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解说 [Game Theory Explanation]

博弈论解说 [Game Theory Explanation]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洪开荣 著
图书标签:
  • 博弈论
  • 策略
  • 决策分析
  • 经济学
  • 数学模型
  • 理性选择
  • 竞争
  • 合作
  • 谈判
  • 行为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415985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70298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Game Theory Explanation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5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博弈论解说》从纳什均衡与博弈逻辑分析入手,利用博弈均衡与现实问题的关联契合,分析探讨十类博弈:市场与经济博弈,阶层与社会博弈,权力与政治博弈,规则与法律博弈;认知与艺术博弈,道德与伦理博弈,文化与宗教博弈;创新与科技博弈,冲突与战争博弈,宇宙与自然博弈。
  为避免因追求通俗表达而致内容散漫,《博弈论解说》界定并分析有不同均衡特征和特殊博弈逻辑的十类博弈,并把握博弈分析、均衡解释和延伸思考三点论证主线。
  相比较其他类似著作,《博弈论解说》简明生动的论证风格与逻辑严密的章节设计,使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与寓意深刻的均衡概念相互联系,博弈思维体系的核心架构与博弈理论分析的关键技巧得以充分显现。

作者简介

  洪开荣,男,1964年生,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房地产经济理论、大型工程项目评价理论、博弈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2年至今,一直担任中南大学《博弈论基础》本科生课程和《经济博弈论》研究生课程主讲教师。2003年以来,主持博弈论应用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课题1项。

目录

导论

第1章 市场与经济博弈
1.1 签协议博弈与市场基石
1.2 库珀协调博弈与市场效率
1.3 旧车市场博弈与市场机制
1.4 价格博弈与经济主体
1.5 打假对策博弈与经济增长

第2章 阶层与社会博弈
2.1 三主体三阶段博弈与社会分层
2.2 合作困境博弈与社会规范
2.3 聚点均衡与社会互动
2.4 共谋和防共谋博弈与利益集团寻租
2.5 真假话博弈与和谐社会

第3章 权力与政治博弈
3.1 凡达明博弈与政治权力
3.2 最后通牒博弈与权力制衡
3.3 独裁者博弈与政治效率
3.4 吓阻进入博弈与腐败治理
3.5 极端争议博弈与民主政治

第4章 规则与法律博弈
4.1 蜈蚣博弈与规则价值
4.2 信号博弈与良法恶法
4.3 交通博弈与法律公正
4.4 找金矿博弈与法律价值
4.5 利他主义博弈与法制社会

第5章 认知与艺术博弈
5.1 信任博弈与认知价值
5.2 缘分博弈与艺术创造
5.3 心理均衡与艺术感悟
5.4 行为博弈与艺术魅力
5.5 序贯均衡与艺术价值

第6章 道德与伦理博弈
6.1 江湖道义博弈与道德底线
6.2 智猪博弈与道德行为
6.3 公共品博弈与道德失范
6.4 救济博弈与道德规范
6.5 演化博弈与伦理价值

第7章 文化与宗教博弈
7.1 协调博弈与文化认同
7.2 上帝信任博弈与文化价值
7.3 海萨尼转换与宗教信仰
7.4 完全信息博弈与宗教价值
7.5 博弈归纳法与文明冲突

第8章 创新与科技博弈
8.1 触发机制与创新思维
8.2 小群体演化博弈与创新主体
8.3 大群体演化博弈与创新社会
8.4 核武器博弈与科技灾难
8.5 颤抖手均衡与科技革命

第9章 冲突与战争博弈
9.1 混合策略均衡与群体冲突
9.2 小偷守卫博弈与冲突管理
9.3 胆小鬼博弈与战争诱因
9.4 鹰鸽博弈与好战国家
9.5 绑架博弈与战争边缘政策

第10章 宇宙与自然博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博弈论解说》:
  (1)先验性限制的均衡世界
  人类博弈行为面临其无法左右且必须适应的先验性限制,包括来自博弈环境的先验性时空限制及来自人类自身的先验性主体限制。两种先验性限制的互为最适反应决定了现实世界的均衡特征,决定了自然社会人生的现实面貌。
  在纳什均衡的基础假定制约下,博弈思维的一条边界是先验性时空限制,即是说,有限时间空间的主体(博弈解说者)总是面对无限随机演进的现实世界,人类认知的规律性规范性追求不得不时时应对自然社会的无序性随机性,博弈主体也必须同时面对人类意念中的世界与意念外的世界,必须在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冲突协调过程中形成自我行动的策略信念判断。
  在纳什均衡的基础假定制约下,博弈思维的另一条边界是先验性主体限制,即是说,有限脆弱生命个体的人类博弈不得不受限于有限的生存空间与无限的离去时空的博弈环境,只能接受有限生命衍生的演化心理均衡,只能认同有限无法对抗无限及柔弱无法对抗强悍的策略信念判断,只能遵循名来利往的先验性判断与个体利益至上的人类行动原则。
  正是因为均衡世界的先验性限制,现实世界实际表现为一种博弈层次分明的均衡世界,所以任何博弈解说者必须承认:人类决策存在无法摆脱的双重约束:初始条件约束与有限理性(初始信念)约束,有限性时间生存伴随无限性思想扩展,有限性空间存在应对无限性视界延展。推演结论是:随机的策略信念互动事件左右了历史进程,不确定性的时空限制下的初始物质条件与不确定性的主体存在下的初始精神条件既左右了自然社会人生,也左右了宇宙自然的发展变化。
  (2)策略信念判断的均衡世界
  按照纳什均衡的博弈逻辑,宇宙自然本身就有不为人类意志左右的自在均衡,这种自在均衡在人类意志可以控制的时空内呈现互动均衡的自然世界人生,特别表现为策略互动与信念互动支配的世界秩序,表现为竞争社会利益各异个体的相容共生与冷酷世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温暖。
  在无限延展的时空中,策略信念互动无限延展,策略信念判断无限循环。在自然社会人生的各种现实博弈中,每个人都被特定形式的策略信念判断左右,都要判断别人行动的效用最大化信念表达,都要通过前后递进的策略信念判断与时空转换的策略信念判断,在多次乃至无限次循环的策略信念互动中追求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实现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互为最适反应。
  ……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的书籍《博弈论解说 [Game Theory Explanation]》所撰写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简介: --- 书籍简介: 《文明的碎片:社会结构与人类互动的深度剖析》 探索人类社会复杂性的宏大叙事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画卷中,我们所构建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乃至日常的互动模式,无不建立在一系列无形的规则、权力的分配以及群体间的张力之上。本书《文明的碎片:社会结构与人类互动的深度剖析》并非聚焦于单一的学科理论,而是试图从一个更宏观、更具跨学科视角的角度,去审视人类文明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形成、演变与维持的。 本书的立意在于,将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乃至心理学等领域的洞见熔铸一炉,为读者提供一套解析人类社会复杂性的工具箱,而非提供一套标准答案。我们相信,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必须先理解构成这个世界的“碎片”——那些由个体行为汇聚而成的集体现象。 第一部:结构的奠基:权力、规范与集体认同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社会结构赖以存在的基石。我们从历史的纵深处回溯,考察早期人类社会的权力分配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如何随着定居、农业和国家形态的出现而演化。 权力的多维图谱: 我们摒弃了对权力的单一化理解,将其拆解为强制力、合法性、话语权以及资源控制等多个维度。重点分析了“看不见的权力”,即那些渗透在日常语言和文化惯性中、难以察觉却效力强大的支配结构。例如,探讨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群体如何通过对“历史叙事”的垄断,来巩固其社会地位。 规范的张力与演进: 社会规范(无论是法律、道德还是习俗)是约束个体行为的无形枷锁。本章细致考察了规范是如何在社会内部产生、被采纳、被挑战乃至最终被取代的过程。我们分析了“越界行为”的社会功能——那些挑战既有规范的个体或群体,往往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催化剂,即便他们最初的动机可能是颠覆性的。 身份的建构与归属: 人类强烈的归属需求驱动着身份的构建。本书探讨了“我们”与“他们”的界限是如何在历史进程中被划定和移动的。这涉及民族主义的兴起、宗教共同体的维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基于消费模式和数字社群所形成的新型“亚身份”。我们特别关注身份认同在面对外部压力或资源稀缺时所表现出的集体非理性行为。 第二部:互动与冲突:社会场域中的个体表演 社会互动并非真空中的理性计算,而是充满了情感、误解、策略与妥协的动态过程。本部分侧重于微观层面的人际与群体行为模式。 社会场的微观动力学: 借鉴现代社会心理学和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我们解析了日常情境中,个体如何管理自身的“印象”,以及这种印象管理如何影响了信息的流通与信任的建立。深入剖析了“社会资本”的积累与损耗,强调了信任在复杂社会系统中的脆弱性与关键性。 冲突的结构性根源: 冲突是社会运作的常态,而非偶然事件。本书将冲突的根源追溯到结构性的不平等、资源分配的瓶颈以及认知框架的根本差异。我们分析了“代际冲突”、“阶层固化”等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探讨了和平解决冲突的机制(如调解、协商)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设计和执行的。 非理性动员与群体心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群体情绪的传染性愈发增强。本章考察了大规模社会运动或“非理性繁荣”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着重分析了信息茧房效应如何强化既有信念,加速群体极化,以及精英阶层如何利用这种群体心理来达到其政治或经济目的。 第三部:超越边界:全球化、技术与文明的未来 在当代,社会结构的界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打破,本书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投向全球尺度与时间维度。 全球化下的主权重塑: 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以及数字信息流的扩张,正在侵蚀传统民族国家的权力边界。本书讨论了这种权力下放或转移对国家内部治理能力和公民权利保障所带来的挑战。我们考察了“全球治理”的现实困境,即在缺乏中央权威的情况下,如何协调不同主权实体间的利益冲突。 技术干预与社会重构: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信息网络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关系和认知结构。本书批判性地探讨了这些颠覆性技术对社会公平、劳动价值以及个体自由构成的潜在威胁。我们不预设技术的善恶,而是分析技术如何被现有社会结构所吸收、放大或扭曲。 文明的韧性与衰落: 借鉴古代文明兴衰的案例,本书试图提炼出关于文明韧性的通用模式。成功的文明往往在于其对内部矛盾的有效管理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我们探讨了当前社会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如气候变化、极端不平等),并思考在这些压力下,人类社会结构是否具备足够的弹性来避免结构性断裂。 《文明的碎片》 是一本旨在激发深刻反思的读物。它要求读者放下对简单解释的渴望,拥抱复杂性,学会从多重视角去审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充满矛盾与活力的世界。它不仅是社会科学的概览,更是一部关于“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自己”的深刻编年史。 ---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博弈论解说”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教科书。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亲切,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娓娓道来,将博弈论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化解得如同家常便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重复博弈”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在长期关系中,合作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让我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一些长期合作的伙伴,他们之所以能稳定发展,正是因为彼此都明白“以牙还牙”或者“以德报德”的道理,通过重复的互动来建立信任和秩序。书中的案例也非常丰富,从国际政治的谈判,到商业竞争的策略,再到人际交往中的微妙互动,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场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案例背后的博弈动态,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策略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导向不同的结果。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博弈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术概念,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普遍规律。

评分

“博弈论解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复杂迷宫里找到了清晰的路线图,而且这个路线图还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绘制的。我一直觉得生活充满了各种选择和互动,但很多时候我只是凭感觉行事,事后也说不清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定。这本书则系统地解释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例如,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讨论,让我对很多市场交易中的猫腻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吃亏,并非因为运气不好,而是因为对方掌握了我们不知道的信息。还有关于“信号博弈”的分析,非常有启发性,它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通过一些看似不必要的投入来传递信息,比如某些高消费行为,其实是在告诉别人自己的实力和意愿。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解释理论时,不会直接抛出公式,而是先构建一个场景,让你身临其境,然后再慢慢揭示其中的博弈结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重要的概念。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维课,它不仅教会我“如何分析”,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思考”。

评分

购买“博弈论解说”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这个标题感到好奇,没想到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作者的叙事能力堪称一绝,能够将枯燥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之前对博弈论的理解非常片面,只知道有个“囚徒困境”,但这本书让我领略到了博弈论的广阔天地。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从静态博弈到动态博弈,从完全信息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博弈,每一个概念都被作者用极其贴切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了阐释。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合作的演化”这一主题的探讨,它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竞争会转变为合作,以及合作是如何在反复的互动中得以维持的。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决策,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相互影响的系统之中。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决策,并惊叹于博弈论的普适性。这本书绝对是为那些想要提升决策能力、理解社会运行规律的读者量身打造的。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博弈论解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本以为博弈论是那种只有数学系高材生才能啃得动的枯燥理论,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笔触非常生动,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大量贴近生活的例子,将那些原本抽象的数学模型变得异常直观。比如,书里提到的囚徒困境,我之前只是模糊地听说过,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合作与背叛的微妙平衡,以及个体理性选择最终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还有关于纳什均衡的部分,我也是第一次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原来在很多看似复杂的竞争场景中,总能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让任何一方都无意单方面改变策略。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更复杂的模型和应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拍卖、投票、议价等实际场景的分析,这些内容让我顿时觉得博弈论不再是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能够指导我们生活和决策的工具。读完之后,我再看新闻或者分析商业案例,都会不自觉地从博弈论的角度去思考,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变得更加多元和深刻了。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推荐给所有对决策、策略、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的佳作。

评分

“博弈论解说”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看待世界的新视角。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很多时候我的“理性”其实是有局限性的。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让我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个体的最优选择并不等于群体的最优选择,而理解这种差异,正是博弈论的核心价值所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进化博弈论”的讨论,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行为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又为什么另一些行为模式会逐渐占据主导。这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对生命和社会演化过程的深刻洞察。书中的图表和示意图也设计得非常精巧,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概念。我反复阅读了几遍,每次都能从中发现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让我更加警惕那些看似简单的决策,提醒我要去分析其中的潜在利益冲突和策略互动。它无疑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富有启发性的一本书。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京东就是这么给客户商品的吗?破成这个样子,包装一塑料袋,塑料袋没有这样的碰撞痕迹,可见是书就这个样子,你们这样的商品还要卖给顾客?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好评

评分

京东就是这么给客户商品的吗?破成这个样子,包装一塑料袋,塑料袋没有这样的碰撞痕迹,可见是书就这个样子,你们这样的商品还要卖给顾客?

评分

京东就是这么给客户商品的吗?破成这个样子,包装一塑料袋,塑料袋没有这样的碰撞痕迹,可见是书就这个样子,你们这样的商品还要卖给顾客?

评分

京东就是这么给客户商品的吗?破成这个样子,包装一塑料袋,塑料袋没有这样的碰撞痕迹,可见是书就这个样子,你们这样的商品还要卖给顾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