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Zynq-7000的ARM Cortex-A9部分为核心,以Zynq-7000的FPGA部分为可编程外设,由浅入深,从简单的流水灯、Hello World开始,详细介绍了底层硬件接口原理、嵌入式Linux环境搭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以及应用程序设计方法。为了方便教学和自学,本书配套提供所有案例的完整设计文件。这些资源可以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下载。主要内容:
n Zynq开发流程
n GPIO原理及设计实现
n 中断原理及设计实现
n 定时器原理及设计实现
n UART原理及设计实现
n OLED原理及设计实现
n 双核运行原理及设计实现
n 嵌入式Linux环境搭建
n u-boot移植方法与实现
n Linux内核移植方法与实现
n 网络视频设计及实现
《XilinxZynqSoC与嵌入式Linux设计实战指南:兼容ARMCortex-A9的设计方法》系统介绍了XilinxZynq��7000SoC与嵌入式Linux设计方法与实践。全书以ZynqPS(ARMCortex�睞9)为核心,以ZynqPL(FPGA)为可编程外设,详细介绍了从底层硬件系统到上层操作系统及GUI设计原理和方法,详细讲解了底层外设接口控制程序、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以及应用程序。全书共分14章,内容包括Zynq初体验、Zynq集成开发环境、Zynq启动流程及镜像制作、GPIO原理及实现、中断原理及实现、定时器原理及实现、通用异步收发器原理及实现、OLED原理及实现、Zynq双核运行原理及实现、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实现、u�瞓oot原理及移植、Linux内核原理及移植和嵌入式网络视频设计及实现。
《XilinxZynqSoC与嵌入式Linux设计实战指南:兼容ARMCortex-A9的设计方法》由浅入深,从简单的流水灯、HelloWorld开始,使读者可以完成裸机控制程序设计、嵌入式Linux环境搭建、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以及应用程序设计等。
《XilinxZynqSoC与嵌入式Linux设计实战指南:兼容ARMCortex-A9的设计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作为信息类专业大学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陆启帅 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天文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师。长期从事嵌入式系统方面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天文望远镜高精度跟踪控制、自适应光学控制、高速计算、ARM处理器架构以及嵌入式Linux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
第一篇Zynq开发基础
第1章Zynq初体验
1.1PL部分设计实现
1.1.1创建工程
1.1.2设计输入
1.1.3设计综合
1.1.4设计实现
1.1.5下载执行
1.2PS部分设计实现
1.2.1建立Zynq硬件系统
1.2.2在PS中设计Hello World程序
1.2.3下载执行程序
第2章Zynq集成开发环境
2.1Zynq硬件平台
2.1.1Zynq XC7Z020芯片硬件资源
2.1.2ZedBoard硬件资源
2.2Zynq软件平台
2.2.1嵌入式硬件开发工具XPS
2.2.2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SDK
第3章Zynq启动流程及镜像制作
3.1BootROM
3.2Zynq器件的启动配置
3.3使用BootGen
3.3.1BootGen介绍
3.3.2BIF文件语法
3.3.3BootGen实例
第二篇Zynq底层硬件设计
第4章GPIO原理及设计实现
4.1GPIO原理
4.2Zynq XC7Z020 GPIO寄存器
4.2.1DATA_RO寄存器
4.2.2DATA寄存器
4.2.3MASK_DATA_LSW/ MSW寄存器
4.2.4DIRM寄存器
4.2.5OEN寄存器
4.2.6GPIO slcr寄存器
4.3GPIO设计实现
4.3.1汇编语言实现
4.3.2C语言实现
第5章中断原理及实现
5.1中断原理
5.1.1中断类型
5.1.2中断向量表
5.1.3中断处理过程
5.2Zynq中断体系结构
5.2.1私有中断
5.2.2软件中断
5.2.3共享外设中断
5.2.4中断寄存器
5.3中断程序设计实现
5.3.1中断向量表和解析程序
5.3.2中断源配置
5.3.3ICD寄存器初始化
5.3.4ICC寄存器组初始化
5.3.5ICD寄存器组配置
5.3.6ARM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配置
5.3.7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5.4设计验证
第6章定时器原理及实现
6.1Zynq定时器概述
6.2私有定时器
6.2.1私有定时器寄存器
6.2.2私有定时器设计实现
6.3私有看门狗定时器
6.3.1私有看门狗定时器寄存器
6.3.2私有看门狗定时器设计实现
6.4全局定时器
6.4.1全局定时器寄存器
6.4.2全局定时器设计实现
第7章通用异步收发器原理及实现
7.1UART概述
7.2UART寄存器
7.3UART设计实现
7.3.1UART引脚设置
7.3.2UART初始化
7.3.3UART字符接收和发送函数实现
7.3.4UART主函数实现
7.3.5UART具体实现步骤
第8章OLED原理及实现
8.1OLED概述
8.2建立OLED硬件系统
8.3生成自定义OLED IP模板
8.4修改MY_OLED IP设计模板
8.5OLED驱动程序设计实现
8.5.1OLED初始化
8.5.2写数据相关函数
8.5.3写显存相关函数实现
8.6设计验证
第9章Zynq双核运行原理及实现
9.1双核运行原理
9.2硬件系统设计
9.3软件设计
9.3.1FSBL
9.3.2CPU0应用程序设计
9.3.3CPU1应用程序设计
9.4设计验证
第三篇嵌入式Linux设计
第10章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
10.1Ubuntu 13.10设置
10.1.1root登录
10.1.2安装FTP服务器和SSH服务器
10.2PuTTY和FileZilla工具使用
10.2.1PuTTY工具使用
10.2.2FileZilla工具使用
10.3交叉编译器安装
10.3.1Xilinx ARM交叉编译器下载
10.3.2Xilinx ARM交叉编译器安装
10.4嵌入式Qt环境构建
10.4.1主机环境Qt构建
10.4.2目标机Qt环境构建
第11章嵌入式Linux系统实现
11.1硬件平台构建
11.1.1自定义GPIO IP核设计
11.1.2添加my_led IP核端口
11.2my_led IP核逻辑设计
11.2.1设置引脚方向信息
11.2.2my_led IP核端口和连接设计
11.2.3my_led IP核用户逻辑设计
11.2.4my_led IP核引脚约束设计
11.2.5my_led IP核硬件比特流生成
11.3启动文件BOOT.BIN设计
11.3.1第一阶段启动代码设计
11.3.2u�瞓oot编译
11.3.3生成BOOT.BIN文件
11.4Linux内核编译
11.4.1内核简介
11.4.2Xilinx Linux内核的获取
11.4.3Xilinx Linux内核编译
11.5系统测试
11.6添加my_led设备
11.6.1my_led驱动程序设计
11.6.2应用程序调用驱动程序测试
第12章u�瞓oot原理及移植
12.1u�瞓oot版本及源码结构
12.1.1u�瞓oot版本
12.1.2u�瞓oot源码结构
12.2u�瞓oot配置和编译分析
12.2.1u�瞓oot配置分析
12.2.2顶层Makefile分析
12.3u�瞓oot运行过程分析
12.3.1start.S文件分析
12.3.2lowlevel_init.S分析
12.3.3board_init_f分析
12.3.4board_init_r分析
12.3.5main_loop分析
12.4u�瞓oot移植
12.4.1删除无关文件
12.4.2修改因删除无关源码造成的错误
12.4.3添加修改ZedBoard移植代码
12.4.4u�瞓oot测试
第13章Linux内核原理及移植
13.1Linux内核版本及源码结构
13.1.1Linux内核版本
13.1.2Linux内核源码结构
13.2Linux内核系统配置
13.2.1Makefile分析
13.2.2Makefile中的变量
13.2.3子目录Makefile
13.2.4内核配置文件
13.3Linux内核启动分析
13.3.1内核启动入口
13.3.2zImage自解压
13.3.3第一阶段启动代码分析
13.3.4第二阶段启动代码分析
13.4Linux内核移植
13.4.1添加配置文件
13.4.2添加和修改ZedBoard相关文件
13.4.3添加驱动文件和头文件
13.4.4Linux内核测试
第14章网络视频设计及实现
14.1总体设计
14.2V4L2关键技术
14.2.1V4L2基本原理
14.2.2相关数据结构和函数
14.2.3V4L2工作流程
14.3TCP及Qt下的网络编程
14.3.1服务器端程序设计
14.3.2客户端程序设计
14.4设计验证
14.4.1主机设计验证
14.4.2目标机设计验证
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相当专业,一本厚厚的精装本,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我关注嵌入式技术多年,一直对Xilinx的FPGA产品线印象深刻,而Zynq SoC则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它将强大的ARM Cortex-A9处理器与可编程逻辑集成在一起,这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和性能提升。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Zynq SoC硬件平台搭建的详细指导,包括开发板的选择、电源管理、时钟配置等基础知识。同时,对于如何利用Xilinx的Vivado等开发工具进行FPGA逻辑设计,以及如何将ARM端和FPGA端的代码进行高效协同工作,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深入的讲解。尤其是一些关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最佳实践,例如如何进行接口定义、数据传输协议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将对我实际的项目开发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名称深深吸引,因为它准确地指出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技术焦点:Xilinx Zynq SoC以及在ARM Cortex-A9平台上进行嵌入式Linux设计。在我看来,ARM Cortex-A9作为一款成熟且性能强大的处理器,其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而Zynq SoC的出现,更是为它插上了翅膀。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在实际的开发流程上给出清晰的指导,例如从项目需求分析到最终产品实现的各个阶段,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Zynq SoC的特性。书中关于驱动程序开发的部分,我也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深入理解如何为Zynq SoC编写高效、稳定的Linux驱动,特别是针对其特有的硬件外设。此外,对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调试和性能调优,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这些在嵌入式开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市面上关于嵌入式Linux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深入到Zynq SoC这种高性能异构平台的,并且与ARM Cortex-A9这样的主流处理器紧密结合的,却屈指可数。我一直认为,要想在嵌入式领域做出创新,就必须深入理解底层硬件的特性,并将其与上层软件开发有机结合。Zynq SoC的出现,正是这种融合的典范。我尤其关注书中在讲解ARM Cortex-A9架构时,能否提供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和性能优化方法。毕竟,实际项目开发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性能瓶颈,而一个好的开发指南,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研究,例如如何利用Zynq SoC实现高性能的图像处理、实时控制系统,或者网络通信设备等,这些具体应用的展示,将极大地增强我对书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能为我提供一些项目设计的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金属质感的Zynq SoC芯片图案,配上深邃的蓝色背景,简洁而又不失科技感。初次拿到这本书,我便被它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拿到手时,感觉就是一本有分量的技术手册,而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入门读物。我一直对Zynq系列SoC充满了好奇,它将高性能的ARM Cortex-A9处理器核心与强大的Xilinx FPGA架构融为一体,这本身就充满了无限可能。书中那些看起来严谨的图表和示意图,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真正打开我通往Zynq世界的大门,让我理解如何驾驭这颗“集大成者”的芯片,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嵌入式Linux项目中。我期待书中能详细讲解Zynq的硬件架构,特别是ARM Cortex-A9核心的内部机制,以及它与FPGA部分的交互原理,这对我理解整个SoC的运行至关重要。同时,我也希望能深入学习如何利用Xilinx的开发工具链,从硬件设计到软件移植,一步步构建完整的嵌入式Linux系统。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了。Xilinx Zynq SoC与嵌入式Linux设计实战指南,光是这个标题就充满了信息量,它直接点明了核心技术和应用方向。我一直对ARM Cortex-A9架构的性能感到惊叹,它在性能和功耗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是许多高性能嵌入式设备的首选。而Zynq SoC将它与FPGA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结合在一起,为解决复杂的嵌入式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将ARM Cortex-A9处理器与FPGA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例如如何在硬件层面实现对处理器的高效访问,以及如何利用FPGA加速处理器无法高效完成的任务。此外,书中对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构建和优化,我也充满了期待。从bootloader的配置到内核的裁剪和驱动的开发,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技巧,能够帮助我快速上手,并构建出稳定高效的嵌入式Linux系统。
评分1.0几乎是看着发展起来的(大家有谁用过RedHat 5.1?)。个人算是很多方面有一些自由软件的
评分好。。。。。。。。。。
评分一般。。。。。。。。。。。。
评分学习一下arm的开发知识
评分商品不错,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就那样吧,一般般国内的书
评分这类书更新很快,内容更新也快,有帮助。
评分买了一堆的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了
评分京东配送速度快,态度好,一直在京东买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