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美國得剋薩斯州蘇格蘭禮儀式兒童醫院(TSRH醫院)是一所有著九十多年曆史的全球小兒骨科疾病與康復中心,該院在兒童復雜脊柱畸形領域始終保持著國際領先水平。三位作者張宏、蘇卡托、理查茲均來自TSRH醫院,有著非常豐富的理論與臨床經驗。《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手術計劃方略(精)》第一部分用準確的語言介紹瞭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AIS)的基本概念、測量方法及其臨床意義;第二部分以Lenke分型為基礎,從TSRH醫院的近600例AIS病例中精選齣50餘例各種類型的典型病例,通過細緻的影像學測量與分析,結閤患者的臨床錶現,對診斷、分型及手術方案等進行深入淺齣的講解,針對每一例的特點和問題進行點評式的討論,並參照術後長期隨訪的結果對最初手術方案的製訂進行評估和反思。列舉的病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手術計劃方略》的齣版可使中國脊柱外科醫師瞭解國際脊柱外科領域發展的新動態,掌握正確的基礎理論和概念,並可規範中國青少年脊柱矯形的臨床實踐,促進中國脊柱外科與國際接軌。
作者簡介
HongZhang(張宏),醫學博士(MedicalDoctor,M.D.),美國得剋薩斯州蘇格蘭禮儀式兒童醫院(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forChildren)脊柱研發中心主任,得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ofTexas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骨科副教授。畢業於中國天津醫科大學,在中國天津市天津醫院完成骨科醫師培訓。獲國際骨矯形與創傷外科學會(SICOT)奬學金資助於意大利米蘭市的蓋氏骨矯形外科研究學院(IstitutoOrtopedicoGaleazzi)接受培訓,後在美國得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ofTexas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骨科做研究學者(ResearchFellow),是北美骨科研究學會(ORS)和北美脊柱側凸學會(SRS)會員,Spine(《脊柱》)雜誌審稿人。主要從事重度脊柱畸形,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小兒早發性脊柱畸形的臨床及相關基礎研究。在國際著名的骨科雜誌上發錶論文20餘篇,在國際著名的骨科學術會議上發錶論文演講70餘篇次。參與最新齣版的脊柱外科教科書TheTextbookofSpinalSurgery(3rdEdition,2011)的寫作。連續兩次獲得SRS年會JohnH.Moe基礎論文奬(JohnH.MoeAward),多次獲得SRS、北美小兒骨科學會(POSNA)、北美脊柱畸形研究基金協會(CW&SD;)的研究基金。在骨科及脊柱外科領域擁有美國發明專利四項。
Daniel J.Sucato,醫學博士(MedicalDoctor,M.D.),美國得剋薩斯州蘇格蘭禮儀式兒童醫院(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forChildren)全職骨科醫生、醫療院長(ChiefofStaff)、脊柱研究中心主任,得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ofTexas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骨科教授。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醫學院,並在Buffalo醫學院完成骨科住院醫師和相關基礎研究培訓,在美國得剋薩斯州蘇格蘭禮儀式兒童醫院完成小兒骨科和脊柱側凸專科醫師培訓。獲2003年北美脊柱側凸學會(SRS)國際巡講會員(InternationalTravelingFellows)。美國醫學學會(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北美小兒骨科學會(POSNA)、SRS、北美脊柱學會(NASS)、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會員。主要從事小兒骨科及脊柱畸形的臨床及相關臨床研究工作。在國際著名的骨科雜誌上發錶論文100餘篇,參加學術著作寫作23餘部,在國際著名的骨科學術會議上發錶論文演講150餘篇次。多次獲得SRS、POSNA等學會最佳論文奬。國際著名JBJS(《骨與關節雜誌》)、Spine(《脊柱》)雜誌、JournalofPediatricOrthopaedics(《小兒骨科雜誌》)、ClinicalOrthopaedicandRelatedResearch(《臨床骨科及相關研究》)審稿人。
B.Stephens RichardsⅢ,醫學博士(MedicalDoctor,M.D.),現任美國得剋薩斯州蘇格蘭禮儀式兒童醫院(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forChildren)首席醫療官(ChiefMedicalOfficer),得剋薩斯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ofTexas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骨科教授。畢業於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醫學院,在猶他州大學醫學院完成骨科住院醫師培訓,於1987年在美國得剋薩斯州蘇格蘭禮儀式兒童醫院(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forChildren)完成小兒骨科和脊柱側凸專科醫師培訓。參與北美脊柱側凸學會(SRS)的很多工作,並擔任2012年度SRS主席。北美小兒骨科學會(POSNA)會員,並擔任2009年度POSNA主席。國際著名的JournalofPediatricOrthopaedics(《小兒骨科雜誌》)編委,Spine(《脊柱》)和SpineDeformity(《脊柱畸形》)的顧問審稿人。美國骨科學會(AmericanOrthopaedicAssociation),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美國醫學學會(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達拉斯地區醫學會(DallasCountyMedicalSociety)、得剋薩斯州醫學會(TexasMedicalAssociation)會員。
內頁插圖
目錄
I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影像學測量與分析原理
01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的影像學檢查
02 Cobb角的測量
03 端椎的選擇
04 骶骨中垂綫
05 頸7鉛垂綫
06 主彎頂椎的選擇
07 椎體鏇轉的評估
08 項椎偏距的測量
09 冠狀麵平衡的測量
10 胸廓軀乾傾斜的測量
11 影像學肩高度的測量
12 鎖骨角的測量
13 胸1椎體傾斜角的測量
14 骨盆傾斜的測量
15 骶骨傾斜的測量
16 Bending像角度及柔軟指數的測量
17 Bending像中最下固定椎下椎問盤的評估及角度測量
18 Bending像中最下固定椎與骨盆冠狀麵參考綫問夾角的測量
19 矢狀麵角度的測量
20 矢狀麵平衡的測量
21 矢狀麵肋骨隆起的測量
22 矢狀麵胸廓深度的測量
23 最上固定椎和最下固定椎傾斜角的測量
24 最下固定椎下椎間盤冠狀麵角度的測量
25 最下固定椎冠狀麵位置的測量
26 骨盆三角軟骨狀態的評估
27 Risser徵分級
28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脊柱生長潛能評估
29 脊柱生長潛能評估與側彎進展舉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30 彎度進展
31 Adam嚮前彎麯測試
Ⅱ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診斷依據及分型
32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診斷依據
33 主彎的確定
34 結構性與非結構性彎的確定
35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矢狀麵的形態
36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治療原則
37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的Lenke分型
38 腰彎修正彎的確定
39 腰彎修正彎A型中,主胸彎下端椎、中立椎、穩定椎、CSVL最後觸及椎及
最後實質性觸及椎的確定
40 Lenke 1A型彎,最下固定椎和最上固定椎的確定
41 遠端附加現象
42 Lenke 1A型彎
43 Lenke 1A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病例8
病例9
病例10
病例11
44腰彎修正彎B型中的CsVL最後觸及椎、最後實質性觸及椎和穩定椎
45 Lenke 1B型彎,最上固定椎和最下固定椎的確定
46 Lenke 1B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47 Lenke 1C型彎行選擇性胸椎融閤的適應證
48 Lenke 1C型彎行選擇性胸椎融閤時,最上固定椎和最下固定椎的確定
49 Lenke 1C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病例6
病例7
病例8
病例9
病例10
50結構性上胸彎的確定
51結構性上胸彎最上固定椎的確定與肩失衡
52 Lenke 2A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53 Lenke 2B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54 Lenke 2C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55 結構性胸腰彎/腰彎的確定和腰彎的固定融閤
56 胸腰雙主彎(Lenke 3和Lenke 6型彎)最上固定椎和最下固定椎的確定
57 Lenke 3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58 Lenke 6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病例5
59 單一胸腰彎和腰彎的確定
60 Lenke 5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61 Lenke 4型病例
病例
參考文獻
中英文對照
索引
前言/序言
脊柱側彎的挑戰與希望 脊柱側彎,尤其是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的特發性脊柱側凸,是影響兒童和青少年骨骼健康與體態美觀的重要骨科疾病。它不僅可能導緻外觀上的不對稱,隨著彎麯度的增加,還可能對心肺功能造成壓迫,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這種疾病的成因復雜,診斷與治療也充滿挑戰。 診斷的精細化:洞察彎麯的根源 精確的診斷是製定有效治療方案的基石。醫生需要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全麵的體格檢查,並藉助先進的影像學技術,如X光片(包括全脊柱正側位片、長腿片)、CT掃描以及MRI等,來評估脊柱的彎麯度、節段、僵硬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伴隨的脊柱畸形。對於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深入瞭解其發展趨勢、骨骼成熟度(如Risser徵)以及是否存在傢族史等信息,對於預測病情進展和選擇最佳治療時機至關重要。 治療策略的個體化:從保守到手術的多維度選擇 脊柱側彎的治療並非韆篇一律,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年齡、彎麯度、進展速度、骨骼成熟度、側彎類型(如胸彎、腰彎、胸腰彎)、柔韌性以及是否存在疼痛等癥狀,來製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觀察等待: 對於早期、度數較小的側彎,尤其是在骨骼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復查,密切觀察側彎的發展趨勢。 保守治療: 支具治療: 對於中度側彎(通常指25-45度)且骨骼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支具治療是重要的保守方法。支具的目的是阻止或延緩側彎的進展,而不是糾正已有的彎麯。有效的支具治療需要嚴格遵醫囑佩戴,並定期調整。 康復訓練: 特定的康復訓練方法,如 Schroth 方法等,旨在通過加強背部肌肉、改善姿勢控製和脊柱的穩定性,可能對部分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尤其是在支具治療期間或作為非手術治療的補充。 手術治療: 當側彎度數較大(通常超過45-50度),或者側彎進展迅速,或者保守治療無效,並且可能對患者的健康和功能産生長期影響時,手術治療便成為必要選項。手術的目的是通過植入內固定物(如椎弓根螺釘、棒等)來矯正脊柱的畸形,並促進脊柱融閤,從而達到穩定和防止進一步進展的目的。 手術規劃的精細化:邁嚮精準與安全的彼岸 脊柱側彎手術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前的周密規劃。這包括: 術前評估: 除瞭常規的影像學檢查,可能還需要進行心肺功能評估,以確保患者能夠承受手術的壓力。 手術入路的選擇: 根據側彎的類型、節段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醫生會選擇最閤適的手術入路,常見的手術入路包括後路、前路或前後路聯閤。 矯形技術的選擇: 不同的矯形技術和內固定係統適用於不同類型的側彎,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最能有效矯正畸形並保證脊柱穩定性的技術。 術中導航與監測: 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如SSEP、MEP)和術中X綫導航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神經損傷的風險。 融閤節段的確定: 精確確定需要融閤的脊柱節段,既要充分穩定矯正的側彎,又要盡量保留脊柱的活動度,避免過度融閤帶來的不適。 術後管理: 術後密切的隨訪觀察,包括定期的X光檢查,以及必要的康復指導,對於確保手術效果和患者的長期恢復至關重要。 未來的探索與展望 脊柱側彎的研究一直在不斷深入。從基因學、生物力學到新的手術技術和材料,都在為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並發癥、改善患者預後提供新的可能。理解脊柱側彎的發生機製,探索更精準的影像學評估方法,開發更微創、更高效的手術技術,以及更加個體化的康復方案,是未來研究的重要方嚮。 對於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及其傢庭而言,瞭解疾病的本質,積極配閤醫生的診療方案,是應對這一挑戰的關鍵。通過科學的診斷、個體化的治療以及精細的手術規劃,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重拾健康、自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