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管理框架,它诞生自Rackspace和NASA,目前已在全球获得了成功。它由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开发,并得到云计算领域的一些领导厂商的支持。
OpenStack云计算实战手册(第2版)通过上百条涵盖了Nova、Swift、Keystone、Glance、Horizon、Neutron和Cinder各个组件的实用脚本与指令,轻松顺利地配置和管理OpenStack云环境。
OpenStack云计算实战手册(第2版)中给出常见问题的快速解答及上百个成功配置和管理OpenStack云环境的攻略。
内容简介
OpenStack是一个用于构建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开源软件。《OpenStack云计算实战手册(第2版)》全面讲解OpenStack的方方面面,每一章均提供每种服务的真实且实用的示例,使读者能使用和实践OpenStack的新特性,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上手OpenStack,在理解的基础上将OpenStack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中心。
《OpenStack云计算实战手册(第2版)》涵盖了安装和配置一个私有云的各种内容:如何安装和配置OpenStack的所有核心组件,并运行一个可管理和可运维的环境;如何掌握一个完整的私有云软件栈,从计算资源的扩容到管理高冗余、高可用的对象存储服务。这是一本除了介绍OpenStack核心组件,还对运维和高可用性有更多实际描述的书籍。
《OpenStack云计算实战手册(第2版)》适合熟悉云计算平台并正在从虚拟化环境过渡到云计算环境的系统管理员和技术架构师阅读。
作者简介
KevinJackson,已婚并有三个小孩。他是一名经验老道的IT专业人士,为在线企业处理小型业务。他有各种Linux和Unix操作系统的丰富经验。他在英国绍斯波特的家中办公,专注于Rackspace的OpenStack,负责BigCloudSolutions团队的国际市场。他的twitter账号是@itarchitectkev。他还是本书第1版的作者。
CodyBunch是Rackspace主机业务的一名私有云架构师。他在IT行业有15年的经验,从事过SaaS、VoIP、虚拟化等方面的工作,目前的工作是云计算系统。他是《AutomatingvSphere5withvCenterOrchestratoronVMwarepress》一书的作者。他同时是一个每周更新的OpenStack播客频道#vBrownBags的作者。他也经常在openstack.prov12n.com上发表博客,写一些与OpenStack相关的技巧。他的twitter账号是@cody_bunch。
黄凯,有超过12年的IT行业经验,是一名技术跨度很广的IT专家,大部分时间使用各种语言在编程或者撰写技术资料,有着企业级数据中心、SOA、语义网、编译系统、分布式计算和保险金融业务系统方面的技术背景和专利,以及EMC、VMware、IBM、微软等多项认证。目前,他在IBMx86软件团队担任云计算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研究私有/混合/公有云计算环境的管理运维和开源云平台的应用创新工作,并主持撰写了OpenStack企业参考架构红皮书。过往的工作经历包括在一家全球领先的数据存储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以及在一家中间件平台公司担任虚拟服务器架构师。
黄凯拥有应用数学的学士学位和软件工程的硕士学位,目前已婚并有一个儿子。他经常应邀在一些技术博客上撰文或作为创业项目的评委。
杜玉杰,硕士,开源顾问,中国OpenStack社区(COSUG)发起人,关注社区运营和商务拓展相关方向,先后为IBM、HP、EMC、VMWare等企业提供开源相关咨询服务,目前担任OpenStack基金会董事,企业级云计算联盟(ECA)副秘书长、华为开源顾问、红帽OpenStack认证培训讲师、HP培训部兼职讲师,曾为北航云计算硕士班、上海交大移动云计算硕士班授课。可以通过微博@ben_杜玉杰交流开源相关话题。
精彩书评
★《OpenStack云计算实战手册(第2版)》——专业、详尽的OpenStack参考手册!
——游青华,上海建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
★作者在OpenStack项目早期即参与相关研发工作,看着OpenStack长大,在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如今OpenStack日渐成熟,正值大规模进入生产环境的前夕,作者将多年的经验整理成书,为广大的OpenStack从业人员送来一场及时雨。
——宋潇男,华为云计算高级营销经理
★我是在为阿里DFS(DataFlowService)云产品设计gateway镜像部署和弹性伸缩方案时翻到这本书的英文原版的,本书的特色是为每个服务提供了一个实操案例,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找到需要的服务,并结合自己的应用场景拼装出满足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而本书译者、云计算资深专家黄凯在OpenStack领域有多年的思考和实践,相信会带给读者更多启发。
——杨洪波,阿里巴巴CDO大数据专家
★刚接触OpenStack的技术人员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而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讲述了OpenStack各个组件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同时还介绍了批量部署、高可用性、监控方案等高级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堪称全面,为开发者提供了OpenStack入门的方案。对于OpenStack的开发实践,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郑捷,首都在线云平台总架构师 目录
第1章 Keystone 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
1.1 介绍
1.2 使用VirtualBox和Vagrant创建一个沙盒环境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第1章 Keystone 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
1.1 介绍
1.2 使用VirtualBox和Vagrant创建一个沙盒环境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1.3 配置Ubuntu Cloud Archive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1.4 安装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5 创建租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6 配置角色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7 添加用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8 定义服务端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9 配置服务的租户和服务的用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2章 Glance OpenStack镜像服务
2.1 简介
2.2 安装OpenStack镜像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2.3 用MySQL配置OpenStack镜像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4 使用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配置OpenStack镜像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5 用OpenStack镜像服务管理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6 注册远程存储的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7 租户间共享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8 查看共享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3章 认识OpenStack计算服务
3.1 介绍
3.2 安装OpenStack计算控制节点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3 用VirtualBox和Vagrant创建沙盒计算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3.4 安装OpenStack计算软件包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3.5 配置数据库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3.6 配置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3.7 使用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配置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8 停止和启动Nova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9 在Ubuntu上安装命令行工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0 检查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1 使用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2 管理安全组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3 创建和管理密钥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4 启动第一个云实例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5 终止实例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4章 安装OpenStack对象存储
4.1 介绍
4.2 创建一个OpenStack对象存储沙盒环境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4.3 安装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4 配置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5 配置同步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6 配置OpenStack对象存储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7 配置OpenStack对象存储代理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4.8 配置账户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9 配置容器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0 配置对象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1 制作环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2 停止和启动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3 用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配置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4 设置SSL访问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5 测试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5章 使用OpenStack对象存储
5.1 介绍
5.2 安装swift客户端工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3 创建容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4 上传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5 上传大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6 列出容器和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7 下载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8 删除容器和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9 使用OpenStack对象存储访问控制列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6章 管理OpenStack对象存储
6.1 介绍
6.2 为OpenStack对象存储准备驱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3 用swift-init管理OpenStack对象存储集群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4 检查集群健康状况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5 OpenStack对象存储基准测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6 管理swift集群容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7 从集群中删除节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8 检测和更换故障硬盘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9 收集使用情况统计数据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7章 启动OpenStack块存储
7.1 简介
7.2 配置Cinder卷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7.3 为Cinder卷配置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7.4 创建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7.5 为实例添加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7.6 从实例中分离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7.7 删除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8章 OpenStack网络
8.1 介绍
8.2 通过DHCP配置Flat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3 配置VLAN管理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4 针对VLAN管理器配置每个租户IP区间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5 自动为租户分配固定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6 修改租户的固定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7 手动为实例分配浮动IP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8 手动解除实例中的浮动IP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9 自动分配浮动IP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10 使用VirtualBox和Vagrant为Neutron创建沙盒网络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8.11 为Neutron安装和配置OVS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12 安装和配置Neutron API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13 为Neutron配置计算节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14 创建Neutron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15 删除Neutron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8.16 创建外部Neutron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9章 OpenStack Dashboard
9.1 介绍
9.2 安装OpenStack Dashboard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3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进行密钥管理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4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管理Neutron网络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5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进行安全组管理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6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启动实例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7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终止实例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8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连接到使用VNC的实例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9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添加新租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9.10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进行用户管理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10章 自动安装OpenStack
10.1 简介
10.2 安装Opscode Chef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3 安装Chef客户端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4 下载运行手册来支持DHCP、Razor和OpenStack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5 从运行手册安装PuppetLabs Razor和DHCP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6 为OpenStack设置Chef环境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7 引导第一个OpenStack节点到Razor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8 定义Razor代理、模型和策略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9 监控节点安装过程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10 使用Chef安装OpenStack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0.11 扩展OpenStack环境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11章 高可用OpenStack
11.1 介绍
11.2 使用Galera管理MySQL集群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1.3 为MySQL Galera的负载均衡配置HA代理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1.4 安装和设置Pacemaker和Corosync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1.5 使用Pacemaker和Corosync配置Keystone和Glance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1.6 绑定网络接口做冗余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第12章 故障排除
12.1 介绍
12.2 理解日志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2.3 检查OpenStack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2.4 OpenStack计算服务故障排除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2.5 OpenStack对象存储服务故障排除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2.6 OpenStack Dashboard故障排除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2.7 OpenStack身份认证故障排除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2.8 OpenStack网络故障排除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12.9 提交bug报告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12.10 从社区获得帮助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第13章 监控
13.1 简介
13.2 使用Nagios监控OpenStack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13.3 使用Munin监控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3.4 使用Munin和Collectd监控实例
准备工作
工作原理
13.5 使用StatsD/Graphite监控存储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13.6 使用Hyperic监控MySQL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1.3 配置Ubuntu Cloud Archive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1.4 安装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5 创建租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6 配置角色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7 添加用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8 定义服务端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1.9 配置服务的租户和服务的用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2章 Glance OpenStack镜像服务
2.1 简介
2.2 安装OpenStack镜像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2.3 用MySQL配置OpenStack镜像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4 使用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配置OpenStack镜像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5 用OpenStack镜像服务管理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6 注册远程存储的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7 租户间共享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2.8 查看共享镜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3章 认识OpenStack计算服务
3.1 介绍
3.2 安装OpenStack计算控制节点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3 用VirtualBox和Vagrant创建沙盒计算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延伸阅读
3.4 安装OpenStack计算软件包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3.5 配置数据库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3.6 配置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3.7 使用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配置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8 停止和启动Nova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9 在Ubuntu上安装命令行工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0 检查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1 使用OpenStack计算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2 管理安全组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3 创建和管理密钥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4 启动第一个云实例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3.15 终止实例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4章 安装OpenStack对象存储
4.1 介绍
4.2 创建一个OpenStack对象存储沙盒环境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更多参考
4.3 安装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4 配置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5 配置同步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6 配置OpenStack对象存储服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7 配置OpenStack对象存储代理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延伸阅读
4.8 配置账户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9 配置容器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0 配置对象服务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1 制作环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2 停止和启动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3 用OpenStack身份认证服务配置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4 设置SSL访问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4.15 测试OpenStack对象存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5章 使用OpenStack对象存储
5.1 介绍
5.2 安装swift客户端工具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3 创建容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4 上传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5 上传大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6 列出容器和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7 下载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8 删除容器和对象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5.9 使用OpenStack对象存储访问控制列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第6章 管理OpenStack对象存储
6.1 介绍
6.2 为OpenStack对象存储准备驱动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3 用swift-init管理OpenStack对象存储集群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4 检查集群健康状况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5 OpenStack对象存储基准测试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6 管理swift集群容量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7 从集群中删除节点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8 检测和更换故障硬盘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6.9 收集使用情况统计数据
准备工作
操作步骤
工作原理
……
前言/序言
掌控未来:云原生时代的系统架构与运维之道 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而云计算正是这股浪潮的核心驱动力。作为企业基础设施演进的关键一步,云原生技术的兴起更是将IT架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书将带您深入探索云原生时代的系统架构奥秘,揭示构建高可用、弹性伸缩、安全可靠的现代IT系统之道,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维策略,助您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洪流中稳健前行,释放技术潜能,引领业务发展。 第一部分:云原生时代的系统架构基石 我们身处一个技术不断突破的时代,传统的单体应用和服务架构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用户期望。微服务架构的兴起,将庞大的系统拆解为独立、可管理、易部署的服务单元,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技术灵活性和系统的可维护性。本书将从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则、核心组件(如API网关、服务注册与发现、配置中心、断路器等)入手,深入剖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供一套系统的设计指南,帮助您构建更加敏捷、高效的分布式系统。 然而,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特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服务间的通信、状态管理、分布式事务处理等。容器化技术,特别是Docker,凭借其轻量级、可移植、环境一致性的特性,成为了微服务部署的最佳实践。我们将详细介绍Docker的原理、核心概念(如镜像、容器、Dockerfile)以及如何构建和管理Docker镜像,使其成为部署微服务的强大基石。 但仅仅依靠Docker还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微服务集群的管理和编排。Kubernetes(K8s)作为当前最主流的容器编排平台,以其自动化部署、弹性伸缩、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故障恢复等强大功能,成为了云原生时代不可或缺的利器。本书将系统地讲解Kubernetes的核心概念,包括Pod、Service、Deployment、StatefulSet、DaemonSet、ConfigMap、Secret等,并深入阐述其工作原理,如API Server、etcd、Controller Manager、Scheduler、Kubelet、Kube-proxy等组件的协同工作模式。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指导您如何利用Kubernetes进行应用的自动化部署、滚动更新、灰度发布、故障迁移,以及如何配置网络策略、存储卷,实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除了Kubernetes,我们还将探讨其他重要的云原生技术,例如服务网格(Service Mesh)。服务网格,如Istio或Linkerd,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更高级别的通信控制、可观察性和安全性。我们将解析服务网格的核心组件(如Envoy代理、Pilot、Citadel等),并演示如何利用服务网格实现流量管理、熔断降级、认证授权、链路追踪等高级功能,进一步提升微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高效的云原生运维体系 构建强大的云原生架构只是第一步,如何有效地运维这些复杂的系统,确保其稳定、高效运行,是企业在云原生时代面临的另一项重大挑战。本书将深入探讨云原生运维的各个层面,构建一个完整的运维体系。 首先,自动化是云原生运维的核心。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CI/CD(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流水线,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和发布应用程序。从GitLab CI/CD、Jenkins到GitHub Actions,我们将提供多种CI/CD工具的实践指南,帮助您构建高效、可靠的自动化交付流程。 其次,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是理解和诊断云原生系统问题的关键。我们将深入讲解可观察性的三大支柱:指标(Metrics)、日志(Logging)和追踪(Tracing)。我们将介绍Prometheus、Grafana等流行的监控和告警工具,演示如何收集、存储和可视化系统指标,并配置告警规则。同时,我们将探讨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Loki等日志管理方案,以及Jaeger、Zipkin等分布式追踪系统,帮助您实现对复杂分布式系统的全面洞察。 第三,安全是云原生时代的首要考量。我们将从容器安全、Kubernetes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系统地讲解云原生安全最佳实践。这包括镜像安全扫描、Pod安全策略、网络访问控制、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Secret管理、数据加密以及安全审计等方面。我们将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帮助您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第四,成本优化是企业在云原生实践中必须重视的环节。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资源调度、弹性伸缩、容器资源限制、清理不必要的资源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云原生基础设施的成本。同时,我们将介绍一些成本管理和监控工具,帮助您识别和优化资源使用。 第五,混沌工程(Chaos Engineering)作为一种主动的故障注入和验证方法,正日益受到关注。我们将介绍混沌工程的基本概念,并演示如何利用工具(如Chaos Mesh)在生产环境中模拟各种故障场景,从而提前发现系统的脆弱性,并提高系统的韧性。 第三部分:实践中的云原生应用 本书并非纸上谈兵,我们将提供大量贴近实际场景的案例分析和实操指导。从如何将传统单体应用逐步迁移到微服务架构,到如何利用Kubernetes部署和管理大规模的分布式应用,再到如何构建一套完整的DevOps体系,本书将涵盖您在云原生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多云环境(如AWS, Azure, GCP)或混合云环境中部署和管理Kubernetes集群,以及如何利用云厂商提供的托管Kubernetes服务。同时,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利用Kubernetes进行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平台的构建、微服务治理等高级应用场景。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具有一定Linux系统管理、网络基础和应用开发经验的IT专业人士,包括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架构师以及对云原生技术感兴趣的学习者。无论您是初次接触云原生技术,还是希望深化对云原生技术理解的资深从业者,本书都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实用的技能。 结语 云原生技术正在重塑IT基础设施的格局,掌握云原生技术已成为未来IT发展的必然趋势。本书旨在成为您探索云原生世界、构建未来IT系统、引领技术变革的得力助手。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激动人心的云原生之旅,掌控未来,成就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