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自2012年俄罗斯新一轮军事改革基本完成以来,俄军在军事战略、军事改革、装备建设、武器出口、军事行动和军事演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从不同的视角,全面、深入地向读者介绍俄罗斯军事改革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并力图给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俄军新一轮军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对处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新军事改革进程中的我军,极具参考和借鉴价值。
李大鹏,海军大校。海军自主培养的首位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海军首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出站博士后;2006.09—2010.12,留学俄罗斯,获俄罗斯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全军外宣专家组成员,《中国青年报》特约撰稿人。2012年至今,发表海军和俄军方面的研究文章近60篇。编著有《潜艇AIP装置》,专著《未来战争中的航空母舰》列入2014年军队年度学术专著出版计划。
一章 军队建设与军事战略
俄罗斯改革军区制
曲折艰难的俄罗斯兵役制度改革
俄罗斯四大军区的组建及战略指挥改革
俄罗斯《军事学说》都说啥
俄罗斯的海洋活动和海洋军事战略
俄罗斯联邦高等军事教育体系和教学活动
俄罗斯海军军事教学科研中心的组建及构成
俄罗斯新任国防部长邵伊古
俄海军将在地中海常态化部署
俄红场阅兵,展示军队改革新气象
俄罗斯是否会退出《中导条约》
俄罗斯指责美打击型无人机违反《中导条约》
美俄相互指责,《中导条约》还有约束力吗
奥巴马致函普京,指责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
俄罗斯认为《中导条约》有损于自身国家安全
俄罗斯考虑退出《中导条约》
《中导条约》对于欧洲地缘政治和军事力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安东诺夫:《中导条约》应与时俱进
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三大威胁
俄罗斯为何将反对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俄罗斯认为美国远程高超音速常规武器对其构成最大威胁
全球快速打击能否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构成严重威胁
全球快速打击,美国有矛,俄罗斯有盾
等。。。。。。。。。。。。。。。。。。
保守是军事组织的内在特质之一。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军事组织是严格的等级体制,任何变革都需从上层向下层推动,且很少是自发的,推动力往往来自军事组织外部,并将导致军事组织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因此,变革往往会遇到较大阻力。另一方面,新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理论,需要经过部队的学习掌握和实践检验,和平时期,更多地采取演习演练等方式。上述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军队在进行战争准备时,经常是以上一场战争为模板,认为下一场战争样式是上一场战争样式遵循逻辑发展的结果,而很少考虑到政治、科技、经济等领域变革对未来战争样式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这样,军队在编制体制、组织指挥、武器装备、作战样式等方面,必然会与未来战争存在着不适应,甚至导致未来的军事失败。
战争演变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相吻合。战争样式的改变,总是在人类的政治、社会、科技、经济等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后,才相应地出现重大变化。虽然不排除在某些军事领域会独立地发生变革,进而导致战争样式发生改变的可能,但这种变革往往只是表现为与人类社会其他领域发生的变革不同步而已。
技术改变战争。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作战。”武器始终是战争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没有武器,战争无法进行;拥有更先进的武器,也意味着掌握了一定的战争优势。二战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变化是累积和渐进的,而科技领域发生的变化则是天翻地覆。这些变化,又加大了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变化的深度和广度,相应地,战争样式的演变进程也在加速。
20世纪80年代,随着技术进步,世界范围内迎来了新一轮军事变革浪潮。这场新军事变革,被普遍认为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设立常备军制度”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军事变革。这场新军事变革,不但给现代战争形态及作战样式带来了根本性变化,也对军事科技、军事理论和战争样式,乃至世界的政治、外交、社会、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为牵引,人类的军事政治、科学技术、社会形态等所有领域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据此预测,在未来中长期内,军事领域发生的变化,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将远远超过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战争样式、作战概念和原则、战争文化、军事组织、编制体制、指挥控制、教育训练、后勤保障等所有军事领域都在发生着革命性、波澜壮阔的变革,这些变革将颠覆人类对战争的传统认识,并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带来深远的影响。
对于“军事变革”,目前尚无公认和统一的定义。实质上,军事变革就是按照新的战争形态要求,改造和重构现有的军事体系,建设新的军事体系,或者更通俗地讲,就是战争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新军事变革是军事系统发生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研发武器装备、革新作战方法、重组军事组织、创新军事理论等多个方面。这些领域的变革产生合力,使得军队作战效能得以极大提高。在波澜壮阔的新军事变革大潮中,新武器、新战法不断涌现。其中,一些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的主战武器,一些作战样式将在未来战争中被广泛采用,未来战争也因此将具备新的面貌。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俄罗斯民族既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但它却把亚欧民族的性格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俄罗斯民族性格的两重性,这也是俄罗斯人性格的独到之处。俄罗斯国徽中双头鹰的两个头分别雄视东西两个方向,蕴含着俄罗斯国家兼有东西方文化的渊源,反映出这个民族丰富、矛盾的性格。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其所著《俄罗斯思想》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俄罗斯人很早就具有一种感觉,比意识更敏锐的感觉,这就是:俄罗斯有着特殊使命,俄罗斯民族是特殊民族。”
另一方面,俄罗斯民族也是个非常善于学习和变革的民族。俄军不同于西方国家军队,具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这不仅仅反映在俄罗斯(苏联)的军事组织和武器装备上。历史上,为应对国家和民族面临的威胁和安全挑战,俄军进行过多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堪称罕见。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军事理论家已敏锐地意识到新军事变革的发轫。1984年,苏军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元帅提出人类即将迎来新军事革命,未来战争将具备新的形态。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成为了高科技武器的试验场。战争中,高精度武器使用量虽然只占战争期间投掷弹药总量的9%,但却摧毁了42%的目标,多国联军66万人,仅伤亡378人,花费100多个小时就结束了地面战斗。“沙漠风暴”行动中,高精度制导武器首次大规模用于实战,取得的战果令人震惊。海湾战争的进行样式和结果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大相径庭。人们认识到,高技术将主宰未来战争,同时将带来战争样式的改变。在海湾战争的牵引下,全球范围内军事变革的序幕被拉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和军事实力大损,战略活动空间大幅收缩,但仍是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大国,同时,也是除美国之外的唯一超级核大国。作为苏联军队最大的继承者,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组建于1992年5月7日,自此日起,俄军改革就从未中断。在海湾战争的刺激下,俄军改革得到加速。
俄军军语中,“军事改革”是指根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决定、所实施的对国家军事体制的重大变革。军事改革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全部军事组织的改造,但以军队的根本性变革为主,包括变革国防领导和军事指挥体制、军队补充体制、动员体制、组织体制、军官培养体制、部队训练体制以及建立新的制度和运行机制等。
俄军不但沿袭了苏军的编制体制,同样也继承了困扰苏军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俄军保留了苏军复杂和庞大的机动部署体系。机动部署体系是苏军为保证参与实际上任何形式和规模军事行动所必须的机动部署要求而确立的,设想的是在俄联邦面临严重威胁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动员和部署高达500万员额的军队,以备在欧洲与北约国家,以及在远东和贝加尔湖地区与中国进行大规模常规战争。
其次,俄军中没有编制齐全的部队,所有部队在军事行动展开前都需配齐人员,因此,裁减部队是俄军的首要任务。俄军总员额要压缩50%,军官要裁减10%~20%。
第三,俄军指挥体系不仅要实施对部队的指挥,还要保证机动部署体系的展开。当70%~80%的部队编制被裁撤或压缩后,各层次指挥机关愈发臃肿不堪。
第四,俄军部队建制数目庞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苏联国防工业生产了大量不同类型和型号的武器及军事装备,其中一些的用途和功能重叠。对于过剩和过时的武器及军事装备,苏军和俄军一般采取封存、储备的处理方式,并设置了许多武器和军事装备储备基地。这样,即使强大如苏联的国防工业,也不能保证所有部队都能装备有最现代化的武器和军事装备。
“新俄军观察”带给我的,是一种颠覆性的认知。我之前对俄军的印象,多半停留在冷战时期的“钢铁巨兽”形象,总觉得他们的军事体系僵化保守。然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俄军近年来在悄然发生的巨大变革。作者没有用宏大的叙事去描绘这些变化,而是通过对一些具体军事项目、新式武器装备的细致分析,逐步展现了俄军的现代化转型。我特别被书中关于俄军无人机技术发展的部分所吸引,作者不仅介绍了俄军在无人机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取得的进展,还深入分析了这些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它们对传统作战模式的颠覆性影响。他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俄军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无人机的实战案例,这些案例虽然简略,却能让人窥见俄军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决心和实践。此外,书中对俄军在网络安全和电子战方面的投入,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作者认为,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下,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俄军在这方面的努力,也正悄然改变着军事竞争的格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军事评论那样充满火药味,而是像一位博学的学者,用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论据,娓娓道来。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上一堂生动的军事史和军事科技课,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新俄军观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俄罗斯军事现代化的一扇新窗口。我一直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不能只看那些冰冷的武器数据,更要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战略思想以及人才培养体系。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描述俄军如何进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型号和性能,而是着重分析了俄军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采购体系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还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现了俄军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如航空航天、电子战等方面的努力和突破。更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书中对俄军在军事理论创新方面的探讨。作者认为,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离不开先进的军事理论指导,而俄军在后苏联时期,也在不断探索和调整自己的战略思想。他分析了俄军是如何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军事经验,又是如何结合自身国情,形成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的。而且,这本书在探讨俄军的国际战略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全局观。他分析了俄军在维护地区稳定、参与全球安全事务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影响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这本书的写作,没有官话套话,也没有夸夸其谈,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讲述着复杂而深刻的军事话题,让我对“新俄军”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新俄军观察”这个名字,乍一听,脑海里就浮现出那种厚重、严谨的军事分析报告,但翻开书页,却发现它远不止于此。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作者并非那种热血沸腾的军事评论员,而是像一位冷静的战场观察者,用极其详实的史料和考证,勾勒出俄军近年来的发展脉络。他没有渲染战争的残酷,也没有夸张武器的威力,而是沉浸在那些细枝末节之中,比如俄军士兵的训练科目如何演变,基层指挥官的决策逻辑是什么,后勤保障体系又面临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挑战。读到关于俄军在一些边远地区演习的章节,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去描写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对战术部署的影响,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置身于那片冰天雪地之中,去体会那种复杂的地缘因素如何塑造着军事行动。而且,作者对于一些俄军内部的改革措施,分析得相当到位,他不会简单地将之归功于某个领导人的雄才大略,而是深入到制度层面,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改革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的阻力。有时,他还会引用一些俄军官员或士兵的访谈,这些零散的声音,汇集起来,便构成了一幅更加生动、立体的俄军画像,让人不禁思考,这些钢铁洪流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文化、怎样的传承,在驱动着它们前行。
评分第一次接触“新俄军观察”,我抱着一种近乎猎奇的心态,想了解一下这个曾经的军事强国如今的军事实力究竟如何。没想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惊喜。它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只关注那些轰轰烈烈的武器装备,而是把视角更多地放在了俄军的“软实力”上。作者对俄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军人荣誉感的塑造,以及军事院校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俄军如何保持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军事人才。我尤其对关于俄军军史传承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认为,历史的记忆和英雄的榜样,对于塑造俄军的军魂至关重要。他引用了一些俄罗斯军事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来阐释这种传承是如何影响着当代俄军的。而且,这本书在分析俄军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也展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他并没有将俄军简单地视为一个封闭的军事机器,而是分析了俄军在国际合作、军事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些活动对俄军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这本书的写作方式非常灵活,有时像一篇学术论文,严谨而深入;有时又像一篇散文,充满人文关怀。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让人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仿佛在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对话,不断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我原本以为“新俄军观察”会是一本充斥着冰冷数字和专业术语的书籍,但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展现俄军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注入了人文关怀的视角。作者在描述俄军的军事转型时,并没有忽略对参军士兵个人命运的关注。例如,在谈到俄军吸引年轻人才的政策时,他详细介绍了那些具体的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甚至还采访了几个因为家庭原因、或是受到家庭成员影响而选择参军的年轻士兵。他们的故事虽然简短,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让我对“军人”这个身份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的一些篇章,还探讨了俄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传统军事文化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张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赞美科技的力量,而是深入分析了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战场上,传统意义上的“战术”和“战略”是否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尤其对关于俄军如何应对网络攻击和信息战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这些复杂的概念,并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展现了俄军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和困境。他也没有回避俄军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比如装备更新换代中的技术瓶颈,以及官僚体系对效率的影响。这些真实的描绘,让这本书的论述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多维度的俄军形象。
评分满减加用券,活动很给力!内容也不错。
评分绝对正版,配送很快,价格优惠
评分本书是作者历年发表文章的合辑,内容有较多重复,图片较少。
评分俄军新观察,对中国军队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评分俄军新观察,对中国军队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评分好,挺好
评分本书是作者历年发表文章的合辑,内容有较多重复,图片较少。
评分满减加用券,活动很给力!内容也不错。
评分俄军新观察,对中国军队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