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军成 编
图书标签:
  • 危险化学品
  • 安全技术
  • 安全管理
  • 化学品安全
  • 职业安全
  • 风险评估
  • 应急处理
  • 法规标准
  • 第三版
  • 工业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0149
版次:3
商品编码:1178599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5
字数:4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教材,前两版教材出版后,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好评,图书总销量达2.8万册。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危险化学品领域新颁布一些规章,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燃爆危险性的预测和测试评价技术、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管理与事故应急,最后介绍了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真实案例及分析。全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本书可作为化工、安全、消防及相关工程类专业危险化学品安全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蒋军成教授主要从事化工与危险化学品安全、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等方面的研究与教育工作。
担任江苏省城市与工业安全重点实验室与江苏省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危险化学品安全国际公约 1
1.1.1概况 1
1.1.2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 1
1.2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3
1.2.1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 3
1.2.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提出的全面管理体系 3
1.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5
复习思考题 6
第2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2.1概述 7
2.1.1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安全 7
2.1.2危险化学品及其危害 7
2.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8
2.2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管理 10
2.2.1生产单位的特点及其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10
2.2.2企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1
2.2.3危险品生产单位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13
2.2.4危险化学品生产的主要技术要求 19
2.3危险化学品运输、包装的安全管理 20
2.3.1运输安全管理概述 20
2.3.2运输安全要求 22
2.3.3危险化学品的包装 24
2.4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管理 26
2.4.1储存单位的审批 26
2.4.2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要求 27
2.4.3储存装置的安全评价 27
2.5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管理 27
2.5.1经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 28
2.5.2剧毒品的经营 28
2.5.3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29
复习思考题 31
第3章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3.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32
3.2物理危险 33
3.2.1爆炸物 33
3.2.2易燃气体 36
3.2.3烟雾剂 37
3.2.4氧化性气体 37
3.2.5高压气体 38
3.2.6易燃液体 39
3.2.7易燃固体 40
3.2.8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41
3.2.9发火、自燃液体 43
3.2.10发火、自燃固体 44
3.2.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45
3.2.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46
3.2.13氧化性液体 47
3.2.14氧化性固体 48
3.2.15有机过氧化物 49
3.2.16金属腐蚀剂 51
3.3健康危害 51
3.3.1急毒性 51
3.3.2皮肤腐蚀/刺激 56
3.3.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60
3.3.4呼吸或皮肤致敏 63
3.3.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66
3.3.6致癌性 68
3.3.7生殖毒性 70
3.3.8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 73
3.3.9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多次接触 75
3.3.10吸入危险 77
3.4环境危害 79
3.4.1危害水生环境 79
3.4.2危害臭氧层 85
复习思考题 86
第4章危险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预测和测试评价技术
4.1概述 87
4.2化学结构与活性危险性 88
4.2.1根据化学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和判定 88
4.2.2物质危险性评价程序 94
4.3基于化学结构的燃爆特性定量预测 95
4.3.1闪点预测 96
4.3.2自燃点预测 97
4.3.3爆炸极限预测 98
4.3.4燃烧热预测 99
4.3.5撞击感度预测 99
4.4爆炸、燃烧、热分解预测 100
4.4.1爆炸热、燃烧热及反应热的推算 100
4.4.2反应生成物的推算 102
4.4.3生成热的实值及推算 102
4.4.4爆炸危险性的预测 104
4.5危险特性的实验方法 113
4.5.1筛选试验 113
4.5.2标准试验 135
4.5.3实际规模试验 137
复习思考题 141
第5章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5.1概述142
5.1.1有毒品的概念及分类 142
5.1.2有毒品毒性评价指标及分级 143
5.2有毒品侵入人体的途径和危害 144
5.2.1侵入人体的途径 144
5.2.2对人体的危害 146
5.3防毒、防尘措施 148
5.3.1防毒措施 148
5.3.2防尘措施 150
5.4职业接触有毒物质危害程度分级 151
复习思考题 153
第6章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技术
6.1概述 154
6.1.1安全技术 154
6.1.2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154
6.1.3安全技术的内容 154
6.2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55
6.2.1燃烧 155
6.2.2爆炸 161
6.2.3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166
6.2.4火灾扑救 175
6.3电气安全技术 186
6.3.1电气事故概述 186
6.3.2触电防护技术 187
6.3.3电力系统安全技术 192
6.3.4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 195
6.3.5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196
6.3.6雷电危害及其防护 198
6.4生产工艺过程安全 200
6.4.1典型化学反应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200
6.4.2化工单元操作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 205
6.4.3控制化工工艺参数的技术措施 207
6.5化工装置与设备安全技术 209
6.5.1通用机械安全技术概述 209
6.5.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212
6.5.3锅炉安全 213
6.5.4压力容器、气瓶及压力管道安全 220
6.5.5起重机械安全 237
复习思考题 242
第7章危险源管理与重大事故应急
7.1危险和有害因素概述 244
7.1.1人的因素244
7.1.2物的因素 244
7.1.3环境因素 244
7.1.4管理因素 245
7.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化学品 245
7.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45
7.2.2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247
7.2.3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249
7.3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 252
7.3.1事故隐患相关概念 252
7.3.2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排查 253
7.3.3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整改 254
7.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254
7.4.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254
7.4.2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程序 256
复习思考题 258
第8章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8.1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260
8.1.1某市氟源化工有限公司“7.28” 爆炸事故 260
8.1.2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28” 重大爆炸事故 261
8.2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事故案例分析 261
8.3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案例分析 263
8.3.1“11.22” 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263
8.3.2包茂高速陕西延安“8?26” 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263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
  2.3.2.2托运人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和邮寄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条例》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承运。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由依法取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的水路运输企业承运,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的水路运输企业承运,不得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承运。托运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承运人说明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以及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妥善包装,在外包装上设置相应的标志。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应当添加,并将有关情况告知承运人。托运人不得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央带危险化学品,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货物托运。2.3.2.3内河运输《条例》规定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前款规定以外的内河水域,禁止运输国家规走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范围,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和水环境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危害后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规定并公布。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对通过内河运输本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以外的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实行分类管理,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式、包装规范和安全防护措施等分别作出规定并监督实施。
  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由依法取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的水路运输企业承运,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承运。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的水路运输企业承运,不得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承运。
  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使用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适装证书的运输船舶。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针对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制定运输船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为运输船舶配备充足、有效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船舶,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取得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证书或者财务担保证明。船舶污染损害责任保险证书或者财务担保证明的副本应当随船携带。
  通过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材质、型式、强度以及包装方法应当符合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包装规范的要求。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单船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有限制性规定的,承运人应当按照规定安排运输数量。
  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作业的内河码头、泊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范,与饮用水取水口保持国家规定的距离。有关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码头、泊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为码头、泊位配备充足、有效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作业的内河码头、泊位,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将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危险特性、包装以及进出港时间等事项,事先报告海事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在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通知报告人,同时通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定船舶、定航线、定货种的船舶可以定期报告。
  ……
探秘人类文明的脉络:一部跨越时空的通史读本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特定领域或专业技术,而是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幅宏大而精细的人类文明演进图景。我们尝试打破学科壁垒,以时间为轴,空间为径,深入剖析人类社会从远古曙光到信息时代的复杂变迁与内在逻辑。 第一部分:文明的黎明与早期形态(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00年) 本部分将追溯人类定居的起点,重点阐述农业革命如何重塑了人类的生存模式与社会结构。我们将详细考察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长江流域等主要大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与特征。 核心内容聚焦: 1. 早期文字的诞生与意义: 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及其在国家管理、宗教叙事中的作用。我们不探讨特定化学物质的管理,而是分析这些符号系统如何成为知识传承的载体。 2. 王权与神权的初探: 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埃及《亡灵书》为例,分析早期法律体系的雏形以及宗教信仰如何为早期国家的合法性提供支撑。 3. 青铜时代的技艺与贸易网络: 描述地中海东岸与内部的贸易路线,探讨青铜冶炼技术在军事和工具制造上的突破,以及由此催生的早期跨文化交流。 4. 早期哲学思潮的萌芽: 简要介绍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对世界本源的探索,以及印度吠陀思想的核心观念,展示人类对“存在”的最初追问。 第二部分:轴心时代与古典帝国的兴衰(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 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世界剧烈变革的时期。本部分将重点剖析几个关键文明如何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其思想体系的奠基,并探讨古典帝国如何通过制度、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广袤疆域的有效控制。 核心内容聚焦: 1. 思想的交汇: 深入对比孔子的“仁”与希腊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探讨释迦牟尼的“四谛”对人类痛苦的解答。这些思想体系的构建,侧重于伦理、政治哲学和精神解脱,与工业安全领域无关。 2. 罗马的制度遗产: 分析罗马法(特别是私法部分)的精髓,探讨其在工程学(如渡槽、道路系统)上的成就,以及这种集中化管理模式对后世政治的深远影响。我们着重于其行政结构而非物质运输的风险管控。 3. 丝绸之路的全景: 描述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不仅是商品(如丝绸、香料)的流动,更是文化、宗教和疾病的传播路径。分析不同文明群体在接触中的互动模式。 4. 古典帝国衰落的内在动因: 考察汉朝末年、罗马帝国后期在财政、军事扩张极限、内部阶层矛盾等方面的问题,而非关注任何特定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或安全规范的制定。 第三部分:中世纪的转型与世界的重塑(公元500年—公元1500年) 本部分关注“黑暗时代”的称谓如何被新的、多元化的文明发展所取代。中世纪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东西方文明各自发展出独特的结构和成就。 核心内容聚焦: 1. 伊斯兰黄金时代: 详细介绍巴格达的“智慧宫”在数学(代数)、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贡献。分析阿拉伯学者如何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知识遗产,并将其转化为新的科学认知。 2. 欧洲的重组与基督教化: 探讨封建制度的形成、大学的起源以及中世纪晚期商业复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经院哲学在逻辑思辨上的成就。 3. 宋元时期的技术飞跃: 考察中国的火药(作为军事技术和娱乐烟火)、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以及活字印刷术的社会影响。这些技术的传播如何改变了全球的互动格局。 4. 跨区域的联系: 聚焦蒙古帝国在欧亚大陆上的扩张所带来的“欧亚体系”的短期整合,分析其对技术和信息的加速流动起到的作用。 第四部分:全球化的开端与科学的觉醒(公元1500年—公元1800年) 这一时期标志着人类视野的极度拓展,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核心内容聚焦: 1. 地理大发现的冲击: 不仅是新航线的开辟,更深入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全球生态、农业和人口结构带来的长期后果。 2.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探究艺术家(如达芬奇)和思想家如何将焦点重新转向人类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强调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3. 科学革命的范式转移: 详细阐述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发现如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宇宙观。我们侧重于“科学方法论”的建立——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学建模,这是认知世界的新工具,与操作层面的物质安全规范无关。 4. 启蒙运动的政治蓝图: 分析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如何构建了现代主权、人权与三权分立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政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第五部分:工业化浪潮与现代世界的形成(公元1800年—至今) 本部分将分析人类社会如何进入高能耗、高密度的生产模式,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变革。 核心内容聚焦: 1. 工业革命的驱动力: 重点分析蒸汽机、内燃机等动力技术的突破,以及工厂制度如何改变了劳动力的组织方式和城市面貌。这部分讨论的是生产力的爆炸性增长,而非管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危险源。 2. 意识形态的碰撞: 考察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在19世纪的兴起与冲突,分析这些宏大叙事如何塑造了20世纪的国际关系和国内政治格局。 3. 全球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简要概述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主要战役的战略意义,以及战后国际体系(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着眼于国际政治的结构演变。 4. 信息时代的序曲: 探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对人类理解物质和能量界限的冲击,以及早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预示着当前的信息革命。 总结: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有深度的“大历史”视角,理解人类社会如何通过思想创新、制度构建和技术突破,一步步走到今天。它是一部关于人类集体智慧、冲突与和解的史诗,其内容涵盖哲学、政治、经济、艺术和科学的宏观发展历程,完全避开了对特定工业流程、物质危害识别或操作规程的细节探讨。读者将获得的是理解“我们如何成为我们”的框架性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风格:宏观视角,关注长远发展)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南。从宏观层面来看,它强调了安全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书中对安全文化的建设,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以及如何将安全管理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它不仅仅关注眼前的事故预防,更着眼于长期的风险控制和隐患排查,引导企业建立起一套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责任追究与法律法规”部分的论述,它提醒我们在享受化学工业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安全责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系统、前瞻性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视角,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评分

(第二段风格:理性分析,强调权威性)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我深知一本权威、准确的专业书籍对于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新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修订,紧密结合了国家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仔细对比了上一版,发现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例如关于新类型危险化学品的介绍,以及对现有管控措施的优化建议,都体现了编者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书中的理论体系严谨,逻辑清晰,对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深入的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罗列,更强调了管理思维的构建,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控体系。对于需要进行安全评估、风险分析、制定应急预案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

(第三段风格:个人体验,聚焦具体章节)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中关于“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的章节,感触颇深。书中对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求,包括储存场所的选址、防火防爆措施、通风要求、温湿度控制等方面,都做了非常细致的阐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详细讲解了“不相容物质”的隔离储存原则,并列举了大量具体的实例,这对于避免因储存不当而引发的化学反应事故至关重要。我还注意到,书里对危险化学品包装和标识的要求也进行了详细说明,这直接关系到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识别与安全操作。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我经常需要现场检查,有了这本书的指导,我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合实际操作,能够帮助我们有效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评分

(第一段风格:热情推荐,侧重实用性) 这本书简直是化工行业从业者的“圣经”!我刚拿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内容非常翔实,涵盖了从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理化性质,到储存、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的全过程。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精彩,那些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风险点,都讲解得鞭辟入里,让人茅塞顿开。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应急处置的部分,清晰地列出了不同类型事故的应对措施,还附有详细的图示,这对于我们日常的应急演练和知识普及来说,简直是宝藏。而且,它的语言风格也通俗易懂,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晦涩难懂,即便是刚入行的技术人员,也能很快掌握核心要点。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非常高,强烈推荐给所有在危险化学品领域工作的同仁们,有了它,工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评分

(第四段风格:问题导向,强调解决痛点)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问题,很多时候缺乏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的出现,可以说及时地解决了我们的许多痛点。比如,对于如何有效识别和评估新投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风险,书中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方法论。又比如,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时,如何快速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切断火源、进行围堵和稀释,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特别欣赏它在“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部分的内容,它强调了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以及演练的实操性和评估性,这对于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着长远的意义。这本书的内容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直面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指南,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评分

不错

评分

专业课用书 京东正版保证 值得购买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是正版

评分

不错,快递送货真快。质量好,清晰。

评分

指定是这个书,学习学习,考试用

评分

送货快,包装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