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精密铸造实践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车顺强,景宗梁 著
图书标签:
  • 熔模铸造
  • 精密铸造
  • 铸造工艺
  • 金属材料
  • 制造工程
  • 铸造技术
  • 失蜡铸造
  • 金属成型
  • 工艺实践
  • 工业制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14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395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页数:17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铸造领域技术人员,工人
  注重实用性:《熔模精密铸造实践》紧密结合当前铸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许多内容来自作者及不同企业的生产实践
  技术翔实:《熔模精密铸造实践》列举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熔模精密铸造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计算方法、熔炼浇注工艺,对熔模铸造新工艺、新技术及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

内容简介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紧密结合当前铸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熔模精密铸造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计算方法、熔炼浇注工艺,给出了提高精铸件质量的新工艺、新材料、操作细则和专项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既有原理的叙述、工艺参数的给出,也有工厂的应用实例,可供铸造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技术工人在实践中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熔模铸造工艺1
1.1熔模铸造发展概况1
1.1.1发展历史1
1.1.2现代熔模铸造1
1.2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2
1.3熔模铸造工艺的特点2
1.4熔模制造对模料的要求3
1.5模料3
1.5.1蜡基模料3
1.5.2石蜡�驳头肿泳垡蚁┠A�4
1.5.3树脂基模料5
1.5.4填料模料5
1.6制壳耐火材料6
1.7熔模铸造用黏结剂8
1.7.1水玻璃黏结剂8
1.7.2硅溶胶黏结剂8
1.7.3硅酸乙酯黏结剂9
1.8熔模铸造用硬化剂9
1.9熔模铸造用涂料10
第2章熔模铸造型壳制造11
2.1型壳铸造的基本情况11
2.2水玻璃型壳的铸造实践11
2.2.1正辛醇能改善涂挂性13
2.2.2磷酸氢二钠能提高型壳强度16
2.2.3水玻璃工艺的改进及质量控制17
2.2.4水玻璃黏结剂工艺的严细操作19
2.2.5水玻璃型壳新型硬化剂22
2.2.6水玻璃工艺的新开发26
2.3硅溶胶型壳的铸造28
2.3.1对型壳性能的要求28
2.3.2校正插块的应用30
2.3.3大平面上设置工艺钉31
2.3.4支撑架铸件的铸造工艺32
2.3.5调节臂铸件的工艺改善33
2.3.6狭槽灌浆工艺35
2.3.7大平面铸件的表面涂层强化处理36
2.3.8熔模铸造麻点麻坑缺陷的持续工艺改善37
2.3.9熔模铸造表面层制壳工艺的研究40
2.3.10锆英粉+熔融石英粉混合浆料的应用45
2.3.11带狭窄内腔叶轮的灌砂51
2.3.12涡轮熔模铸造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51
2.3.13硅溶胶熔模铸造工艺的改进措施55
2.3.14对熔模铸造现行制壳工艺的改进和讨论60
2.3.15熔模铸造负压充型�布友鼓�固工艺生产发动机叶轮62
2.3.16面层喷浆65
2.3.17复合型壳工艺66
2.3.18硅溶胶涂料的质量控制及管理66
2.3.19有气密性要求的精铸件工艺68
第3章熔模铸造表面层耐火材料73
3.1精铸专用砂(粉)替代锆英砂(粉)的应用实践73
3.1.1迎接挑战挖潜降成本73
3.1.2精铸专用粉浆料的配制73
3.1.3精铸专用粉浆料的特性与维护74
3.1.4精铸专用砂(粉)的生产应用74
3.1.5结果与讨论77
3.1.6经济效益分析78
3.2改性刚玉粉脱壳性改善的应用研究79
3.2.1刚玉粉面层脱壳性差的缘由79
3.2.2利用面层材料内部相变机理降低残留强度的方法探讨79
3.2.3锆砂不锈钢面层及熔融石英碳钢面层脱壳性良好的原因及启示80
3.2.4严格按防粘砂理论对刚玉粉进行改性处理80
3.2.5试验结论80
3.3降低烧结温度及玻璃相对刚玉面层脱壳性的影响81
3.3.1刚玉面层脱壳性差的机理81
3.3.2材料内部相变微裂纹机制解决刚玉与面层脱壳性81
3.3.3仿照锆砂面层高温形成玻璃相解决刚玉面层脱壳性82
3.3.4外加物质生成足量玻璃相解决刚玉面层脱壳性82
3.3.5结论84
3.4钛合金熔模铸造耐火材料的研究84
3.4.1早期的研究——以石墨材料为主的阶段84
3.4.2中期的研究——以钨面层为主的多种材料和工艺阶段84
3.4.3近期的研究——以Y2O3为主的熔模陶瓷型阶段84
3.4.4耐火材料的发展85
第4章熔模铸造的型芯86
4.1熔模铸造对型芯的要求86
4.2熔模铸造用型芯的分类86
4.3熔模铸造型芯的应用实践86
4.3.1自制型芯86
4.3.2采用处理后一般型砂工艺生产精铸件88
4.3.3自硬型芯工艺在异型铸件生产中的应用89
4.3.4熔模铸造工艺应用树脂砂型芯92
4.3.5精铸覆膜砂型芯的开发应用93
4.3.6热压成型型芯95
4.3.7二元复合型芯96
4.3.8砂浆自硬型芯工艺97
4.3.9填料中氧化钠含量对陶瓷型芯质量的影响99
第5章熔模铸造的熔炼100
5.1铸钢的分类100
5.1.1按化学成分来分100
5.1.2铸件的牌号100
5.1.3铸钢的力学性能100
5.2铸钢的熔炼101
5.2.1金属材料101
5.2.2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对碳素钢力学性能的影响102
5.3铸钢熔炼的应用实践105
5.3.1炉底吹氩气精炼105
5.3.2对中频感应电炉脱氧的再认识107
5.4真空熔炼110
5.5钛合金熔炼111
5.5.1水冷铜坩埚凝壳熔炼111
5.5.2热源种类111
5.5.3感应凝壳熔炼112
5.5.4钛合金真空熔炼研究112
第6章浇注补缩系统的设计114
6.1浇注补缩系统设计要点114
6.2熔模铸造浇注补缩系统设计应用实践114
6.2.1有气密性要求的精铸件工艺114
6.2.2抗氧化钢铸件的熔模铸造工艺118
6.2.3阀门精铸件浇注系统设计实践122
6.2.4冒口的设计与计算124
6.2.5航空件浇注系统设计和实践131
6.2.6叉形铸件环形内浇道的应用135
6.2.7发动机用钛合金部件精密铸造工艺136
6.2.8CAE技术在熔模铸造上的应用138
6.3浇注系统设计经验小结138
第7章熔模铸造生产应用实例140
7.1模料处理140
7.1.1问题的提出140
7.1.2实验与机理140
7.1.3红蜡处理工艺参数142
7.1.4操作程序142
7.1.5验证和结果142
7.1.6模料酸值测定方法143
7.1.7分析方法143
7.2全自动低温蜡压蜡机的应用体会143
7.2.1结构原理及工艺参数144
7.2.2生产实例及工艺参数144
7.2.3应用体会145
7.3低温蜡六工位全自动射蜡机的研制及应用145
7.3.1设计布局146
7.3.2应用效果147
7.4精铸设备的节能改进148
7.5第三代脱模剂和清洗剂的研发和应用149
7.6二苯基碳酰二肼显色剂稳定性的改进152
7.7熔模铸钢2Cr13的热处理155
7.8覆膜砂型芯在熔模铸造中的应用157
附录一数理统计在化学实验室的应用161
附录二金相法测试镀层165
附录三用光谱仪检测材料元素时的注意事项168
附录四熔炼工上岗技能培训169参考文献175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一份深入探索现代精密铸造工艺的指南 这本书并非一本轻松的读物,它是一份详尽的、面向实践的操作指南,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熔模精密铸造知识体系。它将带领我们穿越这个复杂而精密的制造领域,从基础理论的梳理,到实际操作的每一个细节,无微不至地展现熔模精密铸造的魅力与挑战。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透视熔模精密铸造的本质 在深入实践之前,理解熔模精密铸造背后的科学原理至关重要。本书的第一部分将为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历史溯源与技术演进: 我们将追溯熔模精密铸造的起源,从古代蜡模铸造的萌芽,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飞跃。了解这项技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克服了哪些技术瓶颈,并最终成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工业等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工艺。这部分将通过案例和历史文献,生动地展现技术的迭代与创新。 核心工艺原理详解: 熔模精密铸造之所以能够实现高精度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制造,其核心工艺原理是关键。我们将逐一剖析: 蜡模制备: 从蜡料的选择( paraffin wax, microcrystalline wax, synthetic wax etc.),到模具设计(模仁、流道、浇口等),再到注射工艺(温度、压力、保压时间),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最终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本书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蜡料的特性及其适用范围,并提供详细的模具设计指南,包括如何优化浇注系统以保证金属液的顺畅填充,以及如何考虑拔模角和收缩率。 模组组装与挂壳: 将蜡模组装成整体,并进行反复的涂料挂覆,形成陶瓷壳。我们将深入探讨涂料的选择(如粘土、硅酸乙酯、锆英砂等)、稀释剂的配比、浸渍工艺的控制(浸渍深度、角度、时间),以及烘干过程中的环境要求。理解不同涂料成分对铸件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烘干温度和时间对陶瓷壳强度的作用。 脱蜡与焙烧: 高温去除蜡模,并对陶瓷壳进行焙烧,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和耐火度,以承受高温金属液的冲击。本书将详细说明脱蜡的多种方式(如蒸汽脱蜡、热水脱蜡),以及焙烧温度曲线的设计,探讨如何避免陶瓷壳的开裂和变形。 金属熔炼与浇注: 精密控制金属的熔炼温度、成分和纯度,以及浇注过程中的温度、速度和压力。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高温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的熔炼工艺和合金成分对铸件性能的影响,并深入探讨真空感应熔炼、电弧炉熔炼等不同熔炼方法的优缺点。浇注环节将重点讲解重力浇注、压力浇注、离心浇注等工艺,并分析其对铸件致密性、气孔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铸件清理与后处理: 敲壳、喷砂、热处理、机加工、表面处理等,这些环节是获得最终合格铸件的必要步骤。本书将详述每一种清理和后处理工艺的操作要点,例如喷砂的介质选择和压力控制,热处理的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以及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殊处理方法。 材料科学的视角: 熔模精密铸造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应用场景。本书将从材料科学的角度,深入解析: 蜡料特性与选择: 不同蜡料在熔点、硬度、流动性、收缩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蜡模的精度和脱蜡过程。 耐火材料的原理: 陶瓷壳的组成成分(如硅石、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等),以及它们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耐火度和机械强度。 金属材料的冶金学: 不同金属合金的成分、组织结构、相变以及它们在铸造过程中的凝固行为、收缩特性和力学性能。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精益求精的工艺流程 理论的基石稳固后,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熔模精密铸造的实际操作层面,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力求精益求精。 蜡模制备的精细化: 模具设计与制造: 详细讲解CAD/CAM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如何通过三维建模优化流道、浇口设计,进行流动和凝固模拟,预测潜在缺陷。介绍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如CNC加工、电火花加工(EDM)等,确保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蜡料配方与性能调控: 针对不同复杂度和精度要求的铸件,介绍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蜡料的配方,例如添加填料以降低收缩率,或调整添加剂以改善流动性。 注射工艺参数优化: 深入分析注射温度、压力、保压时间、注射速度等参数对蜡模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应力的影响。提供不同类型注塑机的操作指南,以及如何根据蜡料特性和模具结构进行参数优化。 陶瓷壳制造的艺术: 涂料体系的科学选择: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涂料(正面涂料、背面涂料)的成分、性能特点及其在不同金属材料和铸件复杂程度下的适用性。例如,氧化锆涂料的优异耐火性和对高温合金铸件的适用性。 挂壳工艺的标准化: 讲解浸渍、甩干、烘干等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如何控制涂料的粘度、浓度、浸渍角度、甩干速度,以及烘干室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强调每层涂料厚度均匀、无气泡、无脱落的重要性。 陶瓷壳强度的优化: 分析烘干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因素对陶瓷壳整体强度的影响。介绍如何通过层数增加、材料选择和烘干工艺的优化来提高陶瓷壳的抗热震性和机械强度。 金属熔炼与浇注的精准控制: 熔炼过程的细节把控: 详细介绍不同熔炼炉(如感应炉、电弧炉)的操作规程,如何控制熔炼温度、时间,去除杂质,保护熔体,并进行成分分析和调整。对于真空熔炼,将重点阐述真空度、熔炼时间和添加剂对合金纯净度的影响。 浇注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分析重力浇注、压力浇注、真空吸力浇注等不同浇注方式的优缺点。详细讲解浇注温度、浇注速度、浇注压力等关键参数的设定,以及如何通过浇口设计、冒口设置等手段来预防气孔、缩松等铸造缺陷。 凝固过程的分析与预测: 利用先进的模拟软件,对金属液在模腔内的流动和凝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并指导工艺参数的优化。 后处理工艺的精益化: 热处理的奥秘: 针对不同金属材料,详细讲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的原理、目的、温度曲线、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以及热处理对铸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表面处理的多元化: 介绍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喷砂、抛丸、电镀、阳极氧化等多种表面处理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和工艺要点,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铸件表面质量的要求。 检测与质量控制: 详细介绍无损检测(如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和尺寸检测(如三坐标测量机CMM、光学影像测量仪)等方法,确保铸件的内部质量和尺寸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第三部分: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攻克疑难杂症 任何制造过程都可能面临挑战,熔模精密铸造也不例外。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铸造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深入剖析其产生原因,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常见铸造缺陷的成因分析: 表面缺陷: 夹砂、包砂、浇冒口粘砂、冲砂、表面粗糙、裂纹、针孔等。 内部缺陷: 气孔、缩孔、疏松、夹渣、缩松、组织疏松等。 尺寸与形状缺陷: 尺寸超差、变形、翘曲、扭曲、浇不足、错箱等。 缺陷诊断的逻辑与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教授读者如何运用科学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等手段,准确判断缺陷的产生根源。 针对性解决方案的制定: 工艺参数的调整: 如何通过调整蜡模注射温度、压力、保压时间;陶瓷壳涂料配方、烘干温度;金属熔炼温度、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等参数来消除缺陷。 材料选择的优化: 如何选择更合适的蜡料、耐火材料、金属材料来规避潜在问题。 模具结构与浇注系统的改进: 如何通过优化浇口、流道、冒口设计来改善金属液填充,减少缩孔和气孔。 后处理工艺的优化: 如何通过调整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来改善铸件性能或消除表面缺陷。 第四部分:应用实例与未来展望——洞见行业发展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熔模精密铸造的强大应用能力,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展示一系列成功的应用案例,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典型行业应用剖析: 航空航天: 涡轮叶片、燃烧室部件、起落架零件等高精度、耐高温、高性能铸件的制造。 医疗器械: 人工关节、骨科植入物、手术器械等对生物相容性、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的产品。 汽车工业: 发动机零件、涡轮增压器、传动系统部件等追求轻量化、高强度和复杂形状的零部件。 能源工业: 阀门、泵体、叶轮等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关键部件。 其他领域: 模具、精密仪器、艺术品等。 新技术与新趋势: 智能化与自动化: 机器人自动化挂壳、智能检测系统、数据驱动的工艺优化等。 增材制造(3D打印)与熔模铸造的结合: 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复杂模仁,或直接制造蜡模,进一步提高设计自由度和生产效率。 新材料的应用: 陶瓷基复合材料、新型高温合金等在熔模铸造中的应用探索。 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 环保型蜡料、低能耗熔炼技术、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是一本集理论深度、操作细节、问题解决、应用前景于一体的专业书籍。它将为从事熔模精密铸造行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研发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这项先进制造技术,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本书的目标是让读者能够独立或在指导下,完成从工艺设计到产品交付的整个流程,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熔模精密铸造的精髓。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熔模精密铸造的每个步骤时,都力求详尽,但对于一些非常规或特殊工艺的应用,则显得有些保守。例如,在陶瓷壳模的制备环节,书中详细描述了注浆、干燥、焙烧等过程,但对于一些特殊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锆、碳化硅等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制备方法,则没有深入探讨。这些特种陶瓷在耐高温、抗氧化、抗侵蚀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对于一些航空航天、高温合金等领域的精密铸件生产至关重要。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包含更多关于这些特殊材料的选择依据、制备工艺的关键点以及它们在熔模铸造中的应用实例。同时,在浇注过程中,书中也提到了真空浇注和离心浇注,但对于它们的适用范围、工艺参数控制以及可能带来的效益,并没有做过于详尽的说明。尤其是在制备大尺寸、薄壁或者高致密度的精密铸件时,这些特殊浇注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书中能有更深入的解析。

评分

我非常欣赏本书在阐述熔模精密铸造的流程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性,但对于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和探讨,我感觉还有待挖掘。比如,在材料选择方面,书中更多地聚焦于传统的合金,而对于近年来兴起的增材制造(3D打印)在模具制造或直接制件方面的应用,却没有过多提及。例如,金属3D打印技术在制作复杂形状的模具芯部、冷却通道,甚至直接打印出高精度金属零件,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分析其与传统熔模铸造的结合点,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此外,在工艺优化方面,书中对一些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提及不多。例如,如何利用仿真软件对浇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预测缩孔、裂纹等缺陷的产生,并据此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这些都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对书中关于过程监测和反馈控制的自动化系统也颇感兴趣,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评分

本书在描述熔模精密铸造的工艺流程时,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讲解,但对于一些跨行业的借鉴和融合,我感觉还有探索的余地。例如,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书中更多地关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而对于如何借鉴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等领域在模具轻量化、智能化制造方面的先进经验,文中并未涉及。例如,在模具材料选择上,是否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复合材料或者高性能聚合物来制造部分模具组件,以达到轻质高强的效果?在模具的制造工艺上,是否可以引入一些数字化、柔性化的生产理念,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可定制性?此外,在工艺优化方面,书中虽然提及了过程控制,但对于如何借鉴制药、食品等行业在精细化生产、过程追溯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以进一步提升熔模精密铸造的精密度和可控性,文中也没有详细的说明。

评分

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关于精密铸造的书籍,但它似乎遗漏了我最关注的一些方面。比如,在介绍熔模精密铸造工艺的流程时,我特别希望能看到关于模具设计和制造的更深入探讨。从蜡模的精度控制到金属模具的寿命和维护,再到分型面的设计如何影响铸件质量和后处理,这些都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瓶颈。我期待书中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复杂程度的零件在模具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对于模具材料的选择,比如热作模具钢的硬度、韧性、耐磨性和热处理工艺,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铸造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来匹配合适的模具材料,我也希望得到更详尽的指导。书中的内容更多地聚焦于熔模的制作和铸造过程本身,对于模具这一关键环节的阐述显得有些泛泛而谈,未能提供足够的操作性建议和技术诀窍。例如,对于蜡模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如何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储存和搬运,以及如何检测模具表面的缺陷,这些细节的处理方法,对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至关重要。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在这方面有所补充,让这本书更贴近实际生产的需求。

评分

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作者在描述熔模精密铸造的流程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对于一些成本控制和经济性分析方面的内容,我感觉有所欠缺。在模具制造环节,书中提到了模具的加工精度和寿命,但对于如何通过优化模具设计和材料选择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不同类型的模具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钢材)在成本、寿命和加工难度上的权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来减少材料消耗和加工工时,这些都是影响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在工艺流程的优化方面,书中更多地关注技术可行性,而对于如何通过工艺改进来降低能耗、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则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成本核算、经济效益分析的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熔模精密铸造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经济可行性。

评分

这本书在阐述熔模精密铸造的整体流程时,展现了作者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对于一些新兴材料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我感觉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例如,书中对常规的金属合金,如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对于一些高性能的特种合金,如高温合金、耐磨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等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则没有过多提及。这些特种合金在航空航天、能源、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熔模精密铸造作为一种能够获得复杂形状、高精度铸件的工艺,与这些材料的应用非常契合。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更多关于这些特种合金的熔炼、浇注特性,以及在熔模精密铸造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此外,对于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等,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熔模工艺来制备高精度的陶瓷或玻璃部件,文中也缺少相应的介绍。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熔模精密铸造的各种工艺细节时,确实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但对于一些关键的质量控制环节,我感觉还有提升空间。在熔炼和浇注部分,书中描述了不同合金的熔炼温度和浇注速度,但对于如何精确控制这些参数以避免铸件缺陷(如气孔、缩孔、夹渣等)的产生,却显得有些不够具体。例如,对于真空感应熔炼,书中提到了其优势,但却没有详细阐述真空度、气氛控制、电磁搅拌等对合金纯净度和组织均匀性的影响。在浇注过程中,如何通过优化浇口杯、冒口、流道等设计来改善金属液的流动性和补缩效果,书中也只是略带而过。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定量的指导,比如不同壁厚的铸件,其浇注温度和速度的推荐范围;或者是在特定合金体系下,如何通过调整熔炼工艺来消除某些常见的夹杂物。另外,对于铸后处理,如去除浇冒口、打磨、热处理、机加工等,书中也只是简单提及,但这些环节往往是影响铸件最终质量和成本的关键。例如,对于一些精密铸件,如何选择合适的去除浇冒口的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热处理来优化组织和力学性能,书中都缺乏详细的说明。

评分

这本书在讲解熔模精密铸造的各个步骤时,都力求全面,但对于如何进行故障诊断和排除,我感觉还有待加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蜡模出现裂纹、陶瓷壳模强度不足、金属液浇注不畅、铸件出现缩孔、气孔、裂纹等。书中虽然提及了一些常见的缺陷,但对于这些缺陷的产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改进模具设计或更换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都显得不够具体和系统。我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个详细的故障诊断流程,例如,当出现某种缺陷时,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排查,需要检查哪些工艺参数,以及针对不同的原因,有哪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对于像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效的应对方法。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熔模精密铸造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尽可能地详细,但对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产品应用来选择最合适的工艺路线,我感觉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例如,对于一些对表面粗糙度要求极高的产品,或者对内部组织致密性有特殊要求的零件,书中推荐的工艺流程是否是最优的?它是否能够覆盖到例如使用特殊蜡料、微晶陶瓷、或者采用特殊焙烧工艺来进一步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内部性能的应用?我期待书中能够更清晰地说明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具体产品的技术要求来指导工艺路线的选择。此外,在质量检测方面,书中提到了常规的检测方法,但对于一些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检测手段来发现隐藏的缺陷,文中也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

评分

这本书提供了对熔模精密铸造工艺的全面概述,但我发现它在处理一些环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似乎有些回避。例如,在脱蜡和焙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蜡蒸汽和粉尘,这些物质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都可能造成污染。书中对于如何有效收集、处理和净化这些废气废料,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技术方案。我期待书中能包含更多关于环保措施的内容,例如不同类型的排风系统、过滤装置的选择和维护,以及废弃蜡和陶瓷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此外,在金属熔炼和浇注环节,高温金属液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书中虽然提到了安全操作规程,但对于如何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如何进行紧急救援,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都显得不够充分。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高活性金属,如镁合金、钛合金时,安全风险会更高,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评分

好东西,认识了很多很多很多的东西。

评分

488555555558888887777

评分

好东西,认识了很多很多很多的东西。

评分

希望能够有帮助。

评分

第二次买了

评分

相关行业必备,很实用的工具书,爸爸很喜欢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神速,确实比淘宝快很多,第一次用

评分

书的内容很丰富,给了很大的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