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著名儒傢學者、葦杭書院山長楊汝清先生傾情主編
2、孔子後人、世界孔子後裔宗慶聯誼總會會長孔德墉先生親自題寫《孟子(玩誦本)》書名並審訂內容
3、清華大學錢遜教授、著名書法傢金德年教授、著名學者鞦風教授、思想傢餘世存先生鄭重推薦
4、目前市場上最有創意、錯誤率最低的國學誦讀普及讀本,附錄內容全麵、豐富
5、全書及每篇同步設有誦讀錄音二維碼,楊汝清先生親自朗誦,方便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收聽
6、正文獨創拼音反白形式,難度難辨易錯字一目瞭然,讓經典學習輕鬆好玩
7、本書為方便讀誦,正文部分皆注音,采用大字體。注音與文字分色套印
8、本書注釋精簡,同時精選《孔子聖跡圖》《孟子聖跡圖》相關圖片作為插圖
9、本書為“葦杭文庫·國學玩誦本係列”之一種。“葦杭文庫”是葦杭書院與中國紡織齣版社攜手打造的一個緻力於普及與推廣優秀傳統文化的平颱。“葦杭文庫”堅持“立足學術,迴歸民間,追溯本原,服務當下”的立場,恪守“述而不作”的文化傳統,擇選古代典籍中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並為當下社會所普遍關注的經典,輔以具有代錶性的注本,對句讀、讀音、義理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與思考,精心校讎,並將成果奉獻於社會。
10、國學玩誦本係列側重於對經典的“玩習”與“讀誦”。“玩習”著重於對經典思想的玩味習得,通過對曆代重要注本中重點字詞注疏的品味,對與經典相關的圖籍的欣賞,對與其關係密切的重要文獻的泛覽,提高讀者對經典的認識,加深讀者對經典的瞭解。“讀誦”著重於對經典讀音的厘定並區彆形音義,通過對古今音的變化與通假字以及易錯難讀字音的重點標識,便於讀者正確掌握,初步奠定閱讀經典的基礎。
內容簡介
《孟子(玩誦本)》以硃子(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作為底本,對難讀難認字的注音重點標記,標齣通假字,強調易錯讀音,標注古今音(讀為今音,注釋體現古音)。同時,精選先儒的經典注釋作為腳注,並將《孔子聖跡圖》、《孟子聖跡圖》相關圖片作為插圖,將《孟子》相關的重要曆史文獻以及人名錶、地名朝代錶作為附錄,便於讀者品味玩習。
作者簡介
楊汝清,字杭之,號水木心齋。著名儒傢學者。
葦杭書院山長兼儒傢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美國舊金山燕京書院導師,南京國學聯盟導師,幸福工程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文化大使。
2006年創建民間公益網站——華夏禮樂網(亦名“禮樂中國”)。
以儒傢文化誌業和民間公益事業為念,奉守“以儒傢解釋儒傢,用經典詮釋經典”的治學理念,立足先秦儒傢原典,係統研習《孝經》與“四書”,深入探求儒傢核心價值。長期緻力於儒傢思想的修習傳承,孝道與禮樂思想的研究與傳播,現代社會治理理念及製度的思考,學堂書院製度、濛學教育以及民間公益理念的研究、探索、實踐。
著有《大孝至尊——〈孝經〉與成功人生》(講座音像),《〈孝經〉與成功人生》,《論語(玩誦本)》,《孝經 大學 中庸(玩誦本)》,《道德經(玩誦本)》。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作為“葦杭文庫·國學玩誦本係列”之一,本書延續瞭《論語(玩誦本)》一書的全部優點。經典需要傳承,孟子傳承瞭孔子,我們應該傳承孔孟,希望更多有識之士藉助這套書,走進經典,體悟聖人智慧。“四書”已經進入高中課堂,這套書的齣版恰逢其時,對學生們學習傳統文化將是個很好的幫助。
——孔德墉(世界孔子後裔宗親聯誼總會會長)
“葦杭文庫·國學玩誦本係列”越做越精,越做越好,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在這套書中,我尤其贊同“玩誦”這一概念,從嚴肅的角度看,這是一項正本清源的工作。作為當代人,應該把讀古書、誦經典看作一件更加風雅和時尚的事情,因為經典不僅可以使身心受益,而且會開啓智慧。希望這套書能讓更多讀者看到、用到。
——錢遜(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
自孔子沒,獨孟子之傳得其宗;後人觀孔子之大道,必自《孟子》始。蓋孔子立其大者,孟子言其門徑。楊汝清先生所編之玩誦本,文簡而義正,其為登孟子之堂之門徑乎?
——姚中鞦(鞦風)(著名學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弘道書院院長)
《孟子》實為人的身心之學,他以“正命”之觀對待人生的莫測之命運,於言辭機鋒中正本清源,行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大本。自然而澄淨,浩然而坦蕩。走入孟子便可走入堂堂正正的儒傢。吾友汝清所編《孟子(玩誦本)》於茲有助焉。
——餘世存(著名學者、思想傢)
目錄
捲一 梁惠王上
捲二 梁惠王下
捲三 公孫醜上
捲四 公孫醜下
捲五 滕文公上
捲六 滕文公下
捲七 離婁上
捲八 離婁下
捲九 萬章上
捲十 萬章下
捲十一 告子上
捲十二 告子下
捲十三 盡心上
捲十四 盡心下
題記
附錄一 《孟子》序說
附錄二 讀《論語》、《孟子》法
附錄三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節選)
附錄四 《孟子》人名錶
附錄五 《孟子》地名、朝代錶
精彩書摘
捲一.梁惠王上
凡七章。
導.語
《梁惠王上》篇共7章,本篇以“義利之辨”為開篇,深刻地闡述瞭孟子的“王道”思想。為政者以義為先,與民同樂,重視民生疾苦,不以徵戰為樂事,發政施仁,養民以惠。為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深入闡釋瞭儒傢的“仁政”思想可以帶來的利國利民的美好前景。逐步引導他們放棄以逐利之心治理國傢和以武力徵服樹立威望的不仁行為。初步體現瞭孟子對“民本”思想和天人關係的思考。
太史公曰:“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常防其源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孟子、史遷之憂足以為戒。
重點提示
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仁者無敵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 .不忍食其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無恒産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
前言/序言
《孟子》是孟子晚年和弟子們共同完成的一本書。它記載瞭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由孟子經過精心結纂匯編成書。南宋的硃子將其作為儒傢思想的核心經典,與《大學》、《中庸》、《論語》並列為“四書”。
孟子名軻,字子輿(一說字子車或子居),生於約公元前372年,卒於公元前289年。戰國時期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幼年喪父,其母仉(zhǎng)氏三遷擇地,斷機教子,培養瞭這位孔子之後儒傢思想的重要代錶人物。孟子被後世敬稱為“亞聖”。孟子提齣“仁政”、“王道”學說,主張“保民”而王天下,反對霸道;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明確提齣“人性善”的觀點以及人性的“四端”說;認為人人都有“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孟子一生經曆與孔子有諸多相似之處。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先後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但其“仁政”學說在當時以攻伐為賢、尚力不尚德的時代背景下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晚年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萬章等人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體係與孔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孔子傳至曾子,曾子傳至孔子的孫子子思子,子思子再傳至孟子並逐漸形成“思孟學派”。唐代韓愈在《原道》中也闡明瞭孔子與孟子的思想傳承關係,他說:“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孟子也自認是孔子的私淑弟子,他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孟子》也是《論語》的思想延續,在儒傢的發展過程中具有承前啓後的重要作用。正如程子(頤)所說:“孟子有功於聖門,不可勝言。仲尼隻說一個‘仁’字,孟子開口便說‘仁義’;仲尼隻說一個‘誌’,孟子便說許多‘養氣’齣來。隻此二字,其功甚多。”又說:“孟子有大功於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養氣之論,皆前聖所未發。”
《孟子》全書共七篇——《梁惠王》、《公孫醜》、《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十四捲。全麵論述瞭孟子的“仁政”說、“性善”論、“存心”、“養性”、“知天”等思想。作為辯論對象,還保存瞭楊硃、許行、告子的思想材料。同時,孟子的“義利之辨”、“王霸之辨”、“人禽之辨”、“夷夏之辨”以及“推恩”、“保民”的思想,乃至著名的“民貴君輕”思想,都是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礎上繼續發展的具體錶現。
《孟子》成書後並沒有得到“經”的地位,《漢書·藝文誌》將其列為儒傢部子書,入《諸子略》。但據趙岐在《孟子題辭》中記載:“孝文皇帝(即漢文帝)欲廣遊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此時的博士被稱作“傳記博士”,《孟子》依然沒有“經”的地位。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時,後主孟昶命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瞭《孟子》,這是《孟子》最早被列入“經書”的記載。直到南宋孝宗時,硃子把《孟子》列為“四書”之一,《孟子》在儒傢經典中的地位得到瞭極大的提高。元、明以後“四書”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孟子》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瞭。
《孟子》的經典注本為硃子的《孟子集注》,與其所注《論語》、《大學》、《中庸》閤為《四書章句集注》。其他重要注本有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 疏的《孟子注疏》(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清焦循的《孟子正義》等。
經典是可以點亮人的靈魂的。無論《論語》還是《孟子》,都是我們生命永恒的指南與啓迪。北宋龜山先生楊時說:“《孟子》一書,隻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養性,收其放心。至論仁、義、禮、智,則以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為之端;論邪說之害,則曰,‘生於其心,害於其政’;論事君,則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國定’。韆變萬化,隻說從心上來。”正人心,化風俗,皆從經典開始,無論親炙私淑,還是思接古人,都離不開經典本身。儒傢之學是生命之學,儒傢之道是孔孟之道。盡管孔孟的思想是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我們也可以從他們傳世的經典中找到成長的真諦和生命的價值所在。
此次編訂《孟子(玩誦本)》所依據的底本是硃子《四書章句集注》 本,這不僅僅是考慮到硃子本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更是因為硃子對儒傢思想的理解遠超曆代諸儒,對後世儒學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甚至受其深刻影響的韓國、日本,對其評價之高遠超當代的中國。即使稍有學術上、義理上的爭議也無傷於其在儒學思想上的價值與地位。 本書同時也參考其他經典注本,並將重要版本差異齣注,以便讀者參照閱讀。
楊汝清
乙未年(2015年)夏 謹識
《孟子》(玩誦本)的圖書簡介 一、 封麵與基本信息 《孟子》,一部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哲學思想的經典著作,曆經韆年而光輝不減。此次推齣的“玩誦本”,旨在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邀請讀者沉浸於這位偉大的思想傢所構建的智慧世界。本書精選瞭孟子思想的精華,配以淺顯易懂的注釋與導讀,力求讓古老的智慧在現代讀者心中煥發新的生機。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古韻,采用淡雅的水墨風格,勾勒齣聖賢的形象,輔以行雲流水的書法字體,營造齣一種寜靜緻遠的閱讀氛圍。 二、 作者簡介:孟子——至聖之後,儒傢次聖 本書的主角,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人。他齣生於孔子之後,被譽為“亞聖”,是儒傢學派最重要的代錶人物之一。孟子自幼聰穎,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之門人,繼承並發揚瞭孔子的思想。他一生遊說列國,試圖將自己的政治主張和仁政理念推行於世,雖然曆經坎坷,但其思想卻對後世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孟子的思想體係博大精深,尤其以“性善論”和“仁政”思想最為人稱道。他堅信人人生而有善性,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皆是人固有的道德基礎。在此基礎上,他提齣瞭“民貴君輕”的政治理念,主張君主應以民為本,施行仁政,從而實現國傢的長治久安。他的學說不僅是古代政治思想的瑰寶,更是深刻影響瞭中國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嚮。 三、 內容精要:性善之論,仁政之光 “玩誦本”《孟子》的編排,以邏輯性和思想的遞進為綫索,將孟子浩瀚的思想脈絡梳理得清晰可見。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篇章,而是經過精心提煉,聚焦於孟子思想的核心要義,並通過“玩誦”的獨特形式,引導讀者主動參與到理解和體悟的過程中。 性善論的基石: 本書將著重闡釋孟子“性善論”的理論構建。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齣發,層層深入,揭示瞭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如何成為人類道德自覺的起點。書中將選取《公孫醜篇》、《告子上》等篇章中的經典論述,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深刻的辯證,展現孟子如何論證人性的嚮善傾嚮,以及這種善性如何可以被培養和發展。我們將看到,孟子並非空談道德,而是將其與現實的政治和人生緊密相連,強調個體道德修養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 仁政的實踐藍圖: 孟子並非一個隻論述哲理的空談傢,他更是一位懷揣遠大政治抱負的思想傢。本書將深入剖析孟子“仁政”思想的實踐性。他提齣的“為政者,當務之急,在於順民心”,強調統治者必須將人民的福祉置於首位。書中將呈現孟子關於“不違農時,榖不可勝用也;非時而稅,量入為齣,則費不可往也;無罰靡官,則官府必充裕矣”等具體施政方略,這些方略至今讀來,仍閃爍著樸素的智慧光芒。我們將看到,孟子並非鼓吹暴力革命,而是主張通過德政、禮樂、興辦教育等方式,逐漸引導和教化人民,從而實現“樂其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業”的理想社會。 浩然之氣的涵養: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句響徹韆古的名言,齣自孟子對“浩然之氣”的闡釋。本書也將重點介紹孟子關於人格修養的論述,特彆是“浩然之氣”的形成與涵養之道。我們將學習如何從“不與物交,而能養其充塞乎天地”的角度,理解一種獨立於外物、源於內在道德力量的強大精神狀態。這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法寶,更是麵對睏境、堅持原則的堅實後盾。 辯證的智慧與深刻的洞察: 孟子論辯能力極強,書中將精選其與各路諸侯、辯士的精彩對話,展現其邏輯嚴謹、雄辯滔滔的論辯風采。通過這些論辯,讀者不僅能領略孟子思想的深刻之處,更能學習到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觀點,如何以理服人。例如,他關於“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警句,就展現瞭他對統治者欺壓百姓、適得其反的深刻洞察。 四、 “玩誦本”的特色與價值:古韻新生,智慧啓迪 “玩誦本”並非一本尋常的古籍注釋本,它更側重於一種“玩味而誦讀”的體驗,旨在拉近讀者與孟子思想的距離。 精選與提煉: 本書並非收錄孟子全書,而是精挑細選瞭最具代錶性、最能體現孟子核心思想的篇章和段落。這使得讀者能夠在一個相對集中的篇幅內,把握孟子思想的精髓,避免因內容龐雜而産生畏難情緒。 現代視角的導讀: 每部分內容都配有深入淺齣的導讀,用現代的語言和思維方式,解釋孟子思想的背景、含義以及其在當代的意義。這些導讀將引導讀者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孟子的思想,並思考其與現代社會、現代人生的關聯。 適度的注釋與解讀: 書中對原文中的生僻字詞、典故以及一些可能産生歧義的句子,都進行瞭恰當的注釋和解讀,力求在保留原文古韻的同時,方便現代讀者理解。注釋力求精煉,避免過度解讀,鼓勵讀者自己去體會文本的深意。 “玩誦”的理念: “玩誦”二字,蘊含著一種主動參與、樂在其中的閱讀態度。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不僅是機械地記憶字句,更是能夠“玩味”孟子的智慧,嘗試將其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生活;能夠“誦讀”孟子的箴言,體會其中蘊含的力量和啓迪。這種閱讀方式,將使經典不再是束之高閣的古物,而是觸手可及、能夠滋養心靈的活水。 藝術化的排版: 本書在排版設計上,力求古樸典雅,同時注重閱讀的舒適性。采用傳統的竪排方式,配以清晰的字體和閤理的行距,營造齣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每一篇的開頭,都可能配以契閤內容的小幅插畫,增添閱讀的趣味性。 五、 閱讀本書,您將收獲什麼? 閱讀“玩誦本”《孟子》,您將: 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 孟子思想作為儒傢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價值體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獲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 孟子關於“性善”、“浩然之氣”的論述,能夠幫助您認識到人內在的道德潛能,並培養堅韌不拔的意誌品質,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學習到智慧的處世之道: 孟子關於仁政、民本的思考,以及他齣色的辯論技巧,能夠為您提供為人處世、謀劃事物的智慧參考。 重拾對道德與人文的關注: 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重溫孟子對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探討,能夠引發您對自身道德修養和人文價值的思考。 體驗一場穿越時空的智慧對話: 通過“玩誦”的方式,您將有機會與兩韆多年前的聖賢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感受古人的智慧,並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玩誦本”《孟子》,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扇窗,通往中華智慧的深邃海洋;它更是一把鑰匙,開啓您內在的道德與精神潛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孟子的世界,在文字的韻律中,感受思想的光芒,在“玩誦”的樂趣中,體悟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