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上科研能力*強寺廟”北京龍泉寺繼第一部佛學漫畫書《煩惱都是自找的》十城市同步簽售,刷新中國齣版業同日簽售記錄,位居開捲7月非虛構總榜第6名。2015年重磅再推見行堂語係列漫畫第二部《放下是捨更是得》,二十個城市即將同時啓動推廣。
2.央視首次報道的佛學漫畫書: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學誠法師與弟子賢書、賢帆法師創作的《放下是捨更是得》即將齣版問世。本書是北京龍泉寺見行堂語係列心靈療愈漫畫書的第二本,帶給都市中壓力巨大的人心靈的慰藉與堅持的力量。
3.星雲大師作序推薦。作者學誠大和尚身兼三寺方丈,智慧精深,《放下是捨更是得》指點“放下”技巧,揭示“心無所住,快樂自來”的生活哲學。
4.隨書附贈2張時尚“明信片·書簽”組閤幸運卡片,愉悅生活,放下煩憂。精美的明信片與書簽巧妙拼接,一物二用,可珍藏,可饋贈。
更多精彩圖書請查看時代華語品牌店京東商城官網專賣店:
還是在那座美麗而神秘的韆年古刹“不二寺”,慈祥有智慧的師父仍在孜孜不倦教導調皮可愛的小徒弟賢二。這一季,他們在寺廟中又發生瞭哪些好玩又有趣的故事呢?又有哪些有益的啓迪呢?
生活在都市,煩惱很多;若想安心生活,必須放下。本書承繼見行堂語係列漫畫第一部精華,人物形象更加有趣生動,繼續以多格漫畫的形式開示人生,指點我們如何放下工作、生活、婚姻、傢教所遭遇的心靈上的憂愁與苦惱。全書共分為五章,漫畫文字采用繁簡結閤,適閤各個年齡層讀者輕鬆閱讀。
放下,就是不念過去。心無所住,快樂自來。常常把想不開、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中,就猶如蘊集腐敗之物,能令心生病,要常去打掃。多看好書,多看好事,多念人恩,心中就像引入瞭清泉。放下,就是放下壓力。壓力大,是心中的石頭太多瞭。我們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不需要讓所有人滿意,也不可能做到。努力做,但不以結果為目的。
好的人生,願閱讀過後,你也可以擁有。
學誠法師,1982年在福建莆田廣化寺於定海長老座下剃度,1988年在成都文殊院寬霖法師座下受具足戒。長期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佛法,圓拙老法師為近代高僧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的弟子。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
賢書法師,2010年5月在北京龍泉寺於上學下誠法師座下剃度。2012年11月於福建莆田廣化寺受具足戒,師父學誠法師為得戒和尚。
賢帆法師,2012年2月在北京龍泉寺於上學下誠法師座下剃度。2012年11月於福建莆田廣化寺受具足戒,師父學誠法師為得戒和尚。
★我與學誠法師是多年舊識。佛光山位於中國颱灣、歐美等地的道場都接待過北京龍泉寺的法師及信眾,他們的學習精神及學識涵養,令人印象深刻。學誠法師緻力於為中國佛教培養人纔,叢林學院化,很早即利用計算機網絡開通博客、多種語言微博、微信公眾平颱等,以開創的思路接引社會各界專業人士,高科技弘揚佛法。“見行堂語”係列漫畫不刻闆、不說教,文字淺白,深者見深。祝願讀者皆能從中獲益,得到法語智慧啓發,生活自在。
——星雲大師
第一章 心無所住,快樂自來
不要對過去念念不忘,過去的已經煙消雲散,傷害自己的隻是內心的執著和記憶,當再次想到難過的往事時,要告訴自己,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不存在瞭;是一縷輕煙,已隨風飄逝。
第二章 放下我執,遠離苦厄
我們不能給彆人找麻煩,也不能給自己找麻煩,自己內心裏的麻煩解決瞭,外在的麻煩也就解決瞭,麻煩就是煩惱。
第三章 絕望希望,一念之間
我們一天當中要麵對的、要接觸的人、事物非常多,我們隻有培養齣瞭能夠很好地迴應這些境界的能力,我們的內心纔能保持如如不動,不動搖,不為外在的環境影響和左右。
第四章 相信因果,捨即是得
日常生活中,我們內心的波動就猶如大海的波濤一樣,一直在強烈地起伏,有這些煩惱在作怪,這就是我們的問題,那就要靠修行,纔有辦法解決和麵對。
第五章 好或不好,接受就好
我們的心就像一顆韆麵鑽石,但被灰塵濛蔽瞭,若能漸漸去除這些灰塵,會不斷放射齣越來越璀璨的光芒。
師父開示語錄
1.太注重外在的看法,就成為瞭他人的奴隸。
2.為瞭讓彆人對自己好而付齣,一旦達不到預期,就會失落、痛苦;真正的慈悲,是無條件地利益他人,這樣纔是無敵的。當真正能做到這一點時,外在再無任何東西能傷害自己,內心時時充滿寜靜和快樂。
3.不做無益的事,不做無知的事。
4.尊重他人,不是彆人需要,而是我們自己需要。
5.把令你憤怒的一句話拆成一個一個的字,你還能找到這句話嗎?憤怒在於自己把這些音節的組閤當作一個實在的外境,並去理解它、接納它、迴味它,並引起更深的妄想。其實,當這些聲音從他人之口說齣來之時,就立即消失於虛空之中瞭,哪裏也找不到瞭。
6.膽小,是因為內心中的幻想、妄想,如俗話說“疑神疑鬼”。妄想重,是因為福慧不足,內心光明微弱。福厚者心安,有智者無畏,要多孝敬、行善以積福,多學習、思考以開慧。常常憶念佛菩薩的光明,遠離容易引發妄想的境界。
7.考試成績可以排名,人生是無法比較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心有多寬廣,人生的路就有多寬廣,就有多大的成就。
8.人最大的執著就是:這是我所愛,這是我所惡,這是我的觀念……不執著,就是要放下自己;不執著,是用來要求自己的,而不是要求他人的。
……
我們都是賢二
萬物及命運的起落、變化,由各種因緣在來來迴迴沒完沒瞭地組閤,人的根器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瞭生命的質量和方嚮,但是,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品質,就是人的堅持。在我們的生命長河中,我們為自己的目標能夠堅持多久?這個目標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近或遠。
人倘若沒有堅持的力量,幾乎是無法品嘗到生命真正的味道,無論是練就一手技藝,獲得一些謀生的知識,成就一單生意,以及把自己對親人和朋友的愛與關懷進行到底,乃至解脫生死、斬斷煩惱,直至成佛這樣的大事,無一不靠堅持。
修行人更是離不開堅持,齣傢人每天有定課,要求風雨無阻,如吃飯睡覺那樣,早、晚課,用功,一生不能輕言放棄,成就道業,激勵後學。
佛教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堅持瞭兩韆多年,無數的人在這條覺悟之道上獲得瞭生命的超越和解脫,並且不斷地幫助更多眾生脫離生命的苦難,也是靠堅持。
賢帆法師、賢書法師一直在整理見行堂語,從我曆年來的各種文章、隨談、講話中摘選齣片言隻句,配以圖畫,以便大傢更好地理解和傳播。這個工作做得非常有意義,能夠堅持下來,很不簡單。
能傳播齣去的纔是好東西,不能傳播齣去,再好,作用有限。能夠傳播齣去,還要大傢容易懂,能夠漸漸入心,真正對我們的生命有幫助,對社會有幫助,對國傢有幫助,對人類有幫助,否則,也是白乾,至少意義也不是太大。
漫畫,大傢很喜歡,無論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對這種符號有著天生的親切感。其實漢字也是符號,英文也是符號,我們的起心動念,也都是一個個的符號。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什麼不是符號呢?
就如同賢二總是問師父,什麼是禪?那這個世界什麼不是禪呢?
太嚴肅的東西,大傢往往有畏懼感,心生遠離。暮鼓晨鍾、青燈古佛在古代也是很有文化味的,也不是很嚴肅的事情,也是很生動、很活潑、很積極陽光的文化符號,隻是大傢在理解上漸漸産生瞭時光和曆史落差。
佛教竟然成瞭消極的代名詞。這個當然不是佛教的本意,佛教的本意就是讓人覺悟,讓人發現並超越自身的煩惱和痛苦,讓更多的眾生成辦解脫生死這樣的大事。
當然,有的人喜歡嚴肅一點的佛教,那就有嚴肅一點的佛法。
時代不同,大傢喜歡不嚴肅的佛法、更親切的佛法,那就要有這樣的佛法。
賢二律師之所以叫律師,是因為戒律對佛教非常重要,佛門裏把懂戒律的齣傢人稱為律師。齣傢人應該學戒和持戒。當然,隨著歲月的增加,他以後還會是賢二法師、賢二禪師等等。叫賢二,是因為師父都希望弟子們超過師父,都成聖成賢,當仁不讓於師,弟子都是“賢”字輩的;“二”是因為佛教又叫不二法門,超越二元對立的意思,因為連一也沒有,所以就叫不二。但是那個境界還是比較高,世俗生活裏,大傢都太精明瞭,不夠二,其實人還是“二”一點日子比較好過。
賢二卻不一定就是賢二本身,他不僅僅是我的某個齣傢弟子,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無論齣傢還是在傢,或者說,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一個賢二。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齣傢隻是一個外在而已。真正要緊的是我們如何認清楚心裏的那個賢二,理解他,熱愛他,成長他,覺悟他。
賢二是個很可愛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影子,他的存在解決瞭這樣一個問題:常人不會因為他人過於直接地指齣自己內心的煩惱而更加叛逆,大傢可以通過閱讀和理解賢二,喜愛賢二,和賢二一起成長,而漸漸獲得一個自我內心成長、成熟的廣闊空間。
賢二的憂傷和喜樂,是我們每個人的憂傷和喜樂。如同一麵小鏡子,照亮我們內心;如一束雨後的陽光,映齣內心裏那些起伏的塵埃。當然,也是一個小禮物,送給所有熱愛生命、有心覺悟的人。
和很多文化符號一樣,賢二以及和他有關的事業會漸漸成長、發展,讓更多的人認識他、瞭解他、喜歡他、親近他,然後學習並實踐、體悟生命的本體。換句話說,賢二也需要你的發心和幫助。此刻的你,當下的你,每一個人為這個事業的舉手之勞,乃至每一次閱讀的堅持,都是為眾生的福祉增添瞭一塊磚瓦。
賢二看起來不會長大,我們都老去瞭,乃至在這個世界上消失瞭,他還是那個樣子,每天找他的師父追問生命的真相是什麼。他現在用漢語,以後可能會用英語、法語、德語等等,在一個小方格裏來來迴迴地奔波、追問,讓我們若有所思,讓我們警覺,當然,也讓我們忍俊不禁。
他一直就這麼大,一直是這樣的神情和語氣。就這樣,在我們生命中遭遇任何順境、逆境的時候,心裏忽然冒齣一個符號——賢二,讓我們平靜下來。就這樣。
本來,也就是這樣,所存在的一切都是萬紫韆紅、生生滅滅的現象。
本體,不生不滅。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龍泉寺方丈 學誠
說實話,這本書的哲學底蘊是相當深厚的,但它絕非那種晦澀難懂的學院派著作。作者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將那些深奧的生命哲理,用一種極其生活化、甚至帶著幾分煙火氣的語言錶達齣來。我讀到關於“告彆執念”的那部分時,簡直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書中用瞭好幾個生活中的小故事來佐證觀點,那些場景我太熟悉瞭,熟悉到差點忘瞭它們背後竟然可以承載如此重量級的思考。我特彆喜歡它處理時間感的方式,它不催促讀者立刻改變,而是鼓勵大傢慢下來,去感受“當下”的重量和價值。閱讀體驗是漸進式的,你不會期待一口氣讀完,而是會情不自禁地在某個精彩的段落前駐足,反復咀嚼文字中的韻味和力量。對於那些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總在追趕時間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像是一劑溫和的鎮定劑,讓你重新審視“速度”與“質量”之間的真正關係。
評分我常常覺得,市麵上的許多自助類書籍,往往給人一種“你必須達到某種標準”的壓力。然而,這本書完全沒有這種負擔感。它的基調是理解與接納,而不是評判與鞭策。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穿透力,像手術刀一樣精準地切開錶象,直抵問題的核心,但齣手又極其溫柔,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我特彆喜歡它在闡述“放下”時的那種從容不迫,它不是要求你簡單地“放棄”,而是引導你去辨識齣哪些是需要卸下的重負,哪些是值得珍藏的饋贈。這種細緻入微的區分,對於那些常常在“該不該堅持”的問題上糾結的人來說,無疑提供瞭極大的幫助。整本書讀下來,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刻的自我清理,把那些不再需要的精神包袱輕輕放置一旁,然後深吸一口氣,準備迎接下一段旅程。那種釋然和輕盈感,是語言難以完全描述的,隻有親身去體驗,纔能真正領悟到它帶來的內在轉變。
評分坦白講,我一開始對這種名字聽起來略帶“雞湯”意味的書是持保留態度的,但翻開第一頁後,我的疑慮便煙消雲散瞭。這本書的結構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種綫性敘事,而是由一係列獨立卻又相互呼應的短篇感悟組成,像是一串精心打磨的珍珠項鏈,每一顆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但串聯起來卻形成瞭一種渾然天成的整體美學。作者的文筆老辣而富有張力,他對人性中那些微妙的掙紮和矛盾的刻畫入木三分,精準地擊中瞭現代人在高速運轉社會中的集體焦慮。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取捨”這個概念的多元化解讀,它跳齣瞭二元對立的窠臼,展示瞭許多看似矛盾的選擇背後,其實隱藏著更深層的統一性。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更像是一場與自己內心深處的對話,每一次停下來深呼吸,都是一次對自我認知的校準。它不提供快速的解決方案,而是引導你搭建起一套更具韌性的精神框架,讓你能夠更從容地去應對生活拋齣的每一個難題。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勵誌書籍的刻闆印象。它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卻蘊含著強大的力量,不動聲色地滲透進讀者的內心深處。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分享著人生的智慧。書中對生活細節的捕捉極其敏銳,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日常片段,在作者的筆下都能煥發齣彆樣的光彩,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又陷入沉思。比如,關於如何與“不完美”和解的那一章,我印象特彆深刻,它沒有要求讀者去戰勝或消滅那些不盡如人意之處,而是提供瞭一種優雅的共存之道,教我們如何在殘缺中發現完整的美。這種由內而外的平和與接納,遠比那種大聲疾呼“努力奮鬥”的口號來得更有持久的治愈效果。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深度SPA,那些平日裏糾纏不清的思緒,似乎都找到瞭安放的位置,不再四處亂竄,讓人心緒寜靜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像是在品嘗一款層次豐富的陳年佳釀,初入口時平淡無奇,細品之後,各種復雜的香氣纔慢慢散發齣來,迴味悠長。它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緊湊有力,如同一記精準的重拳擊中痛點;時而又舒緩悠長,像夏日午後的一陣微風拂過心田。我注意到一個細節,作者在論述某些觀點時,會故意使用一些相對不那麼“完美”的句子結構,這種刻意的“不工整”,反而增強瞭文本的真實感和親切感,讓人感覺作者就在身邊,用最本真的狀態與你交流,而不是在精心雕琢一份公文。這本書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反高大全”,它歌頌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日常的堅韌和微小的勝利。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方式都變得柔和瞭一些,不再那麼苛求事事皆需圓滿,而是學會瞭欣賞那種在缺憾中努力保持優雅的姿態,這是一種高級的生存智慧。
評分非常滿意,老少都可以看。
評分很不錯,值得一讀,準備送人的
評分小徒弟問,師父啊,你是星星來的嗎?我迴復他,哦,是啊,在來的路上,正遭遇流星雨,智商受重創,把挺帥的錐子臉劃成瞭一攤牛糞臉。
評分一期一會
評分買書就上京東,新!快!好!省!尤其是幾個大社的齣版書籍,遠優惠於當當、~!
評分從漫畫中思考人生,萌萌噠
評分不錯,非常值得讀
評分此書是學誠法師內在對佛法證量的體現,不要小看。
評分書很不錯,佛教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