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好的决策 [ RISK SAVVY: HOW TO MAKE GOOD DECISIONS]

风险与好的决策 [ RISK SAVVY: HOW TO MAKE GOOD DECISION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 著,王晋 译
图书标签:
  • 决策制定
  • 风险管理
  • 行为经济学
  • 心理学
  • 商业决策
  • 个人发展
  • 投资决策
  • 不确定性
  • 问题解决
  • 批判性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498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3446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 RISK SAVVY: HOW TO MAKE GOOD DECISION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4
字数:21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为什么美国人喝巴氏消毒牛奶、大口吃转基因食品,而意大利人却恰恰相反?
  天气预报员说降水概率为30%,你觉得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年龄在35岁以上的准妈妈们一定要做唐氏筛查吗?
  乳腺X射线检查结果呈阳性,意味着肯定患乳腺癌了吗?
  简单的“经验法则”为什么是大众投资者战胜股市专家、优秀领导者打造优秀企业、人们选对终身伴侣的方法?
  格拉德威尔写作《引爆点》的灵感来源和理论依据,
  世界风险专家向我们揭示正确认知风险的智慧。
  《风险与好的决策》是继《黑天鹅》《信号与噪声》《反脆弱》之后,
  关于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测的“专业也是生动”的风险课!

内容简介

  在大数据和超级计算机时代,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预测未来,而且会比以往的预测更准确。但《风险与好的决策》一书作者、世界的风险专家吉仁泽,却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有力的比较分析表明,并不是掌握的信息越多,我们做出的决策越好,有时反而会更坏。他还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真相: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里,决策通常来自于简单的经验法则,即运用较少的信息,并相信你自己的直觉。
  我们真的可以抛开繁杂的数学运算、大数据,跟随自己的直觉并运用经验法则做决策吗?在《风险与好的决策》一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关于决策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事实证实了这一点,并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包括医生、律师、金融顾问和政府官员——对统计学和概率产生诸多误解和误读。错误的信息、风险厌恶的心理和脆弱性才是人类面对的风险。
  尽管人们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有种种错觉,但并不是毫无办法。卸去搜集过量信息的“包袱”,使用简单且有启发性的经验法则,即使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每个人依然能学会如何为自己的健康、财富、家庭、企业做出明智、自信的决策,而无须借助专家、超级计算机和水晶球。

作者简介

  格尔德·吉仁泽(Gerd Gigerenzer),社会心理学家,德国柏林马普所(Max Planck Institute)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并在世界各国讲授风险课,教人们正确地认知风险和进行风险沟通,听他讲课的人有小学生以及杰出的医生、银行家、企业家和政治家。获得多个奖项,包括1991年的“美国科学促进会行为科学研究奖”和德国2002年度“科学书籍奖”。
  他曾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和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精彩书评

  ★在变化不定的现实世界中,不确定性是决策必然面临的常态,因此,决策的过程并不仅仅是排除不确定性的过程,而是适当区分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与不确定性相伴而行的风险沟通的过程,《风险与好的决策》以简洁的风格,探讨了决策面临的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巴曙松 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体检有助于减少癌症发生率吗?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应该选择怎样的投资公司,或者索性化繁为简进行简单的资产配置?世界知名风险专家吉仁泽提供简明、实用的风险思维,上述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本书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应该多些敬畏,预测师不是上帝。
  ——叶檀,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
  
  ★所有不懂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人——顾客、推销员、学生、教授、医生、患者、律师及其客户、政治家、投票者、作家和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东西。
    ——《出版者周刊》
  
  ★格拉德威尔借鉴吉仁泽的研究写出了《引爆点》《眨眼之间》等书。吉仁泽清晰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直觉常常是正确的。
    ——《商业周刊》
  
  ★吉仁泽是德国柏林马普所人类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致力于研究人类应该如何运用无意识思维和经验法则做决策。他的关注点不在于冲动或其他反应,而在于找到能帮助人们做出选择的方法。
    ——《波士顿环球报》

目录

第一部分 风险与人的侥幸心理
第1章 愚蠢的“智人”
降水概率为30%,你会带伞出门吗? // 007
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有天壤之别 // 010
恐惧心理比恐怖袭击的杀伤力还大 // 014
面对风险,人们是否无计可施? // 019
21世纪的启蒙运动——练就认知风险的智慧 // 021
第2章 确定性是一种错觉
形形色色的确定性错觉 // 025
风险、不确定性和决策 // 030
已知风险:彩票中奖和核泄漏 // 033
经验法则的秘密和魔力 // 037
不要将风险和不确定性混为一谈 // 042
零风险错觉与艾滋病阳性诊断结果 // 044
火鸡的错觉与2008年金融危机 // 048
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 051
第3章 风险厌恶与防御性决策
每个人都会犯错,爱因斯坦也不例外 // 060
从不犯错的系统称不上是智慧的 // 061
我们需要积极的错误文化 // 066
退而求其次的防御性决策 // 073
疯狂的防御性医疗行为 // 076
医生推荐的治疗方案并不总是最优的 // 079
流程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吗? // 084
第4章  比起车祸,为什么我们更害怕鲨鱼?
社会模仿:害怕别人所害怕的事物 // 091
风险厌恶与文化有关还是与性格有关? // 099
生物性准备:对蜘蛛、蛇和黑暗的恐惧 // 100
自控力是对抗焦虑情绪的最佳利器 // 103

第二部分 正确感知风险的艺术
第5章 捂紧你自己的钱包
金融顾问是上帝还是黑猩猩? // 112
获得诺奖的投资组合模型为何不管用? // 119
爱因斯坦法则——少即是多 // 123
9%并不总是比1%多 // 125
我们应不应该信任金融顾问? // 129
被称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金融产品 // 131
避免你损失惨重的安全投资之道 // 132
第6章 卓越领导力的源泉——直觉
优秀的管理者会凭直觉做决策吗? // 138
直觉式决策和防御性决策,如何取舍? // 142
卓越领导者的“工具箱”里装着各种经验法则 // 147
简单法则和复杂方法的较量 // 151
后见之明与先见之明有天壤之别 // 153
领导力与性格特征无关 // 155
第7章 娱乐节目、老虎机和点餐
让我们做个交易:你选哪扇门? // 161
不是50%,而是只有1/3 // 168
拆穿赌场那些骗人的诡计和把戏 // 169
让生活更轻松惬意的经验法则 // 174
第8章 我们应不应该结婚生子?
如何找到对的结婚对象? // 186
关于择偶的数学法则和经验法则 // 189
男性和女性,谁的直觉更准? // 193
父母养育孩子的两难困境 // 195
追求浪漫爱情的风险 // 198
第9章 医生和患者都需要知道的事
为什么豪华酒店不喜欢自己的星级? // 205
一堂让160位医生受益匪浅的风险课 // 208
错误的检查结果对情绪的副作用 // 212
使用自然频率,人人都能看懂检查结果 // 214
准妈妈们要不要做唐氏筛查? // 217
医学院教育的失败之处 // 224
在医疗领域,少即是多法则行之有效 // 228
我们从哪里获取正确的医疗信息? // 234
第10章 把生命和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领先时间偏倚与过度诊断偏倚 // 240
让人们知道真相,远离过度医疗 // 244
医生们为何会将生存率与死亡率混为一谈? // 249
知名医疗机构的金钱游戏 // 253
对女性而言,乳腺癌筛查有必要做吗? // 256
粉红丝带与粉红糖果 // 261
人人都知道癌症筛查的利弊吗? // 264
预防是人类远离癌症的最佳方法 // 269
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能让你远离癌症 // 272
第11章  银行和疯牛病,哪种风险更值得我们警惕?
用简单法则构建更安全的世界 // 283
如何进行风险沟通才能避免引起恐慌? // 293

第三部分 人人都应该补修风险课
第12章 风险社会需要普及风险教育
从孩子到成年人,都应该掌握认知风险的技能 // 306
所有学校都应该秉持的两个教学原则 // 311
让孩子们拥有识别风险的能力 // 314
人人都能学会如何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 323

精彩书摘

  总有人能成为股神
  马克· 吐温在他写作的小说《傻瓜威尔逊》(Pudd’nhead Wilson)中,谈到了保证预测万无一失的秘诀,“10 月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还有7 月、1 月、9 月、4 月、11 月、5 月、3 月、6 月、12 月、8 月和2 月”。
  另外一种更微妙的方法是:坚持做预测,但不要留下记录。罗杰· 巴布森(Roger Babson)成功预测了1929 年的股市大崩盘,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多年来他一直都预测会有一次股市大崩盘。他的秘诀是,一直预测股市会下跌,直到最后预测成真,然后忘掉之前所有的错误预测。雷曼兄弟的分析师伊莱恩· 葛莎莉(Elaine Garzarelli)是第二个罗杰· 巴布森,她成功预测出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1987 年10 月12 日,她做出预测——“股市即将崩溃”,4 天后果然应验。媒体大肆宣传她是“黑色星期一大师”,她也因此成为华尔街薪酬最高的战略师。但这几乎是她最后一个成功的预测,此后,她预测股市走势的成功率很低,这让那些委托她投资的人备感痛苦和失望。
  这则故事说明,在成千上万的金融专家中,总有人的预测是正确的,即使一个破钟每天还会准确报时两次呢。但是,如果一个人连续多次预测成功会怎么样呢?假设1 万名投资经理的预测如同掷硬币一样,第一年,就会有5 000 人成功,5 000 人失败。在成功的这些人中,会有2 500 人在第二年继续保持成功。以此类推,第三年继续保持成功的会有1 250 人。简单计算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出,约有10 名投资专家可以连续10 年保持成功。我们很难不把这一惊人的结果归功于专家对股市独到深刻的了解。对此,纳西姆· 塔勒布说,“如果你这样认为,就被纯粹的随机性蒙骗了”。
  即使看到图5–1 和表5–1 中糟糕的股指和汇率预测,你可能仍然不愿相信信心满满的专家在预测方面的成功率和黑猩猩扔飞镖的成功率差不多。有两项研究表明,黑猩猩的表现甚至可能更好。在第一项研究中,由瑞典投资组合经理、证券经纪人和投资顾问组成的专家组,需要分别预测20 只蓝筹股的股价走势。研究人员一次给他们看两只股票,然后让他们选出30 年后表现更好的那只股票。另外一组是非专业人士,他们的任务与专家组相同。结果是,非专业人士组的正确率为50%,而专家组的正确率仅为40%。在
  其他专家和外行人中重复此项实验,结果完全一样。专家怎么会不如外行人呢?原因在于,专家似乎将预测建立在特定信息的基础上,却没有意识到信息的变化。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坚信自己具有出众的专业能力,失误会比外行人少,外行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那么,如果你是一位投资专业人士,却没有客户预测得准确,你还能成为金融专家吗?假设有1 万名投资专家,他们的预测成功率和上述研究中的瑞典专家一样。一年后,会有4 000 人预测成功,6 000 人失败。第二年,继续保持成功的专家有1 600 人。第五年,仍有100 人会继续保持成功。最后,有1 个人会连续10 年保持成功。简言之,在这样一大批能力欠缺的专家中总会有几个人脱颖而出。
  ……

前言/序言

  还记得笼罩冰岛的火山灰云团吗?还记得次贷危机吗?还记得疯牛病吗?每一次危机都会让我们焦虑不安。我们淡忘了这次危机,下一次危机又来了。遥想当时,很多人滞留在拥挤的机场,很多人遭受养老金不断缩水的严重打击,很多人不敢大口品尝美味的牛排。问题出现时,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为防止危机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开发更好的技术,制定更完善的法律,建立更强大的政府机构。以此类推,如何能够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机呢?答案是:更严格的监管与更多更优秀的理财顾问。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呢?答案是:建立国土安全部门,启用全身扫描仪,放弃更多的个人自由。如何解决卫生保健费用激增的问题呢?答案是:增税,合理化改革,发现更多的“标记基因”。
  但是,上述种种方法却没有包含“让人们正确地认知风险”这一条,这是有原因的。
  《经济学人》(Economist)曾刊文称,“人类容易犯错,懒惰,愚蠢,贪婪,脆弱”。有人说,我们缺乏理性,是冲动与欲望的奴隶,沉溺于美色、香烟和电子产品。二十几岁的年青一代开车时长时间打手机,殊不知这样会延滞他们的反应时间,使其像70 岁的老人一样迟钝。有1/5 的美国人认为自己属于薪资最高的那1%的人,还有很多其他人认为自己很快就会加入高薪者行列。银行家对人们投资理财的能力缺乏尊重。有些医生告诉我,他们的大多数患者都很愚钝,向他们讲述健康信息没有任何意义,甚至一开始他们就会曲解这些信息。所有这些都说明一点:用“智人”(智慧的人)来命名现代人是错误的。我们的基因出了问题。进化过程似乎用低劣的智力软件欺骗了我们,并让我们的大脑发生了连接错误。简言之,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被指导,就像小孩需要父母的教导一样。虽然我们身处21 世纪的高科技时代,但某种程度上家长式管理却是唯一可行的策略:关上门,让专家聚到一起,告诉公众什么才是对他们最有益的。
  这种宿命论的内容,你不会在本书中读到。我认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个人的愚笨,而在于整个社会都不知道风险为何物。
  读写能力是民主社会的文化公民的生命力所在。但是我们只知道读写还不够,能正确地认知风险才是我们在现代科技社会中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人类认知风险的能力不可或缺,正如我们的读写能力。没有认知风险的能力,你的健康和财富可能会被置于危险境地,你也可能会陷入不切实际的恐惧与幻想之中。也许有人认为,关于风险的基本知识已经在学校学过了,但是放眼中学、法学院、医学院等,却看不到传授这类知识的影子。因此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正确地认知风险的能力。
  认知风险并不仅仅指识别已知风险,还指识别未知与不可预测的风险。认知风险与规避风险截然不同。不冒险,就不会有创新与乐趣,勇气也会荡然无存。认知风险也不意味着不顾一切,铤而走险,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小心谨慎,人类可能早就灭绝了。
  你也许认为,有这么多咨询专家可以帮助你,何必多此一举呢?但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专家的意见可能是很危险的。很多医生、金融顾问以及其他风险专家自己都没有正确地认知风险,或者根本无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解释风险。更糟糕的是,其中不少人绝对不会给自己的家人同样的建议。所以,你别无选择,还是自己来吧。
  下面,我邀请你踏上一段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旅途,首先从天气预报以及被大雨淋成落汤鸡这一风险开始。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生活质量、构建积极心态和实现个人成长的书籍简介: 书名:心境的韧性:驾驭生活起伏的实用指南 作者:[此处留空,或代入一个虚构的作者名,例如:艾莉森·里德] 内容简介: 在生活的洪流中,我们时常被突如其来的挑战、无形的压力和内心的不确定性所裹挟。我们渴望的不仅仅是避开风暴,更是学会在风暴中保持平衡,甚至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心境的韧性:驾驭生活起伏的实用指南》并非一本讲述如何“永不犯错”的空洞理论集,而是一本深入浅出、充满实操性的工具箱,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强大的心理韧性,优化日常思维模式,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活出更从容、更有掌控感的人生。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真正的力量并非源于外部环境的完美,而是源于我们内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许多关于“成功学”的书籍往往聚焦于宏大的目标设定和激进的行动计划,但却常常忽略了支撑这一切的基石——我们处理情绪、管理预期和适应挫折的心态结构。本书将带你深入剖析人脑处理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机制,并提供一套经过验证的策略,让你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工作中的瓶颈、人际关系中的摩擦,以及生活中的意外变故。 第一部分:重塑你的内在地图——理解心智运作的底层逻辑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决定了我们如何在世界中行动。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引导读者审视自己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我们将探讨“确认偏误”如何悄无声息地限制我们的视野,以及“完美主义陷阱”如何成为进步的最大阻碍。 情绪的炼金术: 情绪并非敌人,而是信息载体。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和解读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并教授一套“情绪锚定技术”,帮助你在高压情境下迅速回归镇定中心。我们不提倡压抑,而是主张理解和转化。 叙事的力量: 每个人都在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你如何构建你的个人叙事,直接影响你的自我效能感。我们将介绍“重构法”,教你如何将过去的失败经验转化为有力的学习案例,从而赋予自己持续前进的动力。 认知负荷与专注力管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认知减负”策略,帮助你清理心智中的“缓存垃圾”,让你能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实现深度工作与深度生活。 第二部分:构建适应性的生活框架——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塑造 心境的韧性并非天生,而是通过日常的微小实践和刻意练习而形成的习惯。这一部分侧重于将理论转化为日常可执行的行动框架。 不确定性下的行动框架: 生活充满了变数,我们不可能事先预知每一种结果。本书提出了一种“最小可行步骤”原则,教你如何在目标模糊或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能迈出有意义的第一步。这关乎于接受不完美,但拒绝停滞不前。 建立你的“精神缓冲带”: 韧性不是单次爆发的能量,而是持续的耐力。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规律性的自我关怀实践(如:边界设定、高质量休息的规划)来建立一个坚固的心理缓冲系统,确保你在遭遇冲击后能够更快地反弹。这部分内容详述了如何设定健康的“不”的权限,保护自己的时间与能量。 从比较到贡献: 社交媒体时代,不自觉的社会比较是侵蚀幸福感的隐形杀手。本书深入分析了“向上比较”的陷阱,并提供了一套转向“内在价值驱动”的练习,让你将焦点从“我缺少什么”转移到“我能提供什么”,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感。 第三部分:连接与深化——在关系中实现共同成长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的心境和韧性总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考验和强化。《心境的韧性》也关注了如何在复杂的人际网络中维持自我健康和促进积极连接。 同理心与自我界限的平衡艺术: 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是高情商的表现,但过度投入则会耗尽自我。本书提供了清晰的指南,教你如何在保持真诚共情的同时,毫不含糊地划定和维护个人界限,实现“既连接又独立”的健康关系模式。 建设性冲突的处理: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也可以是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将介绍一套“非暴力沟通”的进阶技巧,专门用于处理那些难以开口的敏感话题,将潜在的对抗转化为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契机。 培养你的支持系统: 韧性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本书最后强调了识别和维护高质量支持系统的关键性,以及如何成为他人可靠的“精神支柱”,形成一种互助共赢的社群力量。 谁应该阅读本书? 如果你厌倦了那些承诺立竿见影却无法持久的“速成秘籍”;如果你正在努力平衡事业的抱负与内心的平静;如果你深知自己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但不知如何突破那些无形的心理障碍;那么,《心境的韧性》将成为你案头必备的伙伴。它不是一个快速修复的补丁,而是一份帮助你精装修自己内在世界的蓝图。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应用书中的工具,你将能够更清晰地洞察自我,更灵活地应对变化,最终,以一种更加坚定和有力的姿态,去驾驭属于你自己的生活航线。 本书承诺: 你不会找到一个让你逃避困难的捷径,但你会获得一套科学且充满人情味的方法论,让你有能力穿过任何困难,抵达更广阔的境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为“硬核”却又最“实用”的一本。它彻底改变了我对“风险”的理解,让我不再将其视为敌人,而是将其看作是创新和成长的催化剂。《风险与好的决策》的作者,显然是一位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专家,他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拆解了复杂决策背后的逻辑。我从书中学习到了如何识别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隐性风险”,以及如何评估那些看似渺茫却可能造成巨大损失的“黑天鹅事件”。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心理学在决策中的作用,比如“锚定效应”和“损失规避”,这些细微的心理因素,往往是我们做出错误决策的罪魁祸首。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获得了一副“决策显微镜”,能够看清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不犯错”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抓住机遇”的宝典。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风险与好的决策》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又是市面上常见的那些“成功学”或者“管理学”的泛泛之谈。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笔触深深吸引了。他用一种极其平实却又洞察力十足的语言,将“风险”这个看似宏大而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书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作者对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他并没有回避这些难题,而是教我们如何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出相对最优的决策。我特别欣赏作者提出的“情景规划”方法,它让我意识到,与其去预测未来,不如去准备多种可能性,并针对每种可能性制定应对策略。这就像是在航行中,不仅要看清眼前的航道,还要提前规划好应对风浪的预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给了我理论上的指导,更给了我实践上的方法。它让我不再惧怕未知,而是学会了如何带着敬畏之心,去探索未知,并从中创造价值。

评分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在决策方面比较“谨慎”的人,但读完《风险与好的决策》后,我才意识到,我的“谨慎”很多时候是一种“僵化”和“畏缩”。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告诉我,真正的“好的决策”并非是完全规避风险,而是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作者并没有用枯燥的理论来压迫读者,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示了不同人物在面对风险时的不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最终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概率思维”和“认知偏差”的探讨。它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常常会受到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判断。理解了这些偏差,我就能更好地识别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思维模式,做出更客观、更明智的决策。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给自己进行一次“思维的体检”,找出那些阻碍我做出优秀决策的“毛病”,并学会如何去“治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风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提升个人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的心灵指南。

评分

这本书简直颠覆了我对“风险”这个词的认知!以往我对风险的印象总是停留在负面、需要规避的层面,但《风险与好的决策》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风险,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风险的本质,它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伴随任何有价值决策的潜在因素。书中运用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看到了那些看似“大胆”的决策背后,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给出“万能公式”,而是强调了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判断的重要性。他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如何将风险转化为可控的因素,甚至是一种竞争优势。这种“拥抱风险”而非“恐惧风险”的态度,让我摆脱了过去那种“求稳怕输”的心理束缚,变得更加勇于尝试和探索。书中对决策过程的细致拆解,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做出糟糕的决策,并非因为我们不了解风险,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掌握“决策”这门艺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字里行间充满了智慧和启发,让我忍不住想要反复阅读,并将其中的理念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评分

在读《风险与好的决策》之前,我常常觉得自己在面对重要选择时,总有一种“棋差一着”的感觉。这本书就像给我注入了一针“决策强心剂”,让我茅塞顿开。作者的分析非常细腻,他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为什么这么做”。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机会成本”和“学习曲线”的探讨。这些概念看似抽象,但作者却通过生动的比喻,让我深刻理解了它们在实际决策中的重要性。他教我如何权衡不同的选择,如何评估每一个决策背后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得失。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参加一个高级决策工作坊,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好的决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扎实的掌握。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更加系统化、更加理性的决策框架,让我不再被情绪左右,而是能够更加冷静、更加自信地做出每一个选择。

评分

全五星好评!!

评分

不错的书,就是语言表达有点绕,翻译水平有待加强。

评分

慢慢学习

评分

做牛掰的大神们,你们要看看

评分

很薄的书,精装太贵了

评分

这本书正是我想要的,而且内容非常详实,纸张也好,是正品。

评分

内容不错内容不错内容不错内容不错

评分

我们真的可以抛开繁杂的数学运算、大数据,跟随自己的直觉并运用经验法则做决策吗?在《风险与好的决策》一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关于决策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事实证实了这一点,并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包括医生、律师、金融顾问和政府官员——对统计学和概率产生诸多误解和误读。错误的信息、风险厌恶的心理和脆弱性才是人类面对的最大风险。

评分

非常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