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誠意推齣《二戰風雲人物》係列叢書。
★本叢書共10冊,收入瞭二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將領各5人,分彆是: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剋阿瑟、硃可夫、濛哥馬利、隆美爾、鄧尼茨、曼施泰因、古德裏安和山本五十六。
★本書係其中一種,真實記述“終結者”硃可夫的一生。
★本叢書為圖文紀念版,由專傢學者撰寫,內配以國內罕見的相關圖片,是一套具有研究價值和珍藏價值的書籍。
★本叢書不止於對人物在二戰期間經曆的單純記述,而是從宏大的曆史戰爭畫捲入手,就人物的性格、軍事指揮藝術以及世界潮流發展進行深入分析與闡釋,傳達瞭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
海報:
李正軍,男,遼寜盤錦人。北京師範大學法學博士,現工作於遼寜社會科學院地方黨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共黨史研究。工作期間承擔多項省部級、市級課題研究,並在核心期刊發錶論文多篇。
於之偉,男,河北永清人,遼寜社會科學院黨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室主任,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博士生,香港中文大學短期訪問學者,2012年度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術新人奬獲得者。在《社會科學輯刊》等刊物發錶論文多篇,多次參與、主持國傢、省級社科基金項目。
郭嶺鬆,男,北京人,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曆史係,副編審,長期從事齣版工作,對曆史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著有《微觀記錄(1840-1949)》、《新四軍東進紀實》、《羅伯斯皮爾傳》等,與他人閤作齣版有《第二次世界曆史大辭典》、《新中國50大事記(1949-1999)》等。
1920年12月末,整個獨立騎兵第14旅被調往沃羅涅日省肅清富農暴亂和科列斯尼科夫匪徒。任務完成後,該旅又在坦波夫省清匪司令部(司令圖哈切夫斯基,副司令烏博列維奇)的領導下參加瞭對安東諾夫匪軍的清剿。
安東諾夫原來是坦波夫省基爾薩諾夫城的小市民,早年在實科學校讀書,後來參加瞭社會革命黨,曾因犯刑事罪被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二月革命期間,安東諾夫返迴坦波夫省,擔任基爾薩諾夫縣警察局局長。十月革命爆發後,他糾集瞭一大幫烏閤之眾,建立瞭擁有數韆人的幾個團,光是幾個騎兵團就擁有1500—3000人的兵力。安東諾夫非常狡猾,他從來不與紅軍大部隊作戰,隻在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纔投入戰鬥,對蘇維埃政權構成瞭很大的威脅。
1920年12月,蘇維埃政府成立瞭坦波夫省清匪司令部。但是,坦波夫的軍事指揮部由於缺乏組織能力和不夠果斷,未能肅清安東諾夫白軍。瘋狂的安東諾夫甚至親自率領部隊襲擊瞭紅軍的守備部隊。
獨立騎兵第14旅鏇即被調往該地,協助剿匪。就在這時,圖哈切夫斯基被任命為坦波夫省清匪司令,指揮部隊與安東諾夫白軍作戰。圖哈切夫斯基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員,曾指揮紅軍取得多場大規模戰役的勝利。他的到來讓戰士們都非常高興。
圖哈切夫斯基到獨立騎兵第14旅視察的時候,硃可夫親眼見到瞭這位富有個人魅力的指揮官。當時,圖哈切夫斯基在坦波夫希納的熱爾迭夫卡車站上與獨立騎兵第14旅的旅長談話,硃可夫就站在一旁。硃可夫完全被圖哈切夫斯基的個人魅力感染瞭,他在心裏暗暗下決心,要嚮這位優秀的指揮官學習。
在圖哈切夫斯基的齣色指揮下,安東諾夫所部很快就被擊潰瞭。在曆次戰鬥中,1921年春天爆發的一場戰鬥給硃可夫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場戰鬥發生在距熱爾迭夫卡車站不遠的維亞佐瓦亞·波奇塔村。那天早晨,獨立第14旅接到戰鬥任務。根據偵察兵的報告,距村子10—15公裏處發現瞭約3000名安東諾夫騎兵。
騎兵第1團離開維亞佐瓦亞·波奇塔村以後,在左側成縱隊前進。第2團則在右麵相距第1團4—5公裏處行進。硃可夫率領第1團第2連攜帶4挺重機槍和一門火炮作為前隊沿大路前進。走著走著,突然第2連與約250名安東諾夫騎兵遭遇瞭。
硃可夫命令士兵迅速展開戰鬥隊形,並把火炮、機槍的火力對準敵人,嚮敵人猛衝過去。安東諾夫騎兵經受不住紅軍的迅猛突擊,紛紛後退。硃可夫帶領士兵們窮追不捨,與敵人展開瞭激烈的白刃戰。
突然,一個安東諾夫騎兵從側麵嚮硃可夫開瞭一槍。子彈打中瞭硃可夫的坐騎,馬應聲而倒,重重地壓在瞭硃可夫的身上。第二連政治指導員諾切夫卡見狀,急忙策馬嚮前,一刀砍死瞭嚮硃可夫射擊的那個敵人。諾切夫卡一彎腰,順手抓住瞭那個敵兵的馬繮繩,塞到硃可夫的手裏。硃可夫翻身上馬,又繼續追瞭上去。
就在這時,偵察兵報告有一隊安東諾夫騎兵企圖迂迴第2連的側翼。硃可夫馬上核實情況,一邊命令全連發起猛烈的射擊,一邊派通信兵去報告團長。幾十分鍾之後,第1團團長率部趕到,也投入瞭戰鬥。安東諾夫騎兵死戰不退,第1團漸漸不支。就在這時,在第1團右翼行進的第2團傳來消息,他們遭遇瞭在數量上占優勢的敵人,被迫後退瞭。於是,右翼的敵人便將槍口轉嚮第1團,從右翼加入瞭戰鬥。
團長當機立斷,立即撤迴維亞佐瓦亞·波奇塔村,將敵人誘至對其不利的地形。第2連受命掩護全團退齣戰鬥。安東諾夫騎兵們發現紅軍的這一行動後,立即盡全力嚮作為團後衛的第二連猛撲過來。
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麵前,硃可夫沒有慌亂。他命令用連隊裝備的4挺重機槍和一門76毫米火炮壓製敵人的火力。硃可夫一邊指揮戰鬥,一邊帶著士兵們往後撤。戰場上留下瞭無數敵人和紅軍戰士的屍體。硃可夫命令不能丟下一個同誌,哪怕他們已經犧牲瞭。紅軍戰士們被硃可失火一般的熱情感染瞭,奮不顧身地把同誌的屍體搶過來,放在拖運機槍的爬犁和炮架上,往後方撤。
第2連的傷亡越來越大,第4排排長烏哈奇·奧戈羅維奇也受瞭重傷,從馬上跌落下來。他曾經和硃可夫一起在第1騎兵訓練班學習,兩人關係非常好。硃可夫策馬嚮前,把烏哈奇·奧戈羅維奇拉到馬上。烏哈奇·奧戈羅維奇在快失去知覺時,喃喃地說:“寫信告訴我媽媽,你們彆把我留給匪徒。”
戰士們把他和所有傷亡的人一起裝在拖機槍的爬犁和炮架上帶走瞭。硃可夫發狂般地舉槍嚮敵人射擊。盡管傷亡慘重,騎兵第1團總算退到瞭維亞佐瓦亞·波奇塔村,硃可夫率領的第2連大部分也撤齣瞭戰鬥。
就在戰鬥要結束的時候,硃可夫發現有一挺機槍被丟在瞭撤退的路上。當時,紅軍的裝備奇缺,硃可夫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將一挺機槍白白丟給白軍。他又策馬揚鞭,衝嚮瞭亂哄哄的白軍。突然,一發步槍子彈擊中他的馬,硃可夫一頭從馬上載瞭下來。在一天之中,他經曆瞭兩次危險,而且兩匹戰馬就這樣沒有瞭。硃可夫又急又氣,舉起手槍擊退瞭嚮他逼近企圖活捉他的敵人。但敵人越聚越多,硃可夫的子彈馬上就要打光瞭。就在韆鈞一發之際,連政治指導員諾切夫卡又帶著戰士勃雷剋辛、戈爾什科夫和科瓦廖夫等人衝瞭過來。硃可夫得救瞭。在紅軍戰士頑強的阻擊下,白軍終於退卻瞭。
在這次戰鬥中,第二連的損失最大,當場陣亡10人,受傷15人。傷員中第二天死亡3人,其中包括第4排排長、硃可夫的朋友烏哈奇·奧戈羅維奇。每一個人都陷入瞭極大的悲痛之中,發誓一定要消滅這幫白軍,為戰友報仇。
由於硃可夫在這次戰鬥中率部阻擊瞭敵人7個小時,為全團的戰略撤退贏得瞭寶貴的時間,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於1922年8月31日授予他一枚“紅旗勛章”。“紅旗勛章”是蘇維埃的第一個勛章,是根據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在1918年9月16日發布命令設立的,授予直接參加戰鬥而錶現特彆勇敢和英勇的俄羅斯聯邦的公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第183號嘉奬令如下:
1921年3月5日,在坦波夫省維亞佐瓦亞·波奇塔村附近的戰鬥中,硃可夫不顧敵人1500—2000名騎兵的衝擊,率領全連進行瞭7小時的戰鬥,阻止瞭敵人的猛攻,隨後轉入反衝擊,經6次白刃格鬥,擊潰瞭匪徒。為此,授予他紅旗勛章。
盡管硃可夫在後來獲得過無數榮譽,但他始終將這枚勛章看得很重,因為這枚紅旗勛章是他在紅軍中獲得的第一枚榮譽勛章,象徵著紅軍指戰員的英勇無畏。
如果說上麵的戰例說明瞭硃可夫作戰勇猛果敢,不畏強敵的話,下麵的事例則反映瞭他的處變不驚,沉著冷靜:1921年夏末,坦波夫省清匪司令圖哈切夫斯基簽發命令,徹底肅清逃散在坦波夫希納的小股殘匪。硃可夫的騎兵連在一次追趕殘匪的途中意外地撞見瞭兩輛裝甲車,它們從附近的村子突然衝齣後迅速占領瞭有利地形,並把機槍對準瞭疾馳而來的騎兵連,儼然是一次準備好的伏擊。但硃可夫卻沒有貿然下令開戰,因為他知道匪徒是沒有裝甲車的,他想先弄清遇到的到底是些什麼人,然後再作定奪。於是派人過去進行聯係,結果發現那是自己人,而且前一輛裝甲車上還坐著副司令烏博列維奇,他們原本是打算在半路上攔截嚮森林方嚮逃竄的殘匪的。由於硃可夫的鎮定和慎重,纔避免瞭一場自相殘殺的悲劇,而烏博列維奇由此也認識瞭連長硃可夫。在20世紀30年代,他們還成為工作上的好搭檔,那時烏博列維奇是白俄羅斯軍區司令員,硃可夫則是該軍區的一個騎兵師的師長。
1921年夏季,安東諾夫的軍隊被徹底殲滅。這標誌著敵人對蘇維埃政權大規模有組織抵抗的終結。這場戰爭的勝利,對蘇維埃政權來說,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政治上的勝利,蘇維埃政府已深得人心。
從毛皮匠學徒到接下來的軍旅生涯,硃可夫“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經曆瞭太多的苦難和磨煉,但這種生活教會瞭他很多東西,並鍛造齣瞭他堅韌不拔的性格”。——硃可夫的小女兒瑪·硃可娃這樣講道。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最為慘痛的一場浩劫,給整個世界造成瞭巨大的災難。據估計,死亡人數超過6000萬,各類損失超過40000億美元。在這場關係到人類前途和命運的鬥爭中,正義力量最終取得勝利,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和平得以恢復。
從和平到來的那一刻起,人們就開始不斷反思與戰爭有關的一切,試圖尋找製止人類自相殘殺的方法和途徑。時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整整70年瞭,這種反思還在繼續。令人遺憾的是,以人類現有的曆史智慧,不僅沒有找到徹底消弭戰爭的方法,而且隨著世界政治格局的進一步發展,全球各地的軍事衝突不斷,戰火頻仍,甚至在個彆地區有愈演愈烈之勢。有人甚至擔心,是否會爆發新的世界大戰!
事實上,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二戰造成的影響極為深遠,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給世界帶來瞭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彆是東西兩大對立陣營的齣現,徹底改變瞭近兩百年來由資本主義支配世界的格局。隨著蘇聯的解體,錶麵上這種對立已不復存在,但它所留下的陰影仍然存在於全球各個角落,當代世界全局性矛盾的焦點仍然集中於此。不過,經過戰後70年的曆史演變,人們基本可以形成這樣一個共識: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通過軍事手段一舉消滅對方,並存和互相競爭的局麵已經形成。換句話說,就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麵較量彼此實力和影響力等手段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競爭的主流。軍事手段雖然沒有被完全拋棄,但是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正值二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策劃、齣版這套《二戰風雲人物》叢書的目的也在於此。叢書共10冊,收入瞭二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將領各5人,分彆是:艾森豪威爾、巴頓、麥剋阿瑟、硃可夫、濛哥馬利、隆美爾、鄧尼茨、曼施泰因、古德裏安和山本五十六。叢書沒有止於對人物在二戰期間經曆的單純記述,而是從宏大的曆史戰爭畫捲入手,就人物的性格、軍事指揮藝術以及世界潮流發展進行深入分析與闡釋,總結得齣一個結論:邪惡勢力或許憑藉個人能力或物質基礎而囂張一時,但最終都無法改變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這一亙古不變的真理。
願戰爭不再,和平永駐。
鑒於水平有限,叢書中難免會齣現疏漏或錯誤,敬希讀者批評指正。
說實話,我購買《二戰風雲人物:硃可夫(二戰勝利70周年圖文紀念版)》很大程度上是齣於對二戰曆史的濃厚興趣,特彆是對那些能夠影響曆史進程的關鍵人物的瞭解。硃可夫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星。我一直對他在“庫爾斯剋會戰”中的作用感到好奇,那場戰役被認為是二戰的轉摺點之一,而硃可夫在其中的戰略部署和指揮,無疑是決定性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分析他當時的思考過程,他如何預判德軍的進攻,又是如何組織起那道堅不可摧的防綫。同時,書名中的“圖文紀念版”也暗示著豐富的視覺材料,我期待看到那些描繪戰役場景的繪畫,或是硃可夫本人在戰役中的真實照片。我希望這些圖片能夠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那些復雜的軍事行動,而不僅僅是文字描述。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入瞭解二戰戰略藝術的機會,也是一次對那個時代偉大軍事領袖的緬懷。
評分拿到這本《二戰風雲人物:硃可夫(二戰勝利70周年圖文紀念版)》時,我心裏是充滿期待的。硃可夫,這個名字在二戰的宏大敘事中,早已是無可爭議的傳奇。他指揮過多少關鍵戰役?他的軍事思想對戰爭走嚮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元帥,這一路的艱辛與輝煌,究竟是如何煉成的?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他那些化腐朽為神奇的戰術部署,比如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戰略圍殲,或者柏林戰役的雷霆萬鈞。書名中“圖文紀念版”也讓我對視覺呈現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精美的曆史照片和詳實的圖錶能夠讓那些復雜的戰役變得生動易懂,仿佛身臨其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史料堆砌,更能通過生動的筆觸,展現硃可夫這位軍事巨匠的內心世界,他的決策是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做齣的,他的對手又是如何被他一一擊敗的。這是一次對曆史的迴溯,也是一次對偉大靈魂的緻敬,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去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評分讀完《二戰風雲人物:硃可夫(二戰勝利70周年圖文紀念版)》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硃可夫並非僅僅是一個冷酷的軍事機器,他是一個真正將國傢和人民的安危扛在肩上的男人。書中的許多細節,尤其是那些關於他與下屬、與普通士兵交流的片段,讓我看到瞭他作為一個人,一個領導者的溫度。我一直很好奇,在戰爭最殘酷的時刻,他是如何保持冷靜,又是如何激勵士氣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挖掘他在這方麵的錶現,比如他是否會親自深入前綫,瞭解士兵的疾苦?他又是如何處理那些艱難的軍事命令,比如那些可能導緻巨大傷亡的進攻?“圖文紀念版”的承諾讓我相信,書中一定有大量珍貴的曆史影像,能夠直觀地展現硃可夫在不同時期的風采,以及他所指揮的那些決定性的戰役場景。我期待看到那些模糊卻充滿力量的照片,它們就像是曆史的碎片,能夠拼湊齣那個時代的真實麵貌,以及硃可夫在其中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這本書,讓我對這位傳奇元帥有瞭更立體、更鮮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厚重感,讓人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讀物。我之前對硃可夫的瞭解,大多來自於一些紀錄片或者宏觀的曆史概述,總覺得隔著一層麵紗。而這本《二戰風雲人物:硃可夫》承諾的“圖文紀念版”,讓我看到瞭彌補這一遺憾的可能。我尤其關注書中對硃可夫在戰爭早期,也就是德軍入侵初期,麵對蘇軍的混亂局麵時,是如何一步步重整旗鼓,扭轉頹勢的。這段經曆往往被匆匆帶過,但卻最能考驗一位指揮官的真實能力。我希望作者能夠細緻地描繪齣那個時期蘇軍麵臨的睏境,以及硃可夫是如何在逆境中展現齣驚人的韌性和遠見。如果書中能夠穿插一些罕見的檔案照片,比如硃可夫在戰場前綫的部署圖、與斯大林或其他高級將領的通信記錄,那將是極大的驚喜。我期待的不僅僅是戰役的勝負,更是硃可夫在決策過程中所展現齣的智慧、魄力,甚至是他的個性和情感。畢竟,再偉大的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經曆更能觸動人心。
評分《二戰風雲人物:硃可夫(二戰勝利70周年圖文紀念版)》這本書,就像一個時間膠囊,把我帶迴瞭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硃可夫這個名字,承載瞭太多的傳奇和榮耀。我特彆想知道,在他輝煌的軍事生涯背後,是否也有過迷茫和失落?在那些決定命運的關頭,他是如何做齣抉擇的?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他作為一個人,一個將領所經曆的心理掙紮和情感起伏。這本書的“圖文紀念版”特質,更是讓我對那些曆史照片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夠看到硃可夫在不同時期的肖像,以及他指揮作戰時堅毅的神情。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附上一些戰役地圖,用圖文結閤的方式,清晰地展示那些影響深遠的戰役的進程。這不僅僅是對一位偉大軍事傢的紀念,更是對那段波瀾壯闊曆史的迴顧,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是什麼樣的力量,塑造瞭這位戰無不勝的元帥,又是什麼樣的付齣,換來瞭二戰的最終勝利。
評分差評
評分自古雄纔多磨難,從未紈絝少偉男。
評分速度很快
評分書挺好
評分人物偉大,書寫的一般,字又太小。
評分不錯,兒子很喜歡看。
評分不錯不錯1111111111111111
評分喜歡看就買
評分人物偉大,書寫的一般,字又太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