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南怀瑾先生的作品深入浅出,往往将至大至深的道理,融入与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听南怀瑾先生传统文化,是要学会做回一个活泼泼的普通人。
内容简介
南怀瑾先生熟习经史子集,贯通东西文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深受海峡两岸不同层次读者的喜爱。本套丛书集结了东方出版社近年来出版的南怀瑾先生著作13种(共19册),涉及儒、释、道以及南先生谈教育和文化等内容。具体书目如下:《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我说<参同契>》(上中下)、《老子他说(初续合集)》(上下)、《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上下)、《<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列子臆说》(上中下),《孟子与公孙丑》、《孟子与离娄》、《孟子与万章》、《孟子与尽心篇》、《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作者简介
南怀瑾,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目录
1.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2.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3.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4.我说参同契(上中下册)
5.老子他说初续合集(上下册)
6.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上下册)
7.《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8.列子臆说(上中下册)
9.孟子与公孙丑
10.孟子与离娄
11.孟子与万章
12.孟子与尽心篇
13.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精彩书摘
(以下文摘选自《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女七男八从一到九
第二个问题,生命为什么女人以七岁为代表,男人以八岁为代表?男人有没有更年期啊?七八五十六岁,一样有更年期,现在医学也晓得。
我有一个朋友,他也叫我老师,浙江诸暨人,名叫蒋鼎文,他年龄比我大。到台湾以后,我每月去他那里一次,我喜欢他府上那个诸暨豆腐,他特别做豆腐请我吃。有一次去,那个时候我大概六十岁左右吧!他已经七十多了,一把就把我抓住。南老师啊,我告诉你。他是上将,当年北伐的时候都是大将,很有名的。他说我现在七十几了,医生说要我打激素,我还真给他打了荷尔蒙;因为我原来的老兵,送他到美国去学医学,得了博士回来给我检查。他说老将军啊,你需要打女性荷尔蒙。蒋鼎文说,真是瞎扯,你这个混蛋乱讲。他说:“司令官,我是感谢你,报你的恩,你就听我一次好不好?”好吧!你就打吧!真打了,还真有用啊。
所以讲到男性女性的更年期,这是科学,为什么是七同八?我们《黄帝内经》说得还不够呢!今天研究生命医学,做科学研究,还必须要了解其他有关的资讯。这个数字是道家和佛家采用的同样观念,扯到了《易经》,也扯到老子了。老子告诉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个问题大了,学数理的要注意了,天地万物只有一没有二,所谓二是两个一,三是三个一。所以我们读中国书,假使算八字的,我的命运到阳九之数,一、三、五、七、九到了极点,十是另外一个一。所以你看文天祥的《正气歌》——“嗟予遘阳九”,他说我的命运要结束了,国家亡了,一定是要碰到阳九之数,无路可走,只有做忠臣了。所以他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把自己的精神留给历史,这是文天祥的名诗。
现在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个数,其中的学问很大,道家最后来一个问题,就是一以前是什么?是零。如果拿数理哲学来讲,什么是零?零不是没有东西哦,画一个圆圈,零是代表无量数,不可知数,无穷数,它是有的也是空的。
这个数学的零,道家把它画一个图,这个零的图,里头又分阴阳,就是太极图。阳是一个看得见的现象;阴的这一面,等于研究天文宇宙有阴暗不可知的一面。现代科学已经晓得我们这个宇宙有阴暗面,就是说不可知的很多。那么我们把零代表了这个宇宙,这就牵涉到《易经》数理学同五行了。
再参考佛学中有关印度的医术,中医把脉判断阴阳,印度看不看脉呢?先不谈现代科学,他们也看脉,叫气脉轮。我们讲的十二经脉,六阴六阳,印度讲三脉七轮。印度医学也有几千年的发展,所以现在讲西藏的医术就知道,藏医看脉的理论是来自印度,是从三脉七轮来的。
生命如何开始
印度的医学也是根据佛学讲出来的。一个胎儿是由精虫卵子构成的,在娘胎里是七天一个转变。《佛说入胎经》是两三千年以前所讲的,同我们现在讲的怀胎出生,几乎完全相同。《佛说入胎经》中说,“男精母血”,就是男人的精虫跟女人的卵脏。但是两个结合不一定能够成胎,要三缘和合才生另外一个生命;现在普通来讲叫灵魂加入,才构成一个生命。这只是讲人的胎儿,还没有讲别的生命。常常也有人问我,试管婴儿有没有灵魂加入?照这个原理看来,也是加入的,不然不构成一个生命。
胎儿在娘胎里成长,七天一个转变,讲得很清楚,不过名词很难翻译。第一个七天像一块豆腐一样,或者像羊奶冻一样,不成形。接着后来长了督脉,背脊骨,中枢神经成长上来,先通到上面,好像到眼睛这个地方,就是从鼻根上去到我们眼睛中间的一点。所以中国文化讲到最早的祖宗,古书上叫做“鼻祖”,就是这个原因。印度也是一样。这一条脉七天起来,分化很多;等于现在讲基因的生长变化。反正胚胎细胞慢慢分化,构成了这个生命。
印度医学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医学,胎儿在娘胎里三四个月以后,已经知道外面的事了。中国过去的教育,一有了胎儿,夫妻分房,开始胎教了,所以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现在拿中国历史上数据配合来看,七天一个转化,人体内部一共长到七万多条脉,数字我记不得了,都是属于神经系统哦!这是印度医学的原则。我们中国的医生是把脉判断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的变化;还晓得脉络是左右交叉的,气脉也是左右交叉。你们都学中医把脉,左心肝肾,右肺脾命门,也是交叉的,现在医学解剖来看,的确是交叉的。其实,还不止交叉,在座科大的校长是专家,同现在那个基因啊、量子啊,什么、什么……走的路线是一样的,奇怪吧!
胎儿在娘胎里头一共三十八个七天,九个多月,最后一股力量,就是这个风力(能量),使胎儿下来了。中间很是奇妙,很多很多,我只能简单地报告,专门讲又是另外一套。在娘胎里九个多月生出来还不完整,出生以后再过一百天才算完整;这个所谓完整的计算,还属于娘胎里的七的阶段,叫做先天。这个女的七、男的八是后天的,这是大概的介绍。所以,这些数字同数理离不开关系,生命的科学也离不开数理,其中的数理观念太多了。
数字天候
那么为什么讲七天、七年呢?为什么变成男人或女人呢?这就回过来讲中国上古黄帝以前了。我们都知道在世界的天文史、数学史中,中国人是一马当先的。我们几千年前已经有天文学、数学这些科学了,那时候的外国连影子都还没有。可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很有趣,讲到自己的文化,认为中国古代的是伪科学,假的,外国的才是真的。哎呀!伪科学这个名词,以法律来讲站不住的。哪个是假的?哪个是真的?如何证明?这不是开玩笑吗!这个不能不严厉地批评。
那么这个数字和许多问题的根据是什么呢?是根据天文来的。所以我们就要讲到中国的医学配合天文了。天文告诉我们,气候,一年分十二个月,三个月算一季,所以一年有四季。五天叫一候,三候是一气,三候就是十五天了,六候叫一节。如果讲天文的气节,一年十二个月分成四季,有七十二候,二十四个气节。譬如清明啊,谷雨啊等等。
到现在乃至东南亚、美国,拿整个的气象来看,我们中国这个气候的分类,照样正确而有影响。我有一个学生学这一套,二三十年前到澳洲做外交官,他把罗盘带去,发现不对。那个时候没有越洋电话,写信来问,这个罗盘是不是限定在北半球?澳洲这里正好相反呢!我说你倒过来用不是一样吗?他后来回信说,真的,倒过来一样。
我们人的这个生命,如果有病了,不是三天或五天就会好的;据我所了解,一个得了伤寒病的人,没有三七二十一天,是不会好的。
这个七的数字,八的数字,再推下去,我们中国人每天的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里头都是科学,不是迷信。两个钟头算是一个时辰,一天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分八刻,一刻分十五分。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每分钟都在变化。这个里头的变化是现象,但是,能变的那个生命的本能是什么?那是个大问号。
所以我们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讲七、八变化,文字我不念了,我有一个毛病,念了以后就怕你们看不懂,我又会啰唆起来了。所以我跳过去就不念了。这个钟头先大概介绍这个,饭后再补充。
……
前言/序言
《南怀瑾著作精选》 导言 南怀瑾先生,这位在中国当代思想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学者,其著作博大精深,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阐释,到历史、哲学、诗词、军事、养生等领域的解读,无不展现出其深厚的学养与独到的见解。本次精选集,汇集了先生近四十年的重要著作,力图呈现其思想的脉络与精髓,冀望能为读者开启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从中汲取智慧,滋养心灵。 内容概述 本精选集共计十九册,以精装形式呈现,装帧典雅,兼具收藏价值。内容涵盖了南怀瑾先生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题材的代表性作品,力求全面而系统地展现其思想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精要解读: 《论语别裁》:此书是对孔子《论语》的白话解读,南怀瑾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现代人的视角,将古圣先贤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以及君子之道、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实用学问。书中不仅展现了《论语》的文字意义,更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和价值观念,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孟子与尽心篇》:此书选取了《孟子》中的经典篇章,特别是“尽心篇”,进行详细的解读。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着重阐述了孟子的性善论、浩然之气、民本思想等重要观点,强调了人性的光辉与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对《孟子》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追求内心安顿的智慧。 《易经杂说》:南怀瑾先生对《易经》的解读,突破了传统占卜的局限,将其视为一部涵盖宇宙人生普遍规律的智慧之书。《易经杂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易经》的卦象、爻辞,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社会现象相结合,展现了《易经》在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指导人生决策方面的深刻价值。本书是理解中华文明源头性典籍的绝佳入门读物。 《道德经讲座》:此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南怀瑾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阐释了《道德经》中“道”的哲学思想,以及“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人生智慧。他将《道德经》的深邃哲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有效途径,引导读者体悟宇宙万物的自然之道。 《庄子讲座》:南怀瑾先生对《庄子》的解读,着重展现了庄子“逍遥游”、“齐物论”等篇章中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他将《庄子》的哲学智慧与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摆脱烦恼、获得内心宁静的方法。本书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浪漫主义与超脱情怀。 佛教思想的现代阐释: 《楞严经讲座》:《楞严经》是佛教大乘密教的重要经典,内容宏富,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辨和修证方法。南怀瑾先生以其深厚的佛学功底,将《楞严经》中关于“真心”、“妄心”、“五阴”、“六入”等概念进行清晰的阐释,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揭示了佛教心性论的科学性与普遍性。本书为理解佛教空性智慧和修行次第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金刚经说什么》:此书是南怀瑾先生对《金刚经》的浅白解读,语言通俗易懂,却又不失原典的精髓。《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在于“一切皆空”,南怀瑾先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活的例子,引导读者破除执着,体悟“无我”的智慧,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本书是佛教般若智慧的入门经典。 《观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此书是对《观音菩萨普门品》的解读,重点在于阐释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及“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普度众生法门。南怀瑾先生将观音菩萨的慈悲情怀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展现了佛教救世济民的伟大理想。 《药师经的药方》:南怀瑾先生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药师经》,从中提炼出适合现代人身心健康的“药方”。他将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强调了身心和谐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了从精神层面获得健康的方法。 《圆觉经大疏》:此书是对《圆觉经》的深入解读,探讨了“圆觉”的本体与作用。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深入剖析了佛教的唯心论和本体论,引导读者体悟“觉”的妙用,认识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人生智慧与修养: 《人生的智慧》:此书集结了南怀瑾先生在不同场合发表的关于人生哲学的演讲和文章。他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结合现代社会的人生困境,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如何认识人生、面对人生、创造人生的深刻洞见。本书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各个层面的智慧。 《论语讲习录》:此书是对《论语》的系统性讲授记录,内容更为详尽,逻辑性更强。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深入探究了《论语》中各个章节的含义,并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实践方法。 《历史的经验》:南怀瑾先生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解读中国历史的兴衰更替,从中提炼出治国安邦、安身立命的经验教训。他将历史事件与哲学思想相结合,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为读者提供了借鉴古人智慧、应对现实挑战的启示。 《论语十讲》:此书是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十次集中讲解,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他围绕《论语》中的核心概念,如君子、仁、礼、孝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帮助读者快速把握《论语》的精要。 《中国文化的精神》:此书是南怀瑾先生对中国文化精髓的系统性阐述。他从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等多个角度,深入解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特质,包括家国情怀、中庸之道、和谐观念等。本书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学庸论战》:此书是对《大学》和《中庸》的解读。南怀瑾先生将这两部儒家经典视为儒家思想的完整体系,深入阐释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次第,以及“诚”的本体论和人生观。本书为理解儒家思想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如何修正世界》:此书探讨了在动荡不安的现代社会,如何从个人修养出发,进而影响家庭、社会乃至世界。南怀瑾先生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实现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艺术风格与特色 南怀瑾先生的著作,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化古为今”的能力。他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的仁义、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空性,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和生活化的例子进行阐释。他的语言生动活泼,时而诙谐幽默,时而语重心长,读来引人入胜,绝无古板枯燥之感。 融汇贯通,博采众长: 先生的学问,不拘泥于一家之言,而是广纳百川,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以及中国历史、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为一体,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先生的著作,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注重指导实践。他总是将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修身养性、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思考: 先生的讲授方式,并非简单的灌输,而是善于通过提问、类比、故事等方式,引导读者独立思考,自行领悟。他鼓励读者“求真”,而非“求同”,最终达到“会通”的境界。 文白夹杂,意趣盎然: 先生的行文,常将古文词汇与白话文穿插运用,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流畅性。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乐趣,更能帮助读者体味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价值与意义 《南怀瑾著作精选》的出版,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塑传统文化价值: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被淡忘的危机。本精选集通过对经典原典的深入解读,帮助读者重新认识和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坚定文化自信。 提供人生智慧启示: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惑。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如同一盏明灯,为读者指引了通往内心安宁、人生幸福的道路,提供了应对人生挑战的智慧。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先生的著作,强调修身养性、道德实践,对于提升个人品格、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显得尤为重要。 搭建古今沟通桥梁: 南怀瑾先生以其卓越的学识和通俗的表达,成功地连接了古代与现代,架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沟通桥梁,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 结语 《南怀瑾著作精选》是一套集学术价值、思想深度、文化传承和人生指导于一体的珍贵丛书。无论您是初窥传统文化的门径,还是希望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指引,抑或是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充满好奇,这套精选集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良伴。在翻阅这些著作的过程中,您或许会获得新的启发,或许会找到内心的平静,更或许能因此开启一段与传统文化深度对话的奇妙旅程。这十九册精装书,不仅是一次阅读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深情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