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

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羲,张劭夫 编
图书标签:
  • 胸部X线
  • 影像学
  • 诊断学
  • 呼吸系统
  • 胸部疾病
  • 临床医学
  • 医学影像
  • 影像诊断
  • 肺部疾病
  • 胸部放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0575
版次:2
商品编码:1179295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涂布纸
页数:202
字数:32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影像科医师、呼吸内科医师、医学生等
  本书编者为从事呼吸疾病诊疗工作几十年的专家学者,发现目前还没有一本有关胸部X线征的专著,因此编写了本书的版,该书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多年后,编者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对版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补充了几十种版没有收录的X线征,并对版中部分文字描述和图片进行了调整。该书第二版内容更加丰富和实用,希望对读者读片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地论述了胸部X线读片中可能见到的各种X线征,包括60多种。每种X线征均分述其别名、X线特征、病理机制、临床意义和鉴别诊断,同时配有典型X线图像,对提高医师的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水平大有裨益,适合呼吸内科医师、心胸外科医师和放射诊断科医师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李曦,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无,内科大主任 教学科主任 呼吸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呼吸内科临床、科研、教学30多年,现任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教研室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中华医学会海南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COPD联盟主席。1995年获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州西悉尼大学学习。曾任华东地区肺部感染协作组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中青年呼吸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专家、《中华临床杂志》编委。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剪影征1
第二章半月征2
第三章爆米花样钙化征4
第四章蝶翼征5
第五章帆影征8
第六章方形征10
第七章供血血管征12
第八章分叶征17
第九章蜂窝征23
第十章峰瘤征28
第十一章浮莲征30
第十二章革尔登征31
第十三章钩镰征32
第十四章轨道征36
第十五章假瘤征38
第十六章假膈征42
第十七章假空洞征45
第十八章膈上尖峰征48
第十九章横膈矛盾运动征49
第二十章克氏线征51
第二十一章空气支气管征52
第二十二章空气潴留征64
第二十三章空泡征70
第二十四章横膈连续征76
第二十五章锯齿征80
第二十六章卵壳状钙化征84
第二十七章肋骨切迹征88
第二十八章裸区征92
第二十九章马赛克征95
第三十章毛刺征99
第三十一章磨玻璃征101
第三十二章逆S征110
第三十三章铺路石征113
第三十四章血管切迹征116
第三十五章树芽征119
第三十六章双弓征126
第三十七章隧道征129
第三十八章卫星征131
第三十九章血管集束征134
第四十章胸膜外征136
第四十一章胸膜凹陷征140
第四十二章印戒征144
第四十三章晕征148
第四十四章支气管袖口征153
第四十五章支气管截断征155
第四十六章纵隔摆动征158
第四十七章桃尖征160
第四十八章星系征163
第四十九章阳性支气管征166
第五十章指套征168
第五十一章彗星尾征170
第五十二章棘状突起征171
第五十三章黏液支气管征173
第五十四章双壁征175
第五十五章串珠样隔征176
第五十六章多结节聚合征177
第五十七章反晕征179
第五十八章黑边征181
第五十九章界面征183
第六十章心膈角切迹征186
第六十一章CT血管造影征188
第六十二章炸面圈征190
第六十三章肺门掩盖征192
第六十四章Westermark征193
第六十五章深沟征194
第六十六章胸膜分裂征196
第六十七章肉冻征198
第六十八章气镰征200

前言/序言


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 一、本书概述 《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是一部全面、深入的胸部X线影像学专著,旨在为放射科医生、呼吸科医生、内科医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医学生提供一份权威的参考指南。本书汇集了丰富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经验,系统梳理了胸部X线上常见的各种影像征象,并对其影像表现、发生机制、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详尽阐述。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了最新的影像学进展和临床实践指南,内容更为丰富,图文并茂,逻辑清晰,力求呈现最前沿、最实用的胸部X线诊断知识。 二、内容体系与亮点 本书的结构严谨,内容覆盖了胸部X线影像学的各个重要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1. 基础理论与技术要点: 胸部X线成像原理与技术: 详细介绍胸部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X线的产生、衰减、成像过程等。重点阐述标准体位(正位、侧位)的拍摄要领、体位伪影及纠正方法,以及特殊体位(如斜位、吸气/呼气位)的应用场景。 正常胸部X线的解剖与辨认: 细致讲解胸部X线上各个解剖结构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包括肺野、纵隔、膈、胸廓等。强调如何正确识别正常结构,区分生理性变化与病理性改变,为后续的征象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影像学质量控制: 强调X线影像质量的重要性,介绍影响影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提供提高影像质量的实用技巧,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2. 核心影像征象的系统阐述: 本书将胸部X线上的病变影像学表现归纳为一系列经典的“征象”,并对每个征象进行深入剖析。这不仅便于理解和记忆,也符合临床诊断的思维模式。主要征象包括但不限于: 渗出性病变相关征象: 如肺实变(大叶性、支气管性)、肺间质渗出(网格影、蜂窝影)、胸腔积液(液平、弧形征)等。详细阐述其影像特征、常见病因(肺炎、肺水肿、肺出血等)及鉴别要点。 阻塞性病变相关征象: 如肺不张(条状影、楔形改变)、肺段/肺叶缺如。重点分析其形成机制、X线表现以及与支气管阻塞病因(肿瘤、异物、粘液栓等)的关联。 空洞性病变相关征象: 如肺空洞(完整厚壁空洞、薄壁空洞、含液平空洞)。详细介绍空洞的形态、壁厚、边缘特征,并列举与之相关的疾病(肺结核、肺脓肿、恶性肿瘤等)。 结节与肿块相关征象: 区分结节与肿块的影像学标准,详细描述结节/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光滑、分叶、毛刺)、密度(均匀、钙化、坏死)、内部结构(空洞、钙化、支气管充气征)等特征,并讨论其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胸膜病变相关征象: 如胸膜增厚(弥漫性、局灶性)、胸膜钙化、胸膜结节、气胸(胸膜腔积气)。深入分析这些征象的影像表现和临床意义。 纵隔病变相关征象: 介绍纵隔内各种淋巴结肿大、囊肿、肿瘤、主动脉夹层等病变的X线表现,以及对纵隔窗和纵隔轮廓异常的解读。 骨骼与胸壁病变相关征象: 描述肋骨、锁骨、胸骨、脊柱等骨骼结构的骨折、骨质破坏、先天异常等。 3. 常见胸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本书将上述影像征象与临床疾病紧密结合,详细阐述了多种常见胸部疾病在X线上的影像学表现。例如: 感染性疾病: 各种类型肺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支原体性)、肺结核(原发性、继发性、粟粒性、血行播散性)、肺脓肿等。 肿瘤性疾病: 支气管肺癌(不同分型)、肺转移瘤、良性肺肿瘤、胸膜肿瘤、纵隔肿瘤等。 慢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肺气肿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肺淤血、肺水肿)、肺栓塞(虽然X线非首选,但可提供线索)、先天性心脏病等。 胸膜与胸壁疾病: 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胸壁感染、胸壁肿瘤等。 其他疾病: 尘肺、放射性肺损伤、胸部创伤等。 4. 临床意义与鉴别诊断: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描述影像学表现,更强调对这些影像征象的临床意义进行深入解读。对于每一个重要的影像征象,都详细分析其可能提示的疾病,以及如何通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如CT、MRI、超声、实验室检查等)来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本书特别强调了“征象”与“疾病”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读者建立系统性的诊断思维。 5. 图文并茂,案例丰富: 本书配有大量高质量的胸部X线图片,这些图片来源于临床实践,真实反映了各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清晰的图片配合精炼的文字描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学习。书中穿插了丰富的典型病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巩固和深化了理论知识。 三、目标读者与价值 放射科医生: 本书是放射科医生必备的案头参考书,能够帮助他们系统掌握胸部X线影像的判读技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呼吸科及内科医生: 本书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理解和解读胸部X线影像的有力工具,有助于他们更精准地诊断和管理胸部疾病。 医学生与进修医生: 本书是学习胸部X线影像学的理想教材,能够帮助初学者建立扎实的影像学基础,循序渐进地掌握临床判读能力。 四、结语 《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以其严谨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成为胸部X线影像学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本思维的引导者,必将为广大医学工作者在胸部影像诊断的道路上提供坚实的支撑和深刻的启迪。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解读胸部X线影像,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最终造福于患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影像学,尤其是胸部X线,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很多时候,老师的讲解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自己上手看片子的时候,却总是抓不住重点,容易被一些细枝末节的影像细节所迷惑。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困境。它用一种非常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将胸部X线的影像征象进行梳理和归类。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个征象时,都会附带详细的鉴别诊断思路。比如,当遇到一个“结节”的时候,书中不会简单地告诉你它是什么,而是会引导你去考虑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钙化情况以及周围的肺实质和胸膜情况,从而帮助你一步步缩小诊断范围。这种“由点及面”的分析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而且,书中关于一些特殊征象的讲解也十分到位,比如“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的分类和诊断,甚至是“肺大疱”、“肺气肿”的影像学特征,都描绘得非常细致。我个人认为,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仅仅掌握影像学检查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影像学发现的临床意义,以及它们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在教你“看”,更是在教你“思考”,如何将影像学信息转化为有用的临床决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胸片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更有信心去处理复杂的病例了。

评分

这本书真的把我对胸部X线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我之前在临床上接触胸片,虽然知道一些基本的征象,但总感觉摸不着门道,有时候看了片子,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这本《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娓娓道来,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影像学知识一点点拆解开来。它的图文并茂做得非常出色,每一个征象都配有清晰的、典型的X线图像,而且不止一张,有时候还会展示同一征象在不同角度或者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征象,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征象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它可能提示的多种临床疾病。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磨玻璃影”的章节,书中详细解释了磨玻璃影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在不同疾病中的鉴别要点,比如早期肿瘤、炎症、肺水肿等等。这让我不再把磨玻璃影仅仅看作是一个影像学发现,而是能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诊断。书中的逻辑也很清晰,从常见的征象开始,逐步深入到一些不那么常见但同样重要的内容。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以前看到那些模糊不清的影像是多么的头疼,现在我能更自信地去解读它们,也更能理解医生为什么会根据X线报告做出进一步的检查建议。这本书对于所有需要解读胸部X线的医务人员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实话实说,我一直觉得胸部X线这东西,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我过去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候明明看到了一些异常,但就是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改变,更不用说去推断它背后可能存在的疾病了。这本《胸部X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它把胸部X线中各种各样的“招式”——也就是那些影像征象——都讲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把“内功心法”——也就是征象背后的病理机制和临床意义——也解释得透彻。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鉴别诊断”这个环节时的严谨性。很多时候,一个影像学征象并非只有一种解释,书中会列出多种可能性,并且详细阐述在什么情况下更倾向于哪种诊断。例如,关于“钙化”的描写,就详细区分了良性钙化和恶性钙化的影像学特征,这对于避免漏诊和误诊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加入了一些“陷阱”式的征象,也就是那些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读的影像学表现,并给出了识别和应对的建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都是直接切入要点,这对于忙碌的临床医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效率的保证。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辨认X线片上的影影绰绰,更是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更有条理地分析问题,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评分

我作为一个刚接触胸部影像学的学生,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之前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胸部X线,常常是“一笔带过”,很多关键的影像学征象,我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个大概,具体到临床上该怎么解读,还是感到非常迷茫。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个知识空白。它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胸部X线检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比如“支气管充气征”、“间隔线征”等等,都进行了清晰的图文展示。而且,每一张图片旁边都会有详细的文字描述,精确地指出征象所在的位置和形态特征,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对比和记忆的学习者来说,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描述了影像表现,还会详细解释这些影像征象在临床上可能意味着什么,比如说,一个“胸腔积液”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在X线片上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以及它可能伴随的哪些系统性疾病。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从基础的解剖结构到复杂的病理改变,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胸部X线这个检查手段的信心大大增强,也更加期待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非常满意。我之前在学习胸部X线时,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影像学知识,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很多时候在遇到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时,就显得捉襟见肘。这本《胸部X线征 影像表现与临床意义(第二版)》则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视角。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影像征象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征象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鉴别诊断”的详细阐述,它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同一个影像学表现可能指向不同的疾病,以及如何通过结合其他信息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例如,在讲解“胸膜增厚”时,书中不仅描述了其形态特点,还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如炎症、肿瘤、创伤等,并且详细说明了在X线片上如何区分这些不同的病因。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临床上比较少见但非常重要的影像学征象,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解读方法。这对于提升我的影像学诊断能力,拓宽我的视野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相当专业,语言精炼,信息量大,但并不枯燥。我感觉自己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学习影像学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对于我在临床上的工作非常有启发。

评分

还没看,希望有用

评分

老板看了很喜欢,个人也觉得不错。

评分

还算满意……

评分

非常不错

评分

质量不错。

评分

可以看看,鉴别一下。和感觉有出入,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评分

非常不错,比书店便宜

评分

不明觉厉,外行人拿来翻翻,希望汲取些知识

评分

还没看,凑单买的,希望有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