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
第一章 逐步靠攏:斯大林時期之一(1948—1949)
一、戰後蘇聯對華方針的調整
二、援助中共的第一批蘇聯專傢
三、林彪要求蘇聯派遣更多的專傢
四、斯大林的猶豫和拖延
五、劉少奇帶領大批高級專傢迴國
第二章 締結同盟:斯大林時期之二(1949—1953)
一、關於蘇聯專傢來華工作條件的談判
二、中國急需大量蘇聯顧問和專傢
三、他們是中國人最好的老師
四、與蘇聯專傢的矛盾和意見分歧
五、對蘇聯專傢是如何派遣和管理的
六、毛澤東號召全麵嚮蘇聯專傢學習
第三章 共度蜜月:赫魯曉夫時期之一(1953—1957)
一、赫魯曉夫努力調整對華方針
二、蘇聯專傢大規模來到中國
三、蘇聯專傢的實際待遇和工作條件
四、與蘇聯專傢的友誼和矛盾
五、毛澤東提齣“以蘇為鑒”的思想
六、派遣和聘請專傢方針的微妙變化
第四章 走嚮分裂:赫魯曉夫時期之二(1958--1960)
一、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平靜和暗流
二、中蘇正麵衝突與專傢政策的調整
三、在“大躍進”浪潮中的蘇聯專傢
四、蘇聯專傢與中國核武器的研製
五、赫魯曉夫宣布全麵撤退蘇聯專傢
結論
徵引和參考書目
來華蘇聯顧問和專傢名單
外國人名譯名對照錶
我對《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 第三版)》的評價,可以用“震撼”來形容。這本書的體量雖然龐大,但內容卻極其充實,信息量爆炸,讓我一度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作者的史料功底可見一斑,那些來自不同檔案、迴憶錄、官方文件的引用,都為書中的論述提供瞭堅實的支撐。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中國工業化進程中,蘇聯專傢在能源、重工業等關鍵領域的技術援助和規劃分析所吸引。那些詳細的數據圖錶,以及對具體工程項目的介紹,都讓我對中國當年實現工業化的艱辛與成就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那個時期中蘇關係中的一些敏感話題,對於雙方在戰略決策上的分歧,以及由此産生的影響,都做瞭客觀的呈現。這使得全書的敘述更加立體和真實,避免瞭臉譜化的描繪。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那段曆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中國在特定曆史時期所選擇的發展道路,有瞭更深刻的思考。它是一部極其寶貴的學術著作,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現代化的來路。
評分拿到《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 第三版)》的時候,我並沒有立刻投入閱讀,而是被它那種沉靜而充滿智慧的書捲氣所吸引。封麵設計低調卻不失品味,書頁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有一種踏實感。一旦翻開,就被書中嚴謹的邏輯和紮實的論證所吸引。這本書並不是簡單的曆史敘事,它更像是一次對曆史事件的深度解剖。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部分,作者詳細闡述瞭蘇聯在高等教育體係構建、科學研究方法引進等方麵所起到的作用,以及這些對中國教育和科研事業産生的深遠影響。那些關於專傢們在課堂上的教學場景,或者與中國學者進行的學術研討的片段,都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傳播的渴望和熱情。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曆史的進程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在無數次的交流、碰撞、學習中不斷前進。我從中不僅看到瞭蘇聯專傢的貢獻,也看到瞭中國知識分子和勞動人民的努力與智慧。
評分要說市麵上關於中蘇關係的學術著作,我讀過的也不算少瞭,但《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 第三版)》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讓我耳目一新。作者對史料的挖掘可謂是下足瞭功夫,許多細節之處的考證都相當嚴謹,令人信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蘇聯專傢在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的論述,那些具體到武器裝備引進、軍事理論學習、以及部隊訓練的細節,都讓我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期建設有瞭前所未有的認識。同時,作者並沒有將蘇聯專傢簡單地描繪成“救世主”,而是分析瞭他們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在中國內部所引發的討論和爭議。這種辯證的視角,使得全書更具學術價值。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那個時期的曆史事件有瞭更清晰的脈絡,更對中蘇兩國在特定曆史時期所形成的特殊關係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寶貴的窗口,讓我們能夠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那段曆史,去思考它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一場學術盛宴!我一直對那種能夠將宏大敘事與微觀細節巧妙結閤的作品情有獨鍾,而《蘇聯專傢在中國(1948-1960 第三版)》恰恰滿足瞭我的所有期待。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曆史陳述,而是將冷冰冰的史料變得有血有肉,有溫度。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蘇聯專傢如何在中國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時,那種細緻入微的筆觸。仿佛能看到他們汗流浹背地工作在工廠車間,或者在課堂上耐心講解,那種跨越國界的知識傳承和友誼的萌芽,都寫得格外感人。同時,作者並沒有迴避那個時期兩國關係中的復雜性,對於分歧和摩擦也做瞭客觀的呈現,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視角更加全麵和成熟。那些關於經濟建設的規劃、工業體係的建立、甚至教育模式的引進,都讓我對當時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迴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去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去理解那個時代的挑戰與機遇。我從中學習到的不僅僅是曆史知識,更是關於國傢發展、國際閤作的寶貴經驗。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那個時代研究的一部重鎮,我拿到它的時候,就被厚重的體量和嚴謹的排版所震撼。封麵設計簡潔卻富有力量,泛黃的書頁散發著曆史的沉澱感,仿佛能嗅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我之前對中蘇關係有過一些零散的瞭解,但總覺得隔靴搔癢,不夠深入。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我認知上的巨大空白。它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國傢對另一個國傢的援助,更是在剖析兩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網,從政治、經濟、軍事到文化,幾乎無所不包。我尤其對書中關於蘇聯專傢在中國各個建設領域的具體工作描述感到興趣盎然,那些詳細的數據、案例分析,以及那些鮮活的人物故事,都讓我對那段曆史有瞭更立體、更生動的認知。讀這本書,就像是翻閱一部塵封的史書,每一頁都蘊含著不為人知的細節和深刻的洞察。我對於那個時期中國社會轉型和發展過程中的內外因素,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一邊倒”政策的深遠影響有瞭更具象化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學術佳作,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新中國成立初期曆史的讀者來說,它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很不錯的書,無論結構還是內容,看瞭很有啓發。建議大傢買來看看。京東的服務也很到位。
評分很想瞭解這段曆史!
評分很好
評分這個書還沒看呢 一直在京東買書 看的速度比不上買的
評分想買好久瞭,要麼沒貨要麼沒活動……
評分京東值得信賴,貨真價實,一直用京東,真好,好好好
評分好書好不價格買的開始看書瞭,快遞服務挺好的。
評分權威!!!!!!!!!!
評分想買好久瞭,要麼沒貨要麼沒活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