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5-2018版 附光盘1张)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5-2018版 附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继萍,夏丽华 等 著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组装
  • 计算机维护
  • 硬件
  • 电脑
  • 教程
  • 2015
  • 2018
  • 标准教程
  • 光盘
  • DIY
  • 信息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827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13156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1
字数:4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5-2018版)》以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为基础,从零开始,系统全面地讲述了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书分为14章,内容涉及初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物理存储设备——硬盘、神经中枢——主板、数据处理——内存、色彩显示——显卡和显示器、声音设备——声卡和音箱、主机部件——电源和机箱、外部设备——输入设备、DIY实践——组装计算机、启动与检测设置——BIOS设置、系统操作——安装和备份操作系统、沟通法宝——计算机网络、保障措施——系统维护及故障排除等知识。书中每章均有课堂练习及思考与练习,配书光盘提供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5-2018版)》实例中的完整素材文件和全程配音教学视频文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5-2018版)》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人员、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人员的培训书和参考资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初识计算机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简介
1.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1.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2 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
1.2.1 计算机的分类
1.2.2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3 计算机的性能和单位
1.3.1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3.2 计算机的常用单位
1.4 课堂练习:查看计算机的内部结构
1.5 课堂练习:测试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1.6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中央处理器——CPU
2.1 CPU的发展历程
2.1.1 X86时代
2.1.2 奔腾时代
2.1.3 酷睿时代
2.2 CPU的组成结构
2.2.1 运算器
2.2.2 寄存器
2.2.3 控制器
2.2.4 总线
2.3 CPU的工作原理
2.3.1 CPU的工作过程
2.3.2 CPU的指令集
2.3.3 CPU的主要功能
2.4 CPU的性能参数
2.4.1 工作频率
2.4.2 CPU缓存
2.4.3 多核CPU
2.5 CPU选购指南
2.5.1 选购CPU型号
2.5.2 选购注意事项
2.6 课堂练习:检测CPU性能
2.7 课堂练习:CPU降温
2.8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物理存储设备——硬盘
3.1 初始硬盘
3.1.1 硬盘简介
3.1.2 硬盘的外部结构
3.1.3 硬盘的内部结构
3.2 硬盘的规格参数
3.2.1 硬盘的技术参数
3.2.2 数据保护技术
3.3 移动物理设备
3.3.1 U盘
3.3.2 存储卡
3.3.3 移动硬盘
3.4 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3.4.1 硬盘分区
3.4.2 格式化硬盘
3.5 维护、维修和选购硬盘
3.5.1 维护硬盘
3.5.2 维修硬盘
3.5.3 选购硬盘
3.6 课堂练习:使用FDISK创建磁盘
分区
3.7 课堂练习:检测硬盘性能
3.8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神经中枢——主板
4.1 主板的组成结构
4.1.1 主板的插槽组
4.1.2 主板的芯片组
4.1.3 主板的接口组
4.2 主板的分类
4.2.1 按CPU接口类型划分
4.2.2 按I/O总线类型划分
4.2.3 按主板结构划分
4.3 主板的技术原理
4.3.1 主板的工作原理
4.3.2 主板新技术
4.4 主板的故障与维修
4.4.1 使用注意事项
4.4.2 主板鸣叫原因
4.4.3 常见主板故障
4.5 主板选购指南
4.5.1 选购注意事项
4.5.2 选购主板
4.6 课堂练习:检测主板信息
4.7 课堂练习:备份驱动程序
4.8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数据处理——内存
5.1 内存概述
5.1.1 内存简介
5.1.2 内存发展过程
5.1.3 内存封装工艺
5.2 内存的性能指标
5.2.1 内存的容量
5.2.2 内存的主频
5.2.3 内存的延迟时间
5.2.4 内存带宽
5.3 内存技术
5.3.1 多通道内存技术
5.3.2 其他内存新技术
5.4 内存故障与选购
5.4.1 内存常见故障
5.4.2 选购内存
5.5 课堂练习:测试内存的性能
5.6 课堂练习:整理内存
5.7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色彩显示——显卡和显示器
6.1 显卡概述
6.1.1 显卡的工作原理
6.1.2 显卡的分类
6.1.3 独立显卡类型
6.2 显卡结构和技术
6.2.1 显卡的结构
6.2.2 显卡的性能指标
6.2.3 多卡互联技术
6.3 显示器的类型
6.3.1 按尺寸和屏幕比例划分
6.3.2 按显像技术划分
6.4 LCD显示器
6.4.1 LCD显示器概述
6.4.2 LCD显示器原理和参数
6.5 选购显卡和显示器
6.5.1 选购显卡
6.5.2 选购显示器
6.6 课堂练习:优化显示设置
6.7 课堂练习:测试显卡性能
6.8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声音设备——声卡和音箱
7.1 声卡概述
7.1.1 声卡的发展历史
7.1.2 声卡的类型
7.2 声卡的组成结构
7.2.1 DSP和CODEC
7.2.2 晶振和总线接口
7.2.3 输入/输出接口
7.3 声卡的技术指标
7.3.1 声卡的工作原理
7.3.2 声卡的技术参数
7.4 音箱设备
7.4.1 音箱的分类
7.4.2 音箱的组成结构
7.4.3 音箱的性能指标
7.5 选购声卡和音箱
7.5.1 选购声卡
7.5.2 选购音箱
7.6 课堂练习:设置声效环境
7.7 课堂练习:更新声卡驱动程序
7.8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主机部件——机箱和电源
8.1 机箱
8.1.1 机箱的功能
8.1.2 机箱的分类
8.1.3 判断机箱质量
8.2 电源
8.2.1 电源的组成结构
8.2.2 电源的信号类型
8.2.3 电源的类型
8.2.4 电源的性能指标
8.3 选购电源和机箱
8.3.1 选购机箱
8.3.2 选购电源
8.4 课堂练习:优化电源
8.5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外部设备——输入设备
第10章 DIY实践——组装计算机
第11章 启动与检测设置——设置BIOS
第12章 系统操作——安装和备份操作系统
第13章 沟通法宝——计算机网络
第14章 保障措施——系统维护及故障排除

前言/序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标准教程》(2015-2018版)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初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易懂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作为一本标准教程,本书紧密结合实际操作,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力求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以及系统优化等核心技能。本书内容涵盖了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到复杂的硬件选购、从安装操作系统到日常维护的方方面面,力求全面而深入。 第一部分: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础 在正式开始组装之前,充分了解计算机的构成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本部分将带领读者逐一剖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中央处理器 (CPU): 作为计算机的“大脑”,CPU 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机的运行速度。我们将详细介绍 CPU 的基本工作原理、核心数、线程数、主频、缓存等关键参数的含义,并讲解不同品牌(Intel 和 AMD)CPU 的架构特点和市场定位。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 CPU,理解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对游戏、办公、影音娱乐等应用的影响。此外,还会涉及 CPU 的散热方案,如风冷和水冷,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安装要点。 主板 (Motherboard): 主板是连接所有计算机硬件的“骨架”。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主板的构成,包括芯片组(Chipset)、CPU 插槽、内存插槽 (DIMM)、PCIe 插槽(用于显卡、声卡等扩展卡)、SATA 接口(用于连接硬盘和光驱)、USB 接口、音频接口、网络接口等。读者将学会识别不同规格的主板(如 ATX、Micro-ATX、Mini-ITX),理解主板对 CPU、内存、显卡等兼容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CPU和机箱选择合适的主板。还会讲解 BIOS/UEFI 的基本设置,这是主板的固件,影响着系统的启动和硬件的识别。 内存 (RAM): 内存是 CPU 与硬盘之间的数据交换缓冲区,内存容量和频率直接影响程序的加载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我们将深入讲解内存的类型(DDR3、DDR4、DDR5 等),频率、时序、容量(GB)等参数的含义。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主板和 CPU 的要求选择兼容的内存条,理解双通道、四通道内存技术的优势,以及如何正确安装内存条以避免接触不良。 存储设备: 数据的存储是计算机功能实现的基础。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包括: 机械硬盘 (HDD): 讲解其工作原理、接口类型(SATA)、容量(TB)和转速(RPM),以及其优缺点(大容量、成本低,但速度慢、易受震动影响)。 固态硬盘 (SSD): 介绍其工作原理(NAND Flash)、接口类型(SATA、NVMe M.2)、容量和读写速度,并分析其相较于 HDD 的优势(速度快、抗震动、静音)。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 HDD 和 SSD,以及如何规划分区的策略。 显卡 (Graphics Card/GPU): 对于需要图形处理能力的任务(如游戏、视频编辑、3D 建模),显卡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介绍显卡的核心部件(GPU、显存),显存类型(GDDR5、GDDR6 等)、显存容量、显存位宽、核心频率等参数。我们将讲解不同图形 API(DirectX、Vulkan、OpenGL)的作用,以及 NVIDIA 和 AMD 两大品牌显卡的架构特点和市场定位。读者将学会根据游戏需求、分辨率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显卡,并理解显示器接口(HDMI、DisplayPort)的兼容性。 电源 (Power Supply Unit - PSU): 电源为计算机所有组件提供稳定的电力。我们将介绍电源的功率(W)、80 PLUS 认证(铜牌、金牌、铂金牌等)的含义,以及电源接口类型(ATX 24-pin、EPS 8-pin、PCIe 6+2 pin 等)。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整机配置的功耗估算所需的电源功率,并理解选择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对整机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机箱 (Case): 机箱不仅是保护硬件的“外壳”,也影响着散热和美观。本部分将介绍不同尺寸的机箱(全塔、中塔、Mini-ITX),以及机箱的风道设计、散热孔位、前置接口、扩展性等。读者将学会如何根据主板尺寸、显卡长度、散热需求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机箱。 散热设备: 保持硬件的良好散热是延长硬件寿命和保证稳定运行的关键。除了 CPU 散热器,我们还将介绍机箱风扇、散热硅脂等。讲解风扇的尺寸、转速、风压、风量等参数,以及如何合理安装风扇以形成良好的机箱风道。 其他外围设备: 键盘、鼠标、显示器、网卡、声卡、光驱等外围设备的连接和基本原理也会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第二部分:计算机的组装实操 在掌握了各硬件的知识后,本部分将进入实际操作环节,指导读者一步步完成计算机的组装。 组装前的准备: 强调防静电措施的重要性,介绍防静电腕带、防静电垫等工具。准备好螺丝刀、镊子等常用工具。 CPU 的安装: 详细演示 CPU 在不同主板插槽上的安装步骤,注意对齐 CPU 和插槽上的标记,确保CPU完全插入并锁定。 CPU 散热器的安装: 演示安装风冷和水冷散热器的不同方法,重点讲解涂抹散热硅脂的技巧,确保散热器与 CPU 之间紧密接触。 内存的安装: 讲解内存条的安装方向和卡扣的固定方法,演示双通道内存的安装顺序。 主板的安装: 演示将主板固定到机箱的步骤,注意安装铜柱,避免主板背面短路。 显卡的安装: 演示将显卡插入主板 PCIe 插槽,并固定到机箱背板的步骤。 存储设备的安装: 演示 HDD 和 SSD 的固定和连接 SATA 数据线及电源线。 电源的安装: 演示将电源固定到机箱,并连接好主板、显卡、存储设备等所需的电源线。 连接机箱跳线: 详细讲解机箱前面板的电源开关、重启键、指示灯、USB 接口、音频接口等与主板的连接方法,这是很多新手容易出错的环节。 线材整理: 强调良好的线材整理对机箱散热和美观的重要性,介绍束线带、理线槽等工具的使用。 最终检查: 在通电前,对所有连接进行最终检查,确保无误。 第三部分: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硬件组装完成后,安装操作系统是让计算机“活起来”的关键一步。 BIOS/UEFI 设置: 讲解如何进入 BIOS/UEFI 设置界面,修改启动顺序,加载优化设置,以及一些基本的硬件信息查看。 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准备: 介绍不同 Windows 版本(如 Windows 10、Windows 11)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可启动 U 盘。 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 详细图文演示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安装步骤,包括分区、格式化、复制文件、设置用户等。 驱动程序的安装: 强调安装主板、显卡、声卡、网卡等重要驱动程序的重要性,介绍驱动程序的获取途径(光盘、官网下载)和安装顺序。 常用软件的安装: 推荐一些必备的常用软件,如浏览器、办公软件、解压缩软件、播放器等。 第四部分: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故障排除 为了让计算机长期稳定运行,定期的维护和及时的故障排除必不可少。 硬件的清洁与保养: 讲解如何清洁 CPU 散热器、机箱风扇、显卡风扇等,以及注意事项。 软件的优化与管理: 系统更新: 强调及时更新 Windows 系统和驱动程序的重要性。 磁盘清理与碎片整理: 讲解如何释放磁盘空间,提高硬盘读写效率。 软件卸载与启动项管理: 演示如何安全卸载不需要的软件,以及如何管理开机自启项以加快系统启动速度。 病毒查杀与安全防护: 推荐使用杀毒软件,并讲解基本的安全上网知识。 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无法开机/黑屏: 分析可能是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排查步骤。 蓝屏/死机: 探讨可能的原因,如驱动冲突、硬件过热、内存问题等。 性能缓慢/卡顿: 分析可能的原因,如 CPU 占用过高、内存不足、硬盘故障等。 外设无法识别: 检查接口连接、驱动程序安装等。 声音/网络异常: 检查声卡、网卡驱动及连接。 超频与散热的进阶: 简要介绍 CPU 和显卡的超频概念,以及超频带来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强调良好的散热对于超频至关重要。 固件更新: 讲解主板 BIOS/UEFI 固件的更新方法和风险。 附带光盘内容说明 本书附带一张光盘,内含: 常用驱动程序集合: 包含一些主流硬件厂商的驱动程序,方便读者查找和安装。 硬件检测工具: 如 CPU-Z、GPU-Z、HWiNFO 等,用于查看硬件信息和状态。 系统优化工具: 如 CCleaner、Wise Disk Cleaner 等,用于系统清理和优化。 常用系统镜像: 可引导的 Windows 系统镜像,方便制作启动盘。 故障排除参考资料: 一些常见的硬件故障图片和文字说明。 组装视频教程(部分): 针对关键组装步骤的视频演示,辅助读者理解。 本书力求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将复杂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化繁为简,让每一位读者都能轻松掌握。无论您是希望自己动手组装一台心仪的电脑,还是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维修技术人员,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附带光盘,在我看来,其价值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比我预期的要大。光盘里收录了一些视频教程和相关软件工具,本意是想提供一个更直观的学习体验。视频教程在演示一些硬件安装步骤时,确实比纯文字说明要容易理解一些,例如观看别人如何拆卸机箱、安装内存条,确实能够提供一些视觉上的辅助。然而,视频的制作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视频的画面不够清晰,声音嘈杂,而且操作演示的电脑配置和软件版本,明显已经有些年头了,与我当前使用的设备和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在观看时,我需要自己去判断哪些内容是仍然适用的,哪些内容已经过时,这反而增加了理解成本。至于光盘中提供的软件工具,大多是一些基础的系统检测、分区工具,或者是老版本的驱动程序。对于一些最新的硬件,比如我新购买的显卡,光盘里并没有提供相应的驱动,我仍然需要自行上网下载。总的来说,光盘内容更像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补充,但由于内容更新不及时,其“锦”的程度着实有限,未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评分

对于这本书的“维护”部分,我感觉它更侧重于基础的软件故障排除和系统优化,而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网络安全维护和数据恢复技术,则显得力不从心。书中对常见的系统蓝屏、软件冲突、病毒查杀等问题,提供了不少实用的解决方法,比如如何通过安全模式排查故障,如何使用系统还原点恢复,以及一些常用的杀毒软件的使用技巧。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应对日常使用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然而,当我遇到一些更棘手的状况,比如硬盘坏道导致的数据丢失,或者遭受勒索软件攻击后的文件恢复,书中提供的建议就显得相当有限了。它只是泛泛地提到了数据恢复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专业工具的选择建议,也没有详细讲解数据恢复的原理。同样,在网络安全方面,除了基本的防火墙设置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如何防范钓鱼网站、如何应对DDoS攻击、如何配置复杂的VPN网络等高级主题,几乎没有涉及。这让我感觉,虽然这本书能解决“小病”,但在面对“大病”时,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了。

评分

这本书虽然主打的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但从我的使用体验来看,它在硬件部分的介绍上,尤其是关于最新一代处理器架构和高性能显卡的技术原理剖析,可以说是一笔带过,甚至有些内容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例如,对于近年来AMD Zen系列处理器在多核性能上的飞跃,以及NVIDIA和AMD在光线追踪技术上的竞争演进,书中几乎没有深入的讨论,更多的是停留在基础的CPU、GPU概念介绍。我本来希望了解最新的硬件搭配建议,比如如何平衡高端CPU与性价比显卡的组合,或者针对特定游戏场景(如4K高刷新率、VR体验)的显卡选择指南,书中提供的建议普遍比较保守,缺乏前瞻性。即便是一些基础的接口技术,如USB 3.2的不同速率版本,NVMe SSD的PCIe代际差异,讲解的也比较笼统,没有给出清晰的区分和实际性能影响的对比。光盘里的内容,虽然有配套的视频教程,但感觉制作年代也比较早,内容更新速度明显跟不上硬件迭代的步伐,很多操作演示的软件界面和实际最新版本软件的差异较大,给我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总的来说,对于追求最新硬件知识和技术前沿的读者,这本书在硬件层面上的深度和广度,可能无法满足期待。

评分

从整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编排来看,它似乎更适合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参考书,而不是一本能够深入挖掘技术细节的专业读物。它的语言比较朴实,通俗易懂,避免了过多复杂的专业术语,这对于那些对计算机完全不了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友好的起点。每一章节的结构也比较清晰,通常会先介绍某个硬件的功能,然后讲解它的安装或维护方法,最后可能会附带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建议。这种“是什么-怎么做-有什么问题”的模式,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内容。然而,也正是这种“浅尝辄止”的风格,使得它在专业性上有所欠缺。例如,在讲解内存类型时,它可能会简单提及DDR3、DDR4的区别,但不会深入解释它们在工作原理、性能表现、功耗上的具体差异。在讨论固态硬盘时,它可能会介绍SATA和NVMe的区别,但不会详细分析它们在协议、接口、实际读写速度上的根本差异。这种对技术细节的简化处理,虽然降低了阅读门槛,但也限制了读者对计算机硬件更深层次的理解,难以培养出真正具备独立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专业人士。

评分

这本书在“组装”环节的指导,我个人认为偏向于概念化和流程化,对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它详细地列出了组装电脑所需的各种硬件组件,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了它们的安装步骤,比如主板的固定、CPU的安装、内存的插槽选择、显卡的安装、硬盘的连接等等。这些步骤清晰明了,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电脑组装的新手来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细微之处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在安装CPU时,书中并没有强调如何正确地对准CPU的防呆口,导致一些新手可能会误装。在安装散热器时,关于硅脂的涂抹方法、散热器扣具的安装力度,书中也没有给出详细的指导,可能会导致散热不良。显卡安装时,电源接口的连接顺序和固定,以及机箱走线的技巧,书中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讲解如何才能实现美观又有利于散热的走线。此外,关于不同品牌和型号主板在BIOS设置上的差异,以及如何在BIOS中进行基本的超频设置(虽然书中可能不鼓励新手超频,但了解一下总是有益的),书中也几乎没有提及。这些细节上的不足,可能会让新手在实际组装过程中遇到不少障碍。

评分

还没来得及细看,大致翻了下。

评分

不错,不过介绍不详细

评分

反正我觉得值了,不过看起来有点旧

评分

反正我觉得值了,不过看起来有点旧

评分

给孩子买来学习学习,京东活动多,优惠多,但凑单是个技术活儿………囧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书的内容非常实用,适合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使用。书内有配图,讲解清晰,值得推荐!

评分

已经使用,未发现缺点。

评分

给孩子买来学习学习,京东活动多,优惠多,但凑单是个技术活儿………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