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力求實現以下兩個目標:
●使讀者深刻理解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
●提高讀者在工程設計中應用現行規範的能力。
《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已按照2008版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AC1318M-08)進行更新:修訂瞭細長柱和抗震設計方法,其中細長柱的設計方法有
所簡化,抗震設計增加瞭重要內容;增加瞭雙嚮闆的抗衝切錨栓設計內容和鋼筋的機械錨固方法:引入瞭美國公路橋梁設計規範2008修訂版中基於改進壓力場法的構件抗剪設計內容。
《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具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給齣瞭闆的深入分析思路;二是結構分析的相關章節闡述瞭結構構件的設計指導方法、詳細設計步驟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初步設計,強化設計過程理解,指導學生和工程師掌握日益詳實的現行規範設計方法。
內容簡介
《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不僅涵蓋瞭混凝土受彎、受剪、受扭和軸心受力構件的基本力學性能和設計方法,而且提供瞭多種結構的設計方法,還給齣瞭闆的深入分析思路,地基、基礎和擋土牆等的設計方法,以及非常重要的節點設計方法。受彎構件設計一章,擴充瞭材料性能和設計例題。更新瞭結構抗震設計相關內容,並簡要介紹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指導美國多個州的設計,同時也是世界多國的模式規範,其2008版有很多顯著變化:修訂瞭細長柱和抗震設計方法,與上一輪規範相比,細長柱的設計方法有所簡化,而抗震設計增加瞭重要內容;增加瞭雙嚮闆抗衝切錨栓設計內容和鋼筋的機械錨固方法。
《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除按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2008版更新內容之外,還引入瞭美國公路橋梁設計規範2008修訂版中基於改進壓力場法的構件抗剪設計內容。
對闆設計進行全麵深入分析是《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的一個顯著特徵。在闆的設計與分析一章,除闆常規塑性設計方法外,還論述瞭包含抗衝切錨栓設計在內的單嚮闆、雙嚮闆和柱支承闆設計方法。基於塑性鉸綫的闆承載力分析和基於條帶法的闆設計,均對新型結構的設計具有特彆的價值。
關於結構分析的相關章節是該書另一特色,包括荷載效應組閤、彎矩和剪力包絡圖的闡述、重力荷載和水平荷載下結構構件的設計指導方法及鋼筋混凝土結構初步設計。
當前設計多采用通用、商用或個人特彆編製的計算軟件完成。該書給齣瞭結構構件設計的詳細步驟,強化設計過程理解,指導學生和工程師掌握日益詳實的現行規範設計方法。一旦掌握這些方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將設計步驟轉換為計算程序以輔助結構設計。廣泛應用的商業程序的相關內容可見該書所列參考文獻。
《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適用於一至兩學期的鋼筋混凝土設計課程。受學時限製,第一學期可主要講授以下基本章節(可能在大學第四年講授):第1章緒論,第2章材料,第3章受彎構件正截麵受力分析與設計,第4章受彎構件斜截麵受力分析與設計,第5章黏結、錨固及延伸長度,第6章混凝土構件的使用性能,第8章短柱,第13章前4節中關於單嚮闆和雙嚮闆的內容。未必有足夠的學時講授第12章框架分析和第18章結構體係分析,但這部分內容與前麵部分內容一起,可作為學生課外自學的內容。根據作者的經驗,課外自學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
1.2 結構形式
1.3 荷載
1.4 適用性、強度和結構安全
1.5 設計原則
1.6 設計規範和標準
1.7 ACI規範對結構安全性的規定
1.8 鋼筋混凝土結構受力性能的基本假定
1.9 軸心受力構件的性能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2章 材料
2.1 引言
2.2 水泥
2.3 骨料
2.4 混凝土配閤比
2.5 運輸、澆築、振搗和養護
2.6 質量控製
2.7 添加劑
2.8 混凝土受壓性能
2.9 混凝土受拉性能
2.10 多軸應力下混凝土的強度
2.11 混凝土收縮和溫度效應
2.12 高強混凝土
2.13 混凝土中的鋼筋
2.14 普通鋼筋
2.15 焊接鋼筋網片
2.16 預應力鋼筋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3章 受彎構件正截麵受力分析與設計
3.1 引言
3.2 勻質材料梁受彎性能
3.3 鋼筋混凝土梁受彎性能
3.4 單筋矩形截麵梁設計
3.5 輔助設計
3.6 構造要求
3.7 雙筋矩形截麵
3.8 T形截麵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4章 受彎構件斜截麵受力分析與設計
4.1 引言
4.2 勻質材料彈性梁抗剪性能
4.3 無腹筋梁抗剪性能
4.4 有腹筋梁抗剪性能
4.5 美國ACI規範中抗剪承載力計算
4.6 軸力對抗剪承載力的影響
4.7 變截麵梁抗剪承載力
4.8 基於桁架模型的抗剪承載力設計方法
4.9 基於剪切一摩擦理論的抗剪承載力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
思考題
第5章 黏結、錨固及延伸長度
5.1 彎麯黏結的基本概念
5.2 黏結強度和延伸長度
5.3 美國ACI規範中受拉鋼筋延伸長度
5.4 帶彎鈎受拉鋼筋的錨固
5.5 帶錨固端頭的受拉鋼筋錨固
5.6 對箍筋的錨固要求
5.7 焊接鋼筋網片
5.8 受壓鋼筋錨固長度
5.9 鋼筋束
……
第6章 混凝土構件的使用性能
第7章 混凝土受扭構件的分析與設計
第8章 短柱
第9章 長柱
第10章 壓杆一拉杆模型
第11章 鋼筋混凝土節點設計
第12章 超靜定梁和框架的分析
第13章 闆的分析與設計
第14章 闆的塑性鉸綫法
第15章 闆的條帶法
第16章 基礎與地基
第17章 擋土牆
第18章 混凝土建築體係
第19章 預應力混凝土
第20章 抗震設計
附錄A輔助設計
附錄B國際單位製轉換係數:由英製單位轉換為國際製單位
索引
前言/序言
《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一座通往現代建築基石的橋梁 現代城市的壯麗輪廓,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橫跨江河的宏偉橋梁,以及承載無數生命與夢想的居住空間,其根基無一不紮根於堅固的混凝土結構。而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則是一門融閤瞭科學嚴謹、工程智慧與藝術創意的復雜學問。它不僅要求工程師深刻理解材料的力學性能,洞察結構在各種荷載下的行為,更需要具備預見性,以確保建築物的安全、穩定與持久。 《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並非一本孤立的技術手冊,而是“國外土木工程精品叢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旨在為讀者,無論是初涉土木工程領域的學子,還是希望係統梳理和深化混凝土結構設計知識的業內人士,搭建一座堅實的學習橋梁。本書的核心在於其“導讀”的定位,這意味著它將帶領讀者循序漸進地認識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全貌,從最基礎的理論概念,到核心的計算方法,再到實踐中的關鍵考量,都給予清晰的闡釋和引導,而非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和繁瑣的細節。 理論的基石:材料的智慧與力學的規律 混凝土結構設計的起點,是對混凝土這一神奇材料的深刻理解。本書的首要任務,便是深入剖析混凝土的物理與力學特性。它將細緻地介紹水泥、骨料、水等主要組分的作用,以及不同配閤比如何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讀者將瞭解到,混凝土並非一種均質的材料,其內部微觀結構的細微差異,會直接映射到宏觀的結構錶現。書中將涵蓋混凝土的軸心受壓、抗拉強度,以及在不同應力狀態下的變形特性,為後續的結構分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同時,本書將係統闡述材料力學的基本原理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應力、應變、彈性模量、泊鬆比等基本概念將被清晰地定義和解釋,並深入探討這些力學參量如何影響混凝土構件的受力行為。讀者將學習到,如何通過理論模型來預測混凝土在承受彎矩、剪力、扭矩等復雜荷載作用時的應力分布和變形情況。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構成瞭所有結構設計計算的邏輯起點,是理解為何需要特定設計方法的關鍵。 核心的設計方法:從承載能力到變形控製 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核心目標在於確保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正常使用功能。本書將詳細介紹當前國際主流的混凝土結構設計方法。它將重點闡釋極限狀態設計法,即以極限承載能力(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為基本原則的分析框架。 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方麵,本書將著重講解如何通過驗算混凝土構件的抗彎、抗剪、抗扭和軸心受壓承載能力來確保結構在最不利荷載組閤下不會發生破壞。這包括對配筋量的計算,鋼筋與混凝土的協同工作機製,以及各種構件(如梁、柱、闆、牆)的典型破壞模式分析。本書將深入探討受彎構件的正截麵受彎承載能力計算,包括單筋和雙筋矩形截麵梁的計算方法,以及T形截麵梁的受力特點。對於受剪構件,則會詳細介紹剪力牆、梁的抗剪承載力計算,以及箍筋的作用。 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方麵,本書將引導讀者關注結構的變形和裂縫控製。它將解釋為什麼過度的變形和裂縫會影響建築物的正常使用和美觀,並介紹相應的驗算方法。讀者將學習到如何控製撓度,避免梁、闆齣現過大的下垂;如何控製裂縫寬度,保證構件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這部分內容直接關係到建築物的實際使用體驗和長期價值,是現代結構設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構件的精細化分析:從梁、闆到柱、牆 混凝土結構由各種不同類型的構件組成,每個構件都有其獨特的受力特性和設計考量。《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將針對幾種最基礎和最常見的混凝土構件進行詳細的設計方法介紹: 梁(Beams): 作為承受彎矩和剪力的主要構件,本書將深入探討各種梁的類型,如連續梁、懸臂梁、T形梁等。計算方法將涵蓋配筋設計、抗剪設計以及必要的抗扭設計。同時,將詳細介紹不同邊界條件和荷載分布對梁內力分布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受力情況優化配筋方案。 闆(Slabs): 用於樓麵、屋麵和基礎的闆,承受彎矩和剪力。本書將介紹單嚮闆和雙嚮闆的設計方法,包括闆的受力分析,以及闆的配筋原則。讀者將學習如何根據跨度、荷載和支承條件,確定闆的厚度和鋼筋的配置,以滿足承載能力和變形控製的要求。 柱(Columns): 承受軸嚮壓力和彎矩的竪嚮構件,是結構垂直支撐體係的關鍵。本書將詳細介紹短柱和長柱的設計方法,包括軸心受壓柱和偏心受壓柱的計算。長柱的穩定性問題將得到重點討論,以及如何通過增加箍筋、調整截麵尺寸等措施來提高柱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 牆(Walls): 包括承重牆、剪力牆等。本書將重點闡述剪力牆的設計,這是抵抗水平力(如風荷載、地震力)的重要構件。讀者將學習剪力牆的受力特點,包括其作為懸臂梁或剪切梁的行為,以及如何進行配筋設計以滿足抗剪和抗彎要求。 工程實踐的視野:連接理論與現實的橋梁 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工程,還需要具備工程實踐的視野。《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並非止步於純粹的理論推導,它將引導讀者思考設計中的實際問題。 荷載的選取與組閤: 真實工程中的結構需要承受各種各樣的荷載,包括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等。本書將介紹這些荷載的分類,以及如何根據相關規範選取和組閤荷載,以確定最不利的受力情況。 規範的遵循: 混凝土結構設計必須嚴格遵循國傢和國際相關的設計規範。本書將提及主流設計規範的地位和作用,並為讀者提供理解和應用這些規範的框架。雖然本書並非直接照搬規範條文,但它會解釋規範背後所依據的科學原理,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施工的考量: 優秀的結構設計不僅要考慮理論上的可行性,還要兼顧施工的便捷性和經濟性。本書將提及一些在設計中需要考慮的施工因素,例如配筋的密集度、混凝土澆築的可行性等,引導讀者形成“施工導嚮”的設計思維。 耐久性與可持續性: 現代土木工程越來越重視結構的耐久性和可持續性。本書將提及影響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因素,如環境腐蝕、凍融循環等,並介紹一些旨在提高結構耐久性的設計策略。 總結:開啓專業探索之旅的門戶 《混凝土結構設計(Volume 1 導讀版)》以其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述和循序漸進的編排,為讀者打開瞭一扇通往混凝土結構設計專業領域的大門。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精心設計的學習指南,旨在幫助讀者掌握最核心的理論知識、最實用的設計方法,並培養分析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逐步建立起對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全麵認知,為將來更深入地學習和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無論是希望深入研究混凝土結構理論的學術新人,還是尋求係統提升實踐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本書都將是他們專業探索之旅中不可或缺的起點和良伴。它所承載的,是對工程安全與社會發展的莊重承諾,是對人類居住環境的持續優化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