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

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Morgan Jones 著,薛国雄 译
图书标签:
  • 电子管
  • 放大器
  • 音频
  • 电路
  • 设计
  • DIY
  • 电子技术
  • 模拟电路
  • 第四版
  • 发烧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6198
版次:4
商品编码:1175643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入手,由浅入深地介绍电子管放大器电路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提供了电子管功放、电子管前置和电源电路的设计应用实例,并给出电子管的代码、元件值的规范标注、电阻色环表示法以及各种唱片的均衡特性要求等辅助资料。

作者简介

薛国雄,国内知名电子管功放发烧友,在国内电子管技术相关论坛版主,对电子管技术有很强的理解力和英文翻译能力,在发烧友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翻译的第3版《电子管放大器》准确严谨,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 1
1.1 数学符号 1
1.2 电子及相关规定 2
1.2.1 电池与灯泡 4
1.2.2 欧姆定律 4
1.2.3 功率 5
1.2.4 基尔霍夫定律 6
1.2.5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7
1.3 分压器 10
1.3.1 等效电路 11
1.3.2 戴维南等效电路 11
1.3.3 诺顿等效电路 14
1.3.4 单位与倍乘系数 15
1.3.5 分贝 16
1.4 交流 17
1.4.1 正弦波 17
1.4.2 变压器 19
1.4.3 电容、电感与电抗 21
1.4.4 滤波器 23
1.4.5 时间常数 25
1.4.6 谐振 26
1.4.7 RMS与功率 27
1.4.8 方波 28
1.4.9 方波波形与瞬变 29
1.4.10 随机噪声 32
1.5 有源器件 34
电子流动与通常所称的电流流动 34
1.6 硅二极管 34
电压基准 35
1.7 双极型晶体管 37
1.7.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9
1.7.2 输入输出电阻 41
1.7.3 射极跟随器 42
1.7.4 双管的达林顿接法 43
1.8 关于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 43
1.9 反馈 44
1.9.1 反馈公式 44
1.9.2 反馈公式应用的实际限制 45
1.9.3 反馈术语及输入输出阻抗 46
1.10 运算放大器 47
1.10.1 反相器及虚地加法器 47
1.10.2 同相放大器及电压跟随器 49
1.10.3 积分器 50
1.10.4 电荷放大器 50
1.10.5 直流失调 52
参考文献 52
推荐阅读 52
第2章 基本单元电路 54
2.1 三极管的共阴极放大电路 54
2.1.1 选择工作点所受的限制 57
2.1.2 工作点及相关状况 59
2.1.3 动态参数(交流参数) 61
2.1.4 阴极偏置 64
2.1.5 阴极偏置电阻没有被旁路时对交流状况的影响 65
2.1.6 阴极退耦电容 66
2.1.7 栅漏电阻值的选取 68
2.1.8 输出耦合电容值的选取 70
2.1.9 密勒电容 71
2.1.10 减小前一级电路的输出电阻 72
2.1.11 导栅(束射)三极管 72
2.2 四极管 74
2.3 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 75
2.3.1 五极管特性曲线的背后含义 76
2.3.2 小信号五极管EF86的运用 77
2.4 级联接法 80
2.5 电荷放大器 88
2.6 阴极跟随器 89
2.7 源、吸收源及相关术语 93
2.8 共阴极放大电路用作恒流源 95
五极管用作恒流源 96
2.9 带有源负载的阴极跟随器 98
2.10 White式阴极跟随器 99
2.10.1 自分相White式阴极跟随器的电路分析 99
2.10.2 White式阴极跟随器用作输出级 102
2.11 μ式跟随器 103
2.11.1 交流负载线的重要应用 106
2.11.2 μ式跟随器上臂管子的选择 107
2.11.3 μ式跟随器的不足之处 107
2.12 SRPP(并联调整推挽)放大电路 109
2.13 β式跟随器 112
2.14 阴极耦合放大器 114
2.15 差分对 116
2.15.1 差分对电路的增益 118
2.15.2 差分对电路的输出电阻 118
2.15.3 差分对的AC平衡及阴极共接处的信号呈现 119
2.15.4 共模抑制比(CMRR) 119
2.15.5 电源抑制比(PSRR) 121
2.16 晶体管恒流源 122
2.16.1 晶体管恒流源用作电子管的有源负载 125
2.16.2 通过选择晶体管来优化恒流源的rout 129
2.16.3 场效应管恒流源 131
2.16.4 采用耗尽型场效应管DN2540N5的恒流源 132
参考文献 135
推荐阅读 136
第3章 动态范围:失真与噪声 139
3.1 失真 139
3.1.1 失真的涵义 139
3.1.2 非线性失真的测量 140
3.1.3 失真测量及其正确运用 141
3.1.4 测量的选择 142
3.1.5 谐波失真测量的进化 143
3.1.6 谐波的权重 143
3.1.7 累加与变换 145
3.1.8 其他变换方式 145
3.1.9 噪声与THD+N 146
3.1.10 频谱分析仪 146
3.2 数字化方面的有关概念 147
3.2.1 取样 147
3.2.2 量程变换 148
3.2.3 量化 149
3.2.4 数字的进制系统 149
3.2.5 精度 150
3.3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150
3.3.1 周期性条件 150
3.3.2 加窗 151
3.3.3 作者是如何测量失真的 152
3.4 以低失真为目标的设计方法 152
3.5 信号幅度 153
级联接法与失真 155
3.6 栅极电流 156
3.6.1 处于接触电势时栅流带来的失真 156
3.6.2 栅流和音量控制引致的失真 158
3.6.3 带有栅流的工作方式(A2类) 158
3.7 通过控制电路参数来降低失真 160
3.8 通过相互抵消来降低失真 162
3.8.1 差分对的失真抵消 164
3.8.2 推挽工作的失真抵消 166
3.8.3 西电公司的谐波均衡电路 166
3.8.4 谐波均衡电路产生的副作用 168
3.9 直流偏置 170
3.9.1 电阻式阴极偏置 170
3.9.2 栅极偏置(Rk=0) 171
3.9.3 充电电池式阴极偏置(rk=0) 172
3.9.4 二极管式阴极偏置(rk≈0) 173
3.9.5 恒流源式阴极偏置 176
3.10 电子管的选择 177
3.10.1 哪些电子管的设计确实是以低失真为目标的 177
3.10.2 外壳喷碳 179
3.10.3 电子偏转 179
3.10.4 通过测试寻找低失真电子管 180
3.10.5 测试电路 180
3.10.6 测试电平及频率 181
3.10.7 测试结果 182
3.10.8 测试结果评述 183
3.10.9 约定性称呼 185
3.10.10 其他中μ值管 185
3.10.11 计权失真结果 186
3.10.12 测试结果综述 187
3.11 级间耦合 187
3.11.1 响应中断 188
3.11.2 变压器耦合 189
3.11.3 低频提升网络 190
3.11.4 电平转移与DC耦合 191
3.11.5 用于驱动动圈耳机的DC耦合A类放大器 193
3.11.6 诺顿电平转移器的使用 196
3.12 失真与负反馈 198
3.13 碳质电阻与失真 202
3.14 噪声 202
3.15 来自电阻的噪声 202
来自电阻性音量控制器的噪声 203
3.16 来自放大器件的噪声 204
3.16.1 栅极电流噪声与泊松分布 205
3.16.2 静电计与栅极电流 206
3.17 DC电压基准的噪声 209
3.17.1 作者如何测量DC电压基准的噪声 209
3.17.2 充气稳压管噪声的测量 211
3.17.3 充气稳压管噪声与工作电流的关系 211
3.17.4 半导体电压基准噪声的测量与叠加使用 212
3.17.5 齐纳管噪声与工作电流的关系 213
3.17.6 齐纳组合管与LM317的噪声比较 214
3.17.7 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噪声 215
参考文献 215
推荐阅读 216
第4章 元器件 218
4.1 电阻 218
4.1.1 标准值 218
4.1.2 发热 219
4.1.3 金属膜电阻 220
4.1.4 功率型电阻(绕线电阻) 223
4.1.5 绕线电阻的老化 223
4.1.6 绕线电阻的电感与噪声 223
4.1.7 感厚膜功率型电阻 226
4.2 电阻的选择 227
4.2.1 误差 227
4.2.2 温度 227
4.2.3 额定电压 227
4.2.4 额定功率 227
4.3 电容 227
4.3.1 平板电容器 228
4.3.2 增大极板面积和减小间隙 228
4.3.3 介质 229
4.4 不同种类的电容 230
4.4.1 金属平板空气电容(r≈1) 231
4.4.2 箔式极板塑料薄膜电容(24.4.3 金属化塑料薄膜电容 234
4.4.4 金属化纸介电容(1.84.4.5 银云母电容(白云母r=7.0) 235
4.4.6 陶瓷电容 235
4.4.7 电解电容 235
4.4.8 铝电解电容(r≈8.5) 236
4.4.9 钽电解电容(r≈25) 243
4.4.10 随着频率而变的容

前言/序言


经典电路的魅力: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探寻声音的艺术与科学 对于任何对音频工程、音乐制作,乃至音响设备怀有深厚兴趣的人来说,“电子管放大器”这个词本身就承载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术语,更代表着一种对声音质感的极致追求,一种对经典电路设计的深深敬畏。而《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正是这样一本引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一迷人领域、发掘其中奥秘的权威指南。它不只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份通往纯净、温暖、富有生命力声音世界的邀请函。 本书的诞生,源于对声音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电子管技术不懈的探求。在数字音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管放大器为何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所传递的温暖、细腻、富有音乐感的音色,是数字信号处理难以完全复刻的。这种独特的“电子管味”,来自于其非线性的失真特性,它并非纯粹的“失真”,而是在特定谐波成分上的叠加,这种叠加往往能为声音增添丰富的泛音和悦耳的饱满感,使音乐更具“空气感”和“灵魂”。《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正是从基础原理出发,系统、详尽地剖析了电子管放大器工作的方方面面,帮助读者理解为何这种古老的技术至今仍能吸引无数发烧友和专业人士。 核心原理的深度剖析:从电子管的物理特性到电路设计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回到电子管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从真空管的阴极、栅极、阳极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功能,到热电子发射、电子流的控制机制,再到不同类型电子管(如三极管、五极管、束射管等)的特性差异,都将进行严谨而清晰的阐述。读者将了解到,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物理过程,构成了放大器工作的基石。 随后,内容将深入到各种经典电子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从最基础的单级放大电路,到多级串联、并联、阴极耦合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及它们在信号放大、阻抗匹配、频率响应等方面的表现,都将一一展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将着重讲解各种经典电路拓扑的优势与劣势,例如: 单端(Single-Ended)放大器: 这种电路以其简洁的结构和独特的谐波特性而闻名,能产生富有音乐感的“奇次谐波”,带来柔和、温暖的音色。本书将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分析其在高保真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 推挽(Push-Pull)放大器: 推挽电路通过两支或多支电子管的互补工作,能够有效抑制偶次谐波失真,提高输出功率和线性度,是许多经典功率放大器设计的核心。本书将深入探讨不同推挽结构(如甲类、甲乙类、乙类)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差分(Differential)放大器: 这种电路在抑制共模干扰方面表现出色,常用于前置放大器和线路级放大器,以提供极低的噪声和高稳定性。本书将阐述其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要点。 此外,书中还会系统介绍各种负反馈和无反馈电路的设计理念。负反馈技术是提高放大器性能、降低失真的重要手段,但过度的负反馈也可能导致瞬态响应下降和音色“僵硬”。本书将详细讲解负反馈的类型(如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混合负反馈),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反馈设计,找到音质与技术指标之间的平衡点。对于追求极致瞬态和自然音色的发烧友,无反馈电路的设计也同样是本书的重要篇章,它将揭示如何在结构上优化电路,以获得纯粹的电子管音色。 关键元件的精细解读:变压器、电容、电阻的选择与应用 任何一个电子管放大器,其声音的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用的关键元件。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对这些“幕后英雄”进行深入的解读: 输出变压器: 这无疑是电子管放大器中最具神秘色彩也最为关键的元件之一。输出变压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放大器的功率输出、频率响应、瞬态响应以及整体的音色风格。本书将详细解析输出变压器的结构(铁芯材料、绕组工艺)、设计参数(阻抗比、漏感、分布电容)以及它们对声音的具体影响。不同材质的铁芯(如硅钢片、坡莫合金)、不同绕法的变压器,将带来怎样的音色差异,本书将一一揭示。 电源变压器: 为电子管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是放大器正常运行的基础。本书将分析电源变压器的设计要求,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确定,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滤波电路(如CLC滤波)来降低电源噪声,确保声音的纯净。 耦合电容: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起到隔直通交的作用。其容量大小、耐压值、绝缘材料的选择,都会影响低频响应和信号的传输。本书将对比不同类型电容(如油浸电容、银膜电容、纸介电容)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滤波电容: 电源滤波是保证放大器低噪声工作的重要环节。本书将探讨不同容值的电解电容、油浸电容在滤波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组合使用来优化滤波效果。 电阻: 虽然电阻看似简单,但其精度、功率、材料(如碳膜、金属膜、线绕电阻)的选择,同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噪声以及音色产生细微但重要的影响。本书将对不同类型电阻的特性进行分析。 深入实践的指导:从调试到故障排除 《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为读者提供实际操作的指导。书中将包含一系列详尽的电路图,涵盖了从入门级的单端耳机放大器,到中级的合并式立体声放大器,再到高级的单声道后级放大器等多种实用电路。对于每一个电路,书中都会提供详细的元器件清单、制作步骤、焊接技巧以及关键的测量和调试方法。 元器件选购指南: 针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电子管和配套元件,本书将提供实用的选购建议,帮助读者甄别优质元件,避免“踩雷”。 制作过程的细节提示: 从PCB布局、布线技巧,到接地方式、屏蔽措施,书中将涵盖影响最终声音品质的各种细节,指导读者如何精心制作。 测量与调试技巧: 电子管放大器的调试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本书将介绍如何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仪器,对放大器进行静态偏置调整、动态参数测量,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常见的调试问题。 故障排除指南: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制作者,也难免会遇到故障。本书将提供一份系统性的故障排除指南,帮助读者快速定位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电子管的艺术与科学:超越技术的设计哲学 《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的价值,还在于它不仅仅是在传授技术,更是在传承一种对声音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它引导读者去感受电子管放大器所特有的音乐表现力,去理解为何在追求极致音质的道路上,许多人依然选择并钟情于这种温暖而富有生命力的声音。 本书将探讨: 不同电子管的音色特点: 6SN7的醇厚,300B的柔美,KT88的澎湃,EL34的韵味……书中将细致分析不同型号电子管的音色特点,帮助读者根据自己的听音喜好进行选择。 电路设计对音色的影响: 为什么相同的电子管,在不同的电路设计下,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音色?本书将深入剖析电路拓扑、元器件选择、反馈量控制等因素如何塑造放大器的声音风格。 “电子管味”的解析: 这种难以用数据完全量化的“电子管味”,究竟来源于什么?本书将尝试从谐波失真、瞬态响应、动态表现等多个维度,去理解这种独特的听感。 DIY的乐趣与成就感: 制作一台属于自己的电子管放大器,不仅是一项技术挑战,更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艺术创作过程。本书将激励读者亲自动手,在实践中领略电子管放大器设计的魅力。 《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爱好者,亦或是追求极致音质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它将带您跨越技术的藩篱,去触碰那份最纯粹、最动人的声音,去感受电子管放大器所独有的那份温暖与魅力。翻开这本书,您将不仅仅是在学习电路,更是在探索声音的艺术与科学,在追寻那份属于您自己的,最完美的听觉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电子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初学者,我一直对电子管放大器的神秘世界感到着迷。那些充满金属光泽的电子管,在通电后散发出的独特光芒,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温暖醇厚的音色,都深深吸引着我。然而,对于如何构建和理解这些设备,我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我希望这本《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能够成为我的入门指南,它能够用最清晰、最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电子管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电路图的解析,是否能够细致地讲解每一个元件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初学者可以尝试的简单项目,哪怕只是最基础的耳放或者前级电路,这样我就可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培养我对电子管放大器声音美学的认知,教会我如何去辨别和欣赏不同的电子管声音,从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那种“味道”。

评分

我收藏了一些老唱片,一直想找到一个能够完美演绎它们音乐灵魂的设备。在一番探索后,我将目光锁定在了电子管放大器上,它们那种独特的温暖和韵味,似乎与我的唱片收藏有着天然的契合。所以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本《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我对书中关于如何根据不同音乐风格选择合适电子管放大器的章节充满了期待。例如,对于爵士乐,我希望它能推荐一些能够展现出乐器细节和动态的机型;而对于古典音乐,我则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能够营造出宏大场面和丰富层次感的方案。此外,书中关于放大器与音箱的匹配问题,也是我非常关心的一点,因为我知道,即使再好的放大器,如果与不匹配的音箱搭配,也无法发挥出最佳的性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种“黄金组合”的奥秘。当然,作为一本权威的指南,我更希望它能深入探讨电子管放大器在音频信号处理方面的独到之处,例如它独特的非线性失真如何恰到好处地增加了声音的“音乐性”,以及它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数字信号的某些不足。

评分

从我的角度来看,电子管放大器不仅仅是一种音响设备,它更像是一种艺术品,一种技术与情感的结合体。我一直对那些手工制作、充满匠人精神的产品充满敬意,而电子管放大器恰恰符合我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我希望这本《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能够深入探讨电子管放大器在音质方面的独特之处,比如它那种柔和的过载特性,以及在处理人声和弦乐时所展现出的细腻与层次感。书中关于不同电路拓扑结构,如单端、推挽、AB类、A类等等的详尽解析,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我希望它能清晰地阐释每种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音质和效率上的权衡。此外,对于发烧友而言,元器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电子管的性能对比,以及电源滤波、耦合电容等关键元件对音色影响的分析。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历史渊源的介绍,例如电子管技术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各种放大器设计的,那将极大地丰富我的知识储备。

评分

我一直对复古音频设备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散发着温暖独特音色的电子管放大器。在寻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了这本《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虽然我还没有机会深入研读,但从它厚重的体量和封面上那种沉甸甸的专业感,我就能预感到它绝非泛泛之辈。我特别期待它能在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以及不同类型电子管的特性对比等方面提供详实的论述。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理解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技术术语,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原理,或许会有一些图示或者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我对书中关于不同年代电子管放大器风格演变的部分也充满了好奇,比如早期经典机型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又有哪些独特的音质特点?当然,作为一本“第4版”,我更看重它是否包含了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势,例如现代电子管放大器设计中可能引入的一些数字化技术或者新的材料应用。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心中已经成为一个知识宝库的象征,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让那股熟悉的电子管味道,伴随知识的流动,在我脑海中回荡。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怀旧情结。现在市面上的数字功放琳琅满目,体积小巧,功能强大,价格也越来越亲民,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需要仔细呵护,但一旦启动,就会从喇叭口传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饱满、带有某种“味道”的声音,这是数字信号所无法完全复制的。我希望这本《电子管放大器(第4版)》能带我回到那个年代,去了解是什么让这些老家伙如此迷人。也许书中会有对经典电子管型号的详细介绍,比如300B、EL34、KT88等等,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在不同电路中的表现。我还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电子管放大器声学特性的理论分析,比如谐波失真、瞬态响应,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最终的听感的。如果书里还能提供一些DIY方面的指导,那就更完美了,虽然我可能没有那个能力真的去动手制作,但光是看看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也足以让我大呼过瘾。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幅画面: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一杯香浓的咖啡,翻开这本书,在悠扬的电子管音乐声中,享受一段沉浸式的技术探索之旅。

评分

好..................

评分

东西很好用!非常满意,开心的一次购物!

评分

快递很快,东西也完好无损。信任京东和这个牌子的东西,东西很好用,目前使用没有闹心的问题。

评分

*的定价,就这质量?!

评分

内容详细,经典,值得参考

评分

不错 不错

评分

贴膜尺寸 4.7英寸

评分

老爸要的,满意

评分

评价是一定要写的,可是我买太多的资料了,一本一本写实在是太麻烦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