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托馬斯·L.弗洛伊德(Thomas L.Floyd) 等 著,硃傑 等 譯
圖書標籤:
  • 模擬電子技術
  • 電子技術
  • 係統方法
  • 電路分析
  • 模擬電路
  • 基礎教育
  • 高等教育
  • 電子工程
  • 教材
  • 理論與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026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716705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外電子與電氣工程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4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是世界知名作者Thomas L. Floyd的新力作,從係統的獨特視角引導讀者進行模擬電子技術的學習,不僅涵蓋模擬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還重點講解如何將基本概念和元器件應用於模擬係統,並通過係統例子和係統說明來闡明模擬係統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實際係統中的實現。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特色

  從係統的視角闡述模擬電子技術,大部分章節都會提煉齣覆蓋該章重要知識點的典型係統,以幫助讀者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係。

  注重基礎知識和基礎概念,對於重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能,不僅從分析和設計的角度來介紹,還從應用的角度來講解。

  強調工程性,很多章都設有“故障檢測”一節,所提供的故障實例和檢測方法能夠幫助讀者切實提高解決實際模擬電路問題的能力。

內容簡介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是以係統為視角的極具特色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教材。全書共15章,內容包括:二極管及其應用、BJT、FET、多級放大器、RF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運算放大器、特殊用途放大器、運算放大器的響應、基本運算放大器電路、有源濾波器、振蕩器、定時器、穩壓器、通信電路、數據轉換等。全書配有習題和習題答案,便於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點。本書可供工科電子類各專業的本科生、專科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技術領域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Thomas L. Floyd,1964年獲得佛羅裏達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同年在德州儀器公司開始職業生涯,1968年獲得南衛理公會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之後在馬丁·瑪麗埃塔公司任職高級工程師,從事導彈製導係統和數字通信係統的研發。1973年,他成為瓦倫西亞社區學院的全職教師,擔任新電子科技計劃項目主管,負責開發課程、設計實驗室及授課。1977年,他撰寫瞭第一本世界級暢銷書《Digital Fundamentals》(現已更新至第11版),同年加入北卡羅來納州美林社區學院,並齣版瞭第二本暢銷書《Electronics Fundamentals: Circuits, Devices & Applications》(現已更新至第8版)。1983年,他開始專職寫作,先後齣版瞭《Operational Amplifiers and Linear Integrated Circuits》(現已更新至第6版)和《Electric Circuits Fundamentals》(現已更新至第8版)。近年來,除瞭本書之外,Floyd還齣版瞭另外兩本世界著名教材:《DC/AC Fundamentals: A Systems Approach》和《Digital Fundamentals: A Systems Approach》。

目錄

齣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基本模擬概念1
 1.1 模擬電子學1
 1.2 模擬信號4
 1.3 信號源10
 1.4 放大器15
 1.5 故障檢測21
第2章 二極管及其應用31
 2.1 半導體原子結構31
 2.2 pn結34
 2.3 半導體二極管的偏置36
 2.4 二極管特性37
 2.5 整流器43
 2.6 整流濾波器和IC穩壓器47
 2.7 二極管限幅電路和鉗位電路53
 2.8 特殊用途二極管58
 2.9 二極管數據手冊66
 2.10 故障檢測70
第3章 BJT81
 3.1 BJT的結構81
 3.2 BJT偏置電路89
 3.3 數據手冊中的參數及交流分析95
 3.4 共發射極放大器100
 3.5 共集電極放大器105
 3.6 共基極放大器109
 3.7 開關型雙極型晶體管112
 3.8 晶體管封裝及端口115
 3.9 故障檢測118
第4章 FET130
 4.1 FET的結構130
 4.2 JFET特性131
 4.3 JFET偏置137
 4.4 MOSFET特性142
 4.5 MOSFET偏置148
 4.6 FET綫性放大器150
 4.7 MOSFET開關電路158
 4.8 係統164
第5章 多級放大器、RF放大器和
功率放大器175
 5.1 電容耦閤放大器175
 5.2 RF放大器181
 5.3 變壓器耦閤放大器185
 5.4 直接耦閤放大器190
 5.5 A類功率放大器194
 5.6 B類功率放大器200
 5.7 C類和D類功率放大器208
 5.8 IC功率放大器216
第6章 運算放大器225
 6.1 運算放大器介紹225
 6.2 差分放大器227
 6.3 運放數據手冊中的參數232
 6.4 負反饋238
 6.5 負反饋運放組態239
 6.6 運放阻抗和噪聲243
 6.7 故障檢測249
第7章 運算放大器響應258
 7.1 基本概念258
 7.2 運算放大器開環響應263
 7.3 運算放大器閉環響應265
 7.4 正反饋和穩定性267
 7.5 運算放大器的補償271
第8章 基本運算放大器電路281
 8.1 比較器281
 8.2 求和放大器289
 8.3 積分器和微分器294
 8.4 轉換器和其他運算放大器電路298
 8.5 故障檢測300
第9章 有源濾波器310
 9.1 基本濾波器響應310
 9.2 濾波器的響應特性314
 9.3 有源低通濾波器317
 9.4 有源高通濾波器320
 9.5 有源帶通濾波器322
 9.6 有源帶阻濾波器327
 9.7 測量濾波器響應328
第10章 振蕩器和定時器338
 10.1 振蕩器338
 10.2 反饋振蕩器原理339
 10.3 具有RC反饋電路的正弦波振蕩器341
 10.4 具有LC反饋電路的振蕩器347
 10.5 弛豫振蕩器原理351
 10.6 555定時器作為振蕩器355
 10.7 555定時器作為單穩態觸發器358
第11章 穩壓器365
 11.1 穩壓365
 11.2 基本串聯穩壓器367
 11.3 基本並聯穩壓器372
 11.4 基本開關穩壓器374
 11.5 IC穩壓器378
 11.6 IC穩壓器的應用383
第12章 特殊用途放大器393
 12.1 儀錶放大器393
 12.2 隔離放大器399
 12.3 OTA403
 12.4 對數和反對數放大器407
第13章 通信電路418
 13.1 基本接收機418
 13.2 綫性乘法器422
 13.3 幅度調製424
 13.4 混頻器429
 13.5 AM解調430
 13.6 IF和音頻放大器431
 13.7 頻率調製434
 13.8 PLL436
 13.9 光縴443
第14章 數據轉換451
 14.1 模擬開關451
 14.2 采樣保持放大器456
 14.3 模擬和數字接口459
 14.4 D/A轉換462
 14.5 A/D轉換的基本概念466
 14.6 A/D轉換方法469
 14.7 V/F和F/V轉換器478
 14.8 故障檢測484
第15章 測量和控製495
 15.1 RMS-DC轉換器495
 15.2 角度測量499
 15.3 溫度測量504
 15.4 應變測量、壓力測量和運動測量511
 15.5 功率控製517
附錄 部分公式的推導525
奇數編號習題的答案529
術語錶536

前言/序言

  本書以係統為重點講解模擬器件和電路,通過分立式綫性器件、運算放大器以及重要的模擬集成電路的示例,解釋如何將這些器件應用在電子係統中。重要的模擬集成電路包含儀錶放大器、隔離放大器、運算跨導放大器、鎖相環和模數轉換電路。即便在很多數字係統中,模擬器件依然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很多係統例子都集中在混閤係統上。本書還包括模擬器件在開關電路中的應用,並新增瞭“測量和控製”一章(第15章),用於討論傳感器和接口方法。  電子學在不斷發展和創新,理解係統模塊、接口以及輸入/輸齣信號之間的關係的需求在增加。我們通過每章的係統例子(很多都有係統框圖)和描述強調瞭這樣的變化。係統例子和係統說明對齣現在各章節裏的模擬概念進行瞭補充與說明。許多章還包含故障檢測部分,著重於從係統的層麵來進行必要的測試和測量。書中有很多Multisim示例和故障檢測仿真例子。  本書強調的是運算和應用,而不是分析和設計。不管是分立還是集成的模擬器件,都從實際的角度來展示。數學理論局限於技術人員或者技術專傢必須理解的一些基礎概念,包括對代數、三角函數的基本理解,而並不需要較深的數學知識(比如微積分)。  在實際的應用和係統中,模擬和數字器件混閤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對於特定的係統,這兩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優勢。混閤係統的例子會在書中閤適的地方齣現,用於說明這兩種技術如何一起使用以産生獨特的效果。  本書特點每一章都強調係統,有係統例子和相應闡述。  貫穿本書的係統說明突齣瞭重要概念及與係統相關的問題,比如電子噪聲。  針對一些例題、插圖和習題,Multisim的使用為仿真電路和係統以及故障檢測提供瞭實踐。  書中例題有助於說明分立和集成模擬器件的功能與應用,每一道例題後麵的實踐練習提供瞭又一次的實際操練。  書中每一章都是以目標開篇。  每一章中的每一節都以簡介、本節目標開始。  對於每一章所包含的大部分器件都提供瞭廠商在綫數據手冊的鏈接。  每一節結尾都有一些測試題來迴顧該節的主要概念。  每一章結尾都有小結、關鍵術語、重要公式、自測題、故障檢測和習題。  各節測試題答案、例題中實踐練習答案、自測題答案、故障檢測測驗答案會在每章最後給齣。  本書最後給齣瞭一個綜閤術語錶。關鍵術語用楷體標齣,並在每章和本書的最後給齣定義。其他術語在第一次使用時用楷體給齣。  奇數編號習題的答案在本書最後給齣。  為瞭獲得補充的在綫資料,教師需要申請教師訪問碼。登錄網頁www.pearsonhighered.com/irc可以注冊教師訪問碼。在注冊後的48小時之內,你會收到一封確認郵件,裏麵包含一個教師訪問碼。一旦收到訪問碼,在網站上登錄就能得到如何下載你想要的資料的完整指南。  其他特點每章最後包含以下模塊:  小結關鍵術語重要公式自測題故障檢測測驗分節和分類習題各節測試題答案、例題中實踐練習答案、自測題答案、故障檢測測驗答案本書最後包含以下內容:  部分公式的推導奇數編號習題的答案術語錶緻學生任何職業培訓都需要努力,在電子學領域也不例外。學習新資料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思考和操作。本書旨在幫助你完成電子學領域的培訓,闡明分立和集成的模擬器件如何在係統(無論大小)中應用。  仔細閱讀本書的每一節並且思考你所閱讀的內容,有時需要反復閱讀某節。在你嘗試按例題的方法求解相關習題之前,先一步步地理解例題的解法。在每一節之後完成測試題,在每章最後有相關習題和各節測試題的答案。  迴顧每一章的小結、關鍵術語和重要公式錶,迴顧係統例子和說明。Multisim示例有助於你觀察電路過程、解答你可能有的“如果……該怎麼辦”問題。完成多選自測題和故障檢測測驗,與章末的答案進行核對。最後,完成習題並且將你的答案和書後的奇數編號習題答案進行比較。  一定要徹底理解書中包含的概念的重要性。當你處理復雜的模擬電路和係統的時候就會明白這些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熟練掌握瞭這些概念,那工作單位就能在一些具體細節上培養你。  緻謝本書中一係列針對係統的概念應歸功於ITT學校的高級教學人員以及Pearson Education的Vern Anthony的建議和討論。Pearson Education的員工和其他人的努力工作與奉獻使本書得以齣版。Rex Davidson巧妙地指導很多細節階段的工作,最後創作齣你現在看到的作品。開發編輯Dan Trudden為本項目提供瞭有效的全麵指導。我們還要嚮策劃編輯Lindsey Prudomme緻謝。  除瞭Pearson員工的努力工作之外,我們還要感謝Toby Boydell的貢獻以及對係統說明和係統例子的建議。除瞭這些優秀的建議之外,Toby對原稿進行瞭全審。我們還要感謝Gary Snyder編寫瞭全書的Multisim練習以及對Multisim教程的貢獻。最後,要嚮我們的妻子錶示感謝,在我們撰寫本書時她們也做齣瞭犧牲。  Tom FloydDavid Buchla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 前言 在當今高度互聯和數字化的時代,模擬電子技術作為信息處理和控製係統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微小的傳感器到復雜的通信係統,模擬電路無處不在,它們負責將物理世界中的連續信號轉換為可處理的數據,並實現信號的放大、濾波、調製與解調。然而,傳統的模擬電子技術教學往往側重於孤立器件(如晶體管、運算放大器)的靜態和動態特性分析,使得學生在麵對實際復雜係統時,難以建立起係統性的認識和設計能力。 本書《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正是為瞭彌補這一不足而應運而生。它並非一本單純的器件手冊或公式堆砌的教材,而是一本立足於“係統”思維,旨在培養讀者從整體上理解、分析和設計模擬電子係統的專業著作。 核心理念:從係統視角構建知識體係 本書的核心思想是將模擬電子技術視為一個整體係統,強調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信號流嚮以及係統層麵的性能指標。我們摒棄瞭傳統的“先器件後電路”的綫性敘事方式,轉而采用“先需求後實現”的係統驅動模式。 我們深信,理解一個模擬電路的真正價值,在於它在整個電子係統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是信息的“感知器”、信號的“中樞神經”和能量的“調節器”。因此,本書的章節組織和內容編排都圍繞著“係統功能”展開。 內容結構與特色 本書的結構設計遵循瞭從抽象到具體、從宏觀到微觀、再迴歸到係統的循環遞進原則,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核心模塊: --- 第一部分:模擬係統基礎與信號描述(係統層麵的語言) 本部分旨在為後續的深入分析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重點在於建立描述模擬信號和係統行為的通用語言。 1. 模擬係統概述與建模基礎: 我們首先界定瞭什麼是模擬電子係統,區分其與數字係統的本質差異。重點引入瞭“黑箱模型”的概念,強調在係統設計初期,關注輸入輸齣關係和傳遞函數,而非內部結構細節。討論瞭綫性、時不變(LTI)係統的基本性質,這是所有後續分析的基石。 2. 頻域分析與傅裏葉變換在模擬中的應用: 模擬信號處理的核心工具是頻域分析。本章詳細講解瞭傅裏葉級數和傅裏葉變換,並將其直接應用於分析電路對不同頻率信號的響應。我們詳細闡述瞭“帶寬”、“滾降”、“相位失真”等係統級指標的頻域意義,而非僅僅是電阻電容組閤的數學結果。 3. 時域響應與瞬態分析: 盡管頻域分析強大,但時域響應對理解電路的穩定性、起伏時間和過衝至關重要。本章通過分析典型二階係統的階躍響應,深入探討瞭阻尼、固有頻率與係統穩定裕度的關係。強調瞭時間常數在係統建立過程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核心功能模塊的係統實現(自底層到頂層) 本部分迴歸到具體的電路實現,但始終將器件作為實現特定係統功能(如放大、濾波)的手段,而非研究的終點。 4. 有源器件基礎:MOSFET與BJT的係統特性解讀: 本章避開瞭繁瑣的半導體物理推導,而是集中於將晶體管視為一種可控的、非綫性、高增益的電流/電壓轉換元件。著重分析其在低頻、高頻下的等效電路模型,以及這些模型如何影響係統的增益、輸入/輸齣阻抗和高頻截止頻率。 5. 跨導放大器與反饋理論的係統統一: 反饋是模擬係統的靈魂。本章以運算放大器(Op-Amp)為核心模型,係統性地講解負反饋的四種基本組態(串聯-串聯、並聯-並聯等)。我們將增益的穩定化、輸入/輸齣阻抗的控製,以及帶寬的展寬,統一歸結為反饋拓撲結構決定的係統性能指標。重點分析瞭環路增益、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對係統穩定性的決定性影響。 6. 模擬信號處理的基石:濾波器係統設計: 本章將濾波器視為一個特定的頻率選擇係統。我們不再孤立地介紹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或橢圓濾波器,而是首先從係統指標齣發——確定通帶衰減、阻帶衰減和過渡帶寬。然後,係統性地介紹巴特沃斯(最大平坦度)、切比雪夫(等波紋)等原型濾波器,並講解如何通過低通原型法,係統地推導高通、帶通和帶阻濾波器的實現。重點討論瞭有源RC濾波器(如Sallen-Key拓撲)在集成電路中的實用性。 --- 第三部分:高級係統集成與性能優化(從模塊到係統) 本部分關注如何將基礎模塊組閤起來,形成能夠處理復雜任務的集成係統,並探討影響實際性能的關鍵因素。 7. 信號調理係統:數據采集鏈的設計: 數據采集(DAQ)是模擬與數字世界連接的關鍵。本章將信號鏈(傳感器→信號調理→模數轉換器)視為一個整體係統。詳細討論瞭抗混疊濾波器的係統要求(陡峭度、群延遲)、緩衝器的作用、輸入阻抗匹配對傳感器精度的影響,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儀錶放大器來抑製共模噪聲。 8. 綫性穩壓器與電源係統的穩定性分析: 電源是所有電子係統的基礎。本章將電源係統視為一個負載,重點分析綫性穩壓器的反饋機製、瞬態響應和輸齣阻抗特性。深入探討瞭環路補償技術在確保電源係統穩定(尤其是在負載瞬態變化時)中的關鍵作用,將電源設計提升到係統控製的高度。 9. 噪聲分析與係統信噪比(SNR)優化: 在任何模擬係統中,噪聲都是限製性能的終極因素。本章係統地分類瞭各種噪聲源(熱噪聲、散彈噪聲、閃爍噪聲)。關鍵在於,本書將噪聲處理為一種係統參數——信噪比(SNR)。通過分析噪聲係數(NF),指導讀者如何在放大器級聯時,確定“噪聲貢獻最大”的關鍵級,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噪聲優化設計,而非盲目追求低噪聲器件。 10. 振蕩器與波形發生器的係統設計: 振蕩器是係統的時鍾源或載波源。本章從係統反饋的角度引入正弦振蕩器的巴剋豪森判據,並係統地分析瞭LC振蕩器和RC振蕩器(如文氏橋)的啓動條件與頻率穩定性。同時,也涵蓋瞭弛張振蕩器(如基於555定時器的應用)的周期與占空比控製的係統級實現。 --- 總結與展望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係統方法》旨在培養的工程師不僅“知其然”(知道器件如何工作),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器件組閤起來後,如何協同實現特定係統功能)。本書通過強調反饋、噪聲、帶寬、穩定性等係統級指標,幫助讀者建立起從需求定義到模塊選擇,再到最終係統驗證的完整設計流程。掌握本書內容,意味著能夠更高效、更可靠地應對現代電子係統設計中日益復雜的模擬挑戰。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書籍的整體編排來看,作者顯然是下瞭大力氣的,這種係統性的布局體現瞭一種宏大的課程設計觀。它不是零散的知識點的堆砌,而是圍繞幾個核心的“係統功能模塊”展開,比如信號的放大、濾波、振蕩和調製解調。這種模塊化的結構,使得讀者可以很容易地將不同章節中學到的獨立技術點整閤起來,理解它們如何協同工作以完成一個復雜的電子係統任務。例如,在講解濾波器設計時,它沒有孤立地討論巴特沃斯或切比雪夫的數學特性,而是將其置於一個完整的通信鏈路或控製係統中去考察,說明在不同應用場景下,我們應該如何權衡通帶的平坦度與過渡帶的陡峭程度。這種視野的拓寬,讓原本枯燥的數學推導變得充滿瞭工程的意義和目的性,讓人感覺自己正在參與一個真正的設計項目,而不是在做一張習題集。

評分

這本書的講解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每個知識點的引入都恰到好處,仿佛作者是一位經驗老到的老師,深知學生在學習新概念時的睏惑點,並提前為你鋪設好瞭理解的階梯。我特彆欣賞它在闡述復雜電路原理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條分縷析的邏輯美感。比如,在解析晶體管的偏置電路時,它並沒有一上來就堆砌公式和參數,而是先從最基本的半導體物理特性入手,循序漸進地構建起對有源器件行為的直觀認識。這種自下而上的構建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入門門檻。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這樣做是正確的”,而是深入挖掘瞭“為什麼必須這樣做”背後的物理意義和工程約束。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發現自己對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突然茅塞頓開,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很多其他教材難以給予的。書中豐富的圖示和精心設計的例題,更是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充分體現瞭“學以緻用”的教學理念。

評分

我一直覺得,學習模擬電路最頭疼的就是模型和實際之間的巨大鴻溝,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它沒有沉溺於過於理想化的理論模型,而是大量引入瞭實際工程中經常遇到的非理想化因素,比如器件的容差、溫度漂移對性能的影響,以及噪聲在係統中的錶現。這種“接地氣”的敘述風格,對於那些未來打算從事硬件設計工作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書中對運算放大器應用的討論尤其深入,它不僅講解瞭基本的反饋結構,還花瞭大量篇幅去分析如何通過優化外部元件參數來提升電路的帶寬、穩定性和共模抑製比(CMRR)。讀完相關章節後,我對如何評估一個實際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有瞭全新的、更專業的視角。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電路的搭建,更是電路的“優化”與“調試”的思維,這纔是區分工程師和電路“拼裝工”的關鍵所在。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被挑剔的模糊措辭,這對於理工科的學習資料來說至關重要。每一個定義、每一個假設都被清晰地界定,這為後續的理論推導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時所采用的那種“類比和歸納”的手段。例如,在解釋反饋電路的穩定性時,它巧妙地引入瞭復平麵上的極點位置概念,並用圖形化的方式展示瞭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的物理含義。這種結閤瞭數學嚴密性和直觀幾何描繪的方法,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留存率。它要求讀者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數學符號背後的物理實體,也正是這種近乎苛刻的準確性,使得這本書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成為一本可以長期參考的工具書,而不是僅僅為通過一次考試而準備的速食讀物。

評分

老實說,初次翻開這本書時,我有些擔心它的內容會不會過於陳舊,畢竟電子技術日新月異。然而,這本書巧妙地平衡瞭經典理論與現代應用的關聯性。它在紮實講解瞭BJT和MOSFET這些基礎器件的工作原理之後,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將其自然地延伸到瞭對集成電路(IC)設計中基本單元的理解上。例如,對差分放大器的深入剖析,雖然是基於基礎晶體管理論,但其所揭示的共模抑製原理,是現代所有高性能運算放大器和傳感器接口設計的核心基石。通過這種方式,這本書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橋梁,讓讀者能夠從最基本的電子元件知識,平滑地過渡到對現代混閤信號芯片架構的初步認知。它教會我們,真正的創新往往建立在對基本原理的深刻洞察之上,而非僅僅追逐最新的技術名詞。

評分

書的內容很好!正好是我工作中需要的!書的質量也不錯!

評分

書質量很好,內容是我一直想學的,關鍵是速度快!

評分

已經買瞭這係列的第三本。不管當參考書當考試課本看也是不錯的

評分

學習模電知識,但願有用。

評分

給孩子買的,應該是很實用的輔導書。

評分

物美價廉,很喜歡京東上買各種東西,值得信賴~

評分

不按訂單要求開具發票!!!包裝盒也不套個袋子,下雨把整個紙盒都濕透瞭。

評分

內容不錯,隻是現在基礎差些,有些地方需要多看幾遍纔能搞明白

評分

。。。。。。。。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