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同一作者的一系列作品《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进阶图解》《聪明人的超级笔记术》再加上这本可以成为一个日本工作方法类的产品线。
②工作上、学习中、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有不得不整理的时候。这本书中,将会为大家介绍各种整理方法,这些方法让你用一张纸就能应对各式各样的需要整理的时刻。
③本书介绍了7个通过一张纸来整理归纳的模板(FORMAT)。这7个模板适合工作学习的任何情况,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的模板
"1.适合各种读者需求的笔记模板拿来就用。
不管你是办公室OL、创业者、学生党还是全职主妇,书中都为你定制了是时候你的方格笔记术模板。
2.管理学家大前研一的超大方格笔记术首次公开。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独特的超大方格纸笔记术首次公开。
3.改变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的笔记术。
使用方格笔记术会让做事方式和思考方式变得逻辑性更强,执行起来更容易。能够一次性重现笔记内容.做ppt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变得更加轻松,总之使用方格笔记术能够彻底改变你的人生。
4.全图解内容,四色全彩印刷,一次性全部读懂。
5.日本累计销售50万册,台湾一上市即刻进入排行榜前3名。
长期雄踞日本在线图书销售网站前5名,台湾金石堂、诚品一上架立即进入排行榜。"
1.有效的大脑思维整理术
用方格笔记本记笔记,图表集合、遵循“空、雨、伞”的笔记之道,有助于整理大脑思维,理顺工作程序,能够开启职业新模式。
2.麦肯锡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东京大学学生都在使用的工作学习方法。
日本一项调查表明考取日本大学的学生都使用方格笔记本。麦肯锡咨询公司一入职就给员工发放方格笔记本。并在员工培训中教授使用方格笔记本的方法。
3.日本累计销售50万册,台湾一上市即刻进入排行榜前3名。
长期雄踞日本前5名,台湾金石堂、诚品一上架立即进入排行榜。
丰田汽车及P&G;公司均贯彻一条原则,那便是“所有资料限于一张纸以内!”。这些大企业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呢? 因为这些企业认为,“只要突出中心、简明扼要地对事物进行整理,所有企划、资料、报告书等都一定能够做到去繁从简、一目了然”。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缺乏整理工作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通过把工作内容总结归纳为一张纸的过程,可以培养对于事物进行整理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及“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你的工作也会瞬间变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创新管理有限公司(Creative Management Inc. )董事长,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还担任过某香港营销公司COO(首席运营官)以及某战略咨询公司经营咨询顾问。他已对2万人进行过“笔记技巧指导”的培训,引进他的笔记记录法的公司已超过200家,有IT公司、外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通讯公司、外资金融企业、商社、地产公司、汽车制造商、机器制造商、精密仪器制造商、函购公司、物流公司、医疗机构等等。此外,他还开了一家通过“笔记技巧指导”提升“读?写?发表”能力的培训学校。易哲,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翻译专业资格(水平)日语笔译1级。
高桥政史,创新管理有限公司(Creative Management Inc. )董事长,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还担任过某香港营销公司COO(首席运营官)以及某战略咨询公司经营咨询顾问。他已对2万人进行过“笔记技巧指导”的培训,引进他的笔记记录法的公司已超过200家,有IT公司、外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通讯公司、外资金融企业、商社、地产公司、汽车制造商、机器制造商、精密仪器制造商、函购公司、物流公司、医疗机构等等。此外,他还开了一家通过“笔记技巧指导”提升“读?写?发表”能力的培训学校。
能驾驭好“中部区域”的人,即可驾驭好学习。你是否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如何将“发现”在中部区域展开,进行概括,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对学习效果带来影响。“发现”预示着所听的内容已经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又善于将发现“故事化”,即能够与行动、结果联系在一起的人,在学习中会明显强于其他人。——笔记侠 ? 技能GET
第1 章 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归纳到一张纸上
01 1 个小时搞定两天工作量的方法—2
◇高效人士使用的“预告片”制作方法
02 用“S 便笺”模板制作“预告片”—6
◇一张便笺整理好5 个要素,实现100% 高效率工作
03 用“S 便笺”制作出畅销策划案!—10
◇这就是能让你轻松制作出策划案的方法
04 “16 分割笔记”让信息整洁清爽—14
◇口袋大小的记事本进化为强整理工具
05 立即可以实践的“16 分割笔记”!—18
◇使用框架,效果显著,思路清楚
06 3 天读完30 本书的“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22
◇企业顾问超速阅读秘诀
07 实践“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的4 个步骤—26
◇ 15 分钟读完一本书并归纳到一张纸上
08 如果用15 分钟就能阅读完德鲁克—30
◇从《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归纳出的一条信息
09 把《日本经济新闻》变为“有用的实践型知识”—34
◇阅读报纸= 直接提升演讲能力的方法
10 用简易清单完成“断舍离”—38
◇让你能在短时间内一口气将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
11 10 分钟交接工作!“一页交接地图”—42
◇将交接工作的整体图像归纳到一张纸上的方法
专栏1 可用于高效交接的思维导图制作软件—46
第2 章 把“想传达的内容”整理归纳到一张纸上的方法
12 让会议时间缩短一半的“话题地图”—50
◇ 5 个步骤就可以决定的“Mapping 会议”
13 “Mapping 会议”的进行方式①步骤1—2—54
◇准备好议程地图,让参会人员发表各自的意见
14 “Mapping 会议”的进行方式②步骤3—4—58
◇让会议结果凝结化,导出“下一步(Next Step)”
15 “话题地图”的五大效用—62
◇“万能模板”应对短时间决策和商务会谈等情况
16 丰田式“交流技巧”—66
◇丰田为什么用“一张A3 纸”来整理资料呢?
17 3 种逻辑型信息传递方式—70
◇“1 个信息”“2W1H”“3 个法则”
18 迅速制作策划书的方法—74
◇通过“Mapping 1?2?3”制作一张纸策划书
19 打动人心的汇报演讲—78
◇“故事型演讲”的5 个要点
20 演讲用的故事由“三幕组成”—82
◇关键就在开篇和结尾
21 通过幕的“3 个要素”吸引读者—86
◇在幕中添加“现状”“变化”“问题”
22 在第二幕中展示“3 个阶段”—90
◇准备跨越所需的“钥匙”
专栏2 用“S 便笺”模板制作演讲用的故事—94
第3 章 15 分钟阅读一本书,把要点归纳到一张纸上
23 15 分钟阅读一本书,把要点归纳到一张纸上—98
◇显著提高输出能力的阅读方法——整读法
24 “整读法”的基本步骤1—2—102
◇提出具体的“问题”
25 “整读法”的基本步骤3—4—106
◇筛选关键词,导出“一个行动”
26 指导行动的阅读①—110
◇“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的步骤1—3
27 指导行动的阅读②—114
◇“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步骤4—6
28 解决问题的阅读①—118
◇“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
29 解决问题的阅读②—122
◇“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的步骤1—3
30 解决问题的阅读③—126
◇“办法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步骤4—7
专栏3 技巧书的挑选方法—130
第4 章 将书本知识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阅读方法
31 改变视角的阅读①—134
◇“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的步骤1
32 改变视角的阅读②—138
◇“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步骤2—3
33 寻找原理原则的阅读①—142
◇“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的步骤1—2
34 寻找原理原则的阅读②—146
◇“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的步骤3—6
35 洞察本质的阅读①—150
◇“万能阅读(Master Reading)法”步骤1
36 洞察本质的阅读②—154
◇“万能阅读(Master Reading)法”步骤2—4
37 向师父请教式阅读①—158
◇“《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的5 个要点
38 向师父请教式阅读②—162
◇用“《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阅读“启发型书籍”
39 向师父请教式的读书方法—166
◇用“《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阅读“理论型书籍”
40 引导未来的阅读①—170
◇“预见阅读(Visionary Reading)法”
41 引导未来的阅读②—174
◇制作视觉导向图卡片
"图解:聪明人为何使用方格笔记本?
接连引发读者强烈反响。 2
序言/ 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东大录取生都在使用的“方格笔记本”。
Guide:导读指引
Chapter 1若想改变人生,那就先改变“笔记本”吧!
01 使头脑变聪明的笔记本VS 阻碍能力发挥的笔记本
02 笔记本的生命线在于是否具有“重现性”
03 忽视笔记本会给你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04 聪明人都在使用方格笔记本
05 用方格笔记本改变“框架” = 使头脑变聪明
06 善于使用方格笔记本的外资咨询顾问
若想改变人生,
那就先改变“笔记本”吧!
Chapter 2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使用的“麦肯锡笔记本”的秘诀
01 外企的咨询顾问们“横向”使用笔记本
02 精英们坚持实践的“黄金三分法”
03 养成用A4 大小笔记本的习惯
04 像报纸一样给笔记标出“题目”
05笔记本诀窍=“1 万页法则”
Chapter 3人生之本!看透“学习笔记本”
01 鲜为人知的笔记本三大功能
02 停止“照搬板书”的记笔记方式
03 用两页一主题的方式使用学习笔记本
04 将“发现”故事化的决定性因素是“逻辑连接词”
05 记笔记时,“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总结概括
方格笔记本用法实例(学习笔记本篇)
Chapter 4工作笔记本是“舍弃型”笔记本
01 成年人使用笔记本的目的是“舍弃”
02 战略咨询顾问的笔记本也是“战略型”的
03 用方格笔记本提升“听力”
1个小时搞定两天工作量的方法
◇高效人士使用的“预告片”制作方法
【我苦战了两天的策划案,结果1个小时就搞定了】有一次,我在咨询公司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来制作需要提交给客户的策划案。那时我已经加班到深夜2点,而提交给客户的截止时间是第二天早上10点钟,只剩8个小时就得提交策划案。终我只好举手投降。
我找上司诉苦:“不行了,我已经到极限了。”上司二话没说,拿出一张白纸:“所以我告诉过你,不要一开始就坐到电脑面前。”
“看清楚哟,这个是处于中心位置的课题对吧?那么也就是说……”他一边解释,一边开始帮我整理策划案。
“这份报告中重要的点是什么?对客户来说有价值的是这个,对不对?那么,你应该围绕的中心信息就是这个。
“这样一来,大致上是不是可以变成这样一个故事?把这些作为框架(概要),然后就看你如何按照这个框架添加相关资料。
“把内容大致分为A、B、C 三个部分。接下来,判断重要的素材有哪些?哪些是不可或缺的?
“剩下的素材基本上都派不上用场。不需要的就通通删掉。”
这样一来,我花了两天的时间也没能整理出来的策划案,上司花了短短15分钟的时间,就有条不紊地把它整理到一张纸上。
随后,我就以这张纸为提纲开始制作宣讲资料,竟然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如同电影拍预告片一样,我们也要先提出一个“假设”】
面对我的难题,上司采取了什么解决方法?
首先他提出了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判断素材的重要性,决定哪些素材可以删去,哪些素材需要保留。有了他的这一步,让我从先前一眼望不到头的状态中跳出来,瞬间感觉前方柳暗花明。
这个方法也称为“假设思考”,就是一种先提出假定的结论,然后朝着这个假定结论开展工作的方法。
如果把我所做的工作比喻为电影“正片”的话,上司所做的就是制作这部电影的“预告片”。
比如,假设你需要制作演讲用的资料,如果在还没有整理好要点的时候,就直接坐到电脑面前,那么你很有可能像当时的我一样,陷入一眼望不见出口的迷宫之中。
可是,如果有了“预告片”,你就能看到故事的脉络与走向,因此只要将需要的内容填充进去,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资料制作出来。
这里的关键在于制作“预告片”,也就是说——提出假设。没有提出假设这一步,你既不能将课题分门别类,也无法判断内容的重要程度,并因此做出取舍。
“提出假设”其实也就是要你建立预期。只有看见了“出口”,才有可能朝着那个方向整理课题。
在下一节中,我会为大家介绍提出假设时使用的“S便笺”模板。
“一张纸”帮你顺利搞定一切!
你擅长整理吗?
“整理”这个词有很多含义。
● 整理桌子、打扫房间
● 梳理头脑中的思绪
● 提高吸收知识和信息的效率
● 快捷有效地向别人传递观点
…………
工作上、学习中、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有不得不整理的时候。
在这本书中,我将会为大家介绍各种整理方法,这些方法让你用一张纸就能应对各式各样的需要整理的时刻。
在丰田(TOYOTA,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和P&G;(宝洁公司)等大型公司中,这种“一张纸整理术”得到了彻底执行。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只要抓住了事情的要领,无论是策划书还是汇报资料,肯定都能整理得短小精悍”。如果你办不到,公司就会认为这说明你在整理方面欠缺“思考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不足、“提高效率的意识”不强。
通过用“一张纸整理术”来整理工作,可以培养你整理事务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提高效率的意识”。你手上的工作也能因此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比如,如果你的上司给你下达了这些任务:
3分钟之内把策划案做出来给我。
“接下来的1小时内把这800页的资料总结成3分钟的演讲资料汇报给我。
“30分钟内将演讲资料做出来。
“在明天开会之前想出100个促销的点子。”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办?
使用了本书中介绍的模板,对于以上这些苛刻的要求,你通通都可以用一句话回应——“好了,我已经全部整理在这一张纸上了”。
在这本书的第1章和第2章中,我介绍了7个通过一张纸来整理归纳的模板(FORMAT)。这7个能够帮助你提升工作效率的模板,它们分别是:
1.锻炼思考能力和假设能力的“S的便笺”模板
2.3分钟就能制作完资料的“16分割笔记”模板
3.一本书15分钟搞定的“阅读克星(Killer Reading)法”模板
4.快速的职务交接法“一张纸交接地图”模板
5.会议时使用的“Mapping Communication(汉程地图)”模板
6.制作理论报告书用的“Mapping 1 ? 2 ? 3”模板
7.更高级的“故事型演讲”模板
在第3章和第4章中,我将介绍能让你在短时间内吸收书本和资料中的知识与信息,并且立刻在工作中学以致用的“整读法”,以及
与其配套的7种模板:
1.快速行动!“行动阅读(Action Reading)法”模板
2.解决!“解决问题阅读(Solution Reading)法”模板
3.视点!“突破阅读(Breaking Reading)法”模板
4.原理阅读!“原理阅读(Principle Reading)法”模板
5.本质!“万能钥匙阅读(Master Key Reading)法”模板
6.人生之师!“《圣经》阅读(Bible Reading)法”模板
7.罗盘针!“预见阅读(Visionary Reading)法”模板
你只需要准备一张纸。所有模板制作都非常简单,便笺一张、A4或A3纸一张、笔记本纸一张就足够了。
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方法,能够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人传递信息的技巧,果断做出取舍的能力,由此你将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做出成绩,收获认可,你的动力也会不断增强。由此,你将开启一个良性循环。
而这个良性循环的关键之处就是“整理”。所谓“整理”,说得直白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整理的本质。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之后,一切就开始顺利运转。事情进展得顺利,你的思路也会变得更清晰,你的工作则会因此变得更顺利。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境界呢?请你立刻翻开这本《聪明人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完美图解》吧!
我一直对自己的“记性”不太满意,常常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导致工作和生活都出现一些小麻烦。我之前也尝试过各种笔记软件和待办事项清单,但总是坚持不下来,感觉太麻烦。偶然的机会,我翻开了这本书,尤其是关于“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的篇章,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它并没有教我多么复杂的技巧,而是从最基础的方格笔记本入手,教我如何利用方格的特性来提升记忆和效率。我学会了如何用方格本进行“日程规划”,如何将每天的行程精确到小时,并且在方格中留白做“关键事项提醒”。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教我如何用方格本做“回顾记录”,每天晚上花几分钟,把当天完成的事情和遇到的问题用简单的图示或者关键词记录下来,并且可以用方格来衡量当天完成的“效率值”。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我的“遗忘率”显著下降,而且对每天的工作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让我觉得,原来简单的工具,只要运用得当,也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丢三落四”的人了,而是开始掌握了管理自己时间和信息的主动权。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曾经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并且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无计可施。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尤其是它关于“一张纸工作整理术”的部分,我才找到了真正能够对抗拖延的利器。这本书并没有空泛地讲什么“克服拖延的心理学”,而是给出了极其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拖延并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任务看起来太庞大、太复杂,让人望而却步。而“一张纸”的理念,就是将一切“巨石”般的任务,分解成可以轻易拿捏的“小石子”。我最喜欢的是它介绍的“SMART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方式,如何将一个模糊的目标,转化为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有时间限制的小步骤。我试着把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项目,用它教的方法写在一张纸上,结果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把整个项目的所有关键节点和执行步骤都梳理清楚了。以前我常常是凭感觉在做项目,效率低下不说,还经常遗漏重要的环节。现在,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项目的全貌,也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当下最应该做什么。这种“看得见”的清晰感,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心理压力,也让我更有动力去执行。我发现,当我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视化,我反而不再那么害怕去面对它们了。
评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随性”的人,不太喜欢被条条框框限制,尤其是在工作整理方面,总觉得过于死板的流程会扼杀创意。但是,这本书的“一张纸工作整理术”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倡导的“一张纸”理念,并非是简单粗暴地将所有事情压缩在一张纸上,而是通过一种极其巧妙的结构化思维,将复杂的任务、混乱的思绪,用最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最欣赏的是它关于“目标拆解”的逻辑,它不是让你凭空去想目标,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达到”。当我用它介绍的方法,写下我长期以来想要完成的一个创业项目计划时,我惊喜地发现,之前那些在我脑海里模糊不清的点,竟然能被清晰地罗列在一张纸上。它让我看到了每一个步骤的可行性,也让我意识到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离目标还有多远”,这种“可衡量性”极大地激发了我的行动力。这本书教会我的,不是如何“被动地”整理,而是如何“主动地”规划和执行,让每一份努力都更有方向感和目标感。
评分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记事本就是个“信息收纳箱”,里面塞满了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但真正需要的时候,却总是大海捞针。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我之前对“笔记本”的理解实在是太浅薄了。它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思维的加速器”。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的讲解,它把方格笔记本的每一格都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仅是写字,更是画图、表格、流程图的载体。我以前尝试过画思维导图,但总觉得画不好,看起来凌乱。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方格的数量来规划信息层级,如何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甚至是如何利用方格来辅助进行数据分析。当我尝试着用它来梳理我学习新知识的笔记时,我发现之前的笔记简直是“一团浆糊”,而现在,我能够把重点、细节、关联性都清晰地呈现出来。我甚至可以用方格本画出某个理论的逻辑框架,或者某个事件的时间线,让整个知识体系一目了然。这种将知识“可视化”和“结构化”的能力,让我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我感觉自己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能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点“小聪明”的人,总觉得对付日常琐事游刃有余,但自从我开始接触这本书,才发现之前的那点“小聪明”简直是九牛一毛。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聪明”不仅仅是反应快、知识多,更是一种结构化的思考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尤其是第一部分关于方格笔记本的使用,我之前一直觉得笔记本就是用来记东西的,没想到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它教我如何用方格笔记本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如何将零散的想法组织起来,形成清晰的逻辑链条。当我尝试用它的方法记录项目计划时,我发现之前那些头疼的、感觉无从下手的事情,竟然变得条理分明,一步步该做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都一清二楚。我以前常常是想到哪写到哪,结果越记越乱,最后翻出来也找不到重点。现在,我能用方格本把我脑子里那些模糊的概念具象化,让它们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将抽象思维具象化的能力,真的太震撼了!而且,这本书并没有用很多晦涩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和具体的案例,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和上手。我感觉我的大脑被重新“格式化”了,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和有条理,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变得更开阔。
评分收到
评分收到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收到
评分收到
评分东西不错
评分收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