中,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满足,更是一种深深的敬意。作为一名对军事史略有涉猎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驱逐舰这种舰种在宏大的海军战争叙事中常常被低估了它的重要性。它们不像战列舰那样拥有毁灭性的火力,也不像航空母舰那样掌控制空权,但它们却是海军的“多面手”,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尖刀”。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和严谨的态度,梳理了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58年冷战初期这段时期,美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本森”级、“弗莱彻”级,到后来在朝鲜战争中崭露头角的“基林”级,每一个舰级的设计演变、技术进步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书中的数据翔实,图纸精细,配以大量的历史照片,让那些曾经驰骋大洋的钢铁巨兽跃然纸上。我尤其赞赏作者对驱逐舰在反潜作战、防空作战、炮击支援以及海上侦察等方面贡献的深入挖掘,这让我对它们在海战中的价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阅读此书,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坚毅的舰员们一同感受战争的残酷与海军的荣耀。
评分我最近有幸阅读了《美国驱逐舰全史:1941-1958》,这绝对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力作。作为一个对海军史有着多年研究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关于驱逐舰的系统性论述相对较少,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1941年至1958年这段波澜壮阔的海军发展史,凝聚在了一部关于美国驱逐舰的史书中。他不仅仅罗列了舰艇的型号和数据,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时期驱逐舰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受到战争需求、技术进步和国家战略的影响而不断演变的。从战争初期的“弗莱彻”级那种“完美设计”的诞生,到战后“基林”级等舰艇在反潜和核时代的适应,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 insightful 的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战例时,能够将驱逐舰的战术运用和它们在整体战争进程中的作用紧密结合起来。读完这本书,我仿佛对那个时代的海上力量格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那些默默无闻却战功卓著的驱逐舰们充满了敬意。这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趣味的优秀著作,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海军史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美帝驱逐黄金时代 满地爬的弗莱彻 dd海实在吓人 回头把其他的也补全
评分这个系列的图书都很好,很值得
评分到二战时“考德威尔”级已减少两具鱼雷发射管。
评分作为当今世界的头号海上强国,美国的驱逐舰从二战时期便开始引领世界的潮流。其设计思想在战后对整个欧洲甚至日本等远东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国驱逐舰数量众多,本书是少有的“逐舰”列举介绍美国驱逐舰的专著。本书力争将美国从“班布里奇”级到近期的“朱姆沃尔特”级的每一艘曾经服役过的驱逐舰进行列举,并着重介绍其中一些知名的战役、装备、人物等。本书当为如今国内读者系统了解美国驱逐舰的一手资料。
评分非常好很详细
评分书不错,全面介绍了二战到冷战前十年的驱逐舰发展
评分同时伯克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融合新兴技术,伯克级分为Flight Ⅰ/ⅠA(21艘)Flight Ⅱ(7艘)Flight ⅡA(34艘)等多种构型,现役共计62艘,仍在建造,使得伯克级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新锐,最先进,战斗力最为全面的驱逐舰,也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多的现役驱逐舰。
评分京东当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评分这一本比第一本美国驱逐舰的附录彩图要多一些,但是舰艇画基本都是田宫、威龙、号手的模型封绘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