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开:专门学校陪伴生命成长的故事

玉兰花开:专门学校陪伴生命成长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伟 著
图书标签:
  • 成长
  • 教育
  • 青春
  • 校园
  • 师生
  • 情感
  • 励志
  • 小说
  • 专门学校
  • 生命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476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59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字数:51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玉兰花开:专门学校陪伴生命成长的故事》为北京海淀寄读学校为纪念建校60周年编辑一本文集,分为"悦纳""融合""成长""契合""支持""尾声"等六个篇章,由125篇老师们撰写的教育故事组成,内容包括对问题少年的教育方法的努力探索、对教育过程的切身感悟、对师生交流的感人细节。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读者领略到一所专门教育学校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六十年发展中的风雨变迁和教育传奇。读后不仅对专门教育工作者特殊的辛勤工作肃然起敬,而且对普通青少年教育也具有一定启发。

作者简介

  肖建国,中共党员,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书记、校长。1967年3月出生,1989年7月到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工作。曾经担任过班主任、教导主任、教育教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书记、校长等职务。26年来,他用满腔热情和执著追求,诠释着让孩子在成功中成长的神圣意义;他带领他的团队,努力承担着专门教育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使命。他先后荣获中共海淀区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2006年6月1日他在北京市少年宫参加优秀教师座谈会时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接见。

目录

第一章 悦纳
第一次走进它 3
从"温暖心泉"开始 7
到家里坐坐 11
老潘成长记 14
一句话的力量 19
新的开始 22
其实,我也很不错 24
一次家访 27
开车接他上学 30
传承 33
不是琐事的琐事 36
尘封的青春日记 39
你也是我的孩子 44
奶茶的茫然 48
一盒巧克力 51
"三条龙"的故事 55
三方协议 58
沙漠里长出的大树 62
家境艰难的他 65
找学生 68
新教师召开的第一次家长会 71
"脏话大王"摘帽记 74
第二章 融合
野外训练 79
队列比赛 83
与国旗相关的故事 86
全班值周 89
丝巾不是给我的 95
妈妈的心情 98
科任老师的一天 101
周一归来 106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09
四"jing"文化 112
"ren"文化 115
班委竞选 119
小于的困扰 122
护花使者 126
孩子,这是我传给你的纸条 132
她的生命也能精彩 135
一张小纸条 139
享受孩子融入集体的幸福 141
呼噜战争 145
"拥抱亲情"主题班会 149
借钱事件
第三章 成长
大手拉小手
我当上了学生会副主席
跳蚤市场
小安和我
家长信
20年后再相会
电视台的故事
校园电视台二三事
元旦晚会的惊喜
节目主持人的故事
科技助他圆梦
科技与音乐连接起来的团队
我要当主席
浪子回头
给孩子种一棵够得着的苹果树
带刺的蔷薇
我能爱上我的老师吗
请准备好你的糖果
指挥不在场
我的游泳教练
第四章 契合
课程改革的故事
学业成长银行
拿什么鼓励你,我的孩子
小京的处方
学习数学的快乐
拼贴出来的快乐
任务驱动助他成长
展开想象的翅膀
手持卡片,课堂结缘
《变色龙》新演绎
小莲和她的作文故事
学到事物的展览会
学生当考官
阅读理解中的互补教学
小甜和她的五角星
谁当"格里克"
老师的微笑与绝招
物理灯谜
我来考考你
花样暑假作业
课程超市
阳光下的旋转
中医保健按摩
圆梦"兵工厂"
生态园的秘密
一杯咖啡
泥土的世界
小小讲解员
魔方迷
脱口秀
勇敢的第一次
只因老师关注我
动漫天使
跳动的旋律
他考上了重点高中
迟开的花朵
一次特殊的发言
第五章 支持
心情天气预报
心灵营养
兄弟连
淑女、绅士是怎么养成的
一个邀请
小舞台,大人生
我的未来不是梦
唤醒爱
爱在说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转"危"为安
我是班级心理辅导员
他自信了
欣赏是一块巧克力
新手入职
流血的手
尾声
肖校长给我的任务
徐校长的寄读情
岁月如歌
生日
月儿,你们都是老师的骄傲!
走自己选择的路就是快乐
难忘的"三八"节
芦荟与领带
毕业生在校庆动员会上的发言



前言/序言

  2015年春天,万物萌发葳蕤生机,《玉兰花开》也如约而至。悉心捧读,感慨良多。
  这里有125个充满校园生活情趣的小故事,故事的作者都是海淀寄读学校的老师,他们的语言是那么朴实、感情是那么真挚,以至于我阅读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幕幕熟悉而又亲切的情景。这些故事或长或短、或睿智或率真,一次又一次触动着我的心灵。我们的老师不是专业作家,他们在课余、在傍晚、在学生入睡时,拿起笔忠实地记录着自己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一如农人站在耕耘过的田野上,回望自己汗水的结晶,小心地捧起一颗颗硕满的果实!
  我们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所衍生出的一首复杂跌宕的诗歌。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心灵的碰撞、生命的交融,汇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条河,每天都在不停地流淌着,有时"斗折蛇行",有时"猛浪若奔";或汹涌浩荡,或曲折回旋。奔涌、漂流、探险、成长,每天都在发生,于是,校园生活便摇曳多姿起来。
  在这条生命的河流里,老师们融入了孩子们的故事。可是,我更倾向于不把这些仅仅当作一个个简单的故事,她是我们特殊教育战线的老师们用心血捕捉与守护的记忆,老师们用灵动深刻的教育故事演绎着"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的华章;她更是海淀寄读人践行"办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的鲜活写照。在故事中,老师们接纳孩子,融入集体,搭建"在成功中成长"的平台,提供心理、学业、行为养成等各方面的支持。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了这些默默无闻的耕耘者的生命记录,每位老师也都在这些故事中倔强地成长着-虽显稚嫩,却在倾情付出。一切只为了让那些暗淡下去的目光重新焕发神采。读了这些故事,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也感受着老师们的成长,我的心里是这样宁静而幸福。
  泰戈尔曾说过,"爱是理解的别名"。博大无私的爱让我们去理解学生,更让我们担负起历史的重任。我们用爱去感受、体会、寻找,并且记录下我们的心灵故事。"春夏秋冬均有爱,风雨同舟总是歌",工读教育60年了,60年的历史就是爱和责任谱成的一曲壮歌。一路坎坷,历经风雨,我们的教育如今已生机勃勃,充满着春的气息,焕发着新的希望。细细品味这些故事,其中的苦辣甘酸,都印证着我们的成长是快乐且值得回忆的。让我们一起享受故事的真情,收获故事的感动,演绎出更多精彩的人生。
  凝望历史,放眼未来,我们愿意付出更多的爱,愿意肩负起更多的担当。愿这些渗透着心血与激情的一个个小故事,能给读者以启发。
  是为序。

  肖建国
  北京海淀寄读学校校长



《玉兰花开:专门学校陪伴生命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特殊教育的深情记录,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特殊学校里,每一个生命如何绽放独特的光彩。这不是一个关于奇迹瞬间的宏大叙事,而是关于日常点滴、耐心与爱的汇聚,关于教育者如何与身心有障碍的孩子们共同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生命节奏的感人篇章。 这本书并非一个虚构的童话,也不是一个冰冷的教育理论手册。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一群特别的灵魂,以及一群同样特别的教育者,他们日复一日地在被称为“家”的特殊学校里,播撒着理解的种子,浇灌着成长的养分。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名字,承载着家庭殷切的期盼,也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但正是这份“特殊”,让他们的故事显得尤为珍贵,他们的成长,更显得意义非凡。 一、 那些需要特别关怀的生命:看见个体,尊重差异 在《玉兰花开》的世界里,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孩子。他们可能患有自闭症,对外界的感知方式与众不同,他们的世界充满了内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需要我们用耐心去理解,用爱去连接;他们可能患有唐氏综合征,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肢体语言或许笨拙,但他们的内心同样渴望被看见、被接纳、被爱;他们可能存在学习障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显得吃力,但他们同样拥有学习的权利,并且在适合他们的方式下,也能取得令人惊喜的进步。 书中的描绘,不回避现实的艰辛。教育者们要面对的,是孩子们的沟通障碍、行为挑战、以及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可能产生的抵触。但正是这些困难,凸显了教育者的智慧与毅力。他们不是简单地“教导”,而是“陪伴”。他们学习孩子的语言,无论是口语、手语,还是用图卡、肢体动作进行交流。他们观察孩子的眼神,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孩子那些无声的诉求。他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有着自己的运转规律,需要被尊重,被珍视。 例如,书中可能描绘了一位名叫小明的自闭症孩子,他极度害怕嘈杂的声音,每一次放学铃声响起,都会让他陷入极度的恐慌。老师们没有简单地忽略他的恐惧,而是花了数周的时间,用游戏化的方式,逐步引导他适应铃声的出现,并教会他一些自我安抚的技巧。这个过程漫长而琐碎,但当小明在一次放学时,能够平静地走到老师身边,用他特有的方式表达“老师,我好了”,那一刻的欣慰,足以抚平所有的疲惫。 又如,书中可能提及一位唐氏综合征的女孩,莉莉,她的运动协调能力较弱,但她对音乐有着异常的热情。学校组织了一场简单的才艺展示,莉莉报名了跳舞。老师们没有嘲笑她的笨拙,而是为她量身定制了动作,配合她缓慢的节奏,并鼓励其他同学与她一起互动。当莉莉在舞台上,虽然动作不太协调,但脸上却绽放出比任何人都要灿烂的笑容时,台下的掌声,是对她勇气与努力最好的肯定。 二、 特殊学校的“家”文化:爱与支持的港湾 《玉兰花开》不仅仅关注孩子的成长,更深刻地探讨了特殊学校作为“家”的意义。在这里,学校不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温暖、理解与支持的社区。 教师们如同家人,他们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孩子们的倾听者、安慰者、以及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填补了孩子们可能缺失的亲情;用自己的耐心,化解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难题。他们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情绪健康、社交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校的氛围,也是书中的重要一笔。它不是冷冰冰的教室,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乐园。教室里可能摆放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墙壁上贴满了他们进步的点滴瞬间,角落里堆放着各种适合他们发展的游戏和教具。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教育者们用心营造的温暖与关爱。 书中可能描绘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家长开放日。家长们带着忐忑的心情前来,却意外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如此快乐、自信、积极。他们看到了老师们对孩子耐心的引导,看到了孩子们之间友善的互动,看到了学校为孩子们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一刻,他们心中的阴霾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学校和老师深深的感激与信任。 学校的“家”文化,还体现在它对每个家庭的支持。它不仅仅服务于孩子,也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技能培训、以及与其他家长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家长们不再感到孤单,他们找到了可以分享经验、互相鼓励的伙伴,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共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 三、 漫长而坚韧的成长之路:看见微小进步,庆祝每一次绽放 “成长”是《玉兰花开》贯穿始终的主题。但这里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是每一个微小进步的汇聚。 书中对孩子成长的描绘,是细致入微的。它可能记录了一个孩子从不敢与人对视,到能够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转变;它可能描绘了一个孩子从无法独立吃饭,到能够自己完成进食的进步;它可能展现了一个孩子从无法辨认基本颜色,到能够分辨并运用颜色的飞跃。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在特殊教育的语境下,却是孩子迈出的巨大一步,是教育者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 教育者们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都有自己独特的“花期”。他们不会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而是耐心地等待,默默地支持。他们会庆祝孩子每一次微小的进步,用鼓励和肯定,点燃孩子继续前进的信心。 例如,书中可能描写了一个患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小宇。他刚来学校时,只能发出零星的音节,与人交流困难。老师们没有放弃,他们利用绘本、歌曲、以及各种互动游戏,耐心引导他发出更清晰的音节,学习组词造句。一年后,小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能够唱出一首完整的儿歌。当他第一次主动对老师说“谢谢你”时,整个教室都响起了掌声,那个瞬间,小宇眼中闪烁的光芒,是成长最动人的写照。 《玉兰花开》所展现的,是一种超越功利、回归教育本质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唤醒,是潜能的挖掘,是生命尊严的守护。这里的“玉兰花开”,不仅仅是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教育者们心灵的绽放,是整个社会对特殊生命关怀与尊重的体现。 这本书,是一份关于爱、关于耐心、关于希望的珍贵礼物。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成长”的定义,让我们更加懂得去看见那些不被看见的光芒,去珍惜那些不易察觉的绽放。它激励我们,用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去拥抱每一个生命,让他们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下,美丽地绽放。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名为《玉兰花开》的书,不得不说,它带给我的震撼是如此真实而深刻。作者并没有采用那种煽情的叙事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真实而富有画面感的场景,徐徐展开了一幅关于特殊教育学校中,生命成长的画卷。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细节的捕捉,比如孩子们眼神中的光芒,老师们轻柔的抚慰,甚至是教室里那淡淡的阳光,都仿佛触手可及。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去想象那些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如何去感知这个世界?而书中恰恰展现了这一点,它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在有限的条件下,生命依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享受简单的快乐。这种进步,对于外界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他们和他们的家庭而言,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书中也描绘了老师们所面临的挑战,那些日复一日的付出,那些不被理解的辛苦,但他们从未放弃,用自己的坚持,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成长”的定义,它不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是生命本身的韧性与光辉。它让我看到了爱与教育最纯粹的力量,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的教育者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我最近拜读了《玉兰花开》,这是一本真正能触动灵魂的书。它的力量不在于华丽的辞藻,而在于那份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感。作者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却又带着深深的共情,讲述了在特殊学校里,那些关于生命成长的不凡故事。我被书中描绘的每一个场景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爱与挑战的环境之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悉心照料下,如何一步步克服自身的局限,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书中的老师们,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点燃每一个可能被遗忘的生命。他们的付出,超越了简单的职业范畴,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命的热情。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感慨万千,为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而欣喜,为老师们的无私奉献而感动。这本书让我对“成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更是心灵的成熟和情感的连接。它让我明白了,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视,每一个成长都值得被歌颂。合上书本,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仿佛看到了无数朵玉兰花,在坚韧中绽放,散发出生命最动人的芬芳。

评分

《玉兰花开》这本书,像一股清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荡涤着那些被世俗尘埃蒙蔽的角落。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戏剧化的冲突,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展现了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力量。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朴实,却又充满了智慧和温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描绘,他们虽然可能无法用语言完整表达,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渴望,都通过书中细致的描写得以展现。书中的老师们,他们的形象饱满而真实,他们用爱心、耐心和专业,去引导这些特殊的生命,去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去拥抱世界。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如何用爱创造奇迹。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心灵的滋养,是生命与生命的连接。那些在特殊学校里成长的孩子们,他们的生命同样精彩,只是需要我们用更宽广的心胸去理解和接纳。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陪伴”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存在,更是情感上的支持和灵魂上的共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爱,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评分

《玉兰花开》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作品,不如说是一次关于生命力的深入探索。它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可能被我们忽视的群体,去感受他们生命中同样存在的阳光与色彩。作者的笔触非常沉静,却又充满了力量。我常常在阅读中被那些细微的情感触动,那些孩子们虽然不善言辞,但他们的眼神、他们的动作,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书中对老师们的描绘尤其令人动容,他们不仅仅是职业的教育者,更是孩子们的陪伴者、守护者,用无比的耐心和爱,去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用创新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如何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真谛,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怀。那些在特殊学校里成长的孩子们,他们的生命同样拥有独特的光芒,只是需要我们用更温柔、更包容的心去发现和呵护。这本书让我反思了自己曾经的偏见,让我学会了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不同”,以及如何去欣赏生命的多样性。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永恒的主题。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心中那些关于教育和成长的隐秘角落。阅读《玉兰花开》的过程,与其说是读故事,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悲情或苦难,而是用一种极其细腻、克制却又充满力量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在特殊学校里,生命是如何以一种独特而坚韧的方式绽放的。我尤其被那些老师们无声的付出所打动,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园丁,更是孩子们生命旅程中的引路人,用爱与耐心,一点点地为这些需要特殊关怀的孩子们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桥梁。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孩子、老师,还是家长,都那么鲜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突破,都让我感同身受。我看到孩子们在微小的进步中获得的巨大喜悦,也看到老师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一个成长都应该被尊重和鼓励,即使它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呈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特殊教育,更是关于人性中最柔软、最坚韧的部分,它教会我如何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生命的丰富多彩,如何去拥抱那些可能不被主流社会完全理解的个体。合上书页,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无数朵玉兰花,在春风中悄然绽放,散发出淡淡的、却又沁人心脾的芬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