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温斯顿·丘吉尔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069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515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04
字数:250000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部视角独特的二战回忆之作,揭秘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全景式历史巨著,专业的战争史料
  

内容简介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选自丘吉尔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以英国人的角度讲述了二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揭密了中、英、美、苏各大国间许多鲜为人知的政治、军事内幕,是一部全景式的历史著作。如果你对二战具体的军事和政治细节感兴趣,并且厌倦了大段引用各种文件和数据的唠唠叨叨,想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对二战前后整个世界的历史做大略的脉络梳理,这会是个不错的读本。现在,吉尔带你开启这场精彩的二战之旅吧。

作者简介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20世纪政坛风云人物之一,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英国取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

1953年,丘吉 尔凭借较高的文学成就,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序言
第1 章 打赢了战争,只是开始
第2 章 我对下一次大战的预言
第3 章 下士阿道夫和元首希特勒
第4 章 英、法的底牌已被摸清了
第5 章 慕尼黑悲剧:被出卖的不只是捷克
第6 章 大战爆发,德国入侵波兰
第7 章 临危受命:我来组成新的内阁
第8 章 难以忘却的牺牲和努力
第9 章 敦刻尔克大撤退
第10 章 竞相争夺:狼与熊
第11 章 惨烈的不列颠空战
第12 章 《租借法案》,来自美国的支持
第13 章 心怀叵测的“盟友”
第14 章 地中海、大西洋和北非的硝烟
第15 章 巴巴罗萨:苏德战争的开始
第16 章 我与罗斯福的会晤及《大西洋宪章》
第17 章 对苏联人的援助
第18 章 日本与珍珠港
第19 章 《联合国公约》签字
第20 章 北非、东南亚和大西洋上的挫折
第21 章 转租失败:中途岛、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
第22 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23 章 我与罗斯福、蒋介石的开罗会议
第24 章 我与罗斯福、斯大林的德黑兰会议
第25 章 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以及德国火箭
第26 章 苏联人的胜利和华沙的殉难
第27 章 1945 年10 月,莫斯科
第28 章 我与罗斯福、斯大林的雅尔塔会议
第29 章 罗斯福逝世与德国投降
第30 章 波茨坦:我的记载告一段落
编后记

精彩书摘

  第1 章 打赢了战争,只是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几乎普遍抱有世界即将获得和平的想法,并对此深信不疑。如果各国都能秉承正义,依循常理来慎重地处理事务,各国民众这种衷心渴望原本不难实现。“为了消灭战争而战斗”已然成为共识,人们纷纷付诸行动,以促使这一事实尽早实现。
  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被认为手握大权,他曾设想构建“国际联盟”并使之深入人心。在凡尔赛的英国代表团,则对这一设想进行整理和完善,使其成为一种机构,作为人类艰苦前行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永久存在。
  胜利之后的协约国,尽管还需面对国内的巨大困难,以及许多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应对的难题,但与他们的老对手相比,至少此时仍是强大的。各条顿国家,位于大半个中欧的变乱祸首,此时已俯首称臣;而受到德国沉重打击的俄国,则陷入内战骚乱之中,并将逐渐落入布尔什维克的手中。
  1919 年夏天,协约国军队进驻莱茵河一带,其桥头堡深深楔入已然战败并被解除了武装的德国境内。与此同时的巴黎,各战胜国的领导人正陷入对未来的讨论和争吵之中。他们面前放着的是整个欧洲的地图,而且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修改。
  经过了艰苦卓绝的52 个月后,同盟国终于低头认罪了。同盟国的四个成员国中,没有一个能对协约国的意志做哪怕一丝的抵抗。德国被认定为此次世界浩劫的罪魁祸首,已完全任凭胜利者摆布。即便对胜利者来说,经历了这番折磨后,也显得有些步履蹒跚。
  这一次不是政府之间的战争,而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各大国将全部的生命力和精力都投入怒火与杀戮之中。在巴黎集会时,各国领导人都感受到了压力,那是来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潮的巨大压力。《乌得勒支和约》和《维也纳和约》1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时的贵族政治家和外交家,无论胜利还是失败,开会讨论都显得那样谦恭有礼,他们不像民主政治那样吵吵闹闹,而是依循公认的基本原则对各种制度进行改造。现在,饱经磨难的各国民众为宣传所鼓动,以致亿万人坚决要求进行彻底的报复。如果各国领导人为胜利的表象所惑,被这种呼声冲昏了头脑,而在会议席上放弃了将士浴血沙场赢得的成果,那就非倒霉不可。
  凭着在大战中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法国理所当然地获得了领导者的地位。为了保家卫国,法国付出了150多万人的惨重代价。100 多年间,巴黎圣母院的钟楼5 次经历了刀剑和枪炮的洗礼,更有13 个法国行省落入普鲁士手中,在对方严
  酷军事统治下长达4 年之久。一片接一片的地区被敌人破坏,或是在激烈的交战中化为焦土。从凡尔登到土伦的每一间农舍、每一个家庭里,几乎都有人在悼念逝者,或是在照顾幸免于难的伤残者。
  当时,许多曾参加过1870 年战争并饱受其苦的人们已成了法国的显贵。在他们看来,法国能1 《乌得勒支和约》为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和约,《维也纳和约》则为拿破仑战败后,英国、俄国、奥地利等国签订的和约。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获胜,简直是个奇迹。他们一向对德意志帝国抱有恐惧…… 德皇关于“铁甲拳头”和“闪亮铠甲”的演说,在英美两国的人听来也许只是笑话,但在法国人心里,却是实实在在的灾祸前兆。近50 年来,他们一直处于德国强大武力的阴影之下,心里充满了恐惧。而现在,法国以鲜血为代价,解除了这长久以来的压抑,终于实现了和平与安全。因此,满怀热情的法国人才会激昂地高呼:“决不能有第二次!”
  然而,前途充满了不祥之兆。法国人口不及德国的2/3,而且几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德国人口却始终处在增长之中,每年都有大批青年达到服军役的年纪,其人数比法国多一倍。要知道,这是个曾以一国之力与几乎整个世界为敌的国家,而且只差一点就征服了世界。许多了解内情的人们都知道:一战的胜负好几次都在千钧一发间,只不过由于某些偶然因素才能幸运地化险为夷。然而,万一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强大”的协约国还会再次派遣数百万大军到法国战场或东线来吗?俄国深陷动乱之中,已不复旧貌,意大利则颇有向敌人那边靠拢的迹象,至于英国和美国,与欧洲远隔重洋……法国早已疲惫不堪,人口更是损失惨重。它在展望未来的前景时,既深感庆幸,也惶恐不安。怎样才能保障法国的安全呢?如果没有了安全,胜利似乎失去了意义……最迫切的就是安全,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使用最严厉甚至是残酷的方法,也必须取得安全。
  德军在停战那天开回本国,看起来秩序井然。协约国总司令福煦元帅以军人的气概说道:“他们打得不错,让他们保留自己的武器吧。”不过,福煦元帅要求,以后的法国边界必须移至莱茵河。德国将被解除武装,它的军事体制会被打碎,要塞会被摧毁;德国将变得贫穷,它会承担难以估算的巨额赔款,并陷入内乱……莱茵河一旦为法军所据守和设防,就能成为保卫法国的天堑,法国人就可以在河那边过上长久和平的日子。
  英语世界国家的看法和法国截然不同,毕竟正是在他们的援助下,法国才得以摆脱被征服的命运。《凡尔赛和约》中和领土有关的条文,实际上确保了德国领土不变,德国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单一民族国家。因此,当福煦元帅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时,他作出了极为精准的判断:“这不是
  和平,这是20 年的休战。”
  《凡尔赛和约》中与经济有关的条文,其严苛和愚蠢程度之深,甚至到了完全无法实现的地步。德国被判必须缴付数额极为惊人的战争赔款。这一规定反映出了胜利者的愤怒,却也表明战胜国的民众根本不了解,没有哪一个战败国能支付得起与现代战争费用等同的赔款……一心想要获取选票的领袖们,不敢向民众说明真相。即使是报纸的报道,强调的也只是流行的观点。几乎没有人站出来说明:战败国只能通过提供服役,或者用车辆、轮船载运物资输出到国外的办法来偿付赔款,而对于接收这些物资的国家来说,除非处于极其原始的社会或受到严格控制,否则其国内工业必然会被打乱。实际上,掠夺一个战败国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所有需要并可以搬动的都运走,并让战败国的一部分人充当永久或短暂的劳
  役。不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利益无法与战争的费用相比。各国当权者竟没能认清这一点,摆脱公众的愚昧之见,并向选民宣布这一简单而无情的事实。即使他们说了,也没人相信。胜利的协约国坚持要对德国进行不断的压榨,“直到这些小个子吱吱叫为止”。
  不过,这些条文没能真正施行。恰恰相反,虽然德国被战胜国没收了约10 亿镑的资产,几年后却从英美等国获得了高达10.5 亿镑的贷款,从而迅速在战后的废墟中复兴起来。但对于此时的战胜国来说,国内贫苦而不幸的人民也在大声呼喊,于是各国政治家又提出保证,要德国交出“最后一分钱”。这样一来,自然无法指望能通过这些慷慨的施予从德国人那里获得感激甚至
  好感了。
  结果,德国只付出、也只能付出后来规定的赔款,因为美国正慷慨地给予欧洲,尤其是给德国大量的贷款。实际上,1926—1929 年,美国以分期偿还的方式所收回的各种赔款,只及毫无偿还可能的对德贷款的1/5 左右。然而,在所有人看来,这一切都令人振奋,这样的局面似乎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历史终将作出判定,这些疯狂的行为导致“经济风暴”的出现,并促成了新的战争发生。
  德国向四面八方借钱,将每一笔他国慷慨提供的信贷吞噬殆尽。受援助战败国的错误观点影响,虽然在投资规模上远逊于美国,英国也有许多投资家在这种看似划算的利率刺激下参与其中。于是,德国只付出10 亿镑的赔款,却得到了15 亿镑的贷款,而且支付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或出让国外的资产和外汇,或利用美国庞大的贷款“变戏法”。所有的一切,就是一串由各种愚蠢做法组成的悲惨故事,而在编写这些故事的过程中,又包含了多少汗水、败坏了多少美德!
  第二个重大悲剧就是奥匈帝国被《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彻底拆散了。许多世纪以来,无数民族曾在这个神圣罗马帝国的幸存化身庇护下,享有贸易安全并维护自身权益。而在我们的时代,这些民族没有一个能够抵抗来自振兴的德国或俄国的压力。它们都希望从联邦或帝国的体制中解脱出来,而自由主义政策恰恰成为鼓励它们的原因。东南欧迅速分裂为多个小国,反倒造成了德国的相对扩大,虽因战败而疲惫凋敝、疮痍满目,其领土却依然保持完整,因而在这些地区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与此同时,胜利者还把自由国家追求已久的理想强加于德国身上,令德国人不必受强制军役的制约,德国从此无须维持庞大的军备。
  尽管德国已失去了信用,大量的美国贷款仍源源不断地涌入。魏玛政府根据最后的修改意见制订出了一部民主宪法,德皇被废黜了,被选举出来的不再是出身高贵者。然而,在这一脆弱政治建筑之下,德国人的民族热情汹
  涌澎湃,丝毫没有因为战败而受损。
  美国人对帝制早有成见,劳合- 乔治也没有反对意见,这等于明摆着告诉德国人,建立共和制比维持帝制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其实,最明智的措施是把魏玛共和国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由德皇年幼的孙子出任立宪君主,另设摄政院执政以巩固并加强这一制度。可惜没有这样做,反倒使得德国政权结构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包括封建势力和军人在内,所有的实力派本可以在君主立宪制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给予新生的民主议会制以尊重和支持,结果却陷入分崩离析之中。自诞生之日起,魏玛政府及其身上的自由主义装饰和祝福,都被视作敌人强加,因而无法取得德国人的信任。
  有段时期,年迈的兴登堡元帅成了德国人的希望寄托。此后不久,各种强大的力量又处于彷徨无主的状态之中,权力真空再次暴露了出来。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本性残暴的狂人大踏步地进入了这一真空。他成了德国上下复仇情绪的集中代表,并以前所未有之势侵蚀着德国人的心灵。这个人,就是下士希特勒。
  对于法国来说,从1870 年以来一直想打场复仇战争的那代人取得了胜利,但法国的国力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耗。迎来胜利曙光的法国,当时只不过是一个精疲力竭的国家。
  自胜利的那天起,法国就对德国抱有极大的恐惧。正因为这种恐惧,福煦元帅要求把法国国界推至莱茵河,以此保障法国的安全并防备强大的邻国。在英美政治家看来,将德国人居住的区域并入法国,违背了威尔逊总统所提出的“十四点”,也违背了《凡尔赛和约》所遵循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原则。
  因此他们拒绝了这一要求。当然,为了争取克列孟梭1,他们答应:第一,英美共同保证法国的安全;第二,设立非军事地带;第三,德国全面、永久地解除武装。
  尽管福煦元帅表示反对,克列孟梭还是接受了,虽然他的内心深处也未必赞同。最后,威尔逊、劳合- 乔治和克列孟梭签订了保证条约。然而,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这一条约,还否决了威尔逊的签署。在缔结和约的全部过程中,英国极其尊重威尔逊总统的意见和愿望,最后得到的却是一个毫不客气的通知,表示英国应对美国宪法有更好的了解。
  在一片混乱中,克列孟梭这个举世闻名、同英美两国都有过特殊接触的权威,被受恐惧和愤怒影响的法国民众抛弃了。普鲁塔克2 说过:“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标志。”法国在自身遭到严重削弱的关头,仍出现了这种问题,是一件很轻率的事。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3(以下简称为“第三共和”)中,各政治集团的阴谋活动再一次活跃起来,各部的部长频繁更换。参与此事者或有利可图,或以此为乐。无论如何,这已成为第三共和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要找出一个像克列孟梭那样强有力的人物来接替,实在很困难。
  彭加勒是继克列孟梭之后的最强硬者,他打算建立一个在法国的庇护和支配下的独立的莱茵兰4,而这根本不可能成功。他为了强迫德国缴纳赔款,毫不犹豫地进兵鲁尔。这当然是为了让德国遵守和约,结果反而受到英美两国舆论的严厉谴责。法国占领鲁尔激起了德国民众极大的愤慨,并导致大量滥发纸币,有计划、有目的地摧毁马克这种货币的基础。由于德国的财政和政治陷入一片混乱,加上在1919—1923 年缴付了几笔赔款,马克很快崩溃了。在通货膨胀的最后阶段,430000 亿马克才值1 英镑。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无论是在社会还是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后果。德国中产阶级的储蓄被一扫而光,这就为国家社会主义提供了天然的追随者。托拉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德国工业的整体结构被破坏。所有的流动资本都没有了,内债以及以固定资本作为担保和抵押的工业债务,当然也得清算,或者被赖掉,即便如此也不足以补偿流动资本的损失。这些后果直接导致德国这个破产的国家大规模地向外国借贷,而这一点成为了德国在其后若干年的特色……
  英国对于德国的态度,起初非常严厉,不久后就转向了另一个方向,而且过了头。劳合- 乔治与彭加勒之间存在分歧,而彭加勒冲动的个性成为实现自己坚定而富有远见的政策的障碍。无论在思想还是行动上,英法两国都不合拍,而英国对德国的同情或者说是敬慕,已经强烈地表现出来了。
  对于国际联盟来说,成立之初就遭受了致命的打击:美国抛弃了威尔逊总统所提出的原则。威尔逊本人准备为他的理想继续奋斗,却在竞选运动期间突患中风。他在此后近两年漫长而重要的时间里,都因疾病缠身而无法工作。直到1920 年共和党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无论是他的党还是他的政策,都被撤换了。
  共和党取得了胜利,孤立主义开始在大西洋彼岸大行其道。当然,法律规定的债务必须偿还,其他的就让欧洲自作自受好了。与此同时,美国还提高了关税,以阻碍货物进口,但债务的偿还又只能依靠这些货物。在1921 年的华盛顿会议中,美国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裁减海军的建议,英美两国政府很热心地凿沉舰只并拆毁军事设备。根据某种奇特的逻辑,两国认为除非战胜国自己解除武装,否则便无法在道义上要求战败国解除武装。就这样,法国对莱茵河国界的要求和保证不但完全落空,还因为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维持了一支已经大大削减了的军队,饱受英美两国的诟病。
  此外,美国明确向英国表示,如果日本所恪守不渝的英日同盟继续保持下去,将成为英美关系的障碍。于是,这个同盟就告吹了。英日同盟的废止在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日本人普遍认为这是西方世界主动踢开一个亚洲国家。英国和日本的联系被主动切断,而这些极有价值的联系原本会对之后的局势产生决定性作用。
  由于德国的失败和俄国的动乱,日本在世界海军强国实力排名榜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升到第三名,这一点或可使日本聊以慰藉。而根据《华盛顿海军协定》对主力舰5∶5∶3比例的规定,虽然实力比起英美两国来还稍显不如,但以日本的建造和财政能力而言,这一规定比额还得好些年才能达到……无论在欧洲或亚洲,胜利的协约国在保护和平的名义下迅速确立的条件,其实都在为下一次新的战争扫清道路。
  当所有的不幸一件件地出现时,大西洋两岸的人们还在无休止地谈论着那些无关痛痒的陈词滥调。此时,欧洲却出现了一个新的祸源,它比沙皇和德皇的帝国主义更加可怕……虽然福煦元帅英明地说过“布尔什维主义始终没有跨进胜利的边界”,然而在一战战后的最初几年里,欧洲文明的基础显得岌岌可危。
  在慕尼黑,希特勒下士竭力煽动士兵和工人疯狂地仇恨犹太人和共产党人,说他们应为德国战败负责;而在意大利,另一个冒险家贝尼托·墨索里尼,发明了一套新的治理方案,声称可以将意大利人民从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以此来夺取独裁权力……于是,这些运动开始活跃起来,很快就把世界推入更为可怕的斗争之中。
  尽管如此,一个可靠的和平保证依然存在。德国已被解除武装,它那庞大的军队都已被解散,所有武器被摧毁,舰船则在英国的斯卡帕湾自行凿沉。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只允许保留一支总数不超过100000 人的军队以维持国内秩序,并且不能在此基础上增加后备人员。德国还被要求遣散军事教官,每年在限额内补充的新兵不再接受军事训练,军官人数也被以各种办法减至1/10。德国海军舰艇的吨位限定在10000 吨以下,并被禁止拥有潜艇和军用飞机……
  直到1934 年,战胜国在欧洲甚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所向无敌的。在这16年中,前协约国的三个国家,甚至只需英法两国和他们在欧洲的伙伴,随时都能借用国际联盟的名义来控制德国的军事力量,只可惜没有一个国家这样做过。相反,美国直到1931 年时还在以国外控制的办法向德国索要每年应付的赔款。而德国之所以能够付款,全靠美国给予的比赔款更多的贷款,这使整个过程变得十分荒唐。除了怨恨,一无所得。
  另一方面,如果各国坚决执行《凡尔赛和约》中有关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原本不需动用武力,更不用流血,就可以长久地保卫人类的和平与安全。然而,在德国出现轻微违约的情况时,各国都不加理会,而当违约情况变得严重了,各国又不予正视。最后,保持长久和平的愿望就这样付诸东流了。战败者无需从胜利者那里获得宽恕,胜利者的愚蠢反倒成为进一步助长失败者罪行的条件和借口。如果没有这等蠢事,失败者就不会受到进一步的蛊惑,更不会有任何的机会。
  在我的心中,书中叙述的种种,都是在描述这一前所未有的悲剧是怎样在动乱的历史环境中发生的。而且,这一悲剧不仅仅包括必然会在战争中损失的生命财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士兵们进行可怕的残杀,各国所积累的财富纷纷化为乌有……直到战争结束,欧洲文明的基础结构仍巍然屹立。当大炮轰击的硝烟和尘土散尽时,尽管各交战国间存在敌对情绪,仍互相承认对方历史悠久的种族人格。总体而言,战争的基本法则还为各国所遵守。双方的军人在专业性上还存在着共同的基础。无论战胜国或战败国,都保持着文明国家的风范。庄严的和平被建立起来了,除了行不通的经济条款之外,符合19 世纪以来不断调整着的各文明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法治为公众所承认,出现了世界性的机构,以防止变乱重生,保障我们所有人,尤其是欧洲。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都不见了。自愿受希特勒支配的德国人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其规模之大、性质之恶劣,是人类历史上一切黑暗记录所未曾有过的。德国集中营有计划地大规模屠杀了包括男人、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六七百万人。其恐怖的程度,远远超过成吉思汗的屠杀。与之相比,成吉思汗杀人的规模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东线战场上,德国和俄国都推行过人口灭绝计划。空袭不设防城市的暴行由德国开始,而实力日益强大的盟国则以20 倍的规模回敬,终于在使用原子弹摧毁广岛和长崎之时达到高峰。这样的情况是过去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所难以想象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忍不住半价诱惑,又买了。之前的还没看完

评分

支持@。。。。

评分

不错

评分

网上购书,价格实惠,送货到家,好?

评分

书已收到,物流给力。京东快递得赞一个。读完后再向大家汇报

评分

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开卷有益嘛

评分

纸质图书质量不错,推荐阅读。

评分

终于出版了,现在网上把有些书的价格都抄的离谱了!这本书现在我已经买下了,现在我来给它写段评论吧! 先从哪里说起呢?还是先从它的品相说起吧!也就是先从它的外表说起吧!这本书的品相还是很好的,绝对的是全品书。也就是说封面很平很新,没有折角,印刷精致美丽大方,当然就很漂亮啦。要说到品相好,还得说说它的正文啊!每一页上都有字呢!每个字都能看清楚呢!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每页都很规整,没有脱页、漏页的现象出现呢!每个字印刷的都很精细呢。好的,现在品相已经评论完了,至此品相这一个环节还是可以打个很高的分呢。 说完了品相,接下来我们该评论些什么内容呢?是书的内容?还是书的包装?还是书的运输?还是书的价格呢? 我觉得还是先从书的内容说起吧!基于以上几点我给这本书一个好评。

评分

物流很快,东西很不错,下次还买。物流很快,东西很不错,下次还买。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不需要的战争:丘吉尔亲述二战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